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世襲社會 : 西周至春鞦社會形態研究》是何懷宏教授關於中國古典社會形態研究的力作。
“世襲社會”這一概念的提齣,為研究西周至春鞦時期的中國社會結構及其變遷提供瞭另一種觀察角度和解釋框架。
季羨林先生評價本書材料豐富,分析細緻,論證確鑿,是一部非常精彩的書。
內容簡介
《世襲社會 : 西周至春鞦社會形態研究》:作者提齣瞭“世襲社會”這一解釋性範疇,描述並分析瞭西周至春鞦時代的社會形態,並圍繞著春鞦時代世代沿襲的大夫傢族,闡釋瞭世襲社會的成因、運行及文化等各個方麵,探討瞭這一社會的鼎盛期同時也就是其衰亡之開始的原因,並說明瞭促使它解體的諸因素以及孔子在這一過程中所處的特殊地位。本書的主旨是對西周至春鞦時代的中國社會結構及其變遷提齣另一種觀察角度和解釋框架。
作者簡介
何懷宏,祖籍江西清江,現為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專著有《良心論》《道德·上帝與人》《世襲社會》《選舉社會》等;譯著有《沉思錄》《道德箴言論》《正義論》等。
目錄
目 錄
序 言 ......I
引 言 解釋中國社會曆史的另一種可能性 ......001
第一章 中國古代的封建 ......009
一、西周的封建 ......010
二、有關“封建”與“郡縣”的曆史爭論 ......023
第二章 “封建社會”的概念 ......036
一、“封建社會”概念在中國的由來 ......036
二、各期“封建社會”說的理論依據 ......055
三、西方“封建社會”的概念 ......068
四、西方學者論“中國的封建社會” ......078
第三章 世襲社會的等級 ......085
一、初步的劃分 ......085
二、貴族等級與非貴族等級 ......089
三、小 結 ......101
第四章 春鞦社會的世族 ......105
一、世族的由來 ......106
二、春鞦世族的一般情形 ......115
三、公族的世襲:以魯國季孫氏為例 ......124
四、非公族的世襲:以晉國趙氏為例 ......137
五、世族的文化 ......147
第五章 世襲社會的解體 ......164
一、社會流動的結構性改變 ......164
二、世襲社會解體的諸原因 ......172
三、承前啓後的孔子 ......181
四、解體之後 ......198
附 錄 權與名 ......207
——對六朝士族社會的一個初步觀察
一、劃分社會形態的標準 ......208
二、士族的興起 ......210
三、名望的分析 ......220
四、權名關係 ......233
精彩書摘
引 言 解釋中國社會曆史的另一種可能性
在曆史資料使我們所能確知的範圍內,能與近代以來中國所發生的巨變約略等量齊觀的,大概隻有春鞦戰國時期發生的那一場社會變動,古人以“封建廢而郡縣行”來描述那一場社會變動,當代中國占優勢的看法則至少字麵上與此相反,認為中國由此進入瞭“封建社會”。
筆者無意於在久爭不下的中國古史分期討論中再添一說,而是想首先重新考察並質疑各期“封建社會”說的共同前提或範式(paradigm),弄清這一範式的來龍去脈,並暗示理解曆史的另一些可能性及其帶來的新問題,例如,如果中國不是相當早地進入,而是相當早地脫離瞭“封建社會”,就有一個並非“中國封建社會為何如此之長”而是“為何如此之短”(或者說“中國為何如此早地進入,又如此早地退齣封建社會”)的問題,以及遠為重要的:如何解釋中國此後兩韆多年自成一個格局的社會,等等。
所以,甚至對上述流行範式的考察也隻是一個起點,本書還希望對西周至春鞦時代中國社會的結構及其變遷提齣另一種觀察角度、另一個解釋框架。筆者無意於完全否定和拋棄既有的解釋框架,但卻贊成曆史解釋的豐富性和多樣性,贊成社會曆史嚮新的解釋開放,尤其在今天中國學者有可能擺脫西方觀點的籠罩性影響,而開始嘗試從自己的曆史文化和現實問題中引申齣自己的社會理論的時候。
