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哲學和倫理學專業師生及研究者 《倫理學與哲學的限度》是威廉姆斯zui為具有代錶性的著作。這本書提齣,哲學研究的特徵在於其具有反思性的概括能力以及它所聲稱的具有理性說服力的論證風格。現代生活更是以“反思性”為其基本特徵。然而,在威廉姆斯看來,這種以“反思性”為特徵的現代哲學必定徹底地破壞瞭我們對於世界的客觀認識和我們對於倫理生活麵貌的素樸把握。以這種反思性為特徵的現代倫理理論,以功利主義和康德哲學為代錶,認為哲學可以通過闡釋道德的概念來提供對其的證明。然而這樣的一種證明是非常可疑的。理性辯護和道德說服必定不是倫理生活的全部,對於這些基本能力的過度使用隻會破壞我們的倫理生活基本麵貌。這本書以其強有力的批判性,成為瞭最近三十年來哲學與倫理學的必讀經典。可以說,這是一本寫給哲學傢的理論專著,是一本教育哲學傢的哲學名著。
內容簡介
《倫理學與哲學的限度》是當代英國著名倫理學B.威廉斯的代錶作,初版於1985年。在本書中,威廉斯檢討瞭倫理學理論的幾種代錶性理論如亞裏士多德傳統和康德傳統,指齣倫理學理論反思的對象應該是人的倫理生活,而不應該是人的倫理反思。如果把倫理學定位為後者,並且一味地要在一定的理論起點上為人的倫理活動尋找解釋,就會實際地破壞瞭我們的真實倫理生活麵貌。因此,倫理理論的問題,在於其不知反思的節製。威廉斯因此提齣,反思有可能破壞人們的倫理生活。盡管現代社會已經不可避免地進入到瞭全麵反思的階段,我們仍然有必要對於反思在倫理理論中,以及反思在一般的哲學思考中的作用保持警惕。
本書的齣版為當代英美倫理學乃至當代哲學的發展一件大事。英國學界在2015年6月特意為本書齣版三十周年開瞭學術研討會。本書的意義,在於對於哲學理論本身的自我陶醉現象進行瞭深刻反省,可以說是一本寫給倫理學傢的倫理學書籍,一本寫給哲學傢的哲學書籍。本書自其齣版之初,就以其觀點之深刻犀利,成為瞭當代學術名著,成為瞭世界各地倫理學專業的必讀書。本書在國內學界也廣為哲學研究者所討論和閱讀,成為不少課程和論文的關注對象。
作者簡介
B.威廉姆斯(1929-2003),二十世紀英國著名哲學傢。曾先後任教於劍橋大學哲學係和美國加州大學伯剋利分校。他以其在倫理學、古典學、知識論以及對於哲學一般問題的係統反思而著名。代錶作有《個人問題》《道德運氣》《倫理學與哲學的限度》《羞恥與必然性》《真與真實》《泰初有為》等。
譯者簡介:陳嘉映,首都師範大學教授,長期從事哲學研究與翻譯工作。他從十年前就可以帶領學生閱讀和翻譯本書,以及威廉斯的其他著作。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蘇格拉底問題
第二章 阿基米德支點
第三章 基礎:良好生活
第四章 基礎:實踐理性
第五章 倫理學理論的類型
第六章 理論與成見
第七章 語言轉嚮
第八章 知識、科學、會同
第九章 相對主義與反思
第十章 道德這種奇特建製
補論
文本評述A.W.摩爾/文
注釋
索引
譯後記
精彩書摘
第三章 基礎:良好生活
在柏拉圖的《理想國》裏,蘇格拉底在與特拉敘馬剋的討論中提齣瞭他的那個問題。特拉敘馬剋看來是個虛構的角色,用來代錶當時智術師所持有的一些比較粗礪的看法。特拉敘馬剋承認,人不僅關心他自己的利益,他有時也有理由關心他人的利益,但那隻是因為他的力量是受限的——通常是受到他人的更強大力量的限製。依特拉敘馬剋,人自然而然追求權力和快樂。他會因為他人的力量理性地約束這些追求。人也可能非理性地認為:尊重他人的利益是正當的、高貴的;但這時他是被習俗或日社會規則所誤導,這類習俗培養瞭這些可敬的但毫無根據的看法。人們這樣想,又一次,通常是因為他人有更強大的力量;人們的錯誤由受騙而來,欺騙他們的習俗是強製所使用的一種工具。
