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無論從什麼角度評論,斯大林格勒戰役都是二戰中甚至人類戰爭史上zui為慘烈的戰役之一。單從傷亡數字來看,該戰役也是近代曆史上zui為血腥的戰役,雙方傷亡估計約兩百萬人。在戰役中紅軍戰士的平均存活時間不超過24個小時,軍官也隻有三天。“斯大林格勒不再是一座城市,而是一個殺人爐竈……這裏的街道不再是用米來計算,而是用屍體來計算。”無數的蘇聯士兵從廢墟中衝齣來,給入侵德軍緻命的一擊……對於斯大林格勒戰役,已有數種語言、數百萬文字加以闡述,市場上為何需要另一本“斯大林格勒著作”?
1.迄今為止zui為完整、全麵地介紹瞭斯大林格勒戰役,包括德軍1942年的作戰行動以及蘇軍對此的應對。與普遍觀點截然不同的是,這場戰役zui初的目標並非斯大林格勒;事實上,德軍起初的作戰命令隻是稍稍提及這座城市,甚至在斯大林格勒爭奪戰引起全世界的關注後,德國人依然堅持奪取高加索油田是其原定目標。隻有從整體上審視這場戰役,纔能在正確的背景下理解斯大林格勒爭奪戰。
2.現有的著作主要側重於斯大林格勒的戰鬥,並未詳細研究德國第6集團軍進軍斯大林格勒途中復雜、艱巨的戰鬥,以及其側翼接連不斷的激戰,特彆是發生在高加索、沃羅涅日和勒熱夫地區的戰鬥,而這些,對戰役的結果至關重要!
3.參考瞭過去從未見過或被忽略的資料(如內務人民委員部的記錄,及其他大量蘇方的解密文件),並大量使用瞭第手文件,包括紅軍總參謀部、德國第6集團軍和蘇聯第62集團軍的官方記錄,細述瞭一連串鮮為人知的激戰。提供瞭所未有的細節、新觀點,對斯大林格勒戰役的評價將取代過去關於此戰的一切曆史記述。
海報:
內容簡介
蘇德軍隊在斯大林格勒的激戰是一場規模*前的大較量,這場戰役既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摺點,也是這場戰爭的威力及破壞的持久象徵。不過,盡管曆史學傢們對這場史詩般的戰役投以諸多關注,但其中仍有極大的誤解和未解之謎——而戴維·格蘭茨,這位研究二戰紅軍的*高*威,現在將其逐一解開。
格蘭茨傑齣的《斯大林格勒三部麯第*部》使用瞭過去從未見過或被忽略的資料來源,決定性地闡述瞭東綫這場標誌性戰役的開始階段。他梳理瞭雙方的每日官方記錄(包括紅軍總參謀部、內務人民委員部、德國第6集團軍和蘇聯第62集團軍),撰寫齣一部具有前所未見的細節和全新詮釋的著作。喬納森·豪斯是一位專注於20世紀戰爭的作傢,他以額外的文字和見解大大強化瞭格蘭茨的描述。
希特勒*初的目標並非斯大林格勒,而是該城南麵的高加索油田,因而將他的“南方”集團軍群一分為二,一部奪取位於側麵的斯大林格勒,另一部占領油田。格蘭茨*次揭示齣斯大林對此的應對,他命令紅軍奮起抵抗不得後撤,這引發瞭一連串鮮為人知的激戰,德軍尚未到達斯大林格勒,便在這些戰鬥中遭到嚴重消耗。格蘭茨指齣,盡管前進中的德軍基本上殲滅瞭蘇聯西南方麵軍和南方麵軍的有生力量,但蘇軍不斷發起反擊,阻止德軍的推進,其激烈度遠超世人所想,zui終在斯大林格勒門前擋住瞭德軍的攻勢。
這部全新、令人大開眼界的著作以及後續兩部(《斯大林格勒三部麯第二部決戰:蘇德戰爭1942年9月—11月》《斯大林格勒三部麯第三部zui後的較量第*冊:蘇德戰爭1942年11月》《斯大林格勒三部麯第三部zui後的較量第二冊:蘇德戰爭1942年12月—1943年2月》)將大大更改並拓展我們對這場塵封的世紀之戰的理解。
作者簡介
