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古琴演奏家、教育家李祥霆经过长达40年的教学实践,将原书进行调整修订,将指法及其运用的叙述加细并补充一些小曲作为练习,又附上简谱,以适应众多的、没有条件直接向老师学习的爱好者。
李祥霆,满族,祖籍辽宁岫岩,精于琴,萧,诗,书,画及即兴演奏、即兴吟唱。1940年4月出生于吉林辽源市。1957年起9币从查阜西学古琴,溥雪斋、潘素学国画;1958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吴景略学古琴;1963年毕业留校任教;1989年3月到英国剑桥大学作古琴即兴演奏研究;1990年起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音乐研究中心任客座研究员,教授古琴和洞箫;1994年10月回到中央音乐学院继续任教。现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中国琴会)荣誉会长,国际古琴学会荣誉会长,中国民族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1988年李祥霆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分会年展,1989年在伦敦大学中国美术馆举行个人画展。1991年在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作《国画与古琴音乐的点线之美》演讲。除在国内演出,还曾多次到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十多个国家及香港、台湾地区演出,其中有四十多场独奏音乐会,并在一些大学作学术演讲。在国内外出版有《李祥霆古琴艺术》(法国音乐台出版),《幽居》(香港“龙音”唱片公司出版),《和平之道》(TAOOFPEACE)与美国音乐家即兴重奏)等唱片、录音带、录影带十多种。发表论文主要有《略谈古琴音乐艺术》、《吴景略先生古琴演奏艺术》、《查阜西先生古琴艺术》、《古琴即兴演奏艺术研究大纲》、《弹琴录要》等,新旧体诗《自嘲》等及古琴曲《三峡船歌》、《风雪筑路》。著有《唐代古琴演奏美学及音乐思想研究》一书在台北出版。
前言
一、古琴概述
二、古琴基础知识
(一)古琴的结构
(二)古琴的定弦、音位及记谱法
(三)弹琴姿势
三、右手基本指法
四、泛音
五、调弦顺序
六、左手基本指法
七、基础琴曲
(一)长相思
(二)鹤冲霄
(三)秋风词
(四)凤求凰
(五)阳关三叠
(六)酒狂
(七)平沙落雁
(八)鸥鹭忘机
(九)普庵咒
(十)关山月
(十一)长门怨
八、练习方法
附录
一、本书所用减字谱索引
二、古琴弦法表
三、古琴上弦法
四、弹琴录要
五、新制古琴的选择
六、琴桌略图
七、可拆卸琴桌侧板与桌面接合插头与插座示意图
再版后记
(三) 作为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人,古琴一直是我心中一个特别的存在。那种幽远、沉静的韵味,总是能触动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这次有幸接触到《古琴实用教程(修订版)》,真是让我对学习古琴的信心倍增。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不像是那种枯燥的教科书,反而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它在教授指法和乐曲时,并没有生硬地列出一堆规则,而是融入了许多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例如,在讲解某个乐句时,它会告诉你这个乐句在情感上应该如何表达,应该用什么样的力度去弹奏,才能更好地传达出作曲家的意图。这种“有温度”的教学方式,让我觉得古琴的弹奏不仅仅是技巧的堆砌,更是情感的抒发。 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古琴音乐“意境”的探讨。它不像其他一些教材,只关注“弹对音”和“弹对指法”,而是引导我去体会古琴音乐所营造的氛围,去感受其中的“空灵”、“寂静”、“淡远”等美学特质。这种从“技”到“道”的升华,是我一直以来在学习各种乐器时所追求的。 此外,这本书在选曲上也颇具匠心。它挑选了一些非常经典的古琴名曲,并且在讲解时,不仅提供了详细的指法和节奏,还对曲子的背景、意境进行了深入的解读。这让我觉得,我不仅仅是在学习一首曲子,更是在学习一段历史,理解一种文化。 我曾尝试过一些网络上的教学视频,但总觉得缺少了那种系统性和权威性。《古琴实用教程(修订版)》则不同,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完整的学习框架,从基础的认知,到指法的掌握,再到乐曲的演绎,一步步引导我深入。 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学习古琴的无限可能。它不仅教会我如何去弹奏,更重要的是,它教会我如何去“听”,如何去“感受”,如何去“品味”古琴音乐的独特魅力。我相信,这将是一次充满收获的学习之旅。
