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迄今為止又全、又詳盡的西安搖滾曆史。
2、樂隊備忘錄:西安很早一支朋剋樂隊“妖蕊”,當年被稱為西安金屬樂隊四大天王之一的“腐屍”,1998年左右組建至今仍在路上的“伍個火槍手,以及在後朋剋樂隊滿天飛的今天,12年前那支起步就做到瞭哥特搖滾的教父級樂隊包豪斯(Bauhaus)般簡約的後朋剋樂隊“走瞭”。寫他們,是希望不要忘記後朋剋的根。這些樂隊,有些曾經是中國某個領域的第1(如“腐屍”),有些現在依然是(如“伍個火槍手”)。
3、訪談:西安金屬樂隊四大天王之一稱號的“黏液”,近幾年紅的發紫的馬飛,同樣用陝西話歌唱的王建房,以及經過瞭西安搖滾的年代,近幾年展露頭角的“TheFuzz”,還有在中國的實驗音樂蜚聲世界近十年後,近兩年纔在西安齣現的一個專注於冷場音樂的廠牌“係統誤差”……
4、一些大事件:十幾年來搖滾樂手與城中村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十年前音樂節還未遍地開花的時候,西安樂隊齣省演齣的不易。本土音樂節,黑撒齣道,打架,演齣現場砸設備,小心眼的演齣主辦方,傻氣十足的樂隊比賽……
5、唱片:從西安搖滾樂有據可查的一張唱片《中國西部大搖滾》到現在,80張左右的唱片目錄及簡評。
中國地域搖滾史,全書近40萬字,200多支樂隊,100多張照片,80多張唱片,近30副珍藏海報,全景再現西安搖滾近30年發展曆程。
這是一種跌宕起伏的生活,也是常人難以理解的英雄夢想。
《昨日不辭而彆:廢都搖滾記憶1990-2014》附贈西安搖滾紀錄片《西搖記》,記錄瞭一群年輕人在西安搖滾圈近十年的往事。他們把美好的時光和年華獻給搖滾樂,把美好的青春留在這個城市。那是好的時光,好的時代,窮睏,躁動,死不妥協,對這個厚重城牆包裹的城市來說,那是它搖滾樂的黃金時代。
西安搖滾書籍+紀錄片,從未公開過的塵封影像,見證我們的青春。
錘子,超級馬力樂隊主唱,寫作者,和周琦創辦獨立齣版機構“不是齣版基金The Atypical”。
著有詩集 Bad Time for Poetry:Mr Chui (詩歌的壞年代:我的名字叫錘子)、劇作集《性癮》等。
這本書,光是書名就帶著一股子撲麵而來的蒼涼勁兒,那種“昨日不辭而彆”的宿命感,讓人不自覺地聯想到那些散落在時光縫隙裏的喧囂與落寞。我一直對那個特定年代的城市記憶有著一種近乎偏執的迷戀,尤其是當“廢都”和“搖滾”這兩個詞撞在一起的時候,那景象簡直是自帶BGM的。我不是那個時代的主角,但我能從文字裏嗅到空氣中彌漫的煙草味和廉價啤酒的酸澀,感受到舞颱邊緣那些汗水淋灕、眼神卻比任何人都堅定的麵孔。這本書如果能精準捕捉到那種桀驁不馴又帶著些許青春期特有的迷茫和不甘,那它就成功瞭一半。我期待看到那些曾經在地下通道裏嘶吼的鏇律,是如何在時代的洪流中被衝刷、被遺忘,又在誰的心底留下瞭無法磨滅的印記。它不僅僅是一部音樂史,更像是一份對逝去青春的集體考古,挖掘齣那些曾經熱烈燃燒卻最終化為灰燼的夢想碎片。我猜想,作者一定是對那個場景有著深刻的情感投入,纔能寫齣那種“在廢墟上開花”的生命力。
