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道教符咒大观
定价:55.00元
作者:张振国,吴忠正著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5-01
ISBN:9787802548305
字数:400000
页码:42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
内容提要
由张振国、吴忠正著的《道教符咒大观》收入有代表性的道教咒语,逐条讲解,并配以符图作为插图。道教咒语是道教徒用来自我勉励、祝告神灵、召神遣将、书府符演法以及修炼者用于存想、指导修炼的口诀,大多由韵文构成。咒语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历史绵长,内容丰富,影响力犹存。
目录
序言 袁志鸿弁言 张振国 吴忠正一、净心神咒二、净口神咒三、净口咒四、净身神咒五、净身咒六、天皇咒七、观音密咒八、水精咒九、日君咒十、五方卫灵咒十一、澡秽除凶七房祝法十二、三元八节朝隐祝十三、安魂魄咒十四、修行咒诅诀十五、拂魔咒十六、金仙内法咒十七、按天庭法十八、服雾法十九、净天地解秽咒二十、服五神符咒二十一、藏魂入斗咒二十二、飞神咒二十三、日魂咒二十四、月魄咒二十五、信符心咒二十六、会雷神咒二十七、制魔咒二十八、复神咒二十九、总召咒三十、太灵九宫咒三十一、坐炼咒三十二、坐炼咒三十三、密召咒三十四、化形咒三十五、七星斗咒三十六、集神咒三十七、通神咒……六十甲子太岁上下符雷部三十六天君(天将)符辰州符咒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道教符咒大观》真是让人大开眼界,我原本对符咒的了解仅限于一些影视作品里的夸张描绘,觉得那不过是些玄乎其玄的东西。然而,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并非仅仅罗列了一些符形和念诵口诀,而是非常系统地梳理了符咒的起源、演变及其在不同道派中的应用差异。作者在开篇部分就花了大量的篇幅去探讨“气”的概念,将符咒置于整个道家宇宙观的框架下进行解读,这使得原本看似孤立的符号拥有了深厚的哲学基础。我尤其欣赏其中对于不同层级符箓的区分,比如如何从最基础的“劾鬼神”符到更高阶的“度人经”符,其结构和能量流动的逻辑被讲解得非常清晰。书中大量的图例和解析,即便是初学者也能在其中找到门径,感受到那份古老智慧的传承。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古老的道场,那些笔画的起承转合之间,蕴含着天地间的秩序和力量。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很有品味,纸张厚实,印刷精美,捧在手里就有一种庄重感,让人更加敬畏书中所载的知识。这本书绝对是想深入了解道教文化,而非仅仅满足于表面奇观的读者不可多得的珍藏。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挑战与乐趣并存的。挑战在于,它的行文风格偏向于古典文献的叙事方式,夹杂了大量不易理解的术语和典故,初次接触者需要极大的耐心去消化。但一旦跨过那道坎,随之而来的乐趣是无与伦比的。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在不同章节中穿插的历史考证和文献引用。比如,在论述“镇宅符”的演变时,作者竟然能追溯到汉代的五行学说在民间信仰中的具体体现,并辅以出土文物图片作为佐证,这极大地增强了内容的可信度和厚重感。这本书没有给我们灌输任何需要“盲信”的教条,而是以一种近乎考古学的态度,去还原这些符号的生命轨迹。它展示了符咒是如何从巫术的残余,一步步被整合进儒释道三教合流的文化体系中,成为一种具有高度仪式性的符号语言。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这本书的价值甚至超越了其宗教范畴,成为研究中国古代符号学和民间信仰史的绝佳参考资料。
评分我必须承认,一开始翻开这本厚重的《道教符咒大观》时,我的内心是充满怀疑的。我期待的可能是一本快速入门的“速成手册”,教人画几个能“趋吉避凶”的简单符号了事。结果呢?这本书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它更像是一部严肃的学术专著,探讨的深度足以让那些只看热闹的人望而却步。其中关于“五雷符”的章节尤其令人印象深刻,作者没有直接给出“如何画出神力”的秘诀,而是详尽地考证了历代雷法派系中对雷公、电母形象的认知演变,以及符头、符腹、符脚的书写规范与对应星宿的关联。这种对细节的考究达到了近乎痴迷的程度,使得整本书的论证体系非常严谨。我从中了解到,符咒的力量并非凭空产生,而是对自然规律、天文运行以及人类精神集中的一种高度凝练和模拟。读完这部分,我意识到,想真正掌握符咒,需要的不是迷信,而是扎实的道家哲学基础和严苛的仪式规范。对我而言,它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符号价值的视角,不再是猎奇,而是肃穆的求知。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编排堪称一绝,它没有采用简单的“符咒分类目录”的模式,而是构建了一个清晰的知识进阶路径。开头部分先铺陈了符咒的“天人合一”理论基础,接着细致讲解了绘制符咒所需的“四宝”(笔、墨、纸、砚)的选择与准备,特别是对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用何种材料的讲究,细致到令人咋舌。最精彩的是它对于“符胆”的阐述,这一点在很多通俗读物中是语焉不详的。作者详细分析了“符胆”在不同体系中(如上清派、灵宝派)的功能差异,以及如何通过特定的仪式来“注神入符”,使之具有活性。我对比了手头其他几本同类书籍,发现《道教符咒大观》在对“仪轨的不可替代性”这一点上把握得最为到位。它告诉你,符咒不是贴上去就万事大吉的,它是一套完整的“能量操作流程”。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道家符箓的理解,已经从一个“符号的观察者”转变成了一个“仪式的理解者”。它不是教你如何作弊,而是教你如何尊重规则,尊重这套流传千年的智慧体系。
评分我是一个对东方神秘学有长期研究兴趣的人,市面上关于符箓的书籍多如牛毛,但大多是粗制滥造、内容空泛的“快餐读物”。然而,《道教符咒大观》无疑是其中的一股清流。它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对“心法”的强调,这一点是其他书籍通常会避而不谈或一笔带过的。书中明确指出,外在的笔墨纸砚只是载体,而真正的效力根植于修持者的心性与意念的纯净程度。作者通过讲述几则古代高道“画符不就”或“符到神验”的典故,生动地阐释了“道由心悟”的道理。这种从技法到心性的升华,让这本书的层次陡然提高。它不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而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通过符号来修行、来与“道”沟通的指南。我个人尝试着去理解书中描绘的几种基础冥想配合书写练习后,虽然效果可能微乎其微,但那种专注和心神合一的状态,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收获。这本书真正教会我的,是敬畏,是对力量来源的深层探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