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 [中小学生]

昆虫 [中小学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董枝明 编
图书标签:
  • 昆虫学
  • 科普
  • 少儿
  • 自然
  • 动物
  • 生物
  • 益智
  • 科学
  • 观察
  • 图鉴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52203
版次:1
商品编码:11890744
包装:平装
丛书名: 走进大自然百科图鉴
开本:20开
出版时间:2016-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26
字数:169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是非常全面的少儿科普图鉴书,精选了我们身边常见的40余种昆虫,图文并茂地详细讲解各种昆虫的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变态过程,以及与之相关的奇趣小故事,使儿童更加了解身边的有趣昆虫。其中的昆虫的小漫画更可让小读者爱不释手。

内页插图

目录

蜻蜓1
蟑螂4
蜜蜂7
蜣螂10
椿象13
螳螂16
瓢虫19
步甲22
虎甲25
天牛28
蚂蚁31
蚊子34
苍蝇37
蝗虫40
蟋蟀43
蝈蝈46
胡蜂49
竹节虫52
叩甲55
蝉58
萤火虫61
吉丁虫64
金龟子67
锹形虫70
埋葬虫73
蜡蝉76
象鼻虫79
蜉蝣82
龙虱85
水龟虫88
蝼蛄90
食蚜蝇92
蝴蝶95
蛾子99
毛毛虫103
蚕105
仰泳蝽108
纺织娘110
水黾112
蠼螋115
白蚁118
跳虫121
石蝇123

