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分娩育儿百科全书(精装)

妊娠分娩育儿百科全书(精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车艳芳 著,车艳芳 编
图书标签:
  • 孕期
  • 分娩
  • 育儿
  • 母婴健康
  • 育儿知识
  • 新手妈妈
  • 孕妇
  • 产后护理
  • 婴幼儿喂养
  • 亲子关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7583916
商品编码:12255276
包装:精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6-09-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212
字数:224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生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小宝宝,是每个孕妈妈的大心愿。从妊娠、分娩到育儿,是一个科学、系统、复杂而又幸福的孕育过程,当然会倾注即将为人父母者的大量心血。然而,如果不懂这一过程中的知识、方法和技巧,很可能会达不到理想的愿景。怀孕是上苍赐给女性美好的礼物,孕前准备应该从结婚那天开始,真正做到有备无患,幸福好“孕”;分娩痛是人生ZUI美好的疼痛,自然分娩的宝宝更健康;养育新生命是一个浩繁的“希望”工程,首先要保证其身体健康,请多给宝宝到大自然中锻炼的机会,提高免疫力才能不生病、少生病。再则宝宝健康的心灵,胜过所有智力开发,要尊重宝宝丰富的情感世界,温馨、祥和的环境有助于宝宝健康成长。本书科学翔实地介绍了孕前的注意事项、受孕的健康知识、孕期的保健护理和分娩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产后的护理和保健,以及新生儿的营养需求和生理特点、婴幼儿的智能开发和疾病防治等方面的知识,就像一个专业贴心的孕产育儿专家在你身边,为孕妈妈的孕产保健和新生命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内页插图

目录

孕前科普
002孕前计划
002受孕前半年停服避孕药
002受孕前将宠物长期寄养或送人
003准爸妈孕前应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003提前进入健康科学的生活状态
004孕前健身计划巧安排
004做好受孕的心理准备
005物质准备要齐全
005准爸爸要提前做的准备
007孕前饮食中的科学
007准妈妈优生饮食指导
008准爸爸优生饮食指导
009准妈妈要提前服用叶酸
010补叶酸吃什么
011准妈妈受孕前不宜多吃的食物
012能提高精子质量的食物
013巧食补让准妈妈远离贫血
013优孕优生须知
013什么是出生缺陷
014导致出生缺陷的各种因素
016怎样预防“缺陷宝宝”
017如何让宝宝继承你的聪明才智
017婚后不宜立即怀孕
018孕期为什么要检查血型
019准妈妈受孕前接种疫苗注意事项
019准爸妈在孕前应调整好情绪
020孕前检查项目
020夫妻双方孕前检查内容
020什么是优生四项检查
021导致不孕的常见疾病
021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
021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
022胎教的重要意义