戴維·M. 格蘭茨(DAVID M. GLANTZ),被譽為西方研究紅軍在偉大衛國戰爭中錶現的首席專傢、*高*威,1942年1月11日生於美國紐約州,美國陸軍退役上校,畢業於弗吉尼亞軍事學院、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美國陸軍指揮和總參學院以及國防語言學院等。曾作為野戰炮兵軍官在越南服役,後從事蘇聯陸軍研究工作。1993年以美國陸軍外國軍事研究辦公室主任身份退役,並繼續擔任《斯拉夫軍事研究雜誌》的編輯和俄羅斯聯邦自然科學院成員。他筆耕不輟,慧眼所及,不僅涉及蘇聯的軍事理論和戰術,而且特彆關注瞭蘇德戰爭中曆來不被重視的部分,即“被遺忘的戰鬥”,獨立編著與閤作作品包括《二戰中的蘇聯軍事欺騙》《從頓河到第聶伯河:1942年12月-1943年8月的蘇軍攻勢》《蘇聯的軍事戰略》《巴巴羅薩行動:1941年希特勒入侵蘇聯》《列寜格勒會戰:1941-1944》《哈爾科夫1942》《硃可夫的*大失敗:1942年的火星戰役》《庫爾斯剋會戰》,兩捲本《八月風暴》、三捲本《斯大林格勒會戰》、四捲本《1941年斯摩棱斯剋之戰》和即將齣版的《白俄羅斯之戰:1943年10月至1944年4月間紅軍被遺忘的戰鬥》等。由於利用瞭蘇德雙方一手檔案材料和二手作戰總結,其作品難能可貴地既公正地高度評價瞭蘇聯人民和軍隊的巨大功績和軍事藝術,又揭露瞭很多不為人知的敗績,其著作不僅在缺乏蘇聯資料的西方,甚至在俄羅斯國內都産生瞭巨大反響。2015年,他被俄聯邦國防部長紹伊古大將授予“加強軍事閤作”奬章。
喬納森·M. 豪斯(JONATHAN M. HOUSE),中校,在佐治亞州巴恩斯維爾的高登學院擔任教授。畢業於漢米爾頓學院,在密歇根大學獲得瞭曆史學博士學位,服現役時曾在美國境內及韓國擔任指揮和參謀崗位,給參謀長聯席會議做過政治軍事分析,也曾在美國陸軍各軍校中協助指導工作。豪斯中校是《通嚮諸兵種閤同作戰:20世紀戰術、理論和組織綜述》和《軍事情報,1870-1991:研究指導》的作者。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格蘭茨是世界dingji的蘇德戰爭史學者。
——軍事曆史雜誌
一位齣色的曆史學傢和一部傑齣的著作。
——紐約書評
毫無疑問,他是西方在此方麵*權*的專傢。
——大西洋月刊
目錄
“東綫文庫”總序
前言
序言 沿著蘇哈亞韋列伊卡河,1942年7月23日
第一章 德國軍隊
第二章 蘇聯紅軍
第三章 開端,1942年4—6月
第四章 突擊和反突擊,“藍色1號”,1942年6月28日—7月12日
第五章 “藍色2號”行動,1942年7月9日—24日
第六章 德軍挺進頓河大彎麯部,1942年7月23日—31日
第七章 頓河大彎麯部戰役的尾聲,1942年8月1日—19日
第八章 德軍挺進伏爾加河,1942年8月20日—9月2日
第九章 側翼的戰鬥,1942年7月25日—9月11日
第十章 結論:德軍的戰略失誤
參考資料
附錄
精彩書摘
盡管希特勒精心策劃瞭“藍色”行動,但從一開始,德國人便重復瞭1941年經曆過的勝利和失敗——其原因也如齣一轍。德軍再度達成戰略突然性,這一次,他們撲嚮高加索的經濟資源,而非政治中心莫斯科。近期重建的德軍裝甲師再次隆隆嚮前,對蘇軍貌似強大實則虛弱的抵抗發起打擊。可是,雖然德軍起初取得瞭巨大的進展,但麵對漫長的徵途和蘇軍不斷加強的抵抗,德軍越來越難以維持其進攻勢頭。因此,到7月末,德軍又一次像1941年那樣,展開間歇性推進。
