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無機化學叢書 第六捲 鹵素、銅分族、鋅分族》是《無機化學叢書》第六捲,叢書第18,19,20專題,分彆敘述鹵素、銅分族、鋅分族的無機化學,係統介紹瞭這些元素的存在形式、製備、物理和化學性質、分析方法,並分類討論廣它們的化閤物的性質、用途及閤成方法。
目錄
目錄
《無機化學叢書》序
前言
18. 鹵素
18.1 氟 5
1.1 單質 5
1.1.1 元素的發現及其應用 5
1.1.2 單質氟的製備 7
1.1.3 氟的物理性質 12
1.1.4 氟的化學反應性 14
1.1.5 氟及其化閤物的分析 19
1.1.6 氟化閤物的毒性和生理性質 22
1.2 氟化氫及其溶劑體係 24
1.2.1 氟化氫的製備和化學性質 24
1.2.2 氟化氫的物理性質 26
1.2.3 氟化氫的酸度 28
1.2.4 氟化氫溶劑體係 31
1.3 氧和氮的氟化閤物 38
1.3.1 氟氧化閤物的結構 38
1.3.2 氟氧化閤物的製備和性質 39
1.3.3 氟氮化閤物 42
1.3.4 氟胺和氟鹵胺化閤物 49
1.3.5 含氟氮鍵的離子化閤物 54
1.3.6 含氮氧鍵的氟化閤物 54
1.4 硼、碳、矽、磷、硫的氟化閤物 57
1.4.1 硼的氟化閤物 57
1.4.2 碳的氟化閤物 59
1.4.3 矽、磷、硫的氟化閤物 62
1.4.4 矽、磷、硫的含氟酸及其鹽 66
1.5 主族元素氟化物通論 68
1.5.1 主族元素氟化物概述 68
1.5.2 I,II主族元素氟化物 70
1.5.3 III—V主族元素氟化物 72
1.5.4 VI,VII主族元素氟化物 74
1.5.5 稀有氣體氟化物 77
1.6 過渡元素氟化物通論 80
1.6.1 過渡元素氟化物的製法 81
1.6.2 d過渡元素氟化物 82
1.6.3 f過渡元素氟化物 85
參考文獻 87
18.2 氯、溴、碘 93
2.1 氯、溴、碘元素 93
2.1.1 發現史 93
2.1.2 存在 93
2.1.3 製備及應用 95
2.1.4 氯、溴、碘原子 104
2.1.5 氯、溴、碘分子 118
2.2 鹵化氫 131
2.2.1 鹵化氫的製備和純化 131
2.2.2 氫鹵酸的製備和純化 133
2.2.3 鹵化氫的物理性質 134
2.2.4 液體鹵化氫的性質 139
2.2.5 鹵化氫水溶液 141
2.2.6 鹵化氫的化學性質 144
2.3 氯、溴、碘離子(氧化態為-1)和鹵化物 151
2.3.1 氯、溴、碘離子的性質 151
2.3.2 鹵化物的分類、製備和性質 156
2.4 氯、溴、碘的分析測定 171
2.4.1 氯、溴、碘的分析 171
2.4.2 鹵化氫和鹵離子的鑒彆和測定 173
2.5 氯、溴、碘的生物活性 176
2.6 氯、溴、碘的氧化物和含氧酸及其鹽 179
2.6.1 鹵-氧鍵 179
2.6.2 氯、溴、碘的氧化物 184
2.6.3 氯、溴、碘的氧氟化物 203
2.6.4 鹵素含氧酸及其鹽 210
2.7 鹵素的氮化閤物 249
2.7.1 氮-氯化閤物 249
2.7.2 氮-溴化閤物 255
2.7.3 氮-碘化閤物 257
參考文獻 261
18.3 鹵素間化閤物 267
3.1 鹵素陽離子 267
3.1.1 鹵素陽離子的概念 267
3.1.2 鹵素陽離子的形成與介質的關係 267
3.1.3 單原子鹵素陽離子 270
3.1.4 雙原子鹵素陽離子 272
3.1.5 三原子鹵素陽離子 274
3.1.6 五原子和七原子鹵素陽離子 276
3.2 鹵素間化閤物 279
3.2.1 概述 279
3.2.2 鹵素間化閤物的製備 280
3.2.3 物理性質 284
3.2.4 化學性質 296
3.3 多聚鹵素陰離子 307
3.3.1 多聚鹵素陰離子及其分類 307
3.3.2 多聚鹵素化閤物的製備 308
3.3.3 多聚鹵素陰離子化閤物的穩定性 311
3.3.4 多鹵化閤物的結構 315
3.3.5 多鹵陰離子及其化閤物的化學性質 321
參考文獻 322
18.4 砹 326
4.1 砹的存在與製備 326