022准爸妈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为胎教
打下基础
022胎教成功的秘诀
022为宝宝将来的优良性格打好基础
023新生命的孕育过程
023高质量的受孕——优生宝宝的前提
023孕育宝宝的整个过程
024生育宝宝的最佳月份
024生育宝宝的最佳年龄
025自测排卵日期
026讲究同房体位可增加受孕机会
026应早知道怀孕了吗
027轻松计算预产期
027宝宝性别是如何决定的
028不要迷信“酸儿辣女”的说法
孕早期
030惊喜的第1个月
030小宝宝的发育状况
030准妈妈身体的变化
030准妈妈注意事项
031准妈妈孕1月指南
031准妈妈要远离电磁辐射
032准妈妈要学会记录妊娠日记
032准妈妈孕1月饮食指导
034准妈妈不宜过量吃水果
034准妈妈吃鱼好处多
035准妈妈不宜偏食
035常喝准妈妈奶粉,方便补充营养
036准妈妈最易忽视的营养素
036重视孕早期检查
037识别假孕真面目
037学会计算孕周
038准妈妈该知道的数据
039谨防宫外孕
040做好孕期的胎教计划
040了解聪明宝宝的脑发育过程
041难言的第2个月
041小宝宝的发育状况
041准妈妈身体的变化
041准妈妈注意事项
042准妈妈孕2月指南
043孕期性生活原则
044准妈妈不宜吸烟
044准妈妈不宜饮酒
045准妈妈孕2月饮食指导
046准妈妈不宜全吃素食
046准妈妈不宜多食酸性食物
047准妈妈要适量吃豆类食品
048准妈妈不宜吃桂圆
048准妈妈不宜吃山楂
048准妈妈不宜吃热性香料
049孕2月养胎与护胎
049什么是早孕反应
050对抗早孕反应小策略
050新婚初孕要注意预防流产
051准妈妈要警惕阴道流血
051准妈妈感冒怎么办
052孕早期胎教内容
054胎儿大脑发达所需的条件
055怀孕3个月
055小宝宝的发育状况
055准妈妈身体的变化
056准妈妈注意事项
056准妈妈孕3月指南
057准妈妈着装要宽松
057准妈妈不宜穿化纤类内衣
058准妈妈不宜穿高跟鞋
058警惕化妆品中的有害成分
059准妈妈营养补充小窍门
059准妈妈不宜喝长时间煮的骨头汤
059准妈妈不宜食用过敏性食物
060孕3月产前检查项目
061做X光检查会不会伤害宝宝
061做B超检查会不会伤害宝宝
062准妈妈不宜做CT检查
062准妈妈尿频怎么办
062准妈妈尿频的对策
062准妈妈腰痛怎么办
063妊娠剧吐
063先兆流产
064准妈妈不宜盲目大量补充维生素
065孕3月胎教方案
065对宝宝进行游戏训练
孕中期
067怀孕4个月
067小宝宝的发育状况
067准妈妈身体的变化
067准爸爸的任务
067准妈妈注意事项
068准妈妈孕4月指南
068妻子怀孕后为何爱发脾气
069准妈妈孕4月饮食指导
070准妈妈要多摄入蛋白质
070准妈妈要多摄入“脑黄金”
071准妈妈要摄入足够的热能
072准妈妈不宜节食
072孕中期要合理补充矿物质
073准妈妈要适量补锌
074孕4月进行唐氏综合征筛查
074想象可让宝宝更漂亮
075怀孕5个月
075小宝宝的发育状况
075准妈妈身体的变化
075准妈妈注意事项
076准妈妈孕5月指南
076准妈妈居室不宜摆放花草
076准妈妈孕5月饮食指导
078有助于优生的食物
078准妈妈自我监测胎动
079进行神经管畸形筛查
080进行染色体异常疾病筛查
080教你几则胎教法
082怀孕6个月
082小宝宝的发育状况
082准妈妈身体的变化
082准妈妈注意事项
083准妈妈孕6月指南
083准妈妈的睡眠
084准妈妈孕6月饮食指导
085准妈妈多吃核桃,宝宝更聪明
085孕6月产前检查项目
086准妈妈谨防静脉曲张
086准妈妈为什么容易腿抽筋
087准妈妈下肢水肿的治疗
087色彩环境能促进胎儿的发育
088怀孕7个月
088小宝宝的发育状况
088准妈妈身体的变化
