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悲傷的另一麵》著重強調人類具有與生俱來的復原能力,當麵對親人死亡,麵對如戰爭、災難、流行病、恐怖襲擊等其他數恐怖事件時,喪親之痛法迴避,同時,我們也看到人類強大的復原能力處不在。
作者喬治·A·博南諾和同事們開展瞭一項抽樣範圍多達16 000人並持續瞭35年的研究,其中一些參與者被跟蹤瞭大約20年。 如此大量案例的支持,使其結論具有相當的說服力,但本書並不是抽象的研究報告,而是講述瞭大量被研究者的故事,這些真實故事中的主人公在喪親之前、期間和多年後的生活經曆告訴我們:
死亡常常能喚醒人們內在強大的生命失調感,雖然人人都受到死亡恐懼的威嚇,但他們仍然保持著強烈的好奇心。當哀悼之時來臨,人們不得不和這種失調感相伴,並法抗拒地被帶到未知世界麵前。
而哀傷最初帶來的震驚逐漸消退後,許多喪親者意識到嚮已故親人緻敬的很好方式不是自己悲痛交加和飽受摺磨,也不是自己萬念俱灰和生不如死,而是盡可能繼續地完滿生活。
當人們感到悲傷時會把注意力轉嚮內部,對喪親的現實進行反省、評估和調整;當人們錶達悲傷時就會嚮他人傾訴自己的痛苦,任憑思想的駿馬踏遍所有的山丘溝壑,尋求他人的關心和同情。
為避免太長時間的悲傷,所有的情緒體驗都會來來去去不斷振蕩循環,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振蕩循環周期不斷擴大,以使情緒趨於往日的平衡狀態。
人類通常通過轉換到更積極的心態的方式實現進齣悲傷自適應的擺動狀態,而且大多數人都驚奇地發現這個進齣悲傷的開關可以自己創造。
作者簡介
喬治·博南諾,是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的臨床心理學教授、心理谘詢和臨床心理係主任。他屢次在《紐約時報》、《科學》、《華爾街日報》和《華盛頓郵報》發錶文章,並接受過CNN的采訪,齣演過《2020》。現在和妻子以及兩個孩子居住在紐約。
目錄
第一章最糟的事總會發生
第二章曆史點滴
哀傷宣泄的奇妙理念
更古怪的見解:哀傷不足
哀悼的階段
第三章悲傷和歡笑
悲傷的功能
不要獨自悲傷
笑麵死亡
振蕩
第四章順應一切
有復原能力的兒童
有復原能力的成年人
不可思議並令人難忘的事件
傳染病
第五章究竟是什麼伴你度過黑夜?
在記憶中尋求慰藉
有不同的復原能力類型嗎?
不光彩應對
第六章慰藉
看護
當死亡開啓新的大門
第七章當不幸降臨
持續長久的悲傷
依賴
得到幫助
持久悲傷治療
第八章恐懼和好奇
恐怖
死亡提醒
死亡冥想
超越恐懼
好奇心
第九章在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
持久聯係
第十章想象來世
在天堂重聚抑或在地獄分離?
迴來
完全類似
你聽說過其中之一嗎?
第十一章中國的喪親儀式
現代化
“你好,爸爸!”
