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捧在读者手上的《方氏针灸百年集萃》是关于具有海派中医文化特色之一的方氏针灸流派的一部专著。它系统阐述了百余年来方氏针灸流派从起源、形成、发展乃至海外传播的整个过程;全面介绍了从黄石屏、方慎盦、方幼安直至张仁、陈业孟等不同时代的多位针灸名家的独特的学术思想和独到的临床经验。《方氏针灸百年集萃》内容翔实,别具一格。
作者简介
张仁,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针灸疗法(方氏针灸疗法)代表性传承人,上海市名中医,从事针灸临床46年。1980年师从国医大师郭诚杰教授攻读研究生,成为陕西中医药大学首位针灸学科医学硕士。1994年破格晋升为主任医师,1998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上海市针灸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针灸》编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专家。曾任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长、上海市中医药科技情报研究所所长,上海市中医药科技服务中心主任,上海市针灸学会理事长。曾三次赴比利时、荷兰讲学应诊。已在北京、上海、重庆、中国台北、日本东京等地出版中医针灸学术专著60余部,包括繁体字版、日文版、英文版等;发表中英文论文150多篇。
目录
前言
我所认识的方幼安先生
上卷 方氏针灸传承发展
第一章 溯源——黄石屏 3
第一节 立武术金针 3
第二节 扬针灸国粹 5
第三节 传大江南北 7
第二章 创始——方慎盦 9
第一节 创方氏针灸 9
第二节 著金针秘传 10
第三章 传承——方幼安 12
第一节 勇于探索善于总结 12
第二节 结合科研开展临床 16
第四章 发展——张仁 19
第一节 博采多家之长 19
第二节 传承古今学术 22
第三节 主攻眼病针灸 23
第五章 传播——陈业孟 30
第一节 海外传道授业 30
第二节 倡言经络辨证 32
第六章 方氏针灸的优势与特色 35
第一节 方氏针灸的学术优势 35
第二节 方氏针灸的海派特色 37
下卷 方氏针灸医学心悟
第七章 方慎盦篇 43
第一节 医话集锦 43
第二节 验案撷英 55
第八章 方幼安篇 74
第一节 医话集锦 74
第二节 效方荟萃 87
第三节 验案撷英 103
第九章 张仁篇 116
第一节 医文集锦 116
第二节 难治性眼病效方验案集萃 154
第三节 其他难病效方验案精选 224
第十章 陈业孟篇 277
第一节 医话集锦 277
第二节 验案撷英 279
附 方氏针灸传承谱系 283
跋 285
精彩书摘
《海派中医学术流派系列图书:方氏针灸百年集萃》:
二、在学术研究上重视创新
方氏针灸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学术的研究上,不能泥古不化,要重视创新。
方慎盒先生精通法语、日语,思想开拓,主张只要对患者有益就应该为我所用,在针灸临床中引进现代方法。如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提倡不隔衣进针,要求患者暴露躯体,并用酒精局部消毒;三十年代中期参考西医的病历书写方式,设计使用《方慎盒诊病表》铅印病历,除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地址、年月日、编号外,其他内容还包括“初病经过、现在情形、特别症状、标准治法、处方、结果”。并列有“体气、面色、脉象、舌、嗜好、寒热、汗、饮食、睡眠、大便、小便”,以及身体各部位“头、颈、眼、耳、口、齿、胸、腹、背、腰、手臂、腿足”等项,内容相当详尽。
为提高疗效,方慎盒先生还勇于革新针灸器具,早在三十年代就设计定制过两种针灸器械。一是类似梅花针针具。据《内经》半刺、毛刺、扬刺而制成。上端为弹簧,下端为莲房状针管,排列五针。使用时,以针管对准腧穴,以拇、中两指持针,食指有节奏地叩按上端弹簧进行叩刺,治疗外感头痛、肝风眩晕与小儿腹泻等症。另一种是温灸器。使用时,内置药物,将温灸器下端的圆孔对准所选的穴位,点燃艾卷,艾火温热使药物直透穴位。外层上下两截空洞不相对时,热气不会外泄;如患者感到温度过高时,可以转动外层上截,以调整空洞位置,使内外两层空洞相对,热气即可以外泄,以降低温度。此法治疗虚寒症和麻痹症。
方幼安先生系上海医科大学教授,上海市针灸学会副理事长,华山医院针灸科主任,他在继承家学的基础上,更重视创新。他既善于把经典中鲜为人注意的点滴加发掘,又善于把当时国际上初有苗子的新鲜事物加以发展。他的儿子方兴先生回忆:“我在1966年听父亲授课实习所获得的印象,以后每隔一段时间再有机会随诊时都发现,父亲在临床上有新的改进、突破。”
他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就提出针灸临床研究应借鉴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概念,使其能有严谨的设计,以加强针灸疗效的论证力。他借助于华山医院这个良好的科研平台,凭借其精湛的针灸技艺。做了大量的临床针刺观察,在针灸治疗难治性病症特别是在治疗脑中风、小儿脑病及针灸戒烟等方面有独特的临床经验。并借用现代试验设计方法和数据,证实了针灸治病的实效性。