评分(二) 我一直在古琴的海洋中摸索,尝试过不少学习资料,但总感觉有些碎片化,缺乏系统性。直到我看到了《古琴实用教程(修订版)》,才真正感觉找到了“靠谱”的引导。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不仅仅是想教会你弹奏几个曲子,而是希望你能够真正理解古琴,掌握弹奏的精髓。 其中,关于指法的讲解,我觉得是这本书的一大亮点。很多教材在指法上都只是点到为止,留给学习者自行摸索。但这本书则不然,它对每一个指法都进行了细致的入微的剖析,从手型、力道、角度,到发声时的细微变化,都做了清晰的图文说明。我特别喜欢它用大量的篇幅去讲解“按、滑、揉、绰、铰”等基本指法,并且配以了非常具体的练习方法。这让我明白,看似简单的动作背后,其实蕴含着丰富的技巧和讲究。 而且,我注意到书中在讲解指法时,并没有回避一些初学者容易遇到的难点,比如如何做到指法之间的自然过渡,如何让声音更加连贯流畅。它会直接点出问题,并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对于我这样的“卡壳”型学习者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它没有回避问题,而是鼓励你去面对和解决问题,这种态度让我觉得非常受用。 此外,我看到这本书在编排上,也考虑到了不同学习阶段的需求。它不仅仅是为零基础的初学者准备的,似乎也为已经有一定基础的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梳理和提升的平台。从基础的单音练习,到简单的乐曲片段,再到逐渐深入的乐曲讲解,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让我在每一次翻阅都能有新的收获。 总的来说,《古琴实用教程(修订版)》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它的“精细”和“深入”。它不是蜻蜓点水式的教学,而是扎根于古琴艺术的核心,将每一个细节都挖掘出来,并用最清晰、最易懂的方式呈现给读者。我坚信,这本书将是我学习古琴道路上一个不可或缺的伙伴。
评分(四) 我一直认为,学习任何一门技艺,最关键的是找到一本好教材。《古琴实用教程(修订版)》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一本值得信赖的宝藏。虽然我才刚刚开始翻阅,但已经能够感受到它背后倾注的心血。 书中的内容编排,给我的感觉是“恰到好处”。它没有过于冗长的理论介绍,也没有过于简单的技巧罗列。一切都显得那么有条不紊,那么符合学习的逻辑。我尤其喜欢它在介绍指法时,会给出非常形象的比喻和贴切的类比,这让我这种“形象思维”占主导的学习者,能够更快地理解抽象的动作要领。 我发现,这本书在处理一些初学者容易犯的错误方面,做得非常细致。它似乎能够预判到我们在练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每一个“坑”,并且提前给出“避坑指南”。比如,在讲解某个指法时,它会特别提醒我们要注意“气息”的配合,注意“身体”的放松。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却往往是决定演奏水平高低的关键。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古琴“散、按、泛”三种音色的讲解,非常到位。它不仅仅是告诉你这三种音色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它会教你如何通过不同的指法、触弦力度和位置,来产生丰富多样的音色变化。这让我明白,古琴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其音色的变化无穷,以及通过音色来传达情感的能力。 而且,我看到书中还介绍了一些关于古琴演奏的“道”的层面的东西。比如,关于“虚实”、“静躁”的理解,以及如何在演奏中达到“形神合一”的状态。这些内容,虽然有些抽象,但却让我看到了古琴艺术超越技巧本身的深度。 总的来说,《古琴实用教程(修订版)》给我的感觉是,它既有扎实的“硬功夫”,又有深厚的“软实力”。它不仅仅是教授你弹奏的技巧,更是在引导你理解古琴艺术的精髓,培养你对古琴的审美情趣。我相信,这本书将是我学习古琴过程中,最得力的助手。