第十二章逆境中永生
為哀悼做準備
持久連接
緻謝
精彩書摘
第一章最糟的事總會發生
午飯後,希瑟·林德奎斯特正在廚房清掃,突然她聽到一聲悶響。聲音好像是從走廊那邊傳過來的,音量隻是比通常會被忽略的略大一些。“孩子們!”她大聲喊道,“你們在做什麼呢·”沒有聽到孩子們的迴答,她放下手裏的活,走進客廳,兩個孩子正安靜地在沙發上玩耍,不時咯咯地笑著。“是你們開的玩笑?”她微笑著問,“怎麼發齣這樣的聲音呢?”孩子們不明就裏茫然地聳瞭聳肩。“爸爸在哪兒呢·”還沒來得及等到孩子們迴答,她下意識地跑嚮走廊,驚愕地看到她的丈夫,約翰,痛苦地在走廊地闆上不停地扭動翻滾,她頓時害怕得哭齣聲來。約翰患有嚴重的哮喘病,並且正在服用一種新藥,服藥以來似乎有瞭一定的作用,但這突如其來的緻命一擊卻讓他頃刻間完全崩潰。希瑟嘗試瞭她能想到的一切辦法,試圖挽救丈夫的生命,最後不得不叫來瞭救護車,剩下的隻能聽天由命瞭。約翰最終還是在去醫院的路上因心髒驟停而離開瞭人世。為保密起見,除桑德拉·辛格·比尤利外,本書敘述中所涉及人員的姓名和個人信息都已更改。
希瑟34歲,她的兩個兒子分彆是5歲和7歲,約翰離去的那一刻對她來說,是有生以來她可能遇到的最糟糕的時刻。
我們大多數人都害怕至愛之人受到傷害,甚至連想都不願想,然而時間的河流終究會把那一天推送到麵前,我們彆選擇。壓力性生活事件的調查結果顯示,被調查者把至親死亡事件列在首位。想象中的悲傷像一個情的影子,緊緊跟隨我們,我們難以掙脫。哀傷,正如我們所想象的,把光明轉變成黑暗,並從它所觸及的一切事物中偷走瞭喜悅,而且是那樣地勢不可擋,使我們毫退路。
哀傷是如此不可否認地難以應付,但它真的永遠將壓倒一切嗎·
希瑟·林德奎斯特從齣生起,就一直生活在新澤西北部郊區的一個安靜的社區。她和約翰高中時就是一對甜蜜的情侶,畢業後他們如願以償地結瞭婚,還置辦瞭一套小型農莊式彆墅,婚後他們生兒育女,並且還養瞭一條狗。學校條件優越,生活安定平穩,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舒心美好,希瑟感覺生命中的一切都安排得井然有序,雖然比不上電視節目中所展現的,但已是齣乎意料地完美。
但是約翰走瞭,希瑟不得不重新思考這一切。
她現在成瞭單身母親,既要想方設法賺更多的錢,又要擠齣時間陪伴孩子,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她必須包容每個人的痛苦。她要努力尋找前所未知的潛在力量,有時這種感覺是孤獨和痛苦的,但希瑟從她做齣的每一個決定中發現瞭意義和活力,甚至還有從未體驗過的快樂。
“我覺得自己隨時會崩潰,那種感覺真切得就像聽著自己的心跳,而且那正是我想要做的,也是我能做到的最簡單的事。”希瑟解釋道,“但是,我不能那樣做,我每天不得不從床上爬起來,完成每件必須做好的事,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從某種程度來說,一切又迴歸正常狀態。孩子們都是好樣的,雖然他們一開始和我一樣悲痛,但最終還是挺瞭過來,我們始終一起麵對生活中的問題。我愛他們,我想約翰在天之靈也會為他們驕傲的。”
希瑟的故事從通常思考悲傷和哀悼的方式來看是不尋常的,甚至有些許諷刺意味。我們雖難以忍受,但知道,喪親的痛苦是難以避免的,正如俗話所說,死亡和稅收都是注定法逃脫的。每個人終將都要麵對哀傷,可能這種遭遇在一生中還不止一次,但盡管哀傷隨時會來,大多數人對哀傷後會發生什麼一所知,即使那些曾經經曆過喪親巨痛的人們,如果再次麵對,通常也不能確定他們的哀傷是否正常,或者是否還會有類似的感受。
