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苏州典范 品味:口感苏州 物产录》主要内容包括:水月茶、虎丘茶、天池茶、剔目·片茶、碧螺春、花茶、花露、三白酒、横泾酒、樱桃、梅子、枇杷、杨梅、柑橘、枣子、白果、板栗等。
作者简介
王稼句,苏州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从事写作三十馀年,有著作七十馀种,以随笔为多,有《采桑小集》《笔桨集》《枕书集》《补读集》《砚尘集》《谈书小笺》《煎药小品》《秋水夜读》《看书琐记》《看书琐记二集》《看云小集》《昕橹小集》等。平索关心乡梓琐碎,有《苏州山水》《姑苏食话》《吴门四家》《吴门烟花》《三生花草梦苏州》《一时人物风尘外》《追忆》等,另校点、纂辑《苏州文献丛钞初编》《苏州园林历代文钞》《苏州山水名胜历代文钞》《古新郭文钞》《古保圣寺》等乡邦文献。
内页插图
目录
引子
壹水蔬部——水乡风物,清淡本色
莲藕
菱芰
芡实
荸荠
茭白
慈姑
水芹
莼菜
贰畦菜部——土沃田腴,田家风味
白菜
菠菜
荠菜
韭菜
马兰头
金花菜
蚕豆
香蕈
叁花果部——四时鲜果,篱落佳实
樱桃
梅子
枇杷
杨梅
柑橘
枣子
白果
板栗
肆鳞介部——鱼腥虾蟹,江湖珍馐
黄鱼
鲥鱼
刀鱼
鲈鱼
白鱼
银鱼
河豚
白虾
蚌蛤·蚬子·螺蛳
湖蟹
伍饮馔部——山茶村酒,闲情生涯
水月茶
虎丘茶
天池茶
剔目·片茶
碧螺春
花茶
花露
三白酒
横泾酒
血糯
后记
精彩书摘
莼菜,又名茆、凫葵、露葵、水葵、锦带、马蹄草等,属多年生宿根湖沼草本,苏州太湖、杭州西湖、萧山湘湖、松江三泖都以出产莼菜闻名。袁宏道在《湘湖》中对莼菜有很好的描绘:“其根如符,其叶微类初出水荷钱,其枝丫如珊瑚,而细又如鹿角菜,其冻如冰,如白胶,附枝叶间,清液泠泠欲滴。其味香粹滑柔,略如鱼髓蟹脂,而清轻远胜。半日而味变,一日而味尽,比之荔枝,尤觉娇脆矣。其品可以宠莲嬖藕,无得当者。惟花中之兰,果中之杨梅,可异类作配耳。”
莼菜有两个有名的典故,都收入《世说新语》。《识鉴》说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乍起,不由思念起家乡的菰菜、莼羹、鲈鱼鲙,于是就以此为托词,翩然而归,这就是“莼鲈之思”的由来。《言语》则记录陆机和王武子的对话,王对陆夸示羊酪,认为没有比它更好吃的了,陆回答说:“有千里莼羹,未下盐豉耳。”据《齐民要术》记载,莼羹是以鲤鱼、莼菜为主料,煮沸后加盐豉制成。千百年来,“千里莼羹”的故事,已成为维系人们乡恋的纽带。
关于太湖莼菜,金友理《太湖备考》卷六说:“《图经》云:‘莼乃菜之上味,生水中,叶似凫葵,茎如钗股,亦名丝莼,味甘滑,最宜芼羹,三月至八月皆可食。’卢熊《府志》云:‘秋冬有蜗虫著其上,不可辨,食之损人。’向出三泖,今出太湖中西山之消夏湾、东山之南湖滨,东山尤甚。初山中人未知食莼,食之自邹舜五始。《震泽编》土产不载,盖是时尚未产也。”邹舜五名斯盛,吴县洞庭东山人,尝作《太湖采莼》,小引曰:“辛酉秋泛太湖,见紫莼杂出蘋荇间,讯诸旁人不识也,衍棹求之,得数里许。太湖向无莼,采自余始,因赋诗纪之。”诗凡两首,一首曰:“风静绿生烟,烟中荡小船。香丝萦手滑,清供得秋鲜。荇叶分圆缺,鲈鱼相后先。谁云是千里,采采自今年。”可见太湖莼菜本是野生,自天启元年邹斯盛方始采食,以后才进行培植。康熙三十八年,圣祖南巡,斯盛孙志宏(一作弘志)因献莼而得官。王应奎《柳南续笔》卷二记道:“太湖采莼,自明万历间邹舜五始。张君度为写《采莼图》,而陈仲醇、葛震甫诸公并有题句,一时传为韵事。康熙三十八年,车驾南巡,舜五孙志宏种莼四缸以献,而侑以《贡莼》诗二十首,并家藏《采莼图》。上命收莼送畅春苑,图卷发还,志宏着书馆效力。后以议叙,授山西岳阳县知县,时人目为‘莼官’。”
太湖莼菜固然有名,但采食已晚,两宋时则多记咏吴江莼菜,李彭老《摸鱼子》词曰:“过垂虹、四桥飞雨,沙痕初涨春水。腥波十里吴歈远,绿蔓半萦船尾。连复碎。爱滑卷青绡,香袅冰丝细。山人隽味。笑杜老无情,香羹碧涧,空只赋芹美。归期早,谁似季鹰高致。鲈鱼相伴菰米。红尘如海丘园梦,一叶又秋风起。湘湖外,看采撷、芳条际晓随鱼市。旧游漫记。但望极江南,秦鬟贺镜,渺渺隔烟翠。”此词上片赋吴江春莼,下片赋湘湖秋莼,可见当时吴江之莼已与湘湖齐名。直至晚近,有人仍认为吴江庞山湖的莼菜最佳,范烟桥《茶烟歇·莼》说:“江浙间湖泽多产莼,惟吴江城东庞山湖所产紫背丝细瘦,与他处白背丝粗肥者风味有别。余友许盥孚《话雨篷丛缀》云,宋杨万里有《咏莼》七律一首,明李长蘅曾取入画图,作长歌纪事。钱塘梁舟山、嘉禾曹仲梅题诗称赏。后武林余秋实为吴郡正谊山长时嗜莼,向庞山湖徐振之索之,至夏初莼已不生,秋实仍索不已,振之乃请夏茝谷绘莼成图册以报,秋实题‘秋风乡味’四字,又系以诗云:‘两桨凌晨逐浪开,筠篮轻载绿云来。