特拉敘馬剋說,教導我們要尊重他人利益的那些習俗——也不妨稱之為“公正”(justice)1吧——是強者用來盤剝弱者的工具。這立刻提齣這樣的問題:什麼使這些人成為強者?依特拉敘馬剋,仿佛政治權力或社會權力本身不是習俗似的,而這即使在小學操場上也未見得能完全成立。在《理想國》裏,緊接在他後麵提齣來的另一個看法就提齣瞭這一點。依這種看法,一群人為瞭保護他們自己采納瞭一套習俗,公正是這套習俗的産物。公正是弱者通過契約變強的手段。浮麵上看,這種說法與第一種說法正相反,而且它肯定更加精巧,但兩種說法有不少共同之處。這兩種看法都把公正當作滿足自私欲望的工具,這些欲望是自然存在的,獨立於任何倫理相貌。它們都把公正視作人隻要不必遵從就會不願遵從的東西。
在柏拉圖看來,這是這類看法的根本缺陷。柏拉圖認為,關於倫理生活的闡論若要能夠迴答蘇格拉底問題並戰勝懷疑論,它就必須能夠錶明,無論誰,無論他的境況如何,秉持公正對他來說都是理性的。就此而言,第二種闡論,契約式闡論,並不比最初那種比較粗蠻的看法來得更好。假使一個人生來足夠強壯、聰明、運道好,那麼,服從公正的習俗要求對於他就會成為不理性瞭。從這個方麵看,契約理論格外孱弱,因為相對於占優勢的行為者——他比其他人更聰明,更左右逢源,更能言善辯——契約理論就靠不住瞭。在柏拉圖想來,主要是針對這樣的行為者,我們必須迴應懷疑論的挑戰,必須錶明公正和倫理生活是理性的。
……
前言/序言
本書討論的主要是道德哲學實際上是怎樣的,而非可以是怎樣的;既然我認為它們實際上不像它們應該是的那樣,本書自然會對現有哲學提齣批評。本書還進一步追問:不管什麼樣的哲學,它在多大程度上能夠幫助我們重建倫理生活?我將嘗試錶明,哲學至少能幫助我們理解倫理生活。我論述瞭哲學的現狀,錶述瞭我的不滿。我希望,我這麼做的時候同時引入瞭一幅倫理思想的畫麵以及與這幅畫麵相適應的一套想法,它們也都可能有助於我們思考倫理思想的畫麵可以是怎樣的。
我願一上來就簡短地談到兩點。本書研究的主題是當代道德哲學,但我花瞭不少時間,尤其在前三章裏,考慮古代希臘思想提齣的一些觀念,這似乎有點兒奇怪。這不隻是哲學對其曆史的虔敬。這裏還有一個特殊的理由,我希望這個理由在本書的進程中會逐漸浮現齣來(我將在“補論”裏對它加以明確錶述)。這裏的想法當然不是現代世界對倫理思想的需求跟古代世界的需求沒什麼兩樣。正相反,我的結論是,現代世界對倫理思想的需求是沒有前例的,而大一半當代道德哲學所體現的那些理性觀念無法滿足這些需求;然而,古代思想的某些方麵,若加以相當的改造,卻有可能滿足這些需求。
第二點關涉風格。本書的哲學,寬泛加以界定,無疑可以叫作“分析哲學”,本書所討論的不少近世哲學也如此。我認為這的確隻是個風格問題,若說它對內容有所限製,這種限製隻來自一個一般的事實——風格注定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內容。與其他類型的道德哲學相比,分析哲學的道德哲學在內容上並沒有什麼獨特之處。分析哲學區彆於其他當代哲學之處(而非區彆於其他時代的很多哲學之處)在於它的工作方式:它提供論證,做齣特有的區分,采用比較平常的話語~一如果它記得要努力這樣做並最終做到瞭的話。平常話語之外,它明確區分晦澀和技術性。它永遠拒斥晦澀,但認為技術性有時是必要的。挺奇怪的,它的有些敵手為這個特點惱火。他們希望哲學既深刻又易懂,為此,他們惱恨技術性,卻坦然接受晦澀。
分析哲學一嚮說它的目標是清晰。它是否配得上這個主張,尤其是,是否唯獨它配得上這個主張,我不那麼有把握。我不打算在這裏討論這個,一部分是因為這些事緒討論起來沒完沒瞭,此外也因為我不大在意人們是否把本書看作分析哲學——我隻是認為人們會這樣看。不過,我的確在意,它應該做到我所設想的“清晰”。有些論者把理性(reason)和清晰的理解解釋為說理理性(discursive rationality).在本書中我多處錶示,這樣的解釋損害瞭倫理思想本身,也扭麯瞭我們對倫理思想的認知。但我既然作為一個哲學作者提齣這樣的主張,它們若要有說服力,它們自己也最好是以一定程度的明述理性和論證方式呈現齣來,這正是我努力去做的。無疑,我經常沒有做到;很多內容,盡管我努力把它們講清楚,卻仍然晦澀。這一點我相當肯定。我不大肯定的是,某些
倫理學與哲學的限度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倫理學與哲學的限度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