對於哀傷我們可能會有窮盡的疑問:失去某人對我們真正意味著什麼?哀傷的感覺每次都相同嗎?每個人的感覺都一樣嗎?它總是被痛苦所左右嗎?它會持續多長時間?它又應該持續多久呢?如果有人錶現得不夠傷心,會怎麼樣?假如有人談到與逝去親人持續連接,又會怎樣?這是正常的嗎?這些都是重大且重要的問題。如果能理解人們對喪親的反應會因人而異,我們自然也能領會何以為人的意義,並能體驗生命和死亡,愛和意義,以及悲傷和歡樂的方式。
關於哀傷和喪親之痛的書籍很多,但大部分作者都齣人意料地站在比較狹隘的視角談論這些話題,並且有意迴避瞭重大問題。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這類書籍多數都是由執業醫生或治療師所寫,這當然不足為怪,但如果我們想從更為廣義的角度來理解悲傷,問題必然隨之而來。哀傷治療師往往傾嚮於關注那些生活已然被喪親之痛浸染的親屬們,治療師的專業性幫助或許為他們提供瞭生存下去的唯一機會,這些重大的人生經曆確實引人注目,但哀傷對大多數人究竟意味著什麼卻並未得到詮釋。
自助書籍同樣也存在這種偏激的極端傾嚮,悲傷被一味地描繪成完全讓人癱瘓的傷痛,痛苦似乎隻會讓人們脫離正常的生活軌道,一旦經曆就難以恢復正常機能。在這些書中,喪親者們隻能期望從模糊不清的絕望中一步一步清醒迴轉。這類書籍的書名也充分體現瞭這一特點,如“迴歸生活”或者“從哀傷中覺醒”。
來勢洶洶的哀傷體驗不可能是微不足道的,對於那些曾經經曆過的人來說更是如此,但大多數人在親曆喪失至親過程中的感受並不都是如此。在研究喪親之痛的過程中,我和我的同事們先後對數百人進行瞭訪談。作為研究的一部分,我們請訪談者講述自己的故事,談談他們所經曆的喪親過程,以及隨之而來的哀傷感受。許多參與研究的誌願者都決定仔細研讀有關喪親之痛的文章,然而在開始閱讀後不久他們就補充說,似乎法從中找到任何與自己的親身經曆相吻閤的感受。他們經常說,其實參與研究的目的,隻是希望有機會能嚮所謂的專傢們展示對哀傷真實的內心感受。
1991年,在獲得臨床心理學博士學位後不久,我獲得瞭一個極具挑戰性的工作機會:去舊金山加州大學研究哀傷過程。我之所以說這是個極具挑戰性的工作,是因為當時論從專業還是個人的角度,對於喪親之痛我幾乎一所知,我隻經曆過父親幾年前去世這僅有的一次重大喪失親人之事。正是由於父親去世的緣故,我立誌成為一名心理治療師,但從那以後,我再也未曾關注過自己的哀傷反應。在決定研究喪親之痛之初,我確實感覺到內心不安,也不太確定這是不是個令人沮喪的研究主題,會不會讓自己因此又陷入沮喪之中。
然而,一旦投入到關於哀傷的書籍和論文的研讀中,我的興趣馬上被全麵激發。雖然喪親之痛是人生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幾乎每個人都必須麵對,但與之相關的係統研究和關注卻是少之又少。
當時的我雖已對這一主題萌生興趣,但一直以來都沒有給予太多的關注,我想改變的時機來瞭。
越南戰爭促生瞭研究者對心理創傷的極大興趣,最初的研究大都局限於戰爭帶來的心理創傷,後來研究的範圍慢慢擴展到其他類型的災難,如自然災害、強奸事件或人身攻擊,最終必然落到瞭喪親之痛。
令人驚訝的是,那些早期對喪親之痛的研究隻為傳統的哀悼情景提供瞭較為保守的支持意見,一些研究甚至暗示對喪親之痛的接納態度是不恰當的。更有趣的是,兩位傑齣的學者,卡米爾·沃特曼和洛葛仙妮·施爾夫1989年發錶瞭一篇題目非常大膽的文章,《應對喪失的謬論》,文章指齣許多關於喪親之痛的核心假設其實是不閤適的。隨著對這一主題越的探究深入,我越傾嚮於對他們提齣的觀點錶示贊同,關於喪親之痛“最前沿的知識”似乎已嚴重過時,對於進入此領域的新研究者,這是多麼有趣而誘人的消息!盡管這個研究主題變化常且難以捉摸,讓我感覺有點勉為其難,但我還是決定抓住這個機會,應邀奔赴舊金山。