但除此之外,德軍在1942年進軍期間麵臨的最大問題是其脆弱的左翼。A、B集團軍群嚮頓河、伏爾加河、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地區的快速推進無情地拉伸著側翼的長度。另外兩個因素使這個固有、艱巨的問題變得復雜起來。第一,紅軍的質量遠遠優於1941年,1942年繼續得到快速改善。相比之下,德軍沒能徹底彌補1941年間人員和裝備遭受的損失,因此,“藍色”行動發起時,德軍未做到齊裝滿員。第二,麵對德軍齣色實施的閃電戰,盡管一些經驗不足的蘇軍部隊被打垮,但另一些部隊的錶現可圈可點。實際上,蘇軍士兵和部分指揮員令人驚嘆的作戰能力是造成德軍先遣部隊某些時候進展緩慢、無法像去年那樣俘獲大批蘇軍士兵的主要原因。上至集團軍群司令,下到普通士兵,戰場上的德國人都知道,蘇軍不斷發起反突擊,經常給德軍造成嚴重傷亡。因此,1942年11月,第13裝甲師被包圍在奧爾忠尼啓則西麵的吉澤利(Gizel),第6集團軍被睏於斯大林格勒之前很久,一些蘇軍精銳部隊和指揮員便已證明他們有能力對德軍構成威脅。
蘇軍不斷增強的作戰效能經常被希特勒和他身邊的軍事顧問忽視,他們不斷提齣尖刻的批評,申斥德軍戰地指揮官進展緩慢、沒能殲滅蘇軍重兵集團。因此,蘇軍的防禦雖說參差不齊,有些時候極不熟練,但還是遲滯瞭德軍的推進,並使希特勒對麾下的將領失望不已,最終與他最具經驗的戰地指揮官們分道揚鑣。
盡管存在這些問題,但希特勒和博剋還是認為“藍色1號”行動大獲全勝。3個裝甲軍發起進攻後,“魏剋斯”集團軍級集群和保盧斯的第6集團軍在15天內嚮東推進瞭200公裏,一舉粉碎西南方嚮總指揮部的防禦,包圍並殲滅布良斯剋方麵軍第40集團軍和西南方麵軍第21集團軍的大部,奪取瞭位於沃羅涅日地區和沿頓河西岸的既定目標。衝嚮沃羅涅日的途中,魏剋斯和保盧斯的部隊殲滅瞭蘇軍的6個坦剋軍、600餘輛坦剋,逼近該城後,又擊潰蘇軍坦剋第5集團軍(600多輛坦剋),並在該城東麵和西北麵9天的激戰中,使蘇軍的另2個坦剋軍陷入睏境。
蘇軍猝不及防,再加上通信中斷,戈利科夫的布良斯剋方麵軍和鐵木辛哥的西南方麵軍沒能做齣迅速應對,趕在德軍奪取預定目標前避開初期的災難並穩定態勢。沃羅涅日地域的新威脅刺激瞭斯大林,他做齣積極應對,首先命令前綫部隊沿連貫的防綫實施堅決抵抗,不得將陣地丟給德國人,隨後又投入新組建的坦剋第5集團軍以及預備隊第3、第5、第6、第7集團軍,遏止德軍的推進,並以強有力的反突擊擊退對方。但是,影響到下級指揮部門的指揮控製問題,同樣使他無法及時做齣部署,挽迴已造成的損害。
雖然德軍贏得瞭勝利,但沃羅涅日地域的激戰給希特勒造成一種新的睏境。首先,元首要求魏剋斯和保盧斯完成“藍色1號”行動所規定的閤圍。但與此同時,他又堅持要求“南方”集團軍群(現已分成博剋的A集團軍群和李斯特的B集團軍群)按計劃發起“藍色2號”行動。沃羅涅日地域的“分散兵力”令希特勒深感不耐煩,他命令博剋將霍特第4裝甲集團軍的主力從該地區騰齣,以便與A集團軍群的第1裝甲集團軍相配閤深入頓巴斯地區,完成第二場閤圍。
在速度和深度方麵,德軍在“藍色2號”行動期間的推進與“藍色1號”同樣令人印象深刻。不到一周時間,兩個集團軍群推進中的鐵鉗幾乎夾斷瞭西南方麵軍第21、第28、第38集團軍和南方麵軍的第9集團軍,包圍並殲滅瞭頓巴斯地區的大部分蘇軍(如果不能說全部的話)。又一次手忙腳亂的蘇軍最高統帥部命令兩個方麵軍轄下的各集團軍——已獲得第57和第24集團軍的增援——沿莫斯科規定的連貫防綫,繼續守衛頓巴斯東部地區。可是,B集團軍群第4裝甲集團軍轄下的第40裝甲軍繞過羅索什和米列羅沃地域,切斷瞭西南方麵軍第28、第38集團軍嚮東後撤的道路,這主要是因為蘇軍最高統帥部的堅守令所緻。與此同時,第1裝甲集團軍轄下的第3、第14裝甲軍嚮東突擊,攻嚮伏羅希洛夫格勒北麵,迫使南方麵軍第9、第37集團軍嚮東退卻,混亂不堪地逃往米列羅沃以南地域。
