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梁漱溟與數十位中國近現代曆史名人的人生交往錄
再現梁漱溟先生的精神成長曆程
梁漱溟之子親自審定全文本
全新視角閱讀一代賢哲梁漱溟
哪些重要人物對一代賢哲梁漱溟産生過重要影響?梁漱溟與哪些高士名人的人生有著密切的交集?
梁啓超、蔡元培、李大釗、熊十力、林宰平、伍庸伯、章行嚴、楊懷中、郭人麟、甄元熙、羅常培、陳亞三、黃艮庸、硃謙之、王顯珠、王平叔、張俶知……這些不勝枚舉的名士,誰是梁漱溟先生的生命記憶中對他早年啓發甚深之人?誰是他心裏至為摺服之人?誰是他至為親近的朋友?誰令他衷心尊敬服膺並奉教終身?誰是啓發和感召他走上社會政治運動之路的父輩人物?梁漱溟先生如何評論中國近現代曆史上諸多風雲人物?當代著名學者雷頤先生說:“梁漱溟先生經曆豐富,他對人與事的迴憶,自然見識非凡,值得認真拜讀。”
海報:
內容簡介
梁漱溟是現代中國著名思想傢、教育傢和社會活動傢。梁先生的著作多關涉人生和社會問題,讀者從中不僅可以瞭解他的人生經曆、人生觀、價值觀和政治主張,同時可以品味齣他的崇高品格是如何造就的。然而一般大眾往往無力遍讀其著作,因此影響瞭對梁漱溟先生的全麵準確的瞭解。為瞭幫助一般讀者較為全麵而便捷地瞭解梁漱溟先生的思想、經曆、品格,我們編選瞭“聆聽大師·梁漱溟”係列。
本書以《誰從我的世界路過?》名之,主要是梁漱溟先生迴憶對其人生有重要影響和他所交往或接觸的重要人物,從中不難看齣中國近現代百年曆史側麵。正如中國當代著名學者雷頤先生所言:“梁漱溟先生經曆豐富,他對人與事的迴憶,自然見識非凡,值得認真拜讀。”
作者簡介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煥鼎,字壽銘,又字漱冥,後以漱溟行世。祖籍廣西桂林,生於北京,順天中學堂畢業,其後自學成纔。中國現代思想傢、教育傢、社會活動傢,現代新儒傢的早期代錶人物之一。
1917—1924年執教於北京大學哲學係,1930—1937年從事鄉村建設活動。20世紀40年代抗日戰爭期間,為國事奔走,謀求國內團結。1949年鞦,《中國文化要義》一書齣版,在自序中錶示將:“盡力於思想而以行動證諸旁人。”自1950年迄於逝世,任全國政協委員、常委,工作以著述為主;繼其成名之作《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寫齣《東方學術概觀》、《人心與人生》,實現瞭在東西文化之間架一座橋的心願。
精彩書評
他是個瞭不起的人物,從性情、智慧、個人人格各方麵來講,在這種時代,要找這種人,已經不太容易瞭。他的議論不管是對是錯,都有真知灼見。他和一般社會上的名人、名流不同,像鬍適之、梁任公等“時代名流”,沒有一個超過他的。
——牟宗三
有悲天憫人之懷,一也。忠於理想,碰釘子不退,二也。直,有一句說一句,心口如一,三也。受大而眾之力壓,不低頭,為士林保存一點點元氣,四也。不作歌頌八股,阿諛奉承,以換取絜駕的享受,五也。
——張中行
環顧當今之世,在知識分子中能有幾個人不唯上、唯書、唯經、唯典?梁漱溟先生是一個我一生中所見到的認真求知的人,一個無顧慮、無畏懼、堅持說真話的人。
——費孝通
我對梁漱溟非常佩服,有骨氣。
——季羨林
思想與行動,在他的生活裏,完全打成一片。他不是書齋裏的學者,在思想上卻有高於一般學者的成就;他也不純粹是政治舞颱上的角色,隻是本諸社會良心,為國內的和平和建設一個新的中國而奮鬥不懈。
——韋政通
我認為就算再過一百年,梁先生仍會在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不單單因為他獨特的思想,而且因為他錶裏如一的人格。與許多20世紀的儒傢信徒相比較,他更接近傳統的儒者,確實地在生活中實踐他的思想,而非僅僅在學院中高談。梁先生以自己的生命去實現對儒傢和中國文化的理想,……
他不同於中國現代的知識分子,從不“坐而論道”;他總是思考著社會問題,一有所悟便去力行。此外,他自己還強調過,也無人可以否認,他是錶裏如一的人,其思想和道德是一緻的。
在近代中國,隻有他一個人保持瞭儒者的傳統和骨氣。他一生的為人處字,大有孔孟之風;他四處尋求理解和支持,以實現他心目中的為人之道和改進社會之道。
——[美]艾愷
梁先生的人生有點像個聖人,聖人悲憫持世,進而止不住要救世,總想把自己的思想付諸行動,來改善這個社會。一般的讀書人安於書齋,隻滿足於筆下風雲,多徘徊於硯中風韻。從這個意義來講,梁先生有些類似於甘地這樣的聖者,通過自己的不斷奔走感化大地,於改造人生與社會中踐履一己的感悟。
——許章潤
既非馬剋思,又非秦始皇。民國大儒,桂林君子梁。有益的思想者,無害的烏托邦。孔孟為其信仰,憲政是其主張。緻力第三道路,鄉建實非所長,政壇成敗如浮雲,身後道德文章。
――秦暉
梁漱溟先生經曆豐富,他對人與事的迴憶,自然見識非凡,值得認真拜讀。
――雷頤
梁漱溟先生一生為社會奔走,並為社會信賴,這位“中國的甘地”跟甘地先生一樣立下功德、立下言思。他有剛硬而原創的力量,但文字又讓人安靜。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而親。讀他的迴憶文字更讓人體會到這種君子人格。
――餘世存
目錄
代序:自傳..................................................................................................................001
第一部分:思親記
思親記..........................................................................................................................003
先父所給予我的幫助..................................................................................................007
悼亡室黃靖賢夫人......................................................................................................010
記念先妻黃靖賢..........................................................................................................017
第二部分:朝話前輩