我本來以為對於喪親之痛的研究最多隻會持續幾年的時間,接著會有其他更大、更好的主題轉移我的注意力,但令我吃驚的是,在近二十年之後,喪親之痛仍然是我職業生涯的關注焦點,我想其原因再簡單不過:鮮有人瞭解喪親之痛,每一次新的觀察和每一個新的疑問似乎都會挖掘齣新的東西。我和我的同事們經常有意想不到的新發現,隻是因為我們提齣瞭之前從未有人提及的質疑。
我們的研究方法是單刀直入的,如果要說有什麼獨創性的話,那也隻是將心理學其他研究領域的標準方法應用於喪親之痛這一主題,比如,哀傷研究專傢曾經假定人們在喪親之後必然會有錶達內心痛苦感受的需求,但他們從來沒有測試並驗證過這個想法。主流的心理學研究給我們提供瞭數可能的測試方法,我們采用瞭實驗的範式,例如,我們詢問最近經曆過喪失之痛的人有關親人離去的經過,和對生活中其他重要事件的不同感受,然後我們進行瞭比較。在與被試者交談的過程中,通過記錄麵部錶情和自主神經係統活動的方法,來測量他們的情緒反應,同時對被試者的談話過程進行錄音,這樣就可以測量他們在談話中涉及喪親話題的頻率,以及他們談起這一話題時情緒反應的程度。這些技術本身並任何創新之處,但被用於哀傷過程的研究還是第一次。
我對於喪親之痛最終轉變成個人巨大優勢的事實瞭解得不多,或許固有的天真本性有時會給我的研究造成睏難,但在很大程度上也帶給我看待問題的全新視角。對於應該在過程中發現些什麼,我很少有先入為主的預期觀念,正因為如此,我傾嚮於對尚未厘清的睏惑提齣簡單的問題。例如,我想弄清楚典型的哀傷過程究竟是什麼樣的。
直到最近,大部分關於哀傷和喪親的理論纔將哀傷看成是一種需要很長時間纔能剋服的成長曆程。事實上,喪親專傢們習慣用“哀傷輔導”來描述他們假定的所有喪親者必須經曆後纔能圓滿解決喪親之痛這一廣泛過程,他們用具體精緻的細節使這個想法更詳盡充實。關於喪親之痛的書籍和學術期刊通常用圖錶方式展示包括常規哀悼過程在內的各階段的不同任務,通常認為所謂“成功”的哀傷過程取決於各個階段和任務的進展,如未能按計劃完成將會導緻更大的痛苦,這個理論當然時常會引起爭議。
這些圖錶通常是建立在每個人的哀傷都或多或少有相似之處這樣一個固有假設基礎之上的,當人們迅速剋服哀傷或者跳過哀悼的某些“階段”時,常常讓人感覺哪裏不對勁。基於這種觀念,當某些喪親者錶現得過於高興或者安逸平靜時,則很容易讓人産生懷疑,人們不禁要問:“這是某種形式的否認嗎?”或者更糟糕的情況,我們甚至會懷疑他們也許從一開始就未真正關心過逝去的親人;抑或如果得不到應對哀傷的專業幫助,多年後他們可能會遭受更嚴重的創傷延遲反應。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經過多年的研究,我發現並沒有確鑿證據支持有關喪親之痛的這些理論。我和我的同事在大量的實例研究中,發現瞭一幅完全不同的哀傷景象。
研究中始終一緻的發現之一是,喪親之痛並不是單麵嚮的體驗,它是因人而異的,似乎也並不存在每個人都必須經曆的特定階段。相反,隨著時間的推移,喪親者逐漸顯示齣不同的哀傷反應模式和軌跡。三種最常見的反應模式如圖1所示。有些喪親者深受慢性哀傷反應之苦,親人的離去摧毀瞭他們,他們發現自己法從這種巨大的痛苦中迴歸正常的生活狀態;更為不幸的是,對某些人來說,這種掙紮狀態甚至要持續數年。另外一些喪親者經曆瞭更為平緩的復蘇過程,他們在遭受劇烈的打擊之後慢慢收拾殘局,並開始恢復正常生活。
……
前言/序言
悲傷的另一麵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悲傷的另一麵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