“世襲社會”(hereditary society)即為本書提齣的一個試圖用來描述和分析中國從西周(或可上溯到更早)到春鞦時代的社會形態的解釋性範疇。劃分社會結構的曆史形態可以有種種標準,有生産力或經濟發展水平的標準,例如馬剋思有時說到的“手工磨社會”和“蒸氣磨社會”;貝爾等人所說的農業社會、工業社會、後工業社會(或信息社會);倫斯基等人所說的采集社會、遊牧社會、園林社會、工業社會,等等。有生産關係或經濟基礎的標準,如斯大林明確提齣的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共産主義社會五個社會形態。現代的劃分往往有這樣一個特點,即極其重視經濟因素的作用,認為它對社會結構來說具有決定性的意義。馬剋思、恩格斯在《共産黨宣言》中的名言是:“到目前為止的一切社會的曆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曆史。”而階級鬥爭又肇源於經濟關係;韋伯不以階級鬥爭和暴力革命為然,但他也認為迄今為止一切社會的曆史都是經濟發展的曆史,韋伯研究的主要的問題從對象上說,明顯也具經濟的特徵:即為什麼西方産生齣瞭資本主義,為什麼中國沒有産生資本主義,等等,雖然他在此重視的原因是精神和價值觀念。
顯然,這些都恰當地反映瞭解釋曆史者不能不具有的某種處境、立場和先見——而且是處在現代社會中的人們的先見,我們正身處其中, 不能甚至也不宜擺脫它。但我們卻應當對此種情況有一種自我反省,有一種足夠清醒的自我意識和某種恰如其分的警惕:例如先前的人們對他們所親曆的曆史顯然會有自己的看法;作為後人的我們的處境也可能發生變化;即使同處現代社會,發展階段和文明地域的差彆也可能仍然很大。因而人們還是有可能質疑:如果把從某一特定時期和地域的現代社會的形態(即便是最典型的一種)引申齣來的範疇,普遍地運用於古代社會(尤其是非西方的古代社會),究竟能在多大的範圍內適用?因為在此首先涉及的畢竟還是對曆史44而非對現代44的解釋。人們可能懷疑:把這些範疇用來解釋傳統社會是否顯得過於重視經濟?是否過於強調社會結構而忽略瞭社會中生活的人?是否所述的發展趨勢過於必然,所述的一般規律又過於普遍?而“進步”的觀念在此是否又過於強烈,以緻使前麵的社會形態都隻是趨赴最後的社會形態的手段,甚至都是黑暗和不幸而要被後麵的光明否定?總之,這些質疑集中到一點,即這些範疇是否過於“現代”?
我們可以舉西方學者中的一個質疑者為例。布賴恩·特納(Bryan Turner)在《地位》(Status,慧民、王星譯,颱北:桂冠圖書公司1991年版)一書中認為:在“純粹的資本主義社會”中,社會的經濟基礎廣泛地決定著市民社會內將個人聯結在一起的政治、文化和法律的關係,個人的權利、財富和尊嚴要麼由他們對生産資料的所有權來決定,要麼按他們提供給市場的經濟能力來決定。在這樣的社會中,幾乎是由經濟來決定一切。然而,在一個“純粹的傳統社會”裏,居統治地位的人們往往是藉助於法律、文化、宗教儀式及其他一些手段掌握和控製著進入上流社會的途徑,他們以榮譽和教養為個人價值的主導原則,凝聚他們的主要是傳統和宗教。換言之,在一個建立在傳統而非市場基礎的社會裏,個人的社會地位並不依賴於他們擁有多少財産或可供交換的資源,而是取決於他們被法律或文化術語定義的一切,取決於他與生俱來的身份、血統是否高貴,是不是特定傢族的成員,有沒有在相應的文化模式裏受過教育,有無受尊重的氣質。傳統的社會分層形式趨嚮於封閉的社會等級或種姓。
特納所言強調瞭傳統社會有彆於現代社會的特殊性,但他對傳統社會的概括可能還是有所遺漏,還是沒有充分考慮到中國的特殊情況,因為中國的傳統社會並不僅呈現齣封閉的社會等級這一種情況。不過,我們暫不涉此,而是注意特納在社會分層方麵所持的一種“三個麵嚮”的觀點所啓發的解釋社會曆史的多種可能性,這三個方麵:第一是“階級”錶示的經濟差彆;第二是“身份”或“地位”錶示的政治法律差彆;第三是生活方式、態度和文化氣質錶示的文化差彆。他反對認為某一方麵總是比其他兩個方麵重要,總是決定著其他兩個方麵的“化約論”立場,主張究竟由哪一個方麵占支配地位,隻能通過曆史與經驗的分析纔能確定。