088准妈妈注意事项
089准妈妈孕7月指南
089双胞胎准妈妈注意事项
090准妈妈孕7月饮食指导
091减轻妊娠斑和妊娠纹的方法
091准妈妈腹部过分下垂可用托腹带
09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防治
092妊娠期糖尿病的防治
093准妈妈的饮食胎教
孕晚期
095怀孕8个月
095小宝宝的发育状况
095准妈妈身体的变化
095准妈妈注意事项
096准妈妈孕8月指南
096孕晚期应为母乳喂养做准备
097孕期乳头护理注意事项
097孕晚期准妈妈要学会腹式呼吸法
098准妈妈孕8月饮食指导
098准妈妈不宜营养过剩
098准妈妈多吃鱼可降低早产概率
099孕8月产前检查项目
100摸摸宝宝的胎位是否正常
100准妈妈要预防胎盘功能不全
100准妈妈如何避免早产
101准妈妈要预防胎儿生长受限
102锻炼宝宝的记忆能力
103怀孕9个月
103小宝宝的发育状况
103准妈妈身体的变化
103准妈妈注意事项
103准妈妈孕9月指南
104准妈妈孕9月饮食指导
104准妈妈可适当吃点坚果
106孕9月应进行胎心监测
106孕9月查查胎盘功能
107如何预防巨大儿
109谨防胎膜早破
109妈妈勤动脑,宝宝才聪明
110经常抚摸胎儿益处多
111怀孕10个月
111小宝宝的发育状况
111准妈妈身体的变化
111准妈妈注意事项
111准妈妈孕10月指南
112适度运动有利分娩
112提肛运动有助分娩
113准爸爸时常为准妈妈做按摩
113准妈妈孕10月饮食指导
113临产新妈妈的饮食安排
113监测胎儿在子宫内的情况
114进行羊膜镜检查
114进行胎心率电子监护
115监测胎儿成熟度
115B超诊断羊水过多或过少
115羊水的作用
116注意胎头入盆的时间
116什么是过期妊娠
117过期妊娠的处理原则
118谨防胎盘早剥
119光照胎教
119胎教和早教的衔接
分娩时刻
121分娩前的思想准备
121分娩前的身体准备
122分娩前的物质准备
122分娩前准妈妈的准备
122分娩前准爸爸的准备
123分娩时的饮食
124临产征兆
125正式临产的条件
125准妈妈临产时应克服恐惧
126如何才能安全分娩
127准妈妈怎样配合接生
128学习减轻分娩疼痛的心理疗法
128阴道产的优缺点
129剖宫产的优缺点
产褥期保健
132医生要观察新妈妈哪些情况
132新妈妈要在医院住多久
132产褥期注意事项
133产褥期的饮食要点
133新妈妈产后乳房的变化
134新妈妈产后为什么出汗多、排尿多
134科学坐月子
135产后要及时下地活动
136新妈妈应重视产后第一次大小便
136产后休养环境
137新妈妈不宜睡席梦思床
137新妈妈不宜吸烟喝酒
137剖宫产产后自我护理
139产后恢复月经周期的时间
139产后开始性生活的时间
140产后开始锻炼的时间
141产后保健操
141产后抑郁症的预防
142新妈妈应慎用西药
143新妈妈不宜滥用中药
哺乳期保健
145初乳对孩子很重要
145提倡母婴同室与按需哺乳
146正确的哺乳方法
147正确的挤奶方法
148哺乳期感冒能否喂奶
149婴儿吐奶
149哺乳期乳房护理
150保证乳汁充沛的注意事项
151促进乳汁分泌的关键因素
151莫用香皂擦洗乳房
152新妈妈应重视哺乳期避孕
153常用的饮食催奶方法
153用花生通草粥通乳
154正确的断奶方法
154断奶后怎样预防身体发胖
新生儿养育
1561~3个月
156宝宝的体重、身长、头围和胸围
156为新生宝宝接种卡介苗(BCG)和
乙肝疫苗
157宝宝睡觉的枕头
157怎样让宝宝睡得更好
158含着奶头睡觉有危险
159婴儿鼻塞
159头形不正
160给宝宝补充水分
160从满月开始补钙
161通过喂果汁和蔬菜汁补充维生素C
1611~3个月要开发孩子的参与意识
1664~6个月
