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1.這是一本有史、有趣、有思、有味的大眾曆史讀物。
2.這是一本作者曆時近18年的積纍,數易其稿,寫成的心血之作。(作者錶示)
3.這是一份普及曆史文化常識、觸摸社會心理深處的解密檔案。
4.這是一部能夠透過30餘年的中國話語,閱讀曆史、啓發思考的書。
5.這是一份話題豐富、適閤碎片化閱讀、快速記憶並靈活運用的高規格談資手冊。
6.本書內容曾受到著名齣版傢瀋昌文、知名文化批評傢王曉漁的肯定。
海報:
內容簡介
《直言:1978—2012中國話語》是一本大眾曆史讀物,卻比普通的大眾圖書多一分思考與厚重。它以編年體的結構,選取瞭1978—2012年間反映當時社會變化及社會心理的各種話語,生動真實地呈現瞭這段曆史,是中國社會文化變遷的一個側影,是一份跨越三十餘年、兼具人文思辨和知識趣味的曆史檔案。讀者可以從中讀到當代中國人在改革開放過程中鮮活的生活軌跡和社會心理曆程。
作者簡介
劉青鬆,生於1975年,重慶萬州人,有多年媒體、齣版從業經曆,現為自由寫作者,已齣版的圖書作品有:《真話》、《天朝的天窗:晚清最後十年報刊風暴》等。
目錄
1978年:喇叭褲能吹響嚮四化進軍的號角嗎?
不剪不流行,不捲不要錢
我有紅心,不收情書
我們的青年並不是看見婦女就起壞心思的人
不需要寫“華主席,黨中央”
人民不會永遠沉默
1979年:讀書無禁區
十八歲參加瞭美國的搖擺隊
人民需要接吻
多麵的反思
一聲“同誌”暖我心
1980年:這裏齣租西服
演時裝,選麥剋
萬元更光榮
人生思考
黨鼓舞我們去改革
1981年:你們劍橋建多大的橋?
“五講四美”
可口未必可樂
馬剋思主義是不怕批評的
1982年:交五毛錢,就可以搞對象瞭
“秦香蓮上訪團”
鑒彆黃色歌麯,抵製資本主義廣告
技術“投機倒把”
新聞要齣口,也要內銷
不可“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
公道自在人心
1983年:這裏的服務比國營餐廳好100倍
“一呼就應,一倒就靈”
當瞭和尚要撞鍾
封麵女郎與“精神汙染”
人道主義和異化
不能哪個炕頭熱,就在哪兒睡
1984年:請給我們鬆綁
韆裏大團結
請給我們鬆綁
中國心
民主不是起哄,更不是兒戲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1985年:新婚夫婦學校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什麼,北京?
一腔熱血,染紅瞭太過平淡的曆史
你這個教師沒什麼意思啊
牧牛人不可能牧好歌舞團
窮山在呼籲
1986年:我就不是醜陋的中國人
嫁人要嫁海陸(落)空
牛鬼蛇神都上颱瞭
每一個中國人都是一條龍
破産國企,皮包公司
言者有功,聞者受益
1987年:肯德基裏辦婚禮
領導帶頭買彩票,肯德基裏婚禮俏
納稅人遇到公務員
在場
主張改革就是馬剋思主義
1988年:我反對
躲在屏風後麵量三圍
讓我們承認危機吧
社會主義倒白菜,中南海裏購股票
你們一傢作為公民,政府仍要為你們服務
民主進程
1989年:曆史不會割斷
大風從東吹到西,從北颳到南
不死的心
媒體動態
神聖的權利
思念依然無盡
曆史不會割斷
1990年:方帽子裏煎不齣牛肉餅
摔打摔打吧
我的心需要你狠狠地敲
署名“言放”
紅帽子
嚮人民保證
1991年:一塊紅布
國有夜總會,山寨3?15
同誌無病,盲流有夢
一塊紅布
隻唯實
姓“社”還是姓“資”
沒有辦不到的事,隻有想不到的事
1992年:餡餅教授,地攤市長,通天農民
天上掉餡餅?
凡事有說法?
辭職、下海
攤派這麼多?
不換腦筋就換人
1993年:以人民的名義
性商店,內在美
用錢這麼用,找錢也是難上加難
這個問題,我們會後單獨談談
草帽歌
以人民的名義
隻有忠於史實,纔能忠於真理
1994年:中南海法製課
雄起乃大雅,對應是雌伏
昭示後人,韆鞦永記
走嚮邊緣
搞新聞封鎖適得其反
先生應當坐在主座上
1995年:他的肚子怎麼就裝不滿呢?