這場災難後,斯大林以西南方麵軍的殘部組建起斯大林格勒方麵軍,並將第62、第63、第64集團軍納入其中,以該方麵軍掩護斯大林格勒接近地。他指示斯大林格勒方麵軍沿頓河和奇爾河設立防禦,特彆是在頓河大彎麯部。與此同時,斯大林命令馬利諾夫斯基的南方麵軍救援被睏於米列羅沃地域的部隊,並據守從米列羅沃南延至羅斯托夫的防綫。但德軍的迅速推進使這些措施未能奏效。由於無法突圍並加入南方麵軍,西南方麵軍第28、第38、第57集團軍的殘部隻能嚮東逃竄,渡過頓河,丟下南方麵軍支離破碎的第9、第24、第37、第12、第18、第56集團軍,在北高加索方麵軍第51集團軍的支援下,守衛米烏斯河防綫和羅斯托夫接近地。
……
前言/序言
無論在戰時還是在迴顧曆史的時候,斯大林格勒都吸引瞭韆百萬人的注意力。這場戰役已成為蘇德戰爭殘酷的象徵,實際上,它也代錶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曆史記述、小說和電影自然將目光集中於這座與蘇聯獨裁者同名的城市,為爭奪幾平方公裏滿目瘡痍的城市廢墟,數十萬軍民喪生於此。
對於斯大林格勒戰役,已有數種語言的數百萬文字加以闡述,讀者的第一個問題很可能是:這本書裏有沒有新內容?或者說,市場上為何需要另一本“斯大林格勒著作”?對這些問題的迴答是:實際上,這場戰役在許多方麵被忽視或被誤解;因此,齣於諸多原因,推齣一部新作閤情閤理。
首先,這套“三部麯”意圖提供一部全麵的戰役史,包括德軍整個1942年的作戰行動以及蘇軍對此的應對,這場戰役從1942年5月一直持續到1943年3月。與普遍觀點截然不同的是,這場戰役最初的目標並非斯大林格勒;事實上,德軍起初的作戰命令隻是稍稍提及瞭這座城市。甚至在斯大林格勒爭奪戰引起全世界的關注後,德國人依然堅持奪取高加索油田是他們的原定目標。這個目標耗費瞭大批兵力和物資,導緻進攻斯大林格勒的部隊缺乏戰鬥力,無法攻剋並守住這座城市。隻有從整體上審視這場戰役,纔能在正確的背景下理解斯大林格勒爭奪戰。
其次,現有的著作側重於斯大林格勒的戰鬥,並未詳細研究發生在德國第6集團軍進軍斯大林格勒途中復雜、艱巨的戰鬥,以及其側翼接連不斷的激戰,特彆是在高加索、沃羅涅日和勒熱夫地區的戰鬥。對整場戰役的結果至關重要的是,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外圍作戰削弱瞭德國軍隊的力量和資源,為1942年11月斯大林格勒地區的戰役高潮提供瞭必要的背景。另外,正如本書將證明的那樣,德國第6集團軍尚未到達市區,其實力幾乎已被蘇軍耗盡。
第三點,在斯大林格勒城內,戰鬥的進程與大多數舊著的描述明顯不同。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缺乏詳細的作戰記錄。冷戰,再加上俄國人對諸事保密的天性,導緻蘇聯方麵可用的資料寥寥無幾,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20世紀90年代。因此,大多數曆史學傢不得不依賴蘇軍第62集團軍司令員瓦西裏·伊萬諾維奇·崔可夫的迴憶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主要由他的部隊執行。崔可夫的迴憶錄齣版於20世紀60年代,盡管很詳細,也很可靠,但他完全沒有查閱或引用關於這場戰役的蘇聯官方記錄。他的迴憶錄主要依靠記憶和當時通常不太準確的情報報告,因此,崔可夫在描述德國第6集團軍和蘇聯第62集團軍的位置、編成和作戰行動時犯下一些嚴重的錯誤,這些錯誤也延續至隨後齣現的大多數曆史著作。西方的資料同樣很少,一方麵是因為蘇軍1943年繳獲瞭德國第6集團軍的相關記錄,俘虜瞭那些戰役親曆者,另一方麵是因為兩年後戰爭結束時德國突然齣現的混亂狀況。德國方麵的經典著作主要齣自瓦爾特·格利茨、保羅·卡雷爾和另一些作者,盡管付梓前付齣極大的努力,但大多與崔可夫的迴憶錄一樣,很容易犯錯。
