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十大经典 神农本草经 | ||
| 定价 | 36.00 | |
| 出版社 | 学苑出版社 | |
| 版次 | 3 | |
| 出版时间 | 2007年04月 | |
| 开本 | 32 | |
| 作者 | (清)顾观光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316 | |
| 字数 | 243000 | |
| ISBN编码 | 9787507712223 | |
----------------
-------------
翻开这本书,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阻隔,回到了那个神农氏尝百草的洪荒时代。虽然我并非中医科班出身,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驱使我不断探索。这本《神农本草经》的出现,满足了我对中医本源的好奇心。顾观光先生的辑注,在保留原著精髓的同时,又加入了许多现代的解读和考证,使得这部古籍不再是高深莫测的象形文字,而是变得更加生动、易懂。我尤其喜欢书中对每一种草药的药性、功效以及临床应用的详细阐述,这让我对那些看似寻常的植物有了全新的认识。例如,书中所提及的“甘草”,不仅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更是中药方剂中不可或缺的君药,其“和百药”的功效,至今仍被广泛应用。这种对生命奥秘的探索,以及对自然物质的深刻理解,让我对中医这门古老而伟大的学科充满了敬意。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情有独钟的爱好者,我一直渴望能够深入了解中医的根源。这本《神农本草经》的出现,恰如其分地满足了我的这种渴望。顾观光先生的辑注,为这部古老著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尤其欣赏他对每味药材的药性、功效以及炮制方法的详尽梳理,这不仅展示了古代医家对自然物质的精准认识,也为我们理解中医的治疗逻辑提供了重要线索。书中“上、中、下”三品之分的体系,更是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即“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以及“辨证施治”的医疗观。我常常在阅读过程中,细细体味那些古老的智慧,思考它们与现代科学的联系与区别。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让我对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有了更深的感悟。
评分我一直对中华传统文化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养生和医药方面。这本《神农本草经》正好契合了我对古老智慧的追求。顾观光先生的辑注,功不可没。他不仅为我们呈现了原汁原味的经典,更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为我们解读了那些古老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药物性味归经的精细划分,以及对于不同病症的辨证施治的初步论述。这些内容,虽然是几千年前的智慧结晶,但其思想的精髓,对于我们现代医学的研究,仍然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治未病”的思想,这与我们现代提倡的预防医学理念不谋而合。这种将自然、生命与健康紧密联系起来的整体观,让我对中医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体会。
评分一直以来,我对那些承载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古籍情有独钟。这本《神农本草经》,便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顾观光先生的辑注,堪称点睛之笔。他不仅考证严谨,解读精当,更为这部古籍增添了丰富的时代解读,使其在今天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我尤其对书中关于药物的“君、臣、佐、使”配伍理论的早期萌芽感到赞叹,这清晰地展现了中医方剂学的雏形。书中对每味药材药性和功效的描述,如同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自然宝库的大门,让我看到了古人如何从自然界中汲取智慧,用于疗愈身心。每一次翻阅,都仿佛与千年前的先贤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感受他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健康的探索。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我深深着迷。
评分这本《神农本草经》的装帧设计着实令人眼前一亮。封面采用了古朴的宣纸质感,搭配烫金的经典书名,尽显传统韵味。打开书页,纸张厚实,印刷清晰,字体大小适中,阅读起来非常舒适,即便长时间翻阅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顾观光先生的辑注,更是为这部传世经典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我一直对中医理论的起源和发展深感兴趣,而《神农本草经》作为中医方剂学的鼻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本书的出现,让我能够更系统、更深入地了解古代先贤对草药的认知和运用。我特别欣赏它所秉持的“药食同源”的思想,这不仅体现了古人朴素而智慧的养生观,也为我们现代人提供了宝贵的健康启示。我个人一直以来都致力于探索自然疗法,而这本书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那些源于自然、疗愈身心的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