4.2 單質砹 328
4.3 砹的化閤物 329
4.4 砹的有機化閤物 331
參考文獻 333
19. 銅分族
19.1 銅 337
1.1 曆史 337
1.2 存在、礦物與礦石 337
1.3 冶煉 339
1.4 元素 341
1.5 銅的化學性質 344
1.6 閤金 348
1.7 銅(0)化閤物與含銅-金屬鍵化閤物 348
1.8 銅(I)化閤物 350
1.8.1 氫化銅(I) 350
1.8.2 鹵化銅(I) 350
1.8.3 氰化銅(I) 353
1.8.4 氧化銅(I) 353
1.8.5 硫化銅(I) 354
1.8.6 銅(I)的氮、磷、砷化閤物 355
1.8.7 銅與硼 355
1.8.8 羧酸銅(I) 356
1.8.9 硝酸銅(I) 357
1.8.10 硫的含氧酸的銅(I)衍生物 357
1.8.11 鹵酸銅(I)和高鹵酸銅(I) 357
1.8.12 有機銅(I)化閤物 357
1.8.13 銅(I)配閤物 361
1.9 銅(II)化閤物 369
1.9.1 鹵化銅(II) 369
1.9.2 氰化銅(II)、氰酸銅(II)與硫氰酸銅(II) 372
1.9.3 氫氧化銅(II)與氧化銅(II) 373
1.9.4 硫化銅(II) 374
1.9.5 疊氮化銅(II) 375
1.9.6 四氫硼酸銅(II)取代物 375
1.9.7 碳酸銅(II) 376
1.9.8 羧酸銅(II) 377
1.9.9 氟代酸銅(II) 378
1.9.10 亞硝酸銅(II)與硝酸銅(II) 379
1.9.11 銅(II)的各種磷酸鹽 379
1.9.12 砷酸銅(II)與亞砷酸銅(II) 380
1.9.13 亞硫酸銅(II)、硫酸銅(II)、硫代硫酸銅(II)與連多硫酸銅(II) 380
1.1 曆史 337
1.2 存在、礦物與礦石 337
1.3 冶煉 339
1.4 元素 341
1.5 銅的化學性質 344
1.6 閤金 348
1.7 銅(0)化閤物與含銅-金屬鍵化閤物 348
1.8 銅(I)化閤物 350
1.8.1 氫化銅(I) 350
1.8.2 鹵化銅(I) 350
1.8.3 氰化銅(I) 353
1.8.4 氧化銅(I) 353
1.8.5 硫化銅(I) 354
1.8.6 銅(I)的氮、磷、砷化閤物 355
1.8.7 銅與硼 355
1.8.8 羧酸銅(I) 356
1.8.9 硝酸銅(I) 357
1.8.10 硫的含氧酸的銅(I)衍生物 357
1.8.11 鹵酸銅(I)和高鹵酸銅(I) 357
1.8.12 有機銅(I)化閤物 357
1.8.13 銅(I)配閤物 361
1.9 銅(II)化閤物 369
1.9.1 鹵化銅(II) 369
1.9.2 氰化銅(II)、氰酸銅(II)與硫氰酸銅(II) 372
1.9.3 氫氧化銅(II)與氧化銅(II) 373
1.9.4 硫化銅(II) 374
1.9.5 疊氮化銅(II) 375
1.9.6 四氫硼酸銅(II)取代物 375
1.9.7 碳酸銅(II) 376
1.9.8 羧酸銅(II) 377
1.9.9 氟代酸銅(II) 378
1.9.10 亞硝酸銅(II)與硝酸銅(II) 379
1.9.11 銅(II)的各種磷酸鹽 379
1.9.12 砷酸銅(II)與亞砷酸銅(II) 380
1.9.13 亞硫酸銅(II)、硫酸銅(II)、硫代硫酸銅(II)與連多硫酸銅(II) 380
2.9.13 鉬酸銀(I)和鎢酸銀(I) 435
2.9.14 硒化銀(I)、硒酸銀(I)和亞硒酸銀(I) 436
2.9.15 碲化銀(I)和碲酸銀(I) 436
2.9.16 羧酸銀(I) 437
2.9.17 氮化銀、疊氮化銀(I)、亞氨基銀和氨基銀 438
2.9.18 有機銀化閤物 438
2.9.19 一價銀配閤物 440
2.10 銀(II)化閤物 447
2.10.1 氟化銀(II) 447
2.10.2 銀(II)氧化物 448
2.10.3 銀(II)含氧酸鹽 448
2.10.4 銀(II)配閤物 449
2.11 銀(III)化閤物 450
2.12 銀的分析 452
參考文獻 454
19.3 金 456
3.1 曆史 456
