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分布式能源系统综合效益分析方法及案例研究 [Methodology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Benefit Evaluation of Distributed Energy System Project in China]

中国分布式能源系统综合效益分析方法及案例研究 [Methodology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Benefit Evaluation of Distributed Energy System Project in China]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欧训民,刘汉思,袁杰辉 著
图书标签:
  • 分布式能源
  • 综合效益评估
  • 能源经济学
  • 中国能源
  • 能源政策
  • 项目评估
  • 可再生能源
  • 能源系统
  • 经济分析
  • 案例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ISBN:9787509656792
版次:1
商品编码:12348077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Methodology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Benefit Evaluation of Distributed Energy System Project in China##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分布式能源系统综合效益分析方法及案例研究》为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欧训民课题组在分布式能源项目综合效益分析方面的多年研究成果,其中大部分内容已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上。
  《中国分布式能源系统综合效益分析方法及案例研究》系统介绍了针对中国分布式能源项目的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和经济性方面的综合效益分析方法,并对四川A市天然气冷热电联供项目和内蒙古B市生物质天然气项目进行了案例分析。基于上述研究,提出应对我国分布式能源未来发展挑战的一些政策建议。
  《中国分布式能源系统综合效益分析方法及案例研究》可以作为从事分布式能源项目相关技术评价和战略研究的研究人员的参考书和工作手册,也可作为高等院校能源工程、环境工程和能源管理等学科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

作者简介

  欧训民,男,1978年生,湖南宁乡人。清华大学工学学士、管理学硕士、管理学博士。现任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特别研究员,兼任SCI/SSCI期刊Energy的能源与交通交叉领域编辑(Subject Editor)、清华大学中国车用能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和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系统工程专委会副秘书长。
  研究方向为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全生命周期分析和交通能源战略。主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撰写专著5部;发表SCI/SSCI检索论文40余篇;入选联合国IPCC(Intergove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六次评估报告主要作者(Lead Author)。
  曾获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奖(2011)、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2015)和国家能源软科学研究成果奖(2016)等多项荣誉。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分布式能源的概念
第二节 世界分布式能源发展情况
一、发展动力
二、发展基础
三、发展情况
第三节 中国分布式能源发展
第四节 多维度评价方法总结
第五节 中国相关研究进展
第六节 本书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 研究方法
第一节 本章概述
第二节 全生命周期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分析
第三节 技术经济分析
第四节 边际减排成本

