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從明代因《清明上河圖》交易導緻的一場風波入手,帶我們走進明朝嘉靖萬曆年間的書畫消費市場,讓我們得以從中瞭解書畫在明朝官場和市場流通的過程、交易的行情、交易的亂象,以及參與書畫買賣消費的各類群體和人物。在本書中,我們可以深入到以往曆史很少關注到的一個角落來觀察明朝的世風世象和社會大環境以及各社會群體在文化消費中的關係。
作者簡介
葉康寜,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博士後,浙江大學考古學博士後,常州大學晚清民國文獻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書法協會會員,江蘇省美術傢協會理論藝委會委員,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論文及學術隨筆多篇散見於《讀書》《文史知識》《書城》《書法》《中國書法》《古代文明》《中國國傢博物館館刊》《中華讀書報》等報刊。
內頁插圖
目錄
引子 圍繞《清明上河圖》的一場風波
一、主要情節
(一)王仔求畫
(二)黃彪作僞
(三)湯臣索賄
(四)嚴氏殺人
二、風波分析
(一)發生時間
(二)講述者
(三)吳晗的疑問
(四)懷璧其罪
三、對這場風波的提問
(一)消費者、消費需求與消費環境
(二)骨董攤肆、骨董商與居間人
(三)價格
(四)贋品
第一章 世風
一、奢靡之風
二、長物之好
第二章 需求
一、購買需求
(一)人事
(二)雅賄
二、庋藏需求
(一)免俗
(二)鬥侈
第三章 閱市
一、廟市與燈市
二、香市與夜市
三、書畫船
四、空間與消費
第四章 骨董商
第五章 居間人
第六章 價格
一、書畫的定價
二、價格亂象
(一)“重古衊今”與“今與古敵”
(二)從“重宋”到“重元”
(三)由“名傢”變“邪學”
三、價目分析
(一)價目的主觀性與偶然性
(二)分析前的準備
(三)價目初步分析
(四)以《戲評古次第》為參照的分析
第七章 贋品
一、名頭與射利
二、自愚與愚人
第八章 餘論
一、區域優勢與市場導嚮
二、士商相雜與競尚清雅
附錄1 1522-1619年(嘉靖、隆慶、萬曆年間書法(含墨刻法帖)作品交易價目
附錄2 1522-1619年(嘉靖、隆慶、萬曆年間繪畫作品交易價目
附錄3 項元汴標價的書畫(含墨刻法帖)作品
參考文獻
後記
精彩書摘
《風雅之好 明代嘉萬年間的書畫消費》:
書畫船宛如一個典雅的書齋。有閑紳士依憑這樣一個所在泛舟江河,流連湖山。如李流芳就曾“平生書畫置兩舟,湖山勝處供淹留”。
而這樣的書畫船也令王仔的蘇杭之行更為便利,且平添許多趣味。
四、空間與消費
閱市的消費者大都有一種閑逛心理。既是閑逛,當然不可能攜帶太多金銀,所以,在攤肆中,很少有大宗的書畫消費。據《萬曆野獲編》說,北京城隍廟廟市“書畫骨董真僞錯陳,北人不能鑒彆,往往為吳儂以賤值收之”。“賤值”無疑與消費空間有很大的關係。
此外,攤肆上的書畫也大都層次不高,書畫鑒藏傢高濂就對“市街貼壁賣畫”頗有微詞,說他們“盡有剋肖人物、花草、貓狗之圖,何取於古”。
對於有閑紳十而言,他們更喜歡在自己的居所進行書畫消費。原因主要有兩個:其一,在居所靜候骨董商上門既可以免去舟車勞頓,也不必隨身攜帶大量金銀。其二,在居所中,買傢不僅可以從容賞鑒,而且可以翻查著錄,從而更為準確地研判真僞。通過研究《味水軒日記》,萬木春發現:“在寫日記的8年中,李日華未與任何擺攤的古董商發展齣親密關係,可見擺攤的形式不利於雙方交往。實際上,大多文人更喜歡待在自己的書房裏,從容不迫地檢視各種藝術品。”
詹景鳳說:“子謂人稱賞識而每每於辨真贋失之,必其瞪觀率易,又自恃精賞,不一一與精求乃爾耳。故予每見一書一畫,必從容藉觀,展閱數番,熟視詳訂,凝神注精其內,若身與昔人接,心與昔人洽。瞭瞭無復疑,乃始評騭稱鑒定。即予聰明不逮人,庶幾以精研勝,遍於天下名傢所藏,恐十未失一也。”“從容藉觀,展閱數番,熟視詳訂”的最佳地點無疑是自己的居所,所以即使買傢看到自己中意的作品,也要帶迴居所,熟視詳訂並商量價格。
空間的不同不僅決定瞭消費方式的差異,也影響瞭消費的數額。大宗的書畫消費通常會在居所而非攤肆。聰明的書嘶商人也不願做株守攤肆的坐賈,而是樂於當遊走於各地的行商,這樣既可以謀取更高的利潤,又無須嚮官府納稅。正如一位徽商所言:“良賈趨利而善逐時,非轉轂四方不可。”……
……
風雅之好 明代嘉萬年間的書畫消費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風雅之好 明代嘉萬年間的書畫消費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