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5个配色范例、13项色彩练习题,五天学会使用色彩
● 五天学会用色彩来表现创意,开发创造力,用色彩解决问题
● 苹果、通用电气、AT&T;、IBM、迪斯尼等创造力培训课程用书。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艺术教授、创造力大师贝蒂·艾德华博士的色彩绘画书! 运用125个配色范例,13项色彩练习题,让你明白:光线如何影响色彩?色彩如何彼此影响?如何操作色彩深浅、明暗?如何平衡各种色彩、使色彩和谐?如何运用色彩的知识,以色彩表达意义?例如一幅绘画中大量使用黑色,你能说出它要传达的信息吗?一个人在绘画中经常使用绿色,这是否代表它是作画人喜爱的颜色?虽然绿色代表的是平衡与和谐,也许画作中的绿色却带有负面意义?
本书通俗易懂, 妙趣横生的色彩逸事贯穿始终,在阅读、欣赏美妙的色彩中,可以轻松掌握色彩的各种配色技巧及它要传达的意义。是绘画者、艺术爱好者和从事设计工作的人的必备工具书。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艺术教授,她对于绘画的贡献及她的作品受到了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广泛赞扬,曾受到《洛杉矶时报》、《西雅图时报》、《读者文摘》、《时代》杂志等深度报道。她教授的以绘画思考的方式开发右脑、激发创造力的课程,广受世界500强企业认同,并将之纳入企业创意培训课程中。
贝蒂.艾德华博士的《像艺术家一样思考》被译成14种语言文字,畅销全球,光是美国一地就销售近300万册。在所有教授绘画的书籍中,该书被广泛采用。她的《快速绘画:开发创造力》,亦非常畅销。此外,她的著作也成为IBM、通用电气、苹果电脑、迪斯尼等企业的创造力培训课程用书。
前言 色彩之重要性/ 2
彩色地球/ 2
第一部
01 素描、色彩、绘画,以及大脑的作用/4
用明度来看色彩/ 5
明度为何这么重要/ 5
色彩和绘画的大脑模式/ 7
我心恒常,眼见不为真? / 9
大小恒常性的威力/ 9 色彩恒常性/ 9 色彩恒常性的威力/ 10
恒常性之目的/ 10
光线如何改变色彩/ 11
色彩的相互影响/ 12
02 色彩学的基本知识和应用/ 14
色彩理论/ 14
色彩学的艺术运用/ 16
03 学习色彩的词汇/ 20
三原色/ 21
三种第二次色/ 22
六种第三次色/ 22
类似色/ 24
补色/ 24
辨识色彩:用左脑模式来调色/ 25
色彩的三个属性:色相、明度、彩度/ 27
辨识色相/ 27 辨识明度/ 28 辨识彩度/ 28
从辨色到调色/ 30
从理论到实践/ 32
第二部
04 颜料与画笔/ 36
购买用品/ 36
颜料/ 36 画笔/ 38 绘画纸板/ 38 调色盘/ 39 其他材料/ 39
开始绘画/ 40
准备工作/ 40 安排调色盘/ 41 握笔的方法/ 42
调色/ 43
习题1 主观色彩/ 44
第一部分/ 44 第二部分/ 45
清洗画具/ 46
05 用色环来了解色相/ 48
习题2 制作色环模子/ 48
习题3 替色环上色/ 50
习题4 辨识色相/ 54
调色/ 55
创造色彩:如何从四种颜料中调出千百种色彩/ 56
06 用色环来了解明度/ 58
明度/ 58
习题5 用灰阶建立明度轮/ 色相扫描器/ 59
如何使用明度轮/ 色相扫描器/ 60
如何让色彩变深及变浅/ 61
习题6 建立两个明度轮:从白色到纯色、从纯色到黑色/ 62
第一部分:用白色来淡化色彩/ 62 第二部分:用黑色来加深色彩/ 63
让色彩变浅的其他方法/ 64
让色彩变深的另一种方法/ 66
总结/ 67
07 用色环来了解彩度/ 68
习题7 原色消除彩色之威力/ 69
习题8 建立彩度轮:从纯色到无彩色、从无彩色到纯色/ 72
习题9 练习辨识色相、明度和彩度/ 73
降低彩度的其他方法/ 75
第三部
08 什么造成调和的色彩? / 80
调和色彩的美感反应/ 81
残像现象/ 82
残像及色彩的三属性/ 85
色彩的平衡:孟塞尔的色彩调和理论/ 88
什么是平衡的色彩? / 88
09 创造调和的色彩/ 92
习题10 利用补色及色彩的三属性转化色彩/ 92
第一部分:预备步骤/ 92 第二部分:实际步骤/ 96
第二区至第六区的指示/ 97 最后步骤/ 102
10 光、色彩恒常性、同时对比的效应/ 106
了解光如何影响立体形象/ 106
辨识光的影响为何如此困难? / 107
如何正确观察光线下的色彩/ 109
扫描色彩的三种方法/ 110
方法一:握拳/ 110 方法二:纸筒/ 111
方法三:明度轮/ 色相扫描器/ 111
扫描色彩的下一步:判定彩度等级/ 112
绘画的三部曲/ 112
第一阶段/ 112 第二阶段/ 113 第三阶段/ 113
习题11 静物画练习/ 114
所需的材料/ 115
第一步:布置静物/ 116 第二步:素描静物/ 117 第三步:上色/ 119
11 大自然的色彩之美/ 126
花朵的色彩/ 126
花卉绘画/ 127
自然色彩与人造色彩的差别/ 128