相比之下,本書使用瞭兩組額外資料,遠遠超齣傳統的記述。首先,我們對比瞭交戰雙方的每日官方記錄,大量使用瞭第一手文件。呈交給莫斯科的內務人民委員部的記錄,對戰鬥持獨立、通常是批評的態度,此前從未被使用過。另外還有蘇軍第62集團軍及其轄內許多師和旅的記錄。其次,過去65年中齣現瞭大批蘇聯方麵的迴憶錄和德國方麵的師史,為這場戰役以往的觀點增添瞭更加豐富的內容。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德國曆史學傢們推齣一部關於這場戰役的官方史,這部傑齣的著作提供瞭前所未聞的許多細節和細微差彆。最後一點,新一代俄國曆史學傢擺脫瞭前蘇聯時期的限製和陳詞濫調,從多個方麵對這場戰役做瞭全新、詳細而又坦誠的闡述。
由此産生的敘述太過詳盡、細緻,無法輕而易舉地收錄在單捲本中。故此,我們采用的辦法是,前兩捲追隨德軍的攻勢,從發起進攻到1942年11月最終的筋疲力盡和僵持階段。剩下的部分是第三捲的主題,集中於蘇聯紅軍1942年11月19日發起反擊、1943年2月初收復斯大林格勒以及1943年鼕末德軍以機動作戰暫時恢復其防綫。
基於這些新資料,本書提供瞭前所未有的細節,新的觀點、解釋以及對斯大林格勒戰役的評價,取代瞭過去一切曆史記述。書中描述的德軍進攻和蘇軍防禦,與我們對1942年戰役的傳統認識截然不同。
如此龐大的研究工作必然要對許多個人和機構提供的支持錶示感謝。在這方麵,我們要特彆鳴謝詹森·馬剋,既是為瞭他個人提供的慷慨幫助,也是為瞭他在澳大利亞悉尼“跳躍騎士”齣版社推齣的關於斯大林格勒戰術性突破的著作。另外還有英國的邁剋爾·瓊斯,他是《斯大林格勒:紅軍是如何獲得勝利的》一書的作者,這部著作對戰鬥中的蘇軍指揮員和士兵的心理做瞭深刻的研究,他慷慨拿齣自己收集的資料,為我們提供瞭許多蘇聯檔案文件。威廉·麥剋羅登,畢生緻力於編寫詳細、明確的德軍戰時作戰序列,與我們分享瞭他的大量研究成果。
最後,我們還要感謝賓夕法尼亞州卡萊爾軍事曆史研究所、堪薩斯州利文沃思堡聯閤兵種學術圖書館、喬治亞州巴恩斯維爾戈登學院高塔圖書館工作人員提供的堪稱奇跡的幫助。一如既往,我們衷心感謝瑪麗·安·格蘭茨為編輯這份手稿發揮的重要作用。
戴維·M. 格蘭茨
喬納森·M. 豪斯
賓夕法尼亞州卡萊爾
堪薩斯州利文沃思
斯大林格勒三部麯第一部:兵臨城下(典藏版) [To the Gates of Stalingrad:Soviet-German Combat Op]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斯大林格勒三部麯第一部:兵臨城下(典藏版) [To the Gates of Stalingrad:Soviet-German Combat Op]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
斯大林格勒三部麯第一部:兵臨城下(典藏版) [To the Gates of Stalingrad:Soviet-German Combat Op]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斯大林格勒三部麯第一部:兵臨城下(典藏版) [To the Gates of Stalingrad:Soviet-German Combat Op]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