傳教士
“刁民”和土匪史觀
專區和特區
冰點
肚子問題
萬言韆語
1996年:沒什麼大不瞭的
最低消費,最高誘惑
堅決堵住電腦網
不托市
人啊,人!
1997年: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勾肩搭背要罰款
參差多態乃是幸福的本源
中國不踢球
就要靠法治
1998年:徵購隱私
我們的社會不需要這樣的烈女
我們這個時代太沒齣息瞭
我犯瞭哪條法?
我隻是想說幾句
交鋒
1999年:抵製美國貨,計算機除外
電與火的體驗
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淚流滿麵
曆史畢竟是動瞭
改革很難,民主不易
全球化
2000年:成功,一種惡俗
我什麼都不想要
三重門
分歧是不可怕的
就是想活,我們纔齣來呀
2001年:做愛做的事
改變中國,要全民自覺
假如媒體缺席
饅頭辦、黨支部
2002年:我的傢,在水裏,就在水下60米
青春無瑕同盟
上大學的料
彪悍的外賓
你的老傢在哪裏
我首先是個公民
2003年:人民利益高於一切
你快樂就好
人民利益高於一切
我們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我長大可不想像爸爸那樣賣肉
不要說謊,不要說“無可奉告”
2004年:還能否長一丁點善良的心
做人要厚道
還能否長一丁點善良的心
標語集錦
睡在街上羞不羞
往事並不如煙
2005年:此地錢多,人傻,速來
慷納稅人之慨,我再也不要聽到
一再被錯過的警告
為錢辦學最不過癮
最好的航母
2006年:有誰還關心“好人”
為什麼你願意來拍我,卻不願意擁抱呢?
三峽好人大戰黃金甲
安全感
像《皇帝的新裝》中的那個小孩
一個民族的精神命脈
2007年:結婚證要不要年檢?
全力做好輿論引導
領導與群眾
釘子戶
喪傢狗
2008年:國足再敗我們無話可說
大刀嚮二奶頭上砍去
我想你應該是一個成熟的成年人瞭吧?
“以前沒有網絡的時候多好啊”
無跟帖,不新聞
無民間,不中國
願逝者安息,活者生還,國人都得到救贖
2009年:嫁給黃世仁
該樓屬於自殺
讀懂中國
民主沒有什麼可怕的
2010年:媒體作鏡
微博元年
老百姓就可以打瞭?
我熱愛這個國傢
自由自在的靈魂
2011年: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
等一等你的靈魂
富就要富到極緻
更猛的爸
首先還是要感謝國傢
2012年:你幸福嗎?
超乎想象力的中國
山河都不依舊瞭
該哭還是該笑?
後記
精彩書摘
不剪不流行,不捲不要錢
“喇叭褲能吹響嚮四化進軍的號角嗎?”
1978年,易中天在武漢大學讀書。當時社會上流行喇叭褲,也流行老師拿著剪刀守在校門口剪學生的喇叭褲腿。在某些人眼裏,喇叭褲代錶沒落、腐朽,是資産階級的褲子,穿喇叭褲,是道德品質問題,更是政治立場問題。當“問題青年”的喇叭褲在武大校園裏流行,校方高度警惕,掛齣一條醒目的標語:“喇叭褲能吹響嚮四化進軍的號角嗎?”
很快,有學生在那條標語上加瞭一句話:“請問:什麼褲能吹響?”
2006年,作為學術明星的易中天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演講時說,“改革開放頭十年最先發展起來的就是最先穿喇叭褲的地方,那個地方的名字叫廣東!”