前言/序言


飞羽与鳞翼的奇妙宇宙:一次探索之旅 想象一下,在某个阳光斑驳的午后,微风拂过草叶,带来阵阵泥土的芬芳。这时,你可能会注意到,身边的世界并非你以为的那般宁静。空气中,似乎隐藏着无数微小的生命,它们用灵巧的翅膀划破寂静,用鲜艳的色彩点缀大地,用奇特的形态诉说着自然界的无穷奥秘。它们,就是那些在我们指缝间、花丛里、枝叶间悄然生长的“飞羽与鳞翼”——昆虫。 本书将带您深入这个宏伟而又精致的微观宇宙,一次充满惊奇与启发的探索。我们不会止步于简单的图鉴式介绍,而是试图揭示这些小生命背后的生存智慧、演化传奇以及它们与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 第一章:微小身体,宏大世界——昆虫的惊人多样性 当我们谈论“昆虫”时,我们脑海中可能浮现的是一只嗡嗡作响的蜜蜂,一只跳跃的蚱蜢,或者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然而,这仅仅是冰山一角。昆虫,作为地球上种类最多的生物类群,其多样性之丰富,足以令人目眩神迷。 在本章中,我们将踏上一场穿越不同昆虫家族的奇妙旅程。我们将认识那些身披坚硬铠甲的甲虫,它们仿佛来自远古时代的骑士,守护着自身的秘密;我们将邂逅那些拥有华丽翅膀的蝶蛾,它们用变幻莫测的图案绘制着生命的诗篇;我们将与那些忙碌不停的蚂蚁和白蚁亲密接触,了解它们令人称奇的社会结构与协作能力;我们将惊叹于那些擅长伪装的竹节虫和叶䗛,它们是如何将自己融入环境,成为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我们还会深入了解那些夜间活动的精灵,如萤火虫,它们在黑暗中用生命的光芒点亮星空。 我们将从宏观的角度审视昆虫的身体构造:它们为什么有六条腿?为什么会有外骨骼?它们如何感知世界?我们将逐一解答这些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深刻生物学原理的问题。你将了解到,昆虫看似小巧,却拥有着极其精密的生物机械和感官系统,使它们能够适应各种极端环境,并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繁衍生息。 第二章:生存的艺术——昆虫的非凡本领 在自然界,生存是永恒的主题。昆虫,以其令人惊叹的智慧和适应能力,将生存的艺术发挥到了极致。本章将深入探究昆虫那些令人称奇的生存本领。 我们首先会关注昆虫的“防御术”。从坚硬的外壳到会喷射化学物质的“战术”,从令人望而生畏的毒液到巧妙的伪装,昆虫用各种方式保护自己免受捕食者的侵害。你将了解到,有些昆虫不仅擅长模仿,甚至能模仿其他昆虫的警告色,让潜在的威胁望而却步。另一些昆虫则发展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团队合作”,在面对危险时,它们会协同作战,共同守护家园。 接着,我们将目光投向昆虫的“捕食技巧”。有些昆虫是高效的猎手,它们拥有敏锐的感官和迅捷的身手,能够捕捉比自己体型小得多的猎物。我们将探究它们独特的捕食策略,例如螳螂的伏击,蜘蛛的陷阱,以及水生昆虫的“声纳”定位。此外,我们还会发现,一些昆虫的捕食方式更是超乎想象,它们甚至能利用化学信号或物理诱饵来达到目的。 生命离不开繁衍。本章还将深入探讨昆虫的“繁殖之道”。从求偶的仪式到生命的孕育,再到后代的抚养,昆虫的繁殖过程充满了生命的奇迹。你将了解到,有些昆虫的交配方式令人惊叹,而另一些昆虫则展现了令人动容的母爱或父爱,它们会精心呵护自己的卵和幼虫,直至它们独立生存。而那些经历完全变态的昆虫,如毛毛虫变成美丽的蝴蝶,更是将生命的“蜕变”演绎得淋漓尽致,其背后蕴含的生命力令人敬畏。 第三章:生命之网的织造者——昆虫的生态角色 昆虫并非孤立的存在,它们是地球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章将揭示昆虫如何编织着这张错综复杂的生命之网。 我们将首先认识昆虫作为“传粉者”的伟大贡献。蜜蜂、蝴蝶、甲虫等,它们在采集花蜜或花粉的过程中,无意间将花粉从一朵花传递到另一朵花,完成了植物的授粉过程。可以说,我们餐桌上的许多水果、蔬菜以及我们周围的绿色植物,都离不开这些小小的传粉者的辛勤劳动。我们将深入了解不同昆虫与植物之间演化出的奇妙共生关系。 然而,昆虫的角色并非总是“合作”。它们也是重要的“分解者”。许多昆虫,例如粪金龟和各种幼虫,以腐烂的动植物残骸为食,将有机物分解,使其能够重新被土壤吸收利用。如果没有它们,地球将被废弃物覆盖,生命将难以延续。 同时,昆虫也是食物链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它们既是许多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乃至其他哺乳动物的食物来源,也是许多捕食性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的猎物。它们维持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一旦昆虫的数量发生剧烈波动,整个生态系统都可能受到影响。 本章还将探讨昆虫在“土壤健康”中的作用。许多昆虫生活在土壤中,它们的活动可以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促进有机质的分解,从而改善土壤的结构和肥力。 第四章:人与昆虫——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人类与昆虫的关系,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古老和复杂。本章将带领我们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探寻人与昆虫之间的联系与影响。 我们将回顾历史上,昆虫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从古埃及人对圣甲虫的崇拜,到丝绸之路上的蚕宝宝,再到古代人们对食虫的智慧,昆虫早已渗透进人类的文化、经济和生活之中。它们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例如丝绸、蜂蜜、染料,它们也曾被视为神圣的象征或神秘的启示。 然而,并非所有的昆虫都是“朋友”。我们也将客观地审视,昆虫对人类造成的挑战。一些昆虫是农业生产的害虫,它们啃食农作物,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另一些昆虫则可能传播疾病,威胁人类的健康。我们将了解科学家们如何研究这些“令人头疼”的昆虫,并探索可持续的害虫防治方法,以期在保护人类利益的同时,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更重要的是,本章将引导我们思考,在日益变化的环境中,人类的活动如何影响着昆虫的生存。城市化、农药的使用、栖息地的破坏,都在悄悄地改变着昆虫的命运。我们将认识到,保护昆虫,就是保护我们自身的生存环境,因为它们是地球健康状况的重要指示器。 结语:拥抱微观世界的无限可能 “飞羽与鳞翼的奇妙宇宙”并非遥不可及,它们就在我们的身边,用它们独特的生命姿态,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通过本书,我们希望点燃您对昆虫世界的好奇心,激发您观察和探索的兴趣。 当我们下次漫步在户外,不妨放慢脚步,仔细观察那些在花丛中忙碌的小生灵,感受它们顽强的生命力,领略它们精妙的生存智慧。也许,在每一次的驻足凝望中,您都能发现新的惊喜,感受到这个微小而又宏大的世界所蕴含的无限可能。让我们一起,用更宽广的视野,更包容的心态,去认识、理解并尊重这些地球上最古老、最多样的居民。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科普读物的成年读者,我必须说,《昆虫 [中小学生]》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完全超出了我对“中小学生”读物的预期。它没有回避复杂的主题,反而以一种引导性的方式,将复杂的分类学、解剖学甚至行为生态学的知识点巧妙地串联起来。比如,书中对不同目昆虫的系统分类,虽然是为初学者设计的,但其逻辑清晰、脉络分明,足以让一些入门级的业余爱好者感到受益匪浅。我记得有一章专门讲了昆虫的“超级感官”,对比了它们对紫外线、电场乃至磁场的感知能力,那种震撼感,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人类感官的局限性。此外,作者在行文过程中穿插了一些有趣的“冷知识”或历史典故,比如某些古老文明如何利用昆虫制作染料或药物,这极大地丰富了阅读体验,使内容更加立体和有历史厚度。这本书的装帧和纸张质量也值得称赞,用料扎实,即使是经常翻阅也不会轻易损坏,体现了出版方对科普事业的认真态度。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科学探究精神”的强调。它不满足于简单地告诉我们“是什么”,而是鼓励我们思考“为什么”和“怎么样”。在介绍完某种昆虫的捕食技巧后,书中常常会设置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读者去观察身边的环境,尝试自己去验证书中的理论。比如,它会建议我们记录同一片草地上不同时间段昆虫的活动规律,这无疑是将书本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起来的典范。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昆虫保护”议题的探讨,它不仅指出了栖息地丧失的威胁,还提供了很多力所能及的保护措施建议,比如如何在自家花园中为有益昆虫创造安全的环境。这种从知识到行动的转化,是优秀科普读物的最高境界。阅读完后,我感觉自己不仅获得了知识,更培养了一种观察自然的习惯和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价值所在。这本书,绝对值得每一位对自然充满好奇的读者珍藏。