习题12 花卉画练习/ 132
所需的材料/ 132 第一步:布置静物/ 132 第二步:素描静物/ 136
第三步:上色/ 137
大自然是色彩的导师/ 145
12 色彩的意义和象征/ 148
为色彩取名字/ 148
用色彩来表现意义/ 152
习题13 色彩的感情/ 153
你最钟爱的色彩及其意义/ 155
1. 我喜爱的色彩/ 159 2. 我不喜爱的色彩/ 159 3. 我喜爱的明度/159
4. 我喜爱的色彩对比/ 159 5. 我喜爱的彩度/ 161 6. 我喜爱的配色
方式/ 161
了解自己的色彩偏好和表现方式/161
色彩的象征意义/162
红色/ 163 白色/ 164 黑色/ 166 绿色/ 167 黄色/ 168
蓝色/ 170 橙色/ 171 褐色/ 173 紫和蓝紫/ 174 粉红/ 177
灰红/ 178
实践色彩的意义/ 178
运用你的色彩知识/ 181
致谢/ 184
参考书目/ 185
画家及画作中英文名称对照/ 187
《像艺术家一样思考3:贝蒂的色彩》这本书,如同一场色彩的盛宴,将我带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视觉和情感体验之中。我一直以为自己对色彩有着基本的了解,但这本书却颠覆了我固有的认知,让我明白了色彩的真正力量不仅仅在于其视觉上的美感,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情感深度和哲学意义。作者以一种极其生动且富有人情味的方式,将抽象的色彩理论,融入到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和案例之中。我尤其喜欢作者在书中对于“色彩如何构建我们的感知”的阐述。她并非简单地罗列色彩的物理属性,而是深入探讨了色彩如何在我们的大脑中产生共鸣,如何影响我们的情绪,甚至如何塑造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我曾几何时,也觉得自己在面对一些复杂的色彩搭配时,总是显得有些茫然,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意识到,色彩并非是随机的组合,而是有着其内在的逻辑和情感的联系。书中反复出现的“贝蒂”这个名字,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角色,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象征着我们内心深处,那个渴望自由表达、渴望用独特视角去看待世界的“艺术家”。我开始尝试着像贝蒂一样,去更加主动地去感受色彩,去理解色彩,并且勇敢地将它们运用到我的生活中。例如,在我的手工艺创作中,我不再害怕那些鲜艳的色彩,而是尝试着去探索它们所能带来的独特视觉效果,并且从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灵感和创造力。这本书,就像一位温柔的引路人,带领我走进了色彩的奇妙世界,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自我,也让我明白了,原来色彩,才是连接我与世界,连接我与内心的最美妙的语言。
评分《像艺术家一样思考3:贝蒂的色彩》这本书,绝对是我近年来最珍爱的一本书籍之一。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色彩的书,更是一场关于自我发现和内在觉醒的旅程。我从未想过,一种如此普遍的元素——色彩,竟然蕴含着如此深刻的哲学和心理学意义。作者以她独到的视角,将抽象的色彩理论,融入到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案例之中,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与“贝蒂”一同探索着那些隐藏在色彩背后的秘密。我特别喜欢作者在书中对于“色彩的语言”的阐释。她用极富诗意的语言,描绘了每一种颜色所能传达的情感和意境,让我不再将色彩仅仅视为视觉上的符号,而是将其看作一种与外界沟通的情感媒介。我开始意识到,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色彩,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和感知。例如,当作者描述某种温暖的橙色如何能带来活力和积极的情绪时,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某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坐在户外咖啡馆,周围的橙色咖啡杯和装饰,让整个氛围都变得格外温馨和充满生机。