三、在临床实践上吸收新知
方氏针灸的包容性,主要体现在临床实践上,有益病家之术应兼收并蓄,要博采众长,不能拘泥于一方一法一术。
方慎盒先生多才多艺,工诗书绘画,早年从宋德宗习医,主攻内科方脉。后经宋德宗介绍,拜于黄石屏门下习金针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博采众家之长。临床长于辨证,取穴精简,强调补泻手法,常能立竿见影,疗效卓著。《金针秘传》一书中记载他诊治日本同文书院院长大内畅三先生13年之久的陈旧腰痛医案:大内先生62岁,“平日起居坐卧均感不便,为阴雨之先,节气之前,不但不能转侧,且腰部肤冷如冰。中西杂治,终未离去痛苦,前曾一度归国,请其国中著名针灸家治之,一无大效。”方慎盒先生认为“转侧不能,肾将惫矣。今既不能转摇,而腰部肌肉又异常觉冷,其为肾阳衰败无疑,宜温通肾府以祛寒湿而助元阳。”他仅取肾俞,施以补法,患者“腰部立觉奇暖,去针后即起立如常,为十余年之痛苦去于一针,何神速乃尔,即书东亚神术四字为赠。”他认为对古今有益病家之术应兼收并蓄,根据患者需要可针药并用。他曾治一例臂痛不举兼喘急者,辨证肾不纳气为本病,臂痛不举为标症,先针肾俞、关元等穴,并予补敛肾气之丸治之,2个月之后标本痊愈。
方幼安先生善于在临床中不断吸收新知。一是对针灸临床出现的新疗法,能迅速掌握并不断提高,形成其治疗特色,如耳针戒烟、电针之用于中风等;二是善于发现、善于总结,如他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头三针”对精神症状却有不可思议之疗效,与仅针刺百会或仅针刺脑户有截然不同之效果,与百会加四神聪的疗效也不一样;而且针刺方向与深度不同疗效也不同。这些经验就是他从大量临床实践中获得的。
第三代张仁教授现任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委员会专家,曾任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长、上海市中医药情报研究所所长、上海市中医药科技服务中心主任、上海市针灸学会理事长等职。他擅长从文献中汲取养分,除跟师方幼安先生外,还师从眼科针灸名医李聘卿教授、国医大师郭诚杰教授,博采各家之长,形成了自己特色,在诊治范围上以难治性眼病为主,涉及多种适于针灸治疗的现代难病。
……
前言/序言
清道光二年(1822年),刚刚当上皇帝不久的爱新觉罗·曼宁不知出于何种想法,下了一道匪夷所思的诏书:“针灸一法,由来已久。然以针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太医院针灸一科,着永远停止。”从此,这一由中国人原创浸透着华夏文明的医疗文化,从不为官方承认而走向民间。然而令人欣慰的是,在之后的一百多年中,它并未因此而衰落消亡,而是又一次从涅槃中崛起,获得新生。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深受海派文化熏陶的长三角地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传统的针灸学在与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医学的碰撞与融合中,引领了我国近现代针灸学相当一个阶段的发展与创新。其中,活跃在以上海地区为主的方氏针灸是具有海派特色的针灸学术流派之一。2015年,它被列入上海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代表作名录。
展现在读者眼前的这本书,就是关于方氏针灸流派从源到流的传承发展的整个过程的一个展示。可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完整,全书从源出黄石屏金针派、方慎盒开创、方幼安传承、张仁发扬、陈业孟传播等五个方面系统介绍了方氏针灸的发展之路。谱系完整,脉络清晰。
二是全面,本书不仅对方氏针灸从源到流的发展过程及其整体学术价值、海派特色进行介绍,而且对每一代代表性人物的经历、学术观点、临床经验更有详细叙述。内容全面、资料翔实。
三是实用,这是本书最主要特色。约占全书4/5的内容为数代方氏针灸学者所积累的学术经验,其中既载有黄石屏治疗袁世凯顽固性头痛及方慎盒针愈达官贵人的验案,也有方幼安治疗中风、小儿脑病及张仁总结难治性眼病的效方;既有方慎盒、张仁相隔大半个世纪对针灸医学现代化和国际化的不同思考,也有方幼安对针灸临床治疗的真知灼见。
可以相信,在读者掩卷之时,除了获得很多较为独特的成熟的可供借鉴的临床经验,更多的是会带来深层次的思考。这也是我们所希望的。
当然,鉴于本书篇幅有限,尚难以容纳方氏针灸百年传承发扬的丰富内涵,譬如黄石屏先生唯一遗著《针灸诠述》、方慎盒先生的其他多种医著;譬如方幼安教授海外学术活动、仍活跃在临床一线的张仁主任医师的新收获、陈业孟院长在美国针灸教学的贡献、方兴医师在阿根廷的行医经验,特别是多位正处于学术成熟期的方氏第四代传人的临床积累等,将陆续介绍给广大读者。
方氏针灸百年集萃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方氏针灸百年集萃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