我仍然相信:從某種長遠的眼光看,經濟因素始終在社會基礎或底層起著極其重要(在某種範圍內仍可說是決定性)的作用。人們不斷發展的需求與幾乎總是顯得有限的資源近乎是一個永恒的矛盾,而人們解決這問題的不同方式就常使社會呈現為一些不同的類型。但是,從更長遠的眼光看,自然地理環境的作用可能要更為重要。在此,我們也許可以利用年鑒派史學傢提齣的“曆史的不同時段”這一頗具啓發性的概念。著眼於曆史的最長時段,人類所由誕生的地球,對人類來說是自然,是最重要的, 它基本上決定瞭人類的初始麵貌和可能有的作為的大緻範圍,但是,這一最根本、最長遠的決定因素,對於相形之下生命非常有限的一代代人來說,卻常常並不在他們的視野之內,這樣做一般也是有道理的。次之,則可能是不同人群、氏族、部落、民族國傢所處的不同地理環境,它們常常在一開始決定著一個民族的生活方式和基本性格,但這一決定因素也常常由於其作用隨著文明的發展趨於減弱和地域的越來越不可改變而不宜太多地被人們考慮。然後可能是社會的經濟結構,立足於一個較長遠的觀點, 它一般要比政治製度起著更為重要的作用,而政治製度又常常比看起來更為炫人眼目的戰爭、政變等事件起著更持久的作用。
然而,我們又不可簡單地把自然環境、經濟結構、政治製度及事件等種種因素和曆史的不同時段兩兩對應而徑直提齣一種多層次、多時段的決定論,事實還遠遠要比這復雜得多。例如,同樣立足於一個較長遠的觀點,與由社會經濟及其人化瞭的環境所構成的“生態”相比,由人們穩定的思維方式和情感意誌傾嚮所構成的“心態”也經常起著一種並不亞於前者的作用。另外,還有不同曆史時代之間的差彆,例如在前麵我們所說到的“傳統社會”的時代,經濟因素所起的作用看來就沒有在“現代社會”所起的作用這樣大,同時,我們也不能全然拒絕考慮曆史中的偶然性,有時一個事件甚至一個人物也可能改變時代的既定方嚮。而在某些轉摺或革命時期,有些此前隻是在少數人那裏存在的觀念可能會突然産生巨大的作用,很快改變社會的“心態”和“生態”。總之,曆史的因果性呈現齣極其復雜的情況,不僅人們在實踐中解決問題,甚至要做齣理論概括,也許最終都還得依賴於對具體情況的具體分析,以及對範圍、時段、條件的規定。
但概括、概述和分類也總是有必要的,哪怕目的是為瞭進一步分析。這樣,我們或許可以將影響瞭人類及其社會的因素分成三類,它們又各分成兩個方麵:第一是自然因素,一是最基本的,即地球以及作為一個星球在太陽係中的位置;一是各個群體、民族所處的地理位置和環境;第二是製度因素,一是經濟製度、生産和消費方式等,一是政治製度,也包括法律、軍事乃至傢庭製度等;第三是思想因素,一是較具創製性的思想、理論,一是社會流行或存在的觀念、心態等。第一類是最根本的,但卻也是人最難改變的;人能夠比較有所作為的是在後兩類,但也是在一種有時互相促進、有時互相抵消的閤力中作為。
這樣,我們或可同意,在以上這些因素中,經濟因素既不是其中最基本的且幾乎不變的因素;又不是其中最活躍的、變化較快的因素。而在傳統社會,尤其在中國的傳統社會裏,經濟因素實際上變化得相當緩慢,張光直曾指齣夏、商、周三代在經濟上差彆不大,而20世紀中葉黃土高原上一個農民所使用的工具、生活方式乃至於他所介入的經濟組織,都可能和一個兩韆多年前的農夫相差不多。經濟的飛躍發展在中國隻是近十幾年或至多幾十年的事情,在西方也隻是近一二百年的事情。而在中國前此數韆年的曆史中,社會、政治、文化等許多層麵都發生瞭大得多的變化。古代中國人,至少是那些左右形勢的人們,看來並不把經濟發展作為他們的首要目標,不把財富的不斷和大量的增長作為人們幸福的主要成分和必具條件,所以他們在平時常要麵對人口的壓力,在近代遇到西方的挑戰就更陷入瞭嚴重的睏境。的確,人們隻有吃飯纔能生存。但同樣真確的是, 人們生存並不隻是為瞭吃飯。在某個生存水平綫之下,經濟對任何社會和人們都是有決定性作用的,但超齣這一水平綫之上,有時甚至是稍稍超齣,經濟因素就可能不是決定性的瞭。這裏還有一個價值觀的問題,而由於支配性價值觀的時代和民族差異,就齣現瞭不同的文明和社會形態。而這些價值觀的差異並不都是齣於經濟原因,還有其他,如宗教信仰、文化素質和政治架構等種種原因。
由於西方率先進入市場經濟飛速發展的“現代”,遂使世界各國也不能不進入“現代”(馬剋思、恩格斯在《共産黨宣言》中,對這一世界化和加速化的進程有極精彩的分析),因此在“現代化”的話語中,不能不是西方的聲音占支配地位。在前述是否“太現代”的質疑中,就還隱含著是否“太西化”的質疑。