这种将抽象理论与具象体验完美结合的方式,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产生深刻的共鸣,并且激发了我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书中反复提及的“贝蒂”这个名字,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种精神的象征,象征着我们内心深处,那个敢于突破常规、敢于表达真我的“艺术家”。我曾几何时,也觉得自己不够“艺术家”,不敢轻易尝试新的色彩搭配,总是循规蹈矩。但这本书给了我极大的信心,让我明白,所谓的“艺术家”,并非是天赋异禀的少数人,而是每一个愿意去感受、去探索、去表达的个体。作者鼓励我们去“玩”色彩,去尝试那些看似不和谐的组合,去打破固有的框架。这一点对我触动非常大,我开始在我的日常生活中,尝试一些大胆的色彩运用,比如在服装搭配上,我不再局限于黑白灰,而是开始拥抱那些鲜艳的色彩,并且从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信和乐趣。这本书不仅仅教会我如何理解色彩,更重要的是,它教会我如何去“感受”色彩,如何让色彩成为我表达自我、连接世界的一种方式。
评分说实话,当我拿到《像艺术家一样思考3:贝蒂的色彩》这本书时,我并没有抱有太高的期望,毕竟“色彩理论”这样的主题,很容易落入俗套,变得枯燥乏味。然而,这本书从第一页开始就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它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艰深的理论,而是以一种极其引人入胜的故事性开场,仿佛我正在跟随一个老朋友,一起漫步在一个充满色彩的花园。作者对于色彩的解读,超越了我们通常理解的“冷暖”、“对比”等技术层面,而是深入到了色彩背后所蕴含的情感、文化甚至哲学意义。她用生动的语言,将抽象的色彩概念具象化,让我仿佛能“尝到”色彩的味道,“听到”色彩的声音。我尤其欣赏作者在书中提出的“情绪色彩”的概念。她解释了为什么某些颜色会让我们感到兴奋,而另一些颜色则带来平静,并且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比如绘画作品、室内设计、甚至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色彩搭配,来印证这些理论。我开始重新审视我周围的世界,我之前可能只是被动地接受色彩,但现在,我开始主动地去“阅读”色彩,去理解它们想要传达的信息。书中的“贝蒂”这个名字,对我来说,不仅仅是这本书的主角,更像是作者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的那种开放、好奇、并且敢于表达自我的“艺术家精神”。我曾几何时,也觉得自己的想法过于平凡,不敢轻易尝试新的色彩组合,害怕出错,害怕不被理解。但读了这本书,我开始明白,每一次的色彩选择,都是一次对自我的探索,都是一次与世界的对话。作者鼓励我们去“玩”色彩,去尝试那些“出格”的搭配,去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这一点对我触动很大,我开始在我的日常穿搭、我的手账本,甚至我的厨房里,尝试一些大胆的色彩组合,虽然有时候会觉得有些夸张,但那种新鲜感和自由感,是前所未有的。这本书就像一个鼓励我跳出舒适区的伙伴,让我觉得,原来色彩的世界可以如此广阔,原来我的内心可以如此充满色彩。
评分这本《像艺术家一样思考3:贝蒂的色彩》真是出乎我的意料,我本以为这仅仅是一本关于色彩理论的书,但它却远不止于此。它更像是一次深入人心的对话,与那些隐藏在我们内心深处、渴望表达自我的“贝蒂”对话。书中的每一页都散发着一种亲切而又鼓舞人心的力量,仿佛作者本人就坐在我对面,用她丰富的经验和对艺术的热爱,一点一点地解开了我对于色彩的困惑,以及更深层次地,关于如何“看见”世界。我尤其喜欢作者在探讨不同色彩心理学效应时,引入的那些引人入胜的案例和故事。它们不是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生动的画面,让我仿佛置身于某个充满故事的场景中。例如,当她描述某种蓝色如何唤起深邃的宁静感时,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某个夏日午后,我独自坐在海边,看着无垠的大海,那种沉静而又开阔的感觉,真的被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这种将理论与个体体验巧妙结合的方式,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产生共鸣,并且激发了我对自己过往经历的回忆,思考在那些时刻,色彩是如何影响了我的情绪和感知。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感受”的重要性,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解”层面,这一点我深以为然。我们往往过于依赖理性的分析,而忽略了感官的直觉,尤其是在艺术创作中,这种直觉才是连接我们与内心的桥梁。