评分(五) 古琴,这件承载着千年文化的乐器,总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让我心生向往。在寻找入门途径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零散的资料,但总感觉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直到我拿到《古琴实用教程(修订版)》,才仿佛找到了打开这扇大门的关键。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专业且人性化”。它在内容的组织上,既有科学的逻辑性,又不失学习的趣味性。我喜欢它在讲解基本功时,会配以大量的图示,并且标注得非常清晰,让我能够准确地模仿。这对于我这样没有老师指导的自学者来说,至关重要。 让我特别感动的是,书中对于古琴的“传承”和“创新”有着独到的见解。它在介绍传统曲目和指法的同时,也鼓励学习者在掌握基本功的基础上,去探索和发展属于自己的演奏风格。这种开放的态度,让我觉得古琴艺术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不断地发展和丰富。 我注意到,书中还专门辟出了章节来讲解古琴的“减字谱”和“工尺谱”,这对于我这个对传统乐谱一无所知的人来说,简直是太及时了。它将复杂的乐谱符号,用最浅显易懂的方式进行了解释,并且配以大量的实例,让我能够很快地掌握读谱的技巧。 而且,这本书在介绍乐曲时,不仅仅是简单的指法和节奏说明,还会涉及到一些关于乐曲创作背景、情感寓意等方面的解读。这让我觉得,我不仅仅是在学习“弹奏”,更是在学习“理解”和“感受”古琴音乐。 从这本书的整体风格来看,它既有严谨的学术态度,又不乏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它让我看到了,学习古琴,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一项技能,更是为了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一次深刻的对话。 总而言之,《古琴实用教程(修订版)》是一本让我充满期待的书。它以其扎实的学识、精美的设计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为我打开了通往古琴世界的大门。我相信,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能够真正地领略到古琴艺术的博大精深。
评分(一) 作为一名古琴初学者,我怀揣着对这件古老乐器深深的敬意和学习的热情,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引领我入门的教材。终于,我偶然翻阅到了这本《古琴实用教程(修订版)》,初次接触便被其扎实的内容和严谨的编排所吸引。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钻研,但仅从目录和前言便能感受到作者的用心良苦。 书籍的结构安排非常清晰,从最基础的乐器介绍、指法讲解,到基本的乐曲练习,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我尤其欣赏的是,教材并没有一上来就堆砌复杂的理论,而是将理论知识巧妙地融入到实践练习中。例如,在介绍某个指法时,会立即配以一个简单的练习曲,让学习者能够即时体会指法的运用,加深理解。这种“知行合一”的学习方式,对于初学者来说无疑是最有效的。 此外,教材中对古琴的保养和调弦方法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这对于我这样对古琴完全陌生的新手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了解如何正确地保养古琴,不仅能延长乐器的寿命,更能保证演奏的音色纯正。而学会自己调弦,则让我觉得离掌握这件乐器又近了一步,不再需要依赖他人。 我个人认为,一本好的教程,除了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和信心。《古琴实用教程(修订版)》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教材中穿插了一些古琴的历史文化介绍,以及一些著名的古琴曲的赏析,这些内容让我在学习枯燥指法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古琴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这种人文关怀,让我在枯燥的指法练习之余,多了一份精神上的慰藉和动力。 总体而言,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专业、系统、且充满人文关怀。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法的指导书,更是一扇通往古琴艺术世界的门。我非常期待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在这本书的指引下,一步步踏入古琴的奇妙领域,感受它独特的魅力。
评分好,实用,挺好,挺实用
评分挺好的
评分不错,正版。
评分挺不错的一本书!买什么都得选自营的!
评分纸张还不错,开始把古琴学起。
评分经典教材,学古琴用的,不错
评分很棒。
评分书很好
评分很好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