166宝宝的体重、身长、头围和胸围
166断奶的准备
167婴儿的感冒
168耳垢湿软
168宝宝出牙的护理
169宝宝口水增多可戴围嘴
169训练宝宝定时排便
169从4个月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
1704~6个月要满足孩子最初的探索
欲望
1717~9个月
171宝宝的体重、身长、头围和胸围
172婴儿的偏食
172不要养成“宠物”癖
173及时制止宝宝错误的行为
174宝宝晒太阳时不要隔着玻璃
174让宝宝练习用杯子喝水
175帮宝宝学走路
175多给宝宝读画书
1767~9个月要给孩子研究和适应环
境的时间
17710~12个月
177宝宝的体重、身长、头围和胸围
178宝宝有了个性的雏形
179宝宝有了一定的记忆能力
179宝宝添加辅食细则
179让11~12个月的宝宝开始断奶
180最好别在夏天断奶
180教宝宝分清对与错
181玩具
182左撇子
18210~12个月要激发孩子的语言发展
1~2岁
1851~2岁宝宝已具备幼儿的特征
185让宝宝学习独立行走
186训练宝宝自己穿衣服
186不要让宝宝和猫狗亲密接触
186及时纠正宝宝的不良习惯
187促进宝宝长高的伸展体操
187有助宝宝长高的方法
188开发孩子的创造力
189放手让孩子自己吃饭
2~3岁
192宝宝骨骼的发育状况
192两岁以后宝宝身高增长规律
192宝宝的求知欲更强烈
193两岁是宝宝智力发育的飞跃期
193注意宝宝的牙齿护理
193莫让宝宝睡软床
194多吃苹果可预防龋齿
194让孩子尽早使用筷子吃饭
195宝宝缺乏锌怎么办
195耐心对待淘气的孩子
196善于发现孩子的天赋
197保护好孩子的求知欲
197教育孩子认识危险
197龋齿及其预防
197认生
198口吃
3~6岁

精彩书摘

  高质量的受孕——优生宝宝的前提
  要实现受孕,夫妻之间性生活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表明,女性在达到性高潮时,阴道的分泌物增多,分泌物中的营养物质如氨基酸和糖含量
  增加,使阴道中精子的运动能力增强。同时,阴道充血,阴道口变紧,阴道深部皱褶伸展变宽,便于
  储存精液。平时坚硬闭锁的子宫颈口也松弛张开,宫颈口黏液栓变得稀薄,使精子容易进入,而性快感与性高潮又促进子宫收缩及输卵管蠕动,有助于精子上行,从而达到受精的目的。数千万个精子经过激烈竞争,强壮而优秀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孕育出高素质的后代。所以,恩爱夫妻生下来的孩子健康、漂亮、聪明的说法是相当有道理的。
  以受孕为目的的性生活特别需要性高潮,可以借助微弱的粉红色灯光,把恩爱的神情、温柔的触摸、亲昵的拥抱、甜蜜的接吻等在直视下传给对方,使爱之情感得到升华。
  孕育宝宝的整个过程
  怀孕也叫妊娠,是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长的过程。它包括精卵结合、受精卵的运送和种植、受精卵的发育、胎儿的成熟等过程。卵子受精是妊娠的开始,胎儿成熟后娩出及其附属物排出则是妊娠的终止,全过程约为40周。
  精卵结合标志着新生命的诞生,受精卵是新生命的第一个细胞。这个在输卵管壶腹部形成的原始生命细胞,经过输卵管的蠕动,大约需要4天时间被运送到子宫腔内。受精卵先在子宫腔内游走,大约在排卵后的第8天种植在子宫内膜,称为着床。受精卵着床以后,不停地进行着细胞分裂,形成胚胎。
  3周左右。胚胎头尾分出体节,逐渐形成骨骼和肌肉,开始出现人的形状。4周后,胚胎手脚开始出现,并能分辨出头和躯干,脑部迅速生长,脑垂体及听神经开始发育,初步建立胚胎血液循环。
  8周后,心、肝、消化、泌尿和生殖器官形成并发育,心脏有跳动,脸部形成,从此胚胎期结束,进入胎儿期。
