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当然没有想到,自己一手提携的二弟竟然会写出这样的信,兄弟失和并没有在周氏兄弟日记上留下什么特殊的印迹,据《知堂回想录·不辩解说下》云:关于此事周作人在当日日记曾记有十字左右,后却被自行剪去;鲁迅在日记中也是含糊其词,只是在该月的14日记:“改在自室吃饭。”推测在此之前,周氏兄弟之间大概有过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但这不足以成为兄弟决裂的理由。所以一头雾水的鲁迅想问个明白,但“后邀欲问之,不至。”8月2日,眼看复合无望的鲁迅“携妇迁居砖塔胡同六十一号”,先前的怡怡兄弟从此动如差商。
评分知堂散文
评分周作人是浙江绍兴人,周作人关于事件本身的态度也是鲜明的、感情也是真挚的。但是,周作人却能冷静沉着,通过平实的文字,表达出深邃的悲愤。这就是周作人散文的冲淡平易之处,他使人读他的散文,一点不觉得艰难,甚至觉得有些浅显。然而,正是这样,才会让你在不知不觉之中,在毫无戒备和疑问中,服服贴贴地接受他思想感情的影响。 我们说周作人的散文是冲淡而不是平淡,还在于周作人的散文是有思想的,它并不让人觉得苍白贫乏。周作人虽然说不上是卓越的思想家,但对于许多事情他都有自己的看法。无论是与非、曲与直、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他都能判断分明,做到不含糊其辞,模棱两可。对于有些问题的看法,其深刻性往往为一般人所不及。这也正是他的散文不显疲弱,比较耐读的主要原因。当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逝世之后,社会各阶层对他有种种评价。其中不乏恶意的攻讦和指责。周作人即明确指出:孙中山不是“神人”,“也有缺点”,却应“整个地去看出他的伟大来。”如《故乡的野菜》,在艺术手法上可以说完全是采用“白描”的手法。用白描而能写出真挚的感情,只有周作人这样的散文大家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文章开头,周作人便声言他对于故乡没有什么特别的情份,只因为朝夕会面,逐成相识,正如乡村里的老邻居一样,虽然不是亲属,别后有时也要想到他。待我们读完全文,便会发现周作人对野菜的谈论,无一处不掩藏着他眷恋故乡的深情。周作人散文创作表现出的冲淡平易,决不是直露平庸,更不是淡而无味,其中充满了作者的感情。文学创作的生命在于有感情,这对于诗和散文尤其如此。问题是,周作人散文中感情的流露有其特有的方式,那就是抒情的淡化和节制。周作人的散文,总是喜欢把很在意的事说得似乎很不在意,把很有情的事写成似乎颇不经意。
评分如果不了解周作人的话,买这本倒很值得。
评分本书是周作人自编文集中的《泽泻集/过去的生命》分册。书中收录了周作人先生大量的散文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流畅,看似散乱无章却内含精巧绝伦,充分显示了作者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具有较高的文学性、艺术性及可读性。书中一篇篇精美的散文会使您回味无穷。
评分这个集子是周作人的散文集,散文的内容涉及了天气,饮食,生死,政治,从周作人的笔下,我们也可以看到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周作人的文字细腻充满诗意,他对生命的感悟有层次。谈酒和吃茶两篇尤其好,旁征博引,娓娓道来。读他的文章,你可以感受到一个对生命有着要求的人,一个有生命体验的作家。姿态,用文字表达。
评分我个人感觉:现在能被称之为明知堂老人之人,止庵先生与钟叔河可列得上一二之位。
评分好,
评分很感兴趣 准备收齐这一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