贝蒂,这个贯穿全书的名字,不仅仅是一个符号,更像是一个象征,象征着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的、未被完全发掘的创造力。我常常在想,当作者构思这本书的时候,她脑海中的“贝蒂”究竟是什么样的形象?是某个具体的友人,还是她自己内心的写照?无论如何,这个名字本身就带有一种柔和而又坚韧的力量,让人愿意跟随她一起去探索色彩的奥秘。这本书没有给我任何压迫感,反而是像一位温柔的向导,引导我一步步地走向那个更具创造力的自我。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仿佛卸下了许多关于“如何创作”的包袱,而是开始真正地“享受”创作的过程,将色彩视为一种语言,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独特方式。
评分《像艺术家一样思考3:贝蒂的色彩》这本书,是一场意想不到的心灵盛宴。我原本以为它会是一本干巴巴的色彩理论指南,但事实证明,它远不止于此。它更像是一次深入的自我对话,一次关于如何用全新的视角去“看见”世界的奇妙旅程。作者以一种极其温柔而又充满力量的方式,引导我一步步地探索色彩的奥秘,以及它们如何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情感、思维乃至我们对美的感知。我尤其喜欢作者在书中对于“色彩的生命力”的描绘。她没有将色彩仅仅看作是一种物理现象,而是将其视为一种有生命、有情绪、有故事的存在。她通过各种生动的故事和案例,让我仿佛能“听”到色彩在耳边低语,能“闻”到色彩散发出的独特气息。我曾几何时,也觉得自己在艺术创作上缺乏灵感,总是在重复着自己熟悉的套路。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明白了,色彩才是激发创造力的源泉。作者鼓励我们去“感受”色彩,去倾听色彩所带来的情绪反馈,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性的分析层面。这一点对我触动非常大。我开始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更加留意那些色彩的细微之处,我发现,即使是同一片天空,在不同的光线下,也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色彩,而这些色彩的变化,又会引发我不同的情绪。书中反复提到的“贝蒂”,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名字,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象征着我们内心深处,那个对美充满好奇、对世界充满热爱的“艺术家”。我开始尝试着像贝蒂一样,用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接纳各种色彩,并且大胆地将它们运用到我的生活中。例如,在我的房间布置上,我不再害怕那些鲜艳的色彩,而是尝试着去搭配它们,去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个人空间。这本书,就像一位温柔的引路人,带领我走进了色彩的奇妙世界,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自我。
评分《像艺术家一样思考3:贝蒂的色彩》这本书,给了我一种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我原以为它会是一本偏重于技术层面的色彩理论书籍,但它却以一种极其贴近人心的方式,探讨了色彩与情感、色彩与感知,乃至色彩与自我认知之间的微妙联系。作者的文字流畅而富有感染力,她将抽象的色彩概念,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形象的比喻,变得触手可及。我尤其喜欢作者在书中对于“色彩的心理学解读”的深入阐述。她不仅仅是罗列某些颜色的象征意义,而是深入到色彩如何唤起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如何影响我们的决策,甚至如何塑造我们的个性的。我曾几何时,也觉得自己在面对色彩时,总是显得有些被动,不知道如何去选择,如何去搭配。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意识到,色彩其实是一种强大的语言,而我,也可以学会运用这种语言来表达自己。书中反复出现的“贝蒂”这个名字,对我来说,也具有特殊的意义。它象征着一种勇于尝试、敢于表达、并且对世界充满热情的“艺术家特质”。我开始尝试着像贝蒂一样,去主动地去感受色彩,去理解色彩,并且勇敢地将它们运用到我的生活中。例如,在我的衣着选择上,我不再仅仅追求“流行”或“百搭”,而是开始尝试那些能真正反映我心情的颜色,并且发现,这些色彩的选择,让我变得更加自信,也更加快乐。这本书,不仅仅教会我如何认识色彩,更重要的是,它教会我如何与色彩对话,如何让色彩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我表达自我、连接世界的有力工具。
