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以白话邂逅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以智慧洞见人生,以人生照亮人性。我国诗词品鉴大家——刘逸生作品系列(《唐诗小札》《宋词小札》《诗话百一抄》)。
内容简介
《宋词小札》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宋词入门读物。全书通过对一首首绝妙好词的条分缕析、疏通精义,让读者实实在在把握“词家之心”。刘逸生先生评析宋词,态度审慎而诚恳,每下一解,反复推寻,拓清古人过求深曲的主观理解,纠正历代词界谬误,有着自出手眼的见识和气度。本书于1981年出版,其后不断重印、再版,深受欢迎,影响广泛。
作者简介
刘逸生(1917—2001),原名刘日波,广东中山人。著名古典文学专家、诗人。毕业于香港中国新闻学院,曾任《龚自珍诗文选》编辑、《辞源》修订工作主要人员、暨南大学教授、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刘逸生穷其一生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学的普及,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就以《唐诗小札》享誉学界和民间。著有《唐诗小札》《宋词小札》《唐诗选讲》《唐人咏物诗评注》《古诗景物欣赏》《漫话三国》《唐诗名篇详解》《刘逸生诗词》,主编《小说轩》《中国历代诗人选集》等。
目录
范仲淹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1
苏幕遮(碧云天) 5
张 先
一丛花(伤高怀远几时穷) 10
木兰花(龙头舴艋吴儿竞) 14
晏 殊
踏莎行(小径红稀) 19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24
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27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30
附 杜安世
端正好(槛菊愁烟沾秋露) 30
宋 祁
木兰花(东城渐觉风光好) 36
柳 永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40
雨霖铃(寒蝉凄切) 46
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49
凤栖梧(独倚危楼风细细) 53
欧阳修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58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63
踏莎行(候馆梅残) 66
李 冠
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 70
王安国
清平乐(留春不住) 74
苏 轼
念奴娇(大江东去) 78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83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88
附 章楶
水龙吟(燕忙莺懒芳残) 88
晏几道
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95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99
少年游(离多最是) 103
清平乐(留人不住) 105
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108
阮郎归(旧香残粉似当初) 111
生查子(关山魂梦长) 114
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 116
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119
蝶恋花 ( 卷絮风头寒欲尽) 119
秦 观
千秋岁(水边沙外) 124
鹊桥仙(纤云弄巧) 129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134
贺 铸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140
赵令畴
菩萨蛮(轻鸥欲下寒塘浴) 145
王 观
卜算子(水是眼波横) 148
仲 殊
南柯子(十里青山远) 152
周邦彦
过秦楼(水浴清蟾) 156
应天长(条风布暖) 161
花犯(粉墙低) 166
少年游(并刀如水) 169
六丑(正单衣试酒) 171
万俟咏
诉衷情(一鞭清晓喜还家) 178
叶梦得
八声甘州(故都迷岸草) 181
陈 克
菩萨蛮(赤栏桥尽香街直) 185
徽宗赵佶
宴山亭(裁剪冰绡) 188
李清照
念奴娇(萧条庭院) 193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200
永遇乐(落日熔金) 203
张元干
贺新郎(梦绕神州路) 208
岳 飞
满江红(怒发冲冠) 213
陆 游
钗头凤(红酥手) 219
卜算子(驿外断桥边) 224
夜游宫(雪晓清笳乱起) 227
陈 亮
念奴娇(危楼还望) 231
辛弃疾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236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240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244
沁园春(叠嶂西驰) 247
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252
贺新郎(绿树听鹈 觖 鹈) 255
水龙吟(昔时曾有佳人) 260
汉宫春(春已归来) 266
刘 过
沁园春(斗酒彘肩) 269
史达祖
三姝媚(烟光摇缥瓦) 274