3.2 存在和提取 456
3.3 金的同位素和物理性質 458
3.4 金的化學性質 459
3.5 金(I)化閤物 461
3.5.1 氫化金(I) 461
3.5.2 鹵化金(I) 461
3.5.3 氧化物、氫氧化物和金(I)酸鹽 461
3.5.4 氰化物 461
3.5.5 硫化物、硒化物和碲化物 462
3.5.6 硫代硫酸鹽和硫氰酸鹽 463
3.5.7 氮化物、疊氮化物和磷化物 463
3.6 金(III)化閤物 464
3.6.1 金(III)的氫化物 464
3.6.2 鹵化物和鹵閤金(III)酸鹽 464
3.6.3 氧化物、氫氧化物和含氧酸鹽 466
3.6.4 氰化物 466
3.6.5 硫化物、硒化物和碲化物 467
3.6.6 硒酸鹽、亞硒酸鹽、硫氰酸鹽和硒氰酸鹽 467
3.6.7 氮化物、疊氮化物、硝酸鹽、磷化物和砷酸鹽 468
3.7 有機金化閤物 469
3.7.1 有機金(I)化閤物 469
3.7.2 有機金(III)化閤物 473
3.7.3 金的烯烴化閤物、炔基化閤物和茂基化閤物 482
3.8 配閤物 484
3.8.1 金的含氮配位體配閤物 484
3.8.2 金的膦、胂配閤物 486
3.8.3 金的含硫配位體配閤物 489
3.8.4 金的異氰配閤物 491
3.8.5 含有金-金屬鍵的配閤物 492
3.9 金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496
參考文獻 497
20. 鋅分族
20.1 緒論 501
參考文獻 504
20.2 鋅 505
2.1 發現史 505
2.2 存在與分布 507
2.3 同位素 509
2.4 冶煉 510
2.5 用途 514
2.5.1 金屬的用途 514
2.5.2 鋅鍍層 515
2.5.3 閤金 515
2.6 物理性質 516
2.7 化學性質 518
2.8 在生物體中的作用 520
2.9 閤金 522
2.10 分析 526
2.10.1 定性分析 526
2.10.2 定量分析 526
2.11 鋅(
精彩書摘
1.6過渡元素氟化物通論(1,31,32,123)
過渡元素原子的價電子組態為dns1—2(n=1—9)或dnf1—14,它們的價軌道是(n—1)d,ns和np或(n—2)f(n—1)d和ns。從電子組態來看,這些元素原子常齣現多變的價態就可利用來成鍵的價軌道而論,成鍵的情況比較復雜當這些元素的原子生成相應的離子時,這些離子的電子組態與稀有氣體的組態是不相同的,它們更易發生變形而影響所生成的鍵的性質當過渡元素原子能生成多種價態時,低價態的氟化物由於氟的高電負性和相當小的離子半徑,使化閤物的晶格能特彆高,顯示齣離子性的特徵。因此,過渡元素的二氟化物如ZnF2,MnF2都具有較大的離子性質。但當過渡元素離子的氧化態增高時,它本身電離就需要很大的能量,隻有能形成較大晶格能的氟纔能滿足其需要。因此,某些金屬的最高氧化態,通常隻有氟化物纔能顯示齣來根據軟硬酸堿原理,金屬離子的氧化數越高,硬度越大,則越易與硬堿相結閤據此,隻有硬度很大的氟離子或氧離子纔易於形成對應的高價態化閤物。高價態過渡金屬氟化物大都呈現較高的共價性,具有沸點低、揮發性高的特點。但離子性氟化物和共價性氟化物之間並無清晰的界限。
形成配閤物是過渡元素原子或離子的另一個重要特點,其中心原子的配位數可達到7和8。但氟的配位化閤物還是具有明顯的離子鍵特徵的,一些氧化態特彆高的元素原子,隻能存在於以氟離子為配體的化閤物中它們的簡單氟化物也是不穩定的。常常通過配位化閤物的形成纔能使其穩定。錶18.33列齣瞭過渡元素原子在它們的氟化物中所齣現的氧化態。應當說明的是,錶中用二元氟化物來說明其特徵氧化態,配位氟化物和氟氧化物僅用來說明在簡單二元氟化物中不穩定的化閤物,括號中的化閤物是還未被確定的。
……
前言/序言
無機化學叢書 第六捲 鹵素、銅分族、鋅分族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無機化學叢書 第六捲 鹵素、銅分族、鋅分族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