评分《像艺术家一样思考3:贝蒂的色彩》这本书,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我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我一直以来都认为自己对色彩有着一定的理解,但这本书让我明白,我之前所理解的,不过是冰山一角。作者以一种极其生动且富有人情味的方式,揭示了色彩的内在生命力和它在我们生活中的多重作用。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书中对于“色彩如何影响情绪”的深入剖析,她并没有止步于简单的理论解释,而是通过引用大量的艺术作品、设计案例,甚至是生活中的场景,来佐证她的观点。我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并非在“教导”我,而是在与我“分享”她对色彩的深刻洞察。她对色彩的描述,常常带有诗意的色彩,让我仿佛能“触摸”到颜色的质感,“闻”到颜色的芬芳。我曾几何时,也觉得自己在进行艺术创作时,缺乏某种“火花”,总是觉得作品少了些什么。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意识到,我可能过于拘泥于形式,而忽略了色彩本身所能带来的情感张力和叙事性。书中反复提到的“贝蒂”,对我来说,已不再仅仅是一个名字,它更代表着一种开放、勇敢、并且充满好奇心的“艺术家精神”。我开始尝试着像贝蒂一样,去拥抱那些我曾经认为“危险”或“不合适”的色彩组合。例如,在我的绘画尝试中,我不再害怕那些鲜艳的撞色,而是尝试着去理解它们所能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并且发现,这些撞色反而能让我的作品更加鲜活,更具生命力。这本书,就像一位温柔的引路人,带领我走进了色彩的奇妙世界,让我明白,原来色彩不仅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情感的交流,是思想的表达,是通往内心深处的桥梁。
评分《像艺术家一样思考3:贝蒂的色彩》这本书,在我看来,绝非仅仅是一本关于色彩的书,它更像是一次关于如何“看见”世界的深刻启迪。作者以一种极其细腻且富有洞察力的方式,揭示了色彩的无限可能性,以及它们如何以一种我们常常忽略的方式,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情感、思维和生活。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书中对于“色彩的叙事性”的描绘。她不仅仅将色彩视为视觉元素,更是将其看作是一种能够讲述故事、传递情感的强大媒介。她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描绘了不同色彩所能引发的联想和想象,让我仿佛能“听”到色彩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感受到色彩所蕴含的丰富情感。我曾几何时,也觉得自己在创作时,总是显得有些“空洞”,作品缺乏灵魂。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意识到,色彩才是赋予作品生命力的关键。书中反复出现的“贝蒂”这个名字,对我来说,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代号,它象征着一种对美的好奇心,一种敢于探索未知的勇气,以及一种不懈追求表达自我的精神。我开始尝试着像贝蒂一样,去拥抱那些我曾经认为“不协调”的色彩组合,去探索那些我从未触及过的色彩领域。例如,在我的摄影作品中,我开始更加注重色彩的搭配和运用,我尝试着去捕捉那些微妙的色彩变化,并且发现,这些色彩的运用,让我的作品充满了情感的张力和视觉的冲击力。这本书,就像一位睿智的长者,用她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对艺术的深刻理解,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看到了色彩的无限魅力,也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创造力。