第三章 四川A市天然气冷热电联供项目的综合效益分析
第一节 本章概述
第二节 项目背景
第三节 本章研究主要方法
一、系统边界确定
二、分析情景设计
三、计算公式
第四节 关键数据与假设
第五节 本章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全生命周期节能和GHG减排分析
二、边际减排成本分析
三、研究结果讨论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内蒙古B市生物质天然气项目的综合效益分析
第一节 本章概述
第二节 项目背景
一、秸秆气化的技术发展
二、项目概况
第三节 本章主要研究方法
一、系统边界确定
二、计算公式
第四节 关键数据与假设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将长期面临保障能源安全和减缓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挑战。发展分布式能源是改善中国能源结构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举措。国际上针对分布式能源系统或者项目的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和经济性等问题的研究比较丰富;国内对分布式能源系统或者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能耗和排放的研究相对较少。
  过去几年,我们利用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LCA)开发分析工具,建立起针对中国分布式能源项目的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和经济性方面的综合效益分析方法,并对四川A市天然气冷热电联供项目和内蒙古B市生物质天然气项目两个分布式能源项目进行了案例研究。基于上述研究,本书提出应对我国分布式能源未来发展挑战的一些政策建议。
  本书研究工作主要由欧训民指导刘汉思完成,袁杰辉参与了部分数据调研、整理和分析工作。第一、第二和第五章由欧训民、刘汉思执笔;第三、第四章由刘汉思、欧训民和袁杰辉执笔;全书由欧训民负责统稿。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的老师、同学们在本课题研究和本书写作过程中提供了多方面的指导和支持。
好的,下面是一份关于《中国分布式能源系统综合效益分析方法及案例研究》这本书的详细内容简介,这份简介将聚焦于分布式能源系统(DES)的综合效益评估理论、方法论构建,以及实际应用研究,同时避免提及您所提供的书名及其核心内容。 --- 图书简介:现代能源转型背景下的系统性效益评估与决策支持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深刻转型,以提高能源效率、减少环境影响和增强能源系统韧性为核心的分布式能源(Distributed Energy, DE)技术正成为能源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然而,分布式能源项目在规划、设计和运营过程中,其效益评估远非简单的成本效益核算。它涉及能源、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维度的复杂权衡与协同优化。 本书深入探讨了在当前中国乃至全球能源发展大背景下,如何建立一套科学、系统且具有操作性的综合效益评估框架,用以指导和支持分布式能源项目的决策制定。本书聚焦于构建理论基础、开发量化模型、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应用验证,旨在为能源规划者、政策制定者、工程设计人员以及投资者提供一套全面的分析工具箱。 第一部分: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概念演进与评估基础 本部分首先回顾了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发展脉络及其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的定位。传统上,电力系统的评估多集中于集中式发电的可靠性和经济性。然而,分布式能源,特别是与热力、制冷等耦合的区域能源系统(如冷热电联供,CCHP),其价值体现更为多元化。 系统的多维度价值: 讨论了分布式能源在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输配电损耗、增强电网末端供电可靠性、促进区域能源结构优化等方面的潜在价值。 效益评估的复杂性: 剖析了传统评估方法(如单纯的财务净现值分析)在捕捉分布式能源长期、非市场化效益时的局限性。强调了建立涵盖技术、经济、环境和社会多重视角的必要性。 评估标准的构建: 提出了构建统一、可量化的综合效益指标体系的原则,包括基准情景设定、边界条件界定以及多目标函数构建的基本逻辑。 第二部分:综合效益评估的理论框架与量化方法论 本书的核心在于系统地构建和阐述一套科学的评估方法论。这部分内容侧重于将复杂的、多学科交叉的效益指标转化为可计算、可比较的量化模型。 能源系统优化与建模: 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热力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对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能量流、物质流进行精确建模。重点阐述了如何将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并网特性纳入评估模型,确保技术可行性。 经济效益的精细化测算: 超越基础的投资回收期分析,本书引入了全生命周期成本(LCC)分析方法,并结合市场机制和政策激励,量化评估不同情景下的经济回报。这包括对运维成本的动态预测和对未来能源价格波动的敏感性分析。 环境影响评估(EIA)的集成: 强调了将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应用于分布式能源的实践。通过量化温室气体排放、空气污染物和水资源消耗的减排量,将环境效益转化为可比较的指标。 社会效益的非货币化评估: 探讨了如何评估和量化分布式能源对提升区域能源安全、促进就业、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等“软性”社会效益。引入了多属性决策分析(MADA)等工具,以平衡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诉求。 第三部分:综合效益分析的实施流程与工具集成 为确保评估方法的实用性,本书将理论模型转化为可操作的实施流程,并探讨了相关软件工具的应用。 多场景情景分析: 提出了一套系统的多情景分析方法,用于模拟不同技术路线(如天然气、生物质、地热等)、不同负荷需求和不同政策环境下的系统表现,识别最优的系统配置方案。 风险评估与不确定性处理: 鉴于能源项目的长期性和高投入特性,本书详细阐述了如何识别、量化和应对技术风险、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以增强评估结果的稳健性。 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思路: 描述了如何将前述的建模和分析结果集成到一个用户友好的决策支持平台中,使用户能够直观地比较不同方案的综合效益得分,辅助最终决策。 第四部分:分布式能源综合效益评估的实践应用 本部分通过剖析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分布式能源项目案例,展示了所提出的评估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 案例一:大型工业园区(热电联产/冷热电)的综合能效提升分析: 通过实际数据验证了系统耦合后在能源效率和环境绩效上的显著提升,并量化了其对园区运营成本的节约。 案例二:城市新区(多能互补微网)的可靠性与韧性评估: 重点分析了分布式能源在极端天气或电网故障发生时,其保障区域供能的关键作用及其带来的社会经济价值。 案例三:政策激励对项目效益的驱动作用研究: 通过对比不同补贴或碳税政策情景下的项目效益指标,为未来能源政策的设计提供了量化依据。 结论与展望: 本书总结了当前分布式能源综合效益评估领域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评估方法的智能化、实时化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本书旨在通过严谨的理论体系和详实的工程实践,推动分布式能源项目投资的科学化和决策的透明化,从而加速清洁、高效、可持续的能源系统的构建步伐。 ---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名称,《中国分布式能源系统综合效益分析方法及案例研究》,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作为一名致力于推动中国能源绿色转型的政策研究者,我深知在快速发展的分布式能源领域,建立一套科学、全面的评估框架是至关重要的。过去,我们在评估能源项目时,往往过于侧重单一维度的经济性,而忽略了其对环境、社会以及能源系统整体稳定性的深远影响。分布式能源的特点使得这种评估更加复杂,因为它涉及到大量的微小主体,其整体效益的累积效应和局部影响都需要被细致地考量。我非常期待本书能够为我们提供一套严谨的分析方法论,能够将经济、环境、社会、技术等多个维度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多层次、多目标的综合效益评价体系。尤其是我对“案例研究”部分寄予厚望,希望它能涵盖不同地域、不同技术类型(如光伏、风电、储能、燃气热电冷联供等)的典型项目,通过深入的案例分析,验证其提出的方法论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揭示在中国实际发展中可能遇到的具体问题和挑战,为政策制定者和项目开发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