  生育宝宝的最佳月份
  受孕的最佳月份应在7月和8月。在7~8月份受孕后,怀孕3个月时,正值凉爽的秋季,经过孕早期的不适阶段后,此时准妈妈食欲开始增加,睡眠也有所改善,而且秋天水果、蔬菜新鲜可口,鸡、鱼、肉、蛋供应充足,对准妈妈自身营养和胎儿发育都十分有利。7~8月份受孕,还可以让最为敏感娇弱的孕早期避开寒冷和污染较严重的冬季,可减少孕早期的致畸因素。
  7~8月份受孕,经过十月怀胎,孩子在来年4~5月份出生,正是春末夏初,气候适宜,新生儿护理比较容易,有利新妈妈身体恢复。在春末夏初,婴儿衣着日趋单薄,洗澡不易受凉,还能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多晒太阳,可预防佝偻病的发生。蔬菜品种也非常丰富,有利于供给母亲各种营养,便于供给孩子充足的奶水。当盛夏来临时,母亲和孩子抵抗力都已得到加强,容易顺利度过酷暑。当严冬来临时,孩子已经长到半岁了,平安过冬就较为容易了。
  生育宝宝的最佳年龄
  准妈妈的最佳生育年龄:调查发现,不满23岁的女性所生宝宝的体格发育往往滞后于23岁以后女性所生的宝宝,而且早产或过期妊娠的比例比较高;年龄在35岁以上的高龄初新妈妈发生妊娠并发症、产科并发症、难产、先天愚型儿的概率明显增高。
  只有年龄在25~35岁的女性所生的新生儿体格检查基本一致。由此说明,25~35岁是我国女性的理想生育年龄。
  准爸爸的最佳生育年龄:男性的最佳生育年龄一般为27~35岁。此时男性的精子质量比较好,精力比较充沛,事业也比较稳定,有利于优生优育。
  自测排卵日期
  大部分妇女在下次来月经前两周左右(12~16天)排卵,所以可以根据自己以前月经周期的规律推算排卵期。由于排卵期会受疾病、情绪、环境及药物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应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
  1用排卵预测试纸测试
  首先确定通常的月经周期,即从每次月经的第1天到下次月经的第1天的天数。从月经周期第11天开始测试,每天一次,可以进行家庭自测,以便安排家庭生育计划,择期怀孕。
  2观察宫颈黏液
  月经干净后,宫颈黏液常稠厚而量少,甚至没有黏液,称为干燥期,提示非排卵期。月经周期中期,随着内分泌的改变,黏液增多而稀薄,阴道的分泌物增多,称为湿润期。接近排卵期时,黏液变得清亮滑润而富有弹性,如同鸡蛋清状,拉丝度高,不易拉断,出现这种黏液的最后一天的前后48小时之间是排卵日,因此,在出现阴部湿润感时即排卵期,也称为易孕期。
  3测量基础体温
  在一个月经周期内,女性的基础体温会有周期性变化,排卵后基础体温升高提示排卵已经发生,排卵一般发生在基础体温由低到高上升的过程中,在基础体温处于升高水平的3天内为易孕阶段,但这种方法只能提示排卵已经发生,不能预告排卵将在何时发生。
  ……

前言/序言

  生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小宝宝,是每个孕妈妈的最大心愿。从妊娠、分娩到育儿,是一个科学、系统、复杂而又幸福的孕育过程,当然会倾注即将为人父母者的大量心血。然而,如果不懂这一过程中的知识、方法和技巧,很可能会达不到理想的愿景。
  怀孕是上苍赐给女性美好的礼物,孕前准备应该从结婚那天开始,真正做到有备无患,幸福好“孕”;分娩痛是人生最美好的疼痛,自然分娩的宝宝更健康;养育新生命是一个浩繁的“希望”工程,首先要保证其身体健康,请多给宝宝到大自然中锻炼的机会,提高免疫力才能不生病、少生病。再则宝宝健康的心灵,胜过所有智力开发,要尊重宝宝丰富的情感世界,温馨、祥和的环境有助于宝宝健康成长。