20世紀80年代,路透社曾針對《新聞聯播》播音員的著裝變化感嘆:在中國,服裝也是政治。如果換成中國特色的錶述,那就是:在中國,服裝也是生産力。
軋馬路
1978年,時年34歲的蘇州市民褚崇禧得到瞭新生──曾因讀瞭一位好友評點時政的文章而身陷囹圄的他,在這一年得到平反;經人介紹,他認識瞭一位姑娘侯惠惠。
第一封情書讓褚崇禧絞盡腦汁。為怎麼稱呼對方,他猶豫瞭好久。按照之前的慣例,就算是寫情書,抬頭也隻能稱呼尊敬的某某某同誌。“文革”期間,情書上更是韆篇一律的“為瞭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毛主席教導我們說”,“此緻崇高的革命敬禮”之類的話。
最終,褚崇禧寫信時大膽以“惠惠”相稱,甚至提齣,等惠惠晚上10點下班後,相約在一座小橋旁見麵。他心裏忐忑不安——在當時,男女青年私下約會是一件被很多人看作墮落、無恥的事,談戀愛像搞地下活動,女孩子坐在男友的自行車後座上,一見前麵有人,趕緊下車,低頭紅臉。
褚崇禧和他的惠惠在公園裏約會,手拉手軋馬路。“軋馬路”這個詞在那一年裏流行起來,馬路上的戀人們像春草一樣瘋長……
電燙
“雖然單調的灰色藍色衣服仍然是標準的服裝,但是女人開始湧嚮百貨商店,從有限的供應品中選購衣料。在城市,新時興的是捲發和電燙發型,北京排隊最長的地方是理發店。”這是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1978年6月8日對中國的報道。
1978年9月,北京著名的四聯理發館重新開業。開業那天,排隊的人差點把理發館擠爆。館裏最紮眼的就是四颱電燙機。幾傢國外電視颱的記者趕來采訪拍攝。
此前,燙發被指責為資産階級情調,隻有個彆演員或參加外事活動的人員,纔能持介紹信到理發店燙發。據說,允許四聯恢復燙發,是經過特批的。當時,京城乃至全國僅此一傢。
後來,燙發流行開來,有的理發店內貼瞭標語:不捲不要錢。
我有紅心,不收情書
“尊重知識,尊重人纔。”
這是當年流行的口號。
1978年,曾經下鄉插隊做瞭三年農民,又在棉紡織廠當瞭七年的搬運工之後,28歲的張藝謀決定報考北京電影學院。
5月,張藝謀爭取到一次齣差北京的機會,他從自己拍攝的一大堆攝影作品中挑齣60幅,奔赴北京電影學院的招生考場。負責招生的老師看瞭他的作品集,麵露喜色,但一問他的年齡,超齣北影招生規定的最大年齡6歲。老師們不忍挫傷張藝謀的積極性,告訴他,北影在西安設有招考點,可以去那裏碰碰運氣。
迴到西安,張藝謀前去報名。可是,年齡是死規定,人傢愛莫能助。
後來,在愛惜人纔的文化部部長黃鎮的幫助下,事情有瞭轉機。8月,陝西第八棉紡織廠革委會收到北影的緻函:學院經過看張藝謀作品和麵談,為瞭讓他有深造的機會,經過慎重考慮,決定破格錄取;根據上級文件的規定,張藝謀工作已滿5年,所以,上學期間請原單位照發工資;請廠裏給張藝謀做一個政審,由張本人帶迴政審錶。
“如不招秦暉,我就一個也不招瞭。”
1978年,已插隊9年、隻讀過6年小學的秦暉報考蘭州大學曆史係趙儷生教授的研究生。秦暉雖然成績很好,但他“先天性青光眼,右眼失明,左眼視神經萎縮,裸視力0。2,矯正視力僅0。7”,不閤體檢標準。趙儷生為瞭錄取秦暉,力排眾議,說:“如不招秦暉,我就一個也不招瞭。”他還斷言:“秦暉就是失明,也可以成為又一個陳寅恪。”
校方終於破例。現在,秦暉是清華大學曆史係教授、博士生導師。
“我年齡不小瞭,我要把有限的青春,用在無限的學習當中!收起你的情書吧。”
1978年5月1日,外國文學名著解禁。其後,每個星期天,北京王府井書店都有新書開賣,書店一開門,等候的人群蜂擁而入,在櫃颱前排起長隊。那個時候還是櫃颱售書,買書的人隻能遠遠地看哪些是新書,練就瞭一副好眼神。
這一年,中山大學中文係學生信力建的想法是,“不每天都去泡圖書館的大學生算什麼大學生?”那時,每天清晨,每所大學的圖書館外都有排隊等著開門去占位的學生。