而其他文明,尤其是中華文明,又確實錶現齣與西方文明相當不同的特點。法國傑齣的史學傢布洛赫1941 年在《為曆史學辯護》一書中寫道:“今天,誰能否認存在著一個中國文明呢?誰又能否認中國文明與西方文明大不相同呢?”如果說西方的封建社會是一個相當“武化”的封建社會,而中國在春鞦戰國之前的封建社會就已經具有濃厚的“文化”色彩, 那麼在春鞦戰國之後的中國社會中,文化因素對社會等級分層的作用看來就更加重要和明顯瞭。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說:社會實際上由一種“血而優則仕”轉變成一種“學而優則仕”瞭,而由於“學”有文學和德行兩方麵的含義,德行又難於作為一種客觀和普遍化的標準,所以到後期甚至變為一種“詩而優則仕”、“文而優則仕”瞭。由一些以詩文為“進階”的人們來治理國傢,這確實是世界史上一個相當奇特的現象。
這就迴到瞭我為什麼要提齣“世襲社會”這一範疇的一些考慮,它意味著一種觀察角度。在我看來,判斷任何一個人類社會形態和結構是否公正閤理,最終還是要看生活在其中的人們是否確實生活得好,他們是否對自己的生活滿意,是否覺得快樂或幸福,這一考慮自然與作者所受的倫理學專業訓練有關,但也包含瞭作者對社會理論的一種看法:社會結構不能脫離人,不僅不能脫離人們的行為,也不能脫離人們的生活。
簡單地說,提齣“世襲社會”這樣一類範疇所依據的標準就是看社會提供給個人的上升渠道和發展條件,看在這個社會中生活的人們有多少實現和發展自己的機會。在此,我對社會結構的理解是實質性的,即社會的等級分層結構,注意的中心是社會分層與人的發展及幸福之間的關係。在某種意義上,這也是西方從柏拉圖到馬剋思,中國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所懸的社會理想中的一個共同因素:社會要使人們各得其所,各盡所能。雖然他們對何為“各得其所”,如何“各盡所能”有相當不同的理解。“各得其所”、“各盡所能”也可以是相當形式化因而具有某種普遍性的,而我一直在尋求某種普遍性。但是,本書的性質又畢竟不是倫理學或價值論的,不是要支持、捍衛或推薦某種社會形態,而隻是要嘗試提齣一種觀察角度,並試著從這一角度對中國社會的曆史形態進行一些新的描述和解釋。
在馬剋思作為理想社會原則提齣的“各盡所能,按勞分配”和“各盡所能,按需分配”中,人們往往更注意後者,更注意分配,而我則遠為重視前者。我所理解的“各盡所能”,並不是要將其作為手段,通過它來達到“按勞分配”或“按需分配”,而是認為“各盡所能”本身亦是目的, 亦是幸福,甚至它可以作為一個包含後者的更廣延的範疇。在中國幾韆年的傳統社會中,由於有一種政治權力、經濟財富與社會名望這三種主要價值資源聯為一體的情況,而政治權力又是其中錶現最突齣的,所以“仕” 成為主要的齣路,就像現代社會“突齣經濟”、“經濟彌漫一切”一樣,傳統社會也有“突齣政治”、“政治彌漫一切”的色彩,但是,如何能夠入“仕”,或者說,傳統中國如何聯結上層與下層,如何聯結國傢與社會, 如何聯結大傳統與小傳統,生活在古代中國的人們,可以有何種冀盼與作為,在我看來,是更為關鍵和優先的問題,而在這方麵,戰國之後的中國顯然摸索著走齣瞭一條在世界文明中極為獨特的道路。
但是,本書還不是探討這一道路,這一曆史,而寜可說是探討這一道路轉變的前夕。在這本書中,我想描述西周的封建,以及一種從古代的政治封建延伸而來的“社會封建”,分析一種世襲等級製社會的成熟形態。它雖然可以和恰當界定的“封建社會”的概念並行不悖,但現在注意的目光主要不是投嚮政治或經濟,而是投嚮社會與文化。本書尤其注意春鞦時代那些在社會上居支配地位,最為活躍、世代沿襲的大夫傢族,圍繞它們描述和分析世襲社會的成因、運行以及文化、心態的各個方麵,探討為什麼這一社會的鼎盛期同時也就是衰亡的開始,說明促使它解體的諸因素以及孔子在這一過程中所處的特殊地位。
世襲社會 西周至春鞦社會形態研究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世襲社會 西周至春鞦社會形態研究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