  本书科学翔实地介绍了孕前的注意事项、受孕的健康知识、孕期的保健护理和分娩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产后的护理和保健,以及新生儿的营养需求和生理特点、婴幼儿的智能开发和疾病防治等方面的知识,就像一个专业贴心的孕产育儿专家在你身边,为孕妈妈的孕产保健和新生命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现代家庭健康指南:从婚前准备到儿童早期发展的全面手册 内容提要: 本书旨在为现代家庭提供一套全面、科学且易于理解的健康指导,内容涵盖了从计划生育、婚前评估、健康怀孕、安全分娩,到婴幼儿科学喂养、早期教育、家庭常见疾病预防与处理等多个关键生命阶段。本书以权威的医学知识为基础,结合最新的育儿理念和生活实践经验,致力于帮助每一对夫妇和父母树立科学的健康观,享受健康、和谐的家庭生活。 第一部分:生命之初的科学规划 本部分着重于生育前的健康储备与规划,强调“未雨绸缪”的理念。 一、 婚前与孕前健康评估 成功的孕育始于健康的个体。本章详细阐述了婚前体检的必要性及关键检查项目,包括遗传病筛查、传染病检测、内分泌功能评估等。对于计划怀孕的夫妇,我们将深入探讨“孕前三个月”的准备工作: 营养储备优化: 重点解析叶酸、维生素D、钙质等关键营养素的科学补充方案,以及如何通过均衡饮食达到最佳受孕状态。 生活习惯的调整: 详述戒烟限酒、控制体重(BMI指数的意义与管理)、适度运动对提高受孕率和降低妊娠风险的具体影响。 慢性病的管理与生育: 针对甲状腺功能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提供安全受孕的药物调整方案和监测策略。 心理健康准备: 探讨如何建立积极的生育期待,应对生育压力,确保心理状态的稳定,这对于成功受孕至关重要。 二、 认识与应对不孕不育 本章旨在普及不孕不育的科学认知,破除传统迷思,引导科学就医。 常见原因解析: 从女性(排卵障碍、输卵管阻塞、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和男性(少、弱、畸精症等)两大方面,详细剖析导致不孕的生理机制。 辅助生殖技术概览: 客观介绍人工授精(IUI)和体外受精(IVF)的基本流程、成功率、适应症及潜在风险,帮助家庭做出知情的选择。 情绪支持与法律伦理: 关注不孕不育治疗过程中对家庭关系的冲击,提供心理调适建议,并简要介绍辅助生殖相关的法律常识。 第二部分:孕期的科学监护与舒适体验 从确认怀孕到分娩的这段时期,是生命变化最剧烈的阶段,本书提供了详尽的周期性指导。 一、 孕期生理变化与营养需求 本书摒弃了传统的“一人吃两人补”的误区,强调精准营养管理。 孕早期(1-12周): 重点处理孕吐、疲劳等不适,强调胚胎发育的关键营养素摄入。 孕中期(13-28周): 关注体重增长的合理区间,详细指导钙、铁的补充,以及孕期皮肤变化的护理。 孕晚期(29周以后): 讲解胎儿体重监测、水肿的管理,以及为分娩做身体和心理的最后准备。 二、 孕期安全与风险管理 本部分是孕期健康保障的核心。 产前检查的全程解析: 详细解读从早孕反应测试、血常规、唐氏筛查(NIPT、血清学筛查)、羊膜腔穿刺到四维彩超等各项检查的目的、时间点和结果解读,帮助准父母理解每一个“数字”背后的意义。 常见妊娠期并发症的识别与干预: 深入分析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风险,提供非药物干预措施(如饮食调整、运动)和医学处理原则。 安全用药指南: 明确指出孕期安全用药的“红绿灯”,提供常见感冒、过敏、便秘等问题的安全处理方案。 孕期运动与胎教: 推荐适合孕妇的温和运动(如孕妇瑜伽、散步),并介绍科学的胎教方法,以促进母婴和谐互动。 