信力建的一位女同學,容貌俊美,身材苗條,成為很多男生的夢中情人。那年她已26歲,心思卻完全放在學習上,為避免男生對她動心思,影響她學習,她有意不修飾自己,即便有件好衣服,也把它穿在舊衣服裏邊。她的作息絕對四點一綫:教室—圖書館—宿捨—食堂。有天晚上,她說夢話:“我年齡不小瞭,我要把有限的青春,用在無限的學習當中!收起你的情書吧。”
“有瞭革命化纔有機械化”
1978年是恢復高考第二年。這一年全國高考共有610萬人報考,錄取40。2萬人。語文試捲第一部分是給一段文字加上標點符號,第一題是:實現機械化要靠人的思想革命化有瞭革命化纔有機械化機械化不是一口氣吹齣來的要經過一番艱苦奮戰纔能成功要把揭批四人幫的鬥爭進行到底要肅清他們的流毒促進人們的思想革命化一個軟懶散的領導班子是挑不起這付重擔的。
“自帶馬列、毛主席著作和學習用書。”
1978年2月27日,重慶的西南師範學院革命委員會發齣學生入學通知書、新生入學注意事項。注意事項共七條,前五條是:
1。自帶馬列、毛主席著作和學習用書。
2。凡黨、團員應帶黨、團組織關係(一律經所在縣的黨、團組織部門,分彆轉至重慶市的黨、團組織部門)。
3。帶上戶口、糧、油及付(副)食品關係。
4。自帶生活用品,如蚊帳、被子等等。
5。自帶講義費5元。
“把被‘四人幫’耽誤的時間奪迴來。”
當年的另一流行口號。
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的當天,在秦皇島第一瓷器廠,北京大學地球物理係66級畢業生王瑋在日記裏寫道:“上午勞動,裝車,下午學習,大傢議論紛紛,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幕,不知內容是什麼,但總覺得有什麼大的事情發生,國傢改變瞭,我能為她做些什麼呢?”她畢業後分到該廠當工人,因為要“接受再教育”,乾體力勞動乾瞭十年,錶現好,終於當上廠校教師。課餘時間,她除瞭聽收音機就是看書、學英語。
這一天,原湖北《恩施日報》編輯鬍則丘從勞動改造的地方跑迴恩施城裏,要求報社領導為他恢復工作。他的罪名是寫詩攻擊江青,詩雲:“敢嚮女王爭高下,不為奴纔唱贊歌。”四天後,他從高音喇叭中聽見三中全會公報,涕淚長流,去飯館裏喝瞭幾兩玉米酒,並賦詩:“春雷霹靂響寰中,頓散陰雲現彩虹。億萬心花齊怒放,即開酒戒飲韆盅。”
我們的青年並不是看見婦女就起壞心思的人
新聞聯播
北京電視颱1978年1月21日的全部電視節目如下:18:00少兒節目;18:35電視新聞專輯《抓綱治國初見成效》;18:50故事片《六號門》;20:30《新聞聯播》;20:45《國際新聞》。這份節目預告錶提前刊登在《人民日報》上。當年5月1日,北京電視颱改名為中央電視颱。
1978年元旦,《新聞聯播》開播。開播首張串聯單是油印的,留下多處勾勾抹抹的痕跡,原本排在中間位置的新聞“鄧副主席等齣席國務院同外國專傢歡慶新年招待會”被一個長長的箭頭勾到瞭第一條的位置。
三十多年後的《新聞聯播》仍然是政治風嚮標,隻是遭遇瞭一些民間的調侃,比如:“如果有一天,我老無所依,請把我埋在《新聞聯播》裏。”
“在這次會議上的講話和報告中引用的馬剋思、恩格斯、列寜和毛主席的語錄,在報紙上發錶時不要再用黑體字。”
1978年3月18日,全國科學大會開幕式休息時,鄧小平對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方毅說瞭上述這番話。
在場的新華社記者隨即請示方毅:今後所有文章中引用馬剋思、恩格斯、列寜和毛主席的語錄時,是否也一律不要再用黑體字?方毅說:“此事由新華社報告中宣部再請示鄧副主席後執行。”次日,新華社總編室就這一問題給中宣部寫報告。鄧小平批示:“我贊成。”領袖黑體字語錄從此在中國書籍報刊上消失。
“傷痕”文學
1978年8月11日,上海街頭的每個報欄前都是裏三層外三層的人,幾乎人人都在為《文匯報》上一篇題為《傷痕》的小說而落淚。當天的《文匯報》加印至150萬份。有人說,“讀《傷痕》,全中國人所流的淚可以成為一條河。”美聯社的報道說,“中國齣現瞭揭露‘文革’罪惡的‘傷痕文學’。”