评分《像艺术家一样思考3:贝蒂的色彩》这本书,让我对“色彩”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再是单纯的视觉元素,而是成为了一种情感的载体,一种思想的表达方式。我曾经觉得,要成为一个“像艺术家一样思考”的人,需要天赋和技巧,但这本书却告诉我,最重要的是要拥有一双能够“看见”色彩的眼睛,并且敢于用色彩去表达内心的声音。作者的文字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她不仅讲解了色彩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她传递了一种对色彩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虔诚。我尤其欣赏作者在书中对于“色彩的情绪语言”的深入探讨。她通过大量的实例,揭示了不同颜色所蕴含的心理能量,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行为。例如,当她描述深邃的蓝色如何能带来宁静和沉思时,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某个雨后的傍晚,窗外的天空呈现出一种幽远的蓝色,那种宁静感,我至今难忘。这种将色彩与个体情感体验相结合的方式,让我在阅读过程中,既能获得知识,又能产生深刻的共鸣。书中反复出现的“贝蒂”这个名字,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角色的代称,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象征着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那个渴望自由表达、渴望用独特视角去看待世界的“艺术家”。我曾几何时,也觉得自己的想法过于保守,不敢尝试新的色彩搭配,总是担心出错。但这本书给了我极大的勇气,让我明白,每一次的色彩选择,都是一次对自我的探索,都是一次与世界的对话。作者鼓励我们去“玩”色彩,去拥抱那些看似不协调的组合,去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这一点对我触动非常大。我开始在我的日常创作中,尝试一些大胆的色彩运用,比如在我的手账本上,我不再只使用单调的颜色,而是尝试着去搭配那些鲜艳的色彩,让我的作品充满了活力和个性。这本书,就像一位良师益友,教会我如何用色彩来丰富我的生活,如何让色彩成为我表达自我的独特方式。
评分《像艺术家一样思考3:贝蒂的色彩》这本书,绝对是我近期阅读中最具启发性的一本。我一直以为自己对色彩的理解仅限于“好看”或“不好看”,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并非一本刻板的教科书,而更像是一本充满生命力的画卷,作者以她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色彩的多彩世界,以及它如何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情感、思维乃至整个生活。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将色彩与“情感共鸣”紧密联系起来的论述。她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明白,每一种颜色都承载着独特的情感信息,它们可以唤起我们的喜悦、悲伤、宁静、或者激昂。我特别喜欢作者在书中分享的她自己创作时的色彩选择过程,她会将某一种色彩的情感属性,与她想要表达的情绪相对应,这种“用色彩说话”的方式,让我觉得既神奇又充满力量。书中反复提到的“贝蒂”这个名字,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书中的一个角色,更是一种象征,象征着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那个渴望自由表达、渴望用独特视角去看待世界的“艺术家”。我常常在想,当我创作的时候,我是否也像贝蒂一样,能够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并且勇敢地将它呈现在色彩之中?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勇气去探索那些我从未尝试过的色彩搭配。我开始不再害怕那些“非主流”的色彩组合,而是尝试着去理解它们所能带来的独特视觉冲击和情感体验。我曾几何时,也对某些色彩组合感到犹豫,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明白了,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和无限可能,而色彩,正是实现这种可能性的重要媒介。作者鼓励我们去“感受”色彩,而不是仅仅去“分析”它。这一点对我来说,是颠覆性的。我过去可能过于注重理论的逻辑性,而忽略了感官的直接体验。现在,我更愿意去相信我的直觉,去相信我的眼睛所看到的,以及我的心所感受到的。这本书不仅仅教会我如何运用色彩,更重要的是,它教会我如何以一种更开放、更富有创造性的方式去生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