三、 临产征兆与分娩方式的选择 本书客观地介绍了分娩过程的生理学,帮助家庭从容面对。 识别真假临产: 区分假性宫缩与真宫缩,准确判断入院时机。 分娩过程的三个阶段解析: 详细描述宫缩、胎儿下降、胎盘娩出全过程,指导产妇如何正确使用呼吸法和体位来缓解疼痛。 分娩方式的权衡: 全面比较自然分娩(顺产)的优势与潜在风险,以及剖宫产的医学指征、手术流程及术后恢复要点。 无痛分娩的普及: 介绍硬膜外麻醉等镇痛方式的原理、安全性和适用人群。 第三部分:新生儿的科学照护与健康成长 从婴儿降临到学步期,本书提供了实用的日常照护手册。 一、 新生儿的初期适应与护理 出生后28天的关键监测: 重点关注黄疸(生理性与病理性区分)、体重增长、脐带护理及新生儿听力、视力筛查。 科学喂养的基石: 深度探讨母乳喂养的技巧(如正确的衔乳姿势、追奶方法、夜奶管理),以及配方奶的选择标准、冲调规范和混合喂养的策略。 睡眠管理与SIDS预防: 介绍婴儿安全睡眠环境的布置(如仰卧睡姿、不使用枕头等),有效降低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的风险。 二、 婴幼儿的生长发育里程碑 本章侧重于“纵向观察”个体发展。 大运动与精细运动的发展序列: 从抬头、翻身、爬行到行走,提供阶段性的动作发展评估标准。 语言与认知能力的发展: 如何通过亲子互动激发婴儿的语言潜能,培养初步的因果关系认知。 社交与情感发展: 解释“分离焦虑”的出现与应对,以及如何建立安全依恋关系。 三、 婴幼儿常见健康问题处理 本书提供的是家庭急救知识与日常防护方案,而非替代专业医疗。 消化道问题处理: 腹泻、便秘、肠绞痛的居家缓解技巧和就医指征。 呼吸道疾病的预防与护理: 侧重于感冒、支气管炎的日常对症处理和家庭环境的加湿管理。 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 针对烫伤、窒息、跌落等高风险情况,提供详尽的家庭安全环境改造建议和初步急救步骤。 疫苗接种的逻辑: 详细解释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时间和必要性,以及自费疫苗的选择依据。 第四部分:家庭健康维护与亲子关系构建 本书的后半部分着眼于家庭整体的健康维护,特别是儿童早期教育与亲子沟通。 一、 儿童营养进阶与辅食添加 辅食添加的“四大原则”: 介绍添加的顺序、性状过渡、食物过敏的观察与处理。 铁、锌的补充时机: 强调不同月龄段对微量元素的需求侧重。 培养“吃饭的仪式感”: 如何避免挑食、偏食,建立孩子对健康食物的积极态度。 二、 学龄前儿童的行为塑造与心理健康 “脾气爆发”的管理: 解析儿童发脾气(Tantrums)背后的心理需求,提供积极引导技巧,而非惩罚。 规则的建立与执行: 探讨温和而坚定地设立家庭规则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积极强化来鼓励良好行为。 屏幕时间与媒介使用规范: 结合儿童发展心理学,提出科学的电子产品使用限制建议。 三、 父母的自我关怀 本书强调,健康的家庭源于健康的父母。本章为父母提供压力管理、夫妻角色转换后的沟通技巧,以及如何平衡工作与育儿的实用策略,确保父母在养育下一代的同时,也能保有自身的幸福感与身心健康。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厚厚的砖头书,刚拿到手就感觉沉甸甸的,翻开后发现内容确实是面面俱到,简直就是一本从备孕到孩子上学的全景地图。我尤其欣赏它在孕期营养和运动部分的详尽讲解,那种细致入微的指导,让人觉得非常踏实。比如,它会根据孕周详细列出每周的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身体变化,配上清晰的图示,哪怕是第一次做父母的人也能很快上手。