當年初,24歲的復旦大學中文係一年級新生盧新華把他的處女作《傷痕》貼在瞭班級牆報上。在復旦校園,這篇小說被傳抄開來。
《文匯報》為瞭讓《傷痕》順利發錶,提齣瞭16條修改意見:小說第一句說除夕的夜裏,窗外“墨一般漆黑”,有影射之嫌,改成“遠的近的,紅的白的,五彩繽紛的燈火在窗外時隱時現”,同時加一句:“這已是一九七八年的春天瞭”;車上“一對迴滬探親的青年男女,一路上極興奮地侃侃而談”,修改成“極興奮地談著工作和學習,談著抓綱治國一年來的形勢”;一直給小說主人公以關愛的“大伯大娘”,則改成“貧下中農”;因為小說“感覺太壓抑”,需要一些亮色和鼓舞人心的東西,在結尾處安排主人公“朝著燈火通明的南京路大踏步地走去”。
《將軍吟》《芙蓉鎮》等“傷痕文學”代錶作相繼問世。
後來,到瞭美國的盧新華說,“傷痕文學”注定是短命的。
1998年,季羨林在其著作《牛棚雜憶》的《自序》裏說:
雖然有一段時間流行過一陣所謂“傷痕”文學,然而,根據我的看法,那不過是碰傷瞭一塊皮膚,隻要用紅藥水一擦,就萬事大吉瞭。真正的傷痕還深深埋在許多人的心中,沒有錶露齣來。我期待著當事人有朝一日會錶露齣來。
“我看放映總比禁止放映好,因為這究竟給我們保全瞭一點麵子,而且闡明瞭一個真理:我們的青年並不是看見婦女就起壞心思的人,他們有崇高的革命理想,新中國的希望寄托在他們的身上。”
1978年,日本電影《望鄉》在中國上映,片中“二戰”時期日本妓女的命運震撼瞭中國觀眾。一些在“文革”中看慣瞭八個樣闆戲的人無法接受,說它是黃色電影,非禁不可。
當時,香港《大公報》嚮巴金約稿。巴金寫瞭篇《談〈望鄉〉》,當年12月1日在《大公報》為他開設的專欄《隨想錄》發錶。巴金在文中用上述一段話錶明瞭他的態度。
此後,他為這個專欄一篇篇寫下去,一共寫瞭150篇。《隨想錄》結集成書,成為巴金晚年的重要作品。
不需要寫“華主席,黨中央”
“利用惡劣手段撕毀偉大領袖毛主席著作第四捲1295頁至1402頁,發泄其反革命仇恨,氣焰囂張,罪行嚴重。”
1978年1月25日,浙江省金華縣人民法院的一份刑事判決書是這樣寫的:
現行反革命犯高鳳宅,又名毛毛,男,現年27歲,傢庭齣身僞職,本人成份學生,浙江省寜波人,捕前係浙江省十裏坪農場勞動教養人員。
高犯思想反動,仇視我黨和社會主義製度,於1976年散布反動言論被送勞教三年,不但不思悔改,反而變本加厲,利用惡劣手段撕毀偉大領袖毛主席著作第四捲1295頁至1402頁,發泄其反革命仇恨,氣焰囂張,罪行嚴重。
上述罪行,經審理事實清楚,證據確鑿,為保衛毛主席的無産階級革命路綫,狠狠打擊現行反革命分子的破壞活動,進一步鞏固和加強無産階級專政,特依法判處現行反革命犯高鳳宅有期徒刑伍年,刑期自1977年12月30日起至1982年12月29日止。
1980年4月23日,金華縣人民法院針對高鳳宅的申訴下瞭一份新的判決書,裏麵說:
本院復查後認為:被告高鳳宅,於1977年在浙江省十裏坪農場勞動教養期間,先後將“毛選”四捲撕下54頁,當大便紙用,是屬政治錯誤,但原判以反革命罪定性判刑不當。根據黨的實事求是和有錯必糾的原則,依法判決如下:
撤銷本院(78)金法刑字第14號對被告高鳳宅現行反革命一案判刑伍年的判決。
“以後給黨中央寫報告寫‘黨中央’就行瞭,不需要寫‘華主席,黨中央’。”
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前的1978年中央工作會議,本來的議題是討論農業問題以及國民經濟安排,卻變成瞭一場漫長的政治辯論。這年5月,鬍耀邦發起的真理標準大討論,捅破瞭中央領導人之間分歧的窗戶紙。在會上,陳雲、萬裏、習仲勛、鬍耀邦等人,批評“兩個凡是”(“凡是毛主席作齣的決策,我們都必須擁護;
直言:1978-2012中國話語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直言:1978-2012中國話語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