评分

作为一名对新能源技术发展趋势保持高度关注的学者,我一直认为分布式能源是未来能源格局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其“分布式”的特性也带来了评估上的复杂性。与集中式能源项目相比,分布式能源的效益评估需要考虑更多区域性、地方性的因素,以及其对现有电网的互动影响。这本书的书名《中国分布式能源系统综合效益分析方法及案例研究》,恰恰触及了这一核心痛点。我非常感兴趣的是,作者如何在这种复杂性中提炼出普适性的分析方法。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探讨“综合效益”的具体内涵,它是否包含了环境效益(如碳减排、空气质量改善)、经济效益(如度电成本、投资回报)、社会效益(如就业机会、能源可及性)以及技术效益(如电网稳定性、可靠性提升)等多个层面。更进一步,我希望它能提供一套可操作的指标体系,并辅以详细的计算模型和方法,让读者能够切实地运用到实际分析中。中国的分布式能源发展正处于蓬勃期,各类项目层出不穷,而一个科学、有效的评估体系,对于引导投资、优化布局、提升项目质量至关重要。我期待这本书能成为这一领域的里程碑式著作。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一开始就吸引了我,中国分布式能源系统综合效益分析方法及案例研究,听起来就充满了实操性和前瞻性。我是一名在能源领域工作多年的从业者,一直以来,对于如何全面、科学地评估分布式能源项目的实际价值,都感到挑战。传统的成本效益分析往往侧重于经济收益,但分布式能源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涉及到环境、社会、甚至国家能源安全等多个维度。这本书的出现,仿佛为我解开了一个长久以来的难题。我特别期待它能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方法论,能够将这些分散的效益指标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清晰、可量化的评价体系。而且,案例研究的部分更是我关注的重点,理论结合实践,总能带来最深刻的启示。我希望书中能够涵盖不同类型的分布式能源项目,比如太阳能、风能、小型水电、甚至是储能系统等,并针对这些项目在中国的具体应用场景,深入剖析其综合效益的构成和评估过程。如果书中能够提及一些在实际评估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作者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那将更具参考价值。毕竟,理论上的完美体系在现实中总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阻碍。我深信,一本好的研究著作,不仅要给出方法,更要展现过程中的智慧和经验。

评分

作为一个刚刚踏入能源行业,并且对分布式能源技术充满好奇的初学者,我渴望能找到一本能够系统性地介绍分布式能源,并在此基础上提供评估方法的书籍。这本书的名字《中国分布式能源系统综合效益分析方法及案例研究》恰好符合我的需求。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清晰地解释什么是分布式能源,它与传统的集中式能源有何不同,以及它在中国能源结构中扮演的角色。更重要的是,我非常期待它能详细介绍“综合效益”的具体含义,以及如何去量化和分析这些效益。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计算公式、分析框架,甚至是一些可以模仿的实践步骤,帮助我理解如何从经济、环境、社会等多个角度去评估一个分布式能源项目的价值。案例研究部分更是我学习的重点,我希望能通过真实的案例,了解不同类型的分布式能源项目在中国是如何实施的,它们在实际运行中遇到了哪些问题,以及最终取得了什么样的效益,这些案例的分析应该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理论方法,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评分

我是一名普通的城市居民,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有着浓厚的兴趣,也一直关注着国家在新能源领域的一些政策和举措。最近,“分布式能源”这个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我经常看到新闻里说小区里安装了太阳能板,或者工厂屋顶上建起了小型风力发电机,感觉它们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了。虽然我不太懂那些专业的技术细节,但我很想知道,这些“分布式能源”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它真的是像宣传的那样,能够让我们呼吸到更清新的空气,用上更便宜的电,或者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安全吗?这本书的书名《中国分布式能源系统综合效益分析方法及案例研究》,听起来好像是在告诉我们,如何去衡量这些好处到底有多少,并且通过一些真实的例子来证明。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一种比较容易理解的方式,给我这样的普通读者介绍清楚,什么是分布式能源,它为什么重要,以及它对我们普通人生活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如果里面有一些我能看得懂的图表或者故事,那就更好了,能让我更直观地感受到这些“好处”到底有多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