双双燕(过春社了) 278
绮罗香(做冷欺花) 282
张 镃
满庭芳(月洗高梧) 286
姜 夔
疏影(苔枝缀玉) 290
刘克庄
沁园春(何处相逢) 295
贺新郎(北望神州路) 299
吴文英
莺啼序(残寒正欺病酒) 304
王沂孙
齐天乐(一襟余恨宫魂断)311
精彩书摘
范仲淹
(989—1052),字希文,吴县人。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仕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资政殿学士为陕西四路宣抚使。卒谥文正。有《范文正公诗余》一卷。
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是北宋仁宗时代的“名臣”,从进士出身,官至参知政事,曾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兼知延州,负责西北边防,使西夏的敌人不敢轻易来犯,被称为“范老子胸中有数万甲兵”。
他少年时就以“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自勉,后来又把它写在《岳阳楼记》中,至今为人所传诵。像这样一个立志高远,又身负一方安危,受到朝野重视的人物,照一般人想来,一定是面目严峻、神态凛然,使人望而生畏的吧。然而他在所写的词中,却完全不是这种人物。不但他那“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使人看到他柔肠婉转,便是描写边塞风光,也丝毫不似一个望高威重的统帅。表面一看,是很有些奇怪的。
这首描画边塞风光的《渔家傲》,其实在当时就有人提出不同意见了。魏泰《东轩笔录》便记述了这样一件事:
范文正公守边日,作《渔家傲》乐歌数阕,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颇述边镇之劳苦。欧阳公(按,欧阳修)尝呼为穷塞主之词。及王尚书素出守平凉,文忠(按,欧阳修谥号)亦作《渔家傲》一词以送之。其断章曰:“战胜归来飞捷奏,倾贺酒,玉阶遥献南山寿。”顾谓王曰:“此真元帅之事也。”
这段记载的真实性到底有多少,其实很难说。欧阳修这首《渔家傲》不见于他现存的词集中,固然可以说是结集时偶有遗失;可是欧阳修自己就写了不少内容并不那么昂扬奋发的词,怎么好去讥讽范仲淹,并且还有意同他唱对台戏呢!所以魏泰的记述颇难使人入信。不过也确实反映了某些人的看法,以为不应写得如此衰飒,尤其是身为主帅的人。
范仲淹这首词,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性和守边将士强烈的责任感。整首词紧紧围绕一个“秋”字,纵横上下地描绘了一幅严凝萧索的图景。将士们不是在战斗,而是长期戍守,生活平板枯燥,环境萧瑟荒凉,然而守卫边防的责任却十分沉重。因而人们的心情是复杂的。作为主帅的范仲淹,看出了将士们这种心情的复杂,在他的笔下也就恰好反映了这种复杂。
这是一幅“边塞秋风图”。那形象的强烈真是使人读了久久难忘。
不妨看看这段动人的描绘:
边塞的秋天是个异样的秋天。一到这时节,南归的雁儿便连头也不回地飞走了。塞上特有的边声——西风的呼啸,驼马的嘶叫,兵士的吟唱,草木的繁响,还衬上悲凉的号角……把秋天的气氛渲染得严凝肃杀。
四面耸立的都是高山,山脚沉重地横着茫茫的烟雾。太阳很快就沉落下去,剩下一座孤城更显得伶仃孤立。城门于是紧紧地关起来。
寒冷和孤寂构成一股迫人的气氛,让人感到难受。单靠一杯酒是抵挡不了的,思乡之念不断地涌起来。
然而,一想到守边责任的严重,敌人侵犯随时都可能发生,思乡之念又一下子压下去了。回乡不得,因为责任还没有完成呵!
夜已深了。在“万帐沉沉”之中,大家都没有睡着。将军抚循着头上白发,有些战士还偷偷拭去思乡的眼泪。外面是一片银也似的白霜,只听得慢悠悠的羌笛声在旷野中回荡……
多么感人的一幕!它不仅写出了边疆的典型环境,还写出了这种环境中的人的思想感情。它是一页真实的历史,没有造作,没有粉饰。而更重要的是,只有深知将士的甘苦哀乐的统帅,才有与将士同样亲切的感受,才写得出如此动人的篇章。试想想那些“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的主军者吧!
边塞也有各种不同的生活情调。作为坐镇一方的主帅,难道不应该写那些使人感到昂扬奋发的事物吗?这样发问当然是有理由的。但是,作为一军的主帅,就不可以描写边疆生活的艰苦和战士心情的矛盾复杂吗?这样的反问又是同样有理由的。我们没有权利指挥作者只能这样写而不能换一种笔墨去写。
范仲淹这首词,渲染塞外秋来的气氛很有特色。你看他在开头那句点出时间、地点之后,立刻运用他那捕捉形象的大笔,先写天上的雁群,写一队队雁群正在结队匆匆南飞,便已使人感到一种浓重的袭人而来的秋气。跟着写四面边声。这边声,正如李陵《答苏武书》中所说的:“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进一步加重了这个特定环境的特有气氛。然后,作者才把焦点落在那座“孤城”上面。这孤
城,正被包围在千山万峰之中,黄昏日落,暮烟横带,一片凄冷。而远戍的军士,正是在这样的一座孤城中艰苦守卫着边疆的。
在上片,作者是用大笔来进行渲染,虽是寥寥几句,却已给人鲜明的印象;而且,在整个景色的描画中,还分明透出作者的感情:那离去的鸿雁,分明带动下文“家万里”的乡思;那四面的“边声”,又正是下文“人不寐”的伏脉;“千嶂里”紧闭的“孤城”,更不能不引起征人“燕然未勒归无计”的感叹了。上片的“景”预伏着下片的“情”,上下片之间便有潜脉暗通,从而浑融一体。
下片以抒情为主,然而,作者未忘形象的刻画。你看,“浊酒一杯家万里”,人物的形象与感情同时传出;“将军白发征夫泪”,更是一组带着强烈感情的人物特写。“羌管悠悠霜满地”七字,是“人不寐”的有力烘染。所有这些,都使整首词赋情深厚,气氛强烈。这正是此词之所以获得广大读者喜爱的原因。
作为北宋的著名词人,范仲淹是当之无愧的。就让我们从他开始,对宋词园圃中那些“小白长红”——各式各样奇花异草,来一番概略的然而又不无主观取舍的巡礼吧!
……
宋词小札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宋词小札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