内容简介
無「傳」不成「經」。 《春秋經》是記載魯國歷史的編年體著作,也是後世研究東周初期歷史的重要材料,經文筆法簡省,用字遣詞遵守嚴格體例,意在彰顯封建秩序的價值觀。但是,單獨研讀《春秋經》本身的簡潔文字,並無法讓我們了解它所承載的意義,必須配合與每條經文相關的史實說明,我們才有辦法明白它為何提出那樣的價值判斷,而《左傳》正是這樣一部解明春秋大義的史書。
《春秋經》記事前後長達二百四十二年,《左傳》則多了十三年,在這麼長的時間裡,豐富的史事被記錄下來,經傳合計超過二十萬字,即使有時間通讀全書,可能也被紛亂的事件模糊了焦點。 在《封建秩序的黃昏:左傳》裡頭,楊照為我們挑選了他認為最值得注意的三十年,這三十年正是周朝封建秩序嚴重崩壞,霸主體系逐漸崛起的關鍵時期。專注研讀這一時期的歷史,更能讓我們體會到,《春秋經》以文字褒貶來維持封建秩序最後尊嚴的期望。
在這《封建秩序的黃昏:左傳》裡,我們可以看到「辦外交像走親戚」的封建體制如何運行,可以看到哪些諸侯德行有虧,因而招來滅國之禍,還可以看到「才能」取代「血統」、「計謀」凌駕「禮法」的觀念轉變,更可以看到第一位霸主齊桓公如何取代周王室成為國際衝突的仲裁者。這本選讀,正是帶領讀者進入東周時代,體驗春秋巨變的最佳指引。
作者简介
楊照,本名李明駿,1963年生,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候選人。曾任《明日報》總主筆、《新新聞》總編輯、總主筆及副社長。現為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已出版數十部文學創作及文化評論著作。長期於「誠品講堂」、「敏隆講堂」開設人文經典選讀課程。
目录
第一章 以傳解經
記錄歷史的格式
掌握來龍去脈
以血緣為基礎的封建秩序
必也正名乎
經傳並存才有意義
誰是左丘明?
第二章 封建秩序崩壞史
霸主崛起的關鍵時刻
實力與舊制度的對抗
裁剪編排凸顯爭議
國際關係的連鎖反應
合「禮」的侵略
第三章 最後的禮教秩序
君子謀定而後動
弱肉強食的新法則
亂世中依然有君子
史書中的小人物
第四章 實力比名分更重要
才重於德的時代
政治哲學再突破
君子不懂的計謀
周代的戰爭術語
禮儀秩序只是藉口
誰是稱職的國君?
第五章 霸業形成
傳奇大力士的悲劇
霸業之始
妖由人興也
什麼才是應該效忠的對象?
野火燎原
國際新秩序
精彩书摘
掌握來龍去脈
不過,前提是我們認定《春秋》是一本歷史著作,而且我們認定先有這樣簡單、簡陋的《春秋》經文,然後才有解釋經文的《左傳》。
先有「經」,才有「傳」,在面對像《毛詩》或《尚書大傳》時,沒有問題;在面對《公羊傳》、《穀梁傳》時,也沒有問題。《公羊》、《穀梁》都是依循著《春秋》的文句對應解釋的。
但面對《左傳》時,我們卻必須稍微小心一點,不能如此理所當然、想當然耳。表面上看,《左傳》也是傍依著《春秋》,《春秋》經文起自魯隱公元年,《左傳》紀錄也起自魯隱公元年。但是《春秋》結束在魯哀公十四年,《左傳》卻結束在魯哀公二十七年,比《春秋》多了十三年的內容。也就是說,作為解「經」的「傳」,《左傳》裡竟然有十三年的解釋,沒有對應被解釋的文句。
另一個問題,《公羊》、《穀梁》主要在解釋《春秋》文句的意思,進而挖掘、分析對《春秋》為什麼這樣寫,而不那樣寫。《左傳》中也有這種直接解釋文句的部分,但《左傳》裡更多的,《左傳》真正的內容主體,卻是「以事解經」。也就是說,將《春秋》中簡單的三言兩語紀錄加以展開,讓讀者知道這件事的來龍去脈,還原其相對比較複雜的過程。
因為「以事解經」,所以「事」,而非「理」,才是《左傳》的重點。也因此才可能出現魯哀公十五年之後,「有傳無經」的奇特現象。事實上,那就是從魯哀公十五年到魯哀公二十七年的大事紀,說明了那十三年間發生了哪些事。
換個角度看,魯哀公十五年到魯哀公二十七年的《左傳》內容,不會因為沒有相應的《春秋》經文而失去意義,仍然可以獨立地提供我們對那些年間歷史變化的訊息,那麼有什麼道理認定《左傳》其他兩百四十二年「以事解經」所記錄的「事」,不能獨立於經文存在嗎?沒有經文,不用對照經文,占《左傳》絕大部分篇幅的事件紀錄,獨立來看,都是重要的歷史──《左傳》根本就可以獨立於《春秋》之外,自成一本豐富而精采的史書啊!
……
封建秩序的黃昏:左傳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封建秩序的黃昏:左傳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