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组织行为管理》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实用,二是易读。
本书既面向管理实践,从内容取舍、详略安排、案例选择、环节设计等方面,都尽可能贴近管理实际,缩短从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距离;又面向管理者,从文字表述、要点提示、资料辅助、阅读拓展、复习思考等方面,都尽可能为读者减少困难,提供便利,增加助力。
内容简介
《组织行为管理》是一本面向管理者的组织行为学入门读本。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关于人力资源的管理科学,主要针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开发。同时,也是一门关于组织条件下人类行为规律的管理科学。人的行为在组织条件下会有一些特殊性,组织行为学是专门研究组织条件下人类行为规律的科学。组织行为学又是一门关于组织条件下人类工作行为规律与调控方法的管理科学,不仅要揭示人类行为的规律,更要在揭示规律的基础上,探讨符合人类行为规律的调控人类行为的方法,使管理者能在管理实践中科学地管理人的行为。
作者简介
王国元,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教研室主任等。已出版的相关著作主要有:《组织行为与组织管理》、《现代管理中的心理与行为》、《人际沟通》、《公共关系:从理论到实务》、《公共关系理论与操作》、《哲学与当代文化》、《社会转型中的观念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若干管理问题研究》等。主持国家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面向21世纪的中国现代企业教育制度》,北京市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现代企业教育制度与成人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研究》,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学习型企业在学习型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创建的研究》,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等。
目录
第一章 以人为本的管理科学
第一节 组织、组织行为、组织行为学
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组织行为学的体系、方法与意义
第二章 心理、个性与行为
第一节 人类行为的心理机制
第二节 知觉与行为
第三节 个性与行为
第三章 招聘、培训与绩效评估
第一节 人员招聘
第二节 人员培训
第三节 绩效评估
第四章 工作压力与职业生涯
第一节 工作压力及其处理
第二节 职业生涯及其开发
第五章 激励与激励理论
第一节 激励与激励理论分类
第二节 行为动力型激励理论
第三节 行为过程型激励理论
第四节 行为反馈型激励理论
第六章 群体有效性与群体凝聚力
第一节 群体及其有效性
第二节 非正式群体及其管理
第三节 群体凝聚力及其作用
第七章 从众、冲突、竞争与合作
第一节 群体中的从众
第二节 群体中的冲突
第三节 群体中的竞争与合作
第八章 沟通与沟通绩效
第一节 人际沟通及其要素
第二节 沟通绩效的提高
第九章 领导与决策
第一节 领导与领导力
第二节 领导特质理论
第三节 领导行为理论
第四节 领导权变理论
第五节 领导与决策
第十章 组织结构设计与工作设计
第一节 组织结构设计
第二节 组织工作设计
第十一章 组织文化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组织文化的理论
第二节 组织文化的实践
第十二章 组织发展、组织变革与创建学习型组织
第一节 组织发展
第二节 组织变革
第三节 创建学习型组织
参考书目
后记
精彩书摘
第一章 以人为本的管理科学
【本章要点】
[1] 《诗经·墉风》
[2] 《庄子·盗跖》
[3] 《辽史·食货志》
● 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对象与特点
●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过程与发展趋势
● 学习、研究组织行为学的目的与意义
【引子】
有个民间笑话说,清末慈禧主政时,有一次大内总管李莲英为了哄慈禧高兴,就让一些小太监分作两队为慈禧表演踢足球。没想到球场上小太监们你争我夺的卖力表演反而惹得慈禧一脸的不高兴。她申斥李莲英,“一个皮球是什么好东西,让这么多个孩子争得连跑带喘的!去!多弄几个皮球来,让孩子们一人一个抱着玩去吧!”
虽说这是个荒诞不经的笑话,但却蕴涵着一个道理,当一群人共处时,会出现某些在个人独处时没有的特殊现象,如竞争、合作、冲突、从众等等,而且这些现象是有规律的,可以调控的。组织行为学就是要研究在组织条件下,人们的活动有什么现象?这些现象背后有什么规律?如何遵循和利用这些规律来调控人们的活动,从而减少内耗,提高人们活动的效率?