柔丝温带龙涎滑,香叶青分翠荇胎。雅尚欲书高士传,清标羞伴美人杯。阿谁未醒尘劳梦,甚欲凭君一唤回。’一时属而和者数十家。振之复搜罗前人名作,汇成一帙为‘鲈乡物产’,艺林传为佳话。春日买棹看江村春台戏,以莼羹佐饭,可以急下数盂。故吾乡郑瘦山有‘一箸莼香拥楫吟’之句,颇能状其妙趣。二月莼初生,三月多嫩蕊,秋日虽亦有之,顾不及春莼之鲜美,故因秋风而动念,不过季鹰之托词耳。莼之产地不广,故嗜者甚少,且有不识为何物者,有疑而不敢下箸者。西湖佳馔,宋四嫂醋鱼外,当推莼羹,惟黏液去之殆尽,减其柔滑,殊不及吾乡所制。江城及濒湖诸乡,每值春仲清晨,荷担呼卖莼菜者,悠扬相接。秋初则多掉舟问售,年来吴郡中亦有此声矣。”
莼菜以嫩茎和嫩叶供食用,地下茎富含淀粉,可制馅心,嫩茎及幼叶外附透明胶汁,做汤入口润滑,清凉可口,别具风味,乃夏季宴席上的佳肴。莼菜最嫩之叶,名为卷心,以鸡汤加鲜笋、火腿为羹,味甚鲜美;其次取黄花鱼,做菜花鱼汤。若不得佳汤,则淡涩不能下咽。李渔《闲情偶寄》卷五说:“陆之蕈,水之莼,皆清虚妙物也。予尝以二物作羹,和以蟹之黄、鱼之肋,名曰四美羹。座客食而之,曰:‘今而后无下箸处矣。’”叶圣陶《藕与莼菜》也说:“在故乡的春天,几乎天天吃莼菜。莼菜本身没有味道,味道全在于好的汤。但是嫩绿的颜色与丰富的诗意,无味之味真足令人心醉。在每条街旁的小河里,石埠头总歇着一两条没篷的船,满舱盛着莼菜,是从太湖里捞来的。取得这样方便,当然能日餐一碗了。”
采莼多在晨光晞微之时,春寒料峭,揎臂赤足,劳作最是辛苦。吴时德有《采莼歌》咏道:“采菱采莲儿女情,年年不断横塘行。独有西山采薇者,千秋谁得同芳馨。我今采莼太湖沚,紫丝牵向清波里。任尔渔郎笑我为,野鸥亦渐成知己。归来月下放歌频,一片幽心照古人。”这是诗人遥看采莼的联想,实在不是自己的亲身感受。
……
前言/序言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苏州美,不仅美在她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环境,也不仅美在她繁荣富庶的物质生活条件,更美在她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共同造就了这座得天独厚的“人间天堂”。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方都有她的历史和文化。千百年来,世世代代的苏州人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吴地文化。苏州文化的独特性和丰厚性,体现在名城古镇、园林胜迹、街坊民居、小桥流水人家等特色鲜明的物化形态上,体现在昆曲、评弹、苏剧、吴门书画、诗文、丝绸、刺绣、雕刻等门类齐全的艺术形态上,还体现在文化心理的成熟、文化氛围的浓重、文化精神的彰显等诸多方面。明清两代,苏州更成为当时中国的文化中心之一。苏州,因其文化的历史悠久、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特别是她的综合实力优势而成为中华文化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成为中华文化的典范城市和渊薮之区。
文化是根,是魂,是人们共有的精神家园。文化的凝结形成传统,文化的传承关乎未来。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涵养情操、修身益智、凝聚共识、励志图强等特殊价值。从“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的科学精神,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园区经验”三大法宝,苏州文化蕴含着优秀传统人文精神的传承和弘扬。苏州文化的生命力在于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的传承和开拓,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又能结合时代特点不断推陈出新,从而使苏州文化日益根深叶茂、绚丽多彩,使苏州大地始终生机盎然、繁荣昌盛。
苏州典范 品味:口感苏州 物产录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苏州典范 品味:口感苏州 物产录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