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艺术心理疗法
定价:29.80元
作者:(英)黛安娜.沃勒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5-01
ISBN:9787552002447
字数:22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2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国家职业心理咨询丛书:艺术心理疗法》分三部分。部分介绍艺术治疗的理论框架及所处的政治和制度环境。第二部分介绍针对不同案主群的临床实务。后部分探讨艺术治疗培训及如何以研究促其发展。
目录
作者介绍
戴安娜·沃勒,伦敦大学戈德史密斯学院艺术心理治疗机构负责人,英国艺术治疗师协会主席。
安德烈娅·吉尔罗伊,伦敦大学戈德史密斯学院艺术心理治疗讲师。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绝对是我近期阅读体验中最令人耳目一新的一本。我一直对艺术创作的潜在疗愈力量感到好奇,但总是不得其法,而《艺术心理疗法》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内心世界的全新窗口。作者在书中不仅仅是罗列了各种艺术媒介和技巧,更重要的是,她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艺术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内在联系,让我理解了色彩、线条、形状甚至材质是如何成为我们表达情感、处理创伤、探索自我的有力工具。书中的案例分析尤其引人入胜,那些看似简单的绘画、雕塑或拼贴作品,在作者的解读下,竟然能揭示出如此复杂而深刻的心理过程。我最欣赏的是,这本书并没有将艺术疗法推向高高在上的专业领域,而是鼓励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就能进行尝试,哪怕只是随手涂鸦,也能成为一种与自我对话的方式。阅读过程中,我时不时会被书中某些观点触动,继而拿起纸笔,在白纸上挥洒自己的情绪,那种释放感是前所未有的。它让我意识到,原来我内心积压的许多困惑和压力,并非无法排解,只是我没有找到正确的“语言”。这本书提供的,正是这样一套直观而富有力量的语言。
评分当我收到《艺术心理疗法》这本书时,我抱着一种半信半疑的态度。我曾听说过艺术疗法,但总觉得它离我的生活太过遥远。然而,这本书的到来,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作者用一种极其平实而富有智慧的语言,向我展示了艺术如何能够成为我们探索内心、疗愈心灵的强大工具。我最受触动的是,书中强调的不是艺术的技巧,而是艺术的“过程”。它鼓励我们放下对完美的执念,全然地投入到创作之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得以倾听内心的声音,释放积压的情感,甚至找回失落的自我。书中的很多比喻和类比都非常贴切,让我能够轻松理解那些复杂的心理概念。例如,作者将绘画比作“心灵的日记”,将雕塑比作“情感的塑形”,这些生动的描绘,让我对艺术疗法有了全新的认识。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自我关怀”的理念,它让我意识到,通过艺术创作,我们可以为自己创造一个安全而宁静的空间,在那里,我们可以温柔地接纳和疗愈自己。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态度。
评分这绝对不是一本“看一眼就扔”的书,而是值得反复品读、并且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实践的宝典。我一直对如何处理内心的负面情绪感到困惑,尝试过很多方法,但总是效果甚微。直到我接触到《艺术心理疗法》,我才找到了那个缺失的环节——艺术。作者在书中非常耐心地讲解了艺术疗法背后的心理学原理,让我明白了为什么通过视觉化的方式,我们可以更有效地触及并处理潜意识中的情感。书中的案例分析非常有启发性,它让我看到了艺术是如何在心理创伤、焦虑、抑郁等问题上发挥作用的。更重要的是,这本书提供了一系列非常实用且易于上手的艺术疗法练习,让我能够在家中就进行自我疗愈。我尝试了书中的一些方法,比如“情绪解压箱”的制作,以及“想象中的庇护所”绘画,这些练习不仅帮助我释放了许多积压的情绪,更让我对自己的内心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希望,也给了我力量。
评分坦白说,我最初是被这本书的书名吸引,以为它会是一本偏向理论研究的学术著作。然而,当我真正翻开它,却被书中充满人文关怀和实践指导的文字深深打动。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同情心,她以一种非常贴近读者生活的方式,阐述了艺术如何能够成为我们内心世界的“翻译器”。我特别喜欢书中所提及的“容器”概念,即通过艺术创作,我们将那些难以言喻的负面情绪,那些模糊不清的焦虑,具象化地“放入”到作品之中,从而获得一种疏解和安全感。书中提供的许多练习,比如“情绪色彩地图”或者“潜意识风景画”,都非常具有操作性。我尝试了其中一些,发现它们确实能帮助我更清晰地看到自己内心的状态,甚至挖掘出一些连自己都未曾意识到的情感模式。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提供了方法,更重要的是,它点燃了我对自我探索的热情。它让我明白,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通过艺术来理解自己、疗愈自己,而这种疗愈,并非需要专业训练,而是源于我们与生俱来的创造力。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重新审视“创作”这件事的书。在此之前,我总是将艺术创作与“天赋”或“专业技能”划等号,认为只有那些受过训练、有一定才华的人才能涉足。但《艺术心理疗法》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以一种非常包容和开放的姿态,告诉我们,艺术疗法并非追求完美的艺术品,而是关注创作过程本身所带来的心理益处。那些不成形的涂鸦,那些看似杂乱的线条,都可以成为我们与内心深处进行交流的桥梁。书中的一些描述,比如“线条的流动与情绪的释放”或者“色彩的运用与情绪的表达”,让我豁然开朗。我开始尝试在日常生活中,用绘画来记录我当下的心情,用黏土来捏塑我内心的感受,结果发现,这种体验真的非常奇妙。它让我不再害怕自己的“拙劣”,而是拥抱创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痕迹,因为我知道,这些痕迹都承载着我的情绪和故事。这本书让我学会了用一种全新的眼光看待艺术,也让我重新发现了自己内心隐藏的创造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