评分

这本《昆虫 [中小学生]》简直是打开了我对自然世界的一扇全新的大门!我原本以为昆虫就是那些在花丛中飞舞的小东西,顶多就是认识几只蝴蝶和蜜蜂。但读了这本书,我才发现,原来昆虫的世界如此广阔而精妙。书里对不同昆虫的习性描述得细致入微,比如那蚁群的社会结构,简直比人类的组织还要严密高效,让人不禁拍案叫绝。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变态发育的章节,从幼虫到成虫的蜕变过程,配上那些生动的插图,简直像看科幻大片一样引人入胜。那些关于昆虫如何利用环境进行伪装的技巧,更是让我大开眼界,原来一根枯草或一片叶子背后,可能藏着一个身怀绝技的“小间谍”。这本书的语言非常平易近人,即便是像我这样的初学者也能轻松理解那些复杂的生物学概念。它不是那种枯燥的教科书,而更像是一位知识渊博的昆虫学家,手把手地带着我们探索这个微观宇宙的奇妙。读完后,我出门看任何一只小虫子,都会多一份敬畏和好奇心,真想立刻拿着放大镜去寻找书里提到的那些“明星昆虫”!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知识的传授,它更像是一种对生命个体尊重的启蒙。在以前,我常常随手拍死那些不小心飞进房间的飞蛾或蚊子,觉得它们不过是碍眼的“害虫”。可是在阅读了关于每种昆虫在生态系统中扮演角色的那部分内容后,我的心态彻底转变了。书中详细阐述了蜜蜂授粉对农作物的重要性,粪金龟对土壤分解的贡献,甚至连那些看似一无是处的小蠹虫,也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这种“万物皆有其用”的哲学思想,通过生动的事例被植入读者心中。我特别欣赏作者对“昆虫的语言”的探索,那些关于信息素、振动交流的描述,揭示了生物间复杂而沉默的沟通网络。这本书让我明白,每一个微小的生命,都有其独特的生存智慧和价值,它们共同编织了这个地球上最庞大、最古老的生命系统。这种对生命的敬畏感,是任何传统课程都难以替代的。

评分

说实话,我对自然科普类书籍一向持保留态度,很多都是图多字少,或者文字过于学术化,读起来像在啃“硬骨头”。然而,《昆虫 [中小学生]》这本书却展现出一种难得的高水准平衡感。它巧妙地将科学的严谨性与趣味性融合在一起,让我在阅读过程中几乎没有感到任何乏味之处。印象最深的是它对昆虫听觉和视觉系统的解析,那种细节的描述,让我开始思考,我们人类引以为傲的感觉器官,在某些昆虫面前可能还相形见绌。例如,关于蜻蜓那几乎360度的复眼结构,书中分析得极其透彻,甚至涉及到了光线的折射和图像的合成,讲解得深入浅出,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功力。而且,本书在版式设计上也下足了功夫,那些彩色的、高清晰度的昆虫照片,简直可以单独拿出来当艺术品收藏。当我翻到关于食虫植物如何引诱和捕捉昆虫的章节时,那种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带来的震撼感,远超课堂上听到的任何说教。这本书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是激发青少年对生命科学兴趣的绝佳工具。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宝宝很喜欢,大人看也很好。

评分

质量好,内容佳,多买一些屯起来

评分

书的质量很好,清晰!儿子好喜欢!

评分

书的质量很好,清晰!儿子好喜欢!

评分

凑单购买,小孩还比较喜欢

评分

京东上买的东西太多了,无法一一评价,这件物品还是不错的

评分

质量好,内容佳,多买一些屯起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