蔡先生與新中國..........................................................................................................023
紀念蔡元培先生
——為蔡先生逝世二周年作 ...................................................................................... 026
紀念梁任公先生..........................................................................................................036
伍庸伯先生傳略..........................................................................................................042
憶蔣百裏先生..............................................................................................................065
懷念林宰平先生..........................................................................................................076
懷黃遠庸......................................................................................................................079
第三部分:夕拾憶故
悼王鴻一先生..............................................................................................................089
追悼王柄程先生..........................................................................................................097
高踐四先生事略..........................................................................................................102
悼念陶行知先生..........................................................................................................108
衛西琴先生傳略..........................................................................................................110
記李守常(大釗)先生事...........................................................................................116
補記熊十力先生之為人及彼此交遊之往事................................................................119
憶熊十力先生..............................................................................................................123
懷念盧作孚先生..........................................................................................................126
第四部分:談往憶舊
自學資料及當年師友...................................................................................................131
略記當年師友會閤之緣...............................................................................................136
訪章行嚴先生談話記...................................................................................................146
略記當年師友會閤之緣(續)...................................................................................150
瀋鈞儒先生與政學會
——兼記袁世凱死後的南北統一內閣...........................................................................155
憶舊談往錄................................................................................................................. .159
赴香港創辦民盟言論機關《光明報》前後................................................................188
七七事變前後的韓復榘...............................................................................................201
記彭翼仲先生
——清末愛國維新運動一個極有力人物 ................................................................... 216
梁煥奎事略.................................................................................................................. 247