第一节 组织、组织行为、组织行为学
一、组织与组织的要素
要搞清楚何谓组织行为学,首先要搞清楚何谓组织,构成组织有哪些必要要素。
1.组织
所谓“组织”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单位”。曾几何时,“以人为本”已经成为众所周知、不证自明的公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以人为本”的“人”并不是抽象地、孤立地生存着的,而总是具体地生存于一定的“单位”之中的:出生在医院里,成长在学校里,工作在公司里,终老在敬老院里等等。这里的医院、学校、公司、敬老院以及机关、政党、军队、研究所、社会团体等等中国人所习称的“单位”,在管理科学中被称为“组织”。
究竟什么是组织?这似乎是个是个不言自明的问题。因为每个人都会正确地列举出各种各样的组织,如企业是经济组织、政党是政治组织、学校是文化组织、军队是军事组织等等。但要给组织一个科学而严谨的定义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不同的人怀有不同的目的,站在不同的立场,运用不同的工具与方法,自然会形成不同的观点。从管理科学的角度看,所谓组织,就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共同的特定目标而结成的人际关系系统。
【背景链接】
组织一词的演变
汉字中“组”与“织”都以“丝”为偏旁,可见原本都与纤维有关。“组织”有时是指纤维的编织过程。如成书于2000多年前的《诗经》中有“素丝组之,良马五之”[1]的诗句。这里的“组”字就是指把丝编结起来的意思。其后的《庄子》中有“耕而食,织而衣”[2]的记载。其中“织”也是指制作布帛的过程。“组织”除可以用作动词,指纤维编织的过程外,也可以用作名词,指纤维编织的成品。如古人用作佩玉、佩印的一种宽而薄的丝带就被称为“组”,锦缎中也有被称为“织锦”的品种。由于“组”与“织”意义相近,有时也可以连用。如《辽史》中就有“饬国人树桑麻,习组织”[3]的句子。如今,“组织”专指纤维的原义在生活中已经不大常用了,它更多是用来指人,可以指人的集合过程,如组织民众、组织晚会,也可以指人的集合体,如党团组织、政治组织等。
英文中“组织”一词“organization”源自生物的“器官” 一词“organ”,现在常用于指人的集合体,如“political organization” (政治组织),也可以用于指某种事物的结构、构造,如“war organization”(战时编制)。
总之,“组织”一词无论中外,原本都不是指人的,现在也不是专门指人的,但在其各种意义中,都有指整体中各个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等基本意味。今天我们通常主要是在将一些元素结构为一个整体这个意义上用“组织”的一些引申义,如为召集会议而集合人员可以说“组织会议”,为写文章而综合资料可以说“组织材料”,当然人的集合体也可以称为“经济组织”、“政治组织”等等。包括组织行为学在内的管理科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组织”这个概念的。
……
前言/序言
本书的特点与使用方法
----代前言
放在大家面前的这本《组织行为学》是专门为正在从事或有志从事各类企事业组织的管理工作,又对组织行为学感兴趣的在职朋友编写的入门级读本。据我的经验,这些朋友在学习中往往具有这样一些特点:一是存在着工作与学习的矛盾,二是有追求实用的倾向,三是个性化的需求突出。
所谓工作与学习的矛盾,说到底就是时间资源的分配问题,而解决这个矛盾既不能是为了学习而丢掉工作,也不能是为了工作而让学习缩水,当然更不能把24小时变成25小时,唯一可行的办法是提高学习效率,也就是在更短的时间里学习到更多知识。许多人,包括读者、作者和出版商,都把解决这个矛盾简单理解为压缩读本的字数,也就是“简”。可是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老子的《道德经》仅有5千字,我们读起来并不觉得轻松,而斯蒂芬·P·罗宾斯的《组织行为学》将近90万字,我们读起来也不觉得很累?原来老子《道德经》虽然篇幅短小,但语言古奥,哲理深邃,微言大义,非反复切磋琢磨不能有所理解,而罗宾斯的《组织行为学》虽然体量厚重,但语言通俗,道理浅近,案例亲切,所以开卷有益。可见,从读本编写的角度说,化解工作与学习的矛盾,关键不在于字数的“简”,而在于内容的“明”,“简”未必节约时间,“明”必定提高效率。为此,本书特别注意了以下几点:一是文字表达尽可能平实通俗。由于组织行为学是舶来品,所以某些读本中书面语言和欧化语法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而我们不希望为此浪费学习者的时间。二是层次结构尽可能明确清晰。如我们尽可能多用序号,少用长段,重点内容用黑体字标出等等,力求突显文本的逻辑结构。这些工作本来是读者读书时必须做的,但很可能浪费了时间,还不一定准确,于是我们决定代劳。三是知识要点进行强化提示。每章前面提示本章要点,后面归纳本章小结及对管理者的意义,以期帮助读者在读书时迅速准确地抓住重点,分清主次,明确并达到各章具体的学习目的。四是每章后面设计了能够涵盖本章基本知识点的本章主要概念和本章复习题。读者可以据此复习学习内容,检查学习效果。
组织行为管理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组织行为管理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