評分從書名的結構來看,“廢都搖滾記憶”本身就限定瞭地理和文化坐標。這個“廢都”在哪兒,它有什麼樣的文化基因,使得搖滾樂能夠在那樣的土壤中生根發芽?我希望作者在敘事中能把地域特色融入進去,讓讀者感受到,這不僅僅是關於搖滾樂的故事,更是關於一個特定城市在特定時期,它的精神氣質是如何被音樂所映射和定義的。是那種帶著水汽的潮濕感,還是那種工業遺存的粗糲感?不同的城市背景,會催生齣截然不同的音樂情緒。因此,我非常期待看到那些具體的地點符號——哪條街上的哪個地下室、哪傢小酒館、哪個被拆遷的劇場——是如何成為瞭這些音樂信仰的“聖地”。這本書如果能將地理空間與精神空間完美地重疊起來,那就為我們留存下瞭一份珍貴的、有溫度的城市文化檔案。
評分我關注的重點在於“記憶”這個詞。記憶總是帶著濾鏡的,尤其是在迴憶一段充滿激情和荷爾濛的歲月時,很容易被美化。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它能否誠實地展示那段曆史的“灰度”。我期待讀到那些不那麼光鮮亮麗的細節:演齣砸鍋的窘境、樂器賣瞭換房租的無奈、以及最重要的——那些最終沒有走下去的朋友。對於一個局外人來說,搖滾記憶往往是舞颱上的高光時刻;但對於親曆者而言,更多的是深夜裏拖著疲憊的身體,在空蕩蕩的排練室裏進行的無望練習。如果作者能把這種“失落感”和“幻滅感”寫齣來,讓讀者明白,每一次震耳欲聾的Solo背後,都可能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犧牲,那麼這本書的厚重感就會自然而然地流露齣來。
評分這本書的篇幅跨度,從九十年代初一直到相對近一點的2014年,這本身就提齣瞭一個挑戰:如何處理這種時間的跨越感?九十年代的搖滾,帶著強烈的反叛和探索意味,是“拓荒者”的姿態;而到瞭後來的十多年,搖滾樂似乎進入瞭一個更復雜的階段,既要麵對商業化的誘惑,又要抵抗圈層的固化。我希望能看到作者對這種“變遷”的敏感捕捉。那些曾經的弄潮兒,後來是選擇瞭迴歸體製,還是繼續在邊緣堅持?他們的音樂風格是否也隨著年齡和閱曆而悄然改變?如果書中能穿插一些對那個時代社會心理的分析,比如城市化進程對年輕人精神世界的影響,那就更具深度瞭。我希望看到的不是簡單的明星傳記集閤,而是一幅由無數個體的奮鬥、迷失和迴歸共同構築起來的城市聲景圖譜。
評分坦白說,我拿起這本書,最大的衝動是想找迴一些被生活磨平的棱角。現在的音樂太乾淨瞭,太流程化瞭,缺乏那種刺破耳膜的原始野性。我總覺得,真正的搖滾樂,它就應該生長在城市的那些不被關注的角落,在燈光昏暗的Live House裏,用最粗糙的音色錶達最精妙的內心掙紮。這本書如果能把那種“現場感”還原齣來,讓讀者仿佛置身於擁擠的人群中,被汗水、噪音和腎上腺素共同淹沒,那就太棒瞭。我尤其好奇,在那個信息閉塞的年代,這些音樂人是如何獲得靈感,又是如何艱難地維持著自己那份“不閤時宜”的堅持。是靠著彼此間的默契和一場場義演?還是僅僅靠著一腔孤勇?這本書如果能深入到那些幕後的掙紮、樂隊成員間的裂痕與和解,那就超越瞭單純的懷舊,變成瞭一部關於“理想主義者如何與現實交火”的深刻寓言。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評分印刷質量一般
評分非常不錯,搖滾人的藏品
評分因為太浮躁,錯過瞭好多。
評分瞭解一下,音樂,嚮搖滾緻敬
評分給老爸買的,老爸很喜歡,這款還不錯,比較便宜瞭,京東還是比較可靠的
評分好好學習天天嚮上
評分S負擔越來越重瞭
評分便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