书里对分娩过程的描述也非常直观,从拉梅兹呼吸法到各种分娩方式的利弊分析,都写得很有条理,读起来完全没有那种晦涩难懂的医学术语感,更多的是一种过来人的经验分享。而且,它对产后恢复的关注也做得很好,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还涉及到了产后抑郁等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这一点真的很加分。总之,这本书就像一个全天候待命的育儿专家顾问,随时都能提供最及时和可靠的帮助。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出了单纯的“育儿指南”。它在社会学和心理学层面对“为人父母”这个角色的探讨非常深刻。它没有美化育儿过程中的所有艰辛,而是非常坦诚地揭示了亲子关系中的冲突与和解。特别是关于夫妻双方在育儿责任分配、原生家庭影响等方面的讨论,让我和伴侣进行了很多有意义的对话。我们过去总觉得育儿是本能反应,但这本书引导我们去思考背后的价值观和沟通模式。它提出的建立家庭规则和界限的方法非常实用,帮助我们构建了一个更和谐的家庭氛围。对于那些希望建立健康、高质量亲子关系的家庭来说,这本书提供了必要的哲学基础和工具箱。

评分

我一直对市面上那些只讲理论、缺乏实操指导的育儿书感到头疼,但这本书完全不同。它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育儿技巧那一块,简直是实战手册。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要怎么做”,而是会深入分析“为什么这样做有效”以及“不同情况下该如何灵活变通”。比如,处理宝宝夜哭的问题,书中罗列了好几种不同的安抚策略,并结合不同月龄段的特点进行了区分说明,而不是一概而论。我试着按照书里教的方法调整了哄睡流程,效果立竿见影,孩子终于能睡个囫囵觉了。此外,书中对不同发展阶段的里程碑都有详细的记录和评估工具,让我能随时监测孩子的成长进度,及时发现一些可能需要早期干预的迹象。这种既有理论深度又有操作广度的书籍,实在难得,完全值得家里的常备。

评分

说实话,我对育儿书的审美要求一直比较高,很多封面设计得花里胡哨,内容却空洞无物。这本书的装帧设计虽然是精装,但内页的排版和用色处理得非常科学和克制,阅读体验极佳。它大量使用了图表和对比矩阵来呈现复杂的知识点,比如疫苗接种时间表、辅食添加指南,这些信息一目了然,效率极高。我特别喜欢它在“处理常见婴幼儿疾病”那一章的处理方式,它非常审慎地告诉我们哪些情况需要立即就医,哪些可以通过家庭护理自行解决,避免了新手父母的过度恐慌。这种严谨又不失温度的文字风格,让我在深夜查阅资料时,也能感到一种平静和笃定。它真正做到了将严肃的医学知识转化为普通家庭可以理解和执行的知识体系。

评分

我购买这本百科全书主要是冲着它内容的全面性去的,但使用下来,我发现它的“百科”二字名副其实,因为它覆盖的知识面广得惊人。除了常规的喂养、睡眠、健康护理,它还涉及了早期智力开发、运动技能培养,甚至还有专门一章讨论如何为孩子选择合适的早期教育机构和玩具。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非典型”育儿情况的关注。比如,关于早产儿的特殊护理,以及如何帮助有轻微发展迟缓迹象的宝宝进行家庭干预。这些都是市面上很多主流书籍会忽略的细节。它提供的不仅仅是“标准答案”,而是为各种复杂情况提供了预案和支持,体现了极强的包容性和专业性。这本书的厚度和深度,绝对是十年内都不会过时的育儿资源库。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