我國銻礦開發的先驅者
——梁煥奎五兄弟與華昌煉礦公司 .......................................................................... 253
前言/序言
代序:自傳*
我生於甲午中日戰爭前一年(1893)。此次戰爭以後,國際侵略日加,國勢危殆。1937年“七七”事變,我國又遭受日寇長達八年之久的入侵。我的大半生恰是在這兩次中日之戰中度過的。我原名煥鼎,祖籍廣西桂林。但自曾祖起來京會試中進士後,即宦遊於北方。先父名濟,字巨川,為清末內閣中書,後晉為後補侍讀,其工作主要為皇史宬抄錄皇傢檔案。先父為人忠厚,凡事認真,講求實效,厭棄虛文,同時又重俠義,關心大局,崇尚維新。因此不要求子女讀四書五經,而送我入中西小學堂、順天中學堂等,習理化英文,受新式教育。這在我同輩人中是少見的。由於先父對子女采取信任與放寬態度,隻以錶明自己意見為止,從不加乾涉,同時又時刻關心國傢前途,與我議論國傢大事,這既成全瞭我的自學,又使我隱然萌露對國傢社會的責任感,而鄙視隻謀一人一傢衣食的“自瞭漢”生活。這種嚮上心,促使我自中學起即對人生問題和社會問題追求不已。於社會問題,最初傾嚮變法維新,後又轉嚮革命,並於中學畢業前參加瞭同盟會京津支部,從事推翻滿清的秘密活動。辛亥革命爆發,遂在同盟會《民國報》任外勤記者,因而得親睹當時政壇上種種醜行。這時我又讀瞭日人幸德鞦水所著《社會主義神髓》,受書中反對私有製主張的影響,因而熱心社會主義,曾寫有《社會主義粹言》小冊子,宣傳廢除財産私有製,油印分送朋友。
*?選自中國文化書院學術委員會編:《梁漱溟全集》(第七捲),濟南,山東人民齣版社1993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第634?—?639頁;原文錄自《梁漱溟學術精華錄》,北京師範學院齣版社1988年6月,第513?—?518頁,並由梁培寬、梁欽東整理。——編者注
1913年退齣《民國報》,在革命理想與現實衝突下,自己原有的齣世思想抬頭,於是居傢潛心研究佛典,由醉心社會主義而轉為傾嚮齣世。在此種思想下,1916年我寫成並發錶瞭《究元決疑論》,文中批評古今中外諸子百傢,獨推崇佛法。隨後我以此文當麵求教於蔡元培先生,遂為先生引入北大任教。1917年起我在北大哲學係,先後講授“印度哲學概論”、“儒傢哲學”等課。此時正值“五四”運動前後,新思潮高漲,氣氛對我講東方古學術的人無形中有壓力。在此種情勢下,我開始瞭東西文化的比較研究,後來即産生瞭根據講演記錄整理而成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一書。書中我提齣瞭人類生活的基本方式可分為三大路嚮的見解,同時在人生思想上歸結到中國儒傢人生,並指齣世界最近未來將是中國文化的復興。這些見解反映自傢身上,便是放棄齣傢之念,並於此書齣版之1921年結婚。隨著在北大任教時間的推移,我日益不滿於學校隻是講習一點知識技能的偏嚮。1924年我終於辭去北大教職,先去山東曹州辦學,後又迴京與一般青年朋友相聚共學,以實行與青年為友和教育應照顧人的全部生活的理想。
1927年在朋友的勸勉下,我南下到北伐後不久的廣州。在這裏我一麵覺得南方富有革命朝氣,為全國大局好轉帶來一綫曙光,一麵又不同意以俄為師,模仿國外,背棄中國固有文化的做法,因此我雖接辦瞭廣東省一中,但此時更多考慮的乃是自己的“鄉治”主張。依我看來,由於中西文化的根本差異,唯有先在廣大農村推行鄉治,逐步培養農民新的政治生活習慣,西方政治製度纔得在中國實施。1929年我在考察瞭陶行知的南京曉莊學校、黃炎培先生江蘇昆山鄉村改進會、晏陽初先生河北定縣平教會實驗區及山西村政之後,適逢彭禹廷、梁仲華創辦河南村治學院,我應邀任學院教務長。這是我投身社會改造活動的開端。但因軍閥蔣閻馮中原大戰,開學未滿年而停辦。鏇於1931年與同仁赴山東鄒平創辦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該院設研究部與鄉村服務人員訓練部,並劃鄒平縣為實驗區(後擴大為十餘縣)。實驗區有師範、實驗小學、試驗農場、衛生院、金融流通處等。縣下設鄉學、村學。鄉學村學為政教閤一組織,它以全體鄉民或村民為對象,培養農民的團體生活習慣與組織能力,普及文化,移風易俗,並藉團體組織引進科學技術,以提高生産,發展農村經濟,從根本上建設國傢。此項試驗在進行七年之後,終因1937年日寇入侵而被迫停止。
抗日戰爭爆發,發動民眾與國內團結為抗戰所必需,於是我開始追隨於國人之後,也為此而奔走。1937年8月應邀參加最高國防會議參議會,曾對動員民眾事有所建議。1938年我訪問延安。這是我奔走國內團結的開始。訪問目的不外考察國共再度閤作,民族命運齣現一大轉機,共産黨方麵放棄對內鬥爭能否持久,同時探聽同仇敵愾情勢下,如何努力以鞏固此統一之大局。為此曾與毛主席會見八次,其中兩次作竟夜談。關於對舊中國的認識,意見不同,多有爭論。但他從敵友我力量對比、強弱轉化、戰爭性質等分析入手,說明中國必勝、日本必敗問題,令我非常佩服。1939年留在西南大後方感到無可盡力,我又決心去華北敵後遊擊區,巡視中得到國共雙方協助。經皖、蘇、魯、冀、豫、晉六省,沿途動員群眾抗戰,曆時八個月,曆經艱險。在戰地目睹兩黨軍隊摩擦日增,深感如任其發展,近則妨礙抗戰,遠則內戰重演,於是返迴四川後方,除嚮國共雙方指陳黨派問題尖銳外,更與黃炎培、晏陽初、李璜等共商組織“統一建國同誌會”,以增強第三方麵力量,為調解兩黨紛爭努力。1941年年初,皖南事件爆發,國內團結形勢進一步惡化,遂又與黃炎培、張君勱、左舜生發起將“同誌會”改組為“中國民主政團同盟”(民盟前身),同時被推赴香港創辦民盟機關刊物《光明報》,嚮海內外公開宣告民盟的成立。
不料報紙創刊僅三月餘,即因日軍攻占香港而停刊。我不得不化裝乘小船逃離香港,來到桂林。在此我負責民盟華南地區工作,邊從事爭取民主、宣傳抗日活動,邊從事寫作。1945年8月日軍投降,抗戰宣告結束,兩黨領導人又會晤於重慶。眼見敵國外患既去,內部問題亦可望解決,我即有意退齣現實政治活動,而緻力於文化工作。及至參加(重慶)政治協商會議,協議告成,我更以為中國步入坦途在望,於是托周恩來先生帶信給毛主席,說明自己退齣現實政治之意,同時發錶《八年努力宣告結束》等文,嚮社會錶明心跡。因未獲毛周二位諒解,
誰從我的世界路過?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誰從我的世界路過?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