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中國傳統政治,所有政治問題,最後都被歸為財政問題。
中國傳統權力,一切行政權力,究其來源,皆齣於兵權。
中國曆史上,從未有過本幣製,這倒不是因為缺少金、銀,搞不瞭本幣,而是因為權力支配經濟,無須本幣,權力就是本幣。試想一下,如有本幣在,貨幣以其自身的價值尺度來流通,而非以王權授信來運轉,那麼,在流通領域,就有可能齣現王朝害怕的“幣權替代王權,市場官場”的局麵。——貨幣經濟是險灘
內容簡介
中國傳統所謂“政權”,到頭來,隻是財權與兵權。
本書中,作者提齣這樣一種新的近代史解讀視角,首次從兵權、財權角度看近代史。
作者認為,自宋、明、清至於民國,紛繁百態無外乎地方兵權、財權與國傢兵權、財權的博弈。而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雖一脈相承,卻各有韆鞦,正如作者所說“近代化的許多事業,往往都從曾國藩開頭,李鴻章來完成。”後來者袁世凱與各方勢力的較量,也是以兵權、財權相博。
除瞭視角新穎,本書中的許多觀點讓人耳目一新,比如,中國也曾有過波瀾壯闊的民間海權時代;地緣政治,中國古已有之,發展齣五條地理綫,推進曆史發展。
文字錶述延續作者一貫的風格,將文化個體性融入曆史寫作,自成一體,讀罷讓人頓有酣暢淋灕之感。
作者簡介
劉剛,自由寫作者,主要著作:《文化的江山:重讀中國史》(與李鼕君閤著)、《通往立憲之路:告彆晚晴的近代史》(與李鼕君閤著),以及《中國史詩》捲一“從天命觀到帝王術”、捲二“自由的寓言”等。
李鼕君,曆史學博士,主要著作:除與劉剛閤著上述書外,還著有《儒脈斜陽:曾國藩在官場與戰場》、《孔子聖化與儒者革命》、《落花一瞬:日本人的精神底色》、《孽海自由花》、《中國私學百年祭:嚴修新私學與中國近代政治文化係年》,譯著《葉隱聞書》、《國權與民權的變奏:日本明治精神結構》等。
目錄
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宋城故事:近代化的選擇——重商主義還是消費文化
貨幣經濟是險灘
喝茶喝通瞭世界——17至19世紀中國人如何參與世界曆史
官商的後路——19世紀中國商人的國際化生存
“民心”背後那隻手
天朝新兵法——“師夷長技以製夷”
以理學用兵
“聖人子弟兵”——曾國藩治軍
跟朝廷扳腕子
國防之緣起
國傢軍係化——從湘淮軍係到預備共和
通商與商戰
商戰與官戰
李鴻章做“局”
勿忘工業革命——19世紀中葉經製外的中國
大清“拆女”
老佛爺訓政
頤和園挖坑
宮鬥與官戰
末世“不差錢”
李鴻章之死
“碰瓷”碰齣新權威
自治的悲歌
新權威之殤
藉洋債搞共和國
以兵法為國法
袁氏民元心麯——對權力閤法性來源的考察
民元開國春鞦——孫、袁權鬥與錢戰
民元革命反思:孫、袁共和本末
袁記國體變臉
袁記“民選”
新軍不齣皇權
江山立國體
精彩書摘
民元開國春鞦——孫、袁權鬥與錢戰
進入王朝鬍同
袁氏終於如願以償瞭,沒南下去,改在北京宣誓就職。
舉行宣誓就職儀式的地點,就在石大人鬍同的外交部。
這位“石大人”何許人也?乃明朝石亨,行伍齣身,一如袁氏,因復闢,害死於謙,得以擅權,又以僭越亂政,而被處死。英宗復闢,石為首功,故賜石修府第,宅成,英宗驚問:“此誰傢府第?”有人曰:“此必王府。”英宗曰:“非也!”又有人曰:“非王府,孰敢造次?”英宗唯唯。
想必這條“石大人鬍同”,還留有僭越的遺跡,復闢的遺風?為什麼要選在這裏舉行臨時大總統的宣誓就職儀式呢?袁氏後來的所作所為,與這位“石大人”惟妙惟肖,是不是跟這裏的心理暗示和文化聯想有關呢?這就是北京的風水,王權的基因無處不在,換條鬍同同樣如此。
我想,袁氏之所以選擇這條鬍同,是因為大清朝的外交部就在這裏,庚子新政後,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改為外交部,其設置由“總以親王”改由尚書主理,而始作俑者為袁氏。
可以說,從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到外交部,晚清外事活動的中心就在這一帶,由此亦可見,袁氏已將宣誓就職儀式安排成瞭外事活動。他所麵對的,並非本國國民,因他無須選票。可他需要藉款,所以,他要麵對的是各國公使,他最期望得到各國承認,南京方麵的認可還在其次。與會者百餘人,中服洋服皆有,有辮無辮共處,有紅衣之喇嘛,有新剃之光頭,五光十色,不一而足。
因此,袁氏未嚮孫中山,而是麵對各國公使,宣誓就職,並緻電南京臨時參議院:世凱願竭其能力,發揚共和精神,滌蕩專製之瑕穢。謹守憲法,依國民之願望,蘄達國傢於安全強固之域;俾五大民族,同臻樂利。凡茲誌願,率履勿渝!俟召集國會選定第一大總統,世凱即行解職。
蔡元培代錶參議院接受誓文,又代孫中山緻賀詞,袁答謝,辭曰:
“世凱衰朽,不能勝總統之任,猥承孫大總統推薦,五大族推戴,重以參議院公舉,固辭不獲,勉承斯乏。願竭心力,為五大民族造幸福,使中華民國成強大之國傢。”
就職當天,袁氏以“本大總統”頒布“大赦令”和“豁免錢糧令”。宣布:凡民國元年3月10日以前“除真正人命及強盜外”,一切罪犯“無論輕罪重罪、已發覺未發覺、已結正未結正者,皆除免之”;“所有中華民國元年以前應完地丁、正雜錢糧、漕糧實欠在民者,皆予除免”。隨後又發布補充令:豁免錢糧範圍以宣統二年(1910年)為限,辛亥年應完錢糧徵收期限“不在免除之列”。
同日,袁氏以“破除私見”、“服從中央命令”、“以期實行統一”連發數道命令,並令“所有從前施行之法律及新刑律,除與民國國體抵觸各條應失效力外,餘均暫行援用”。
次日,參議院迴電,承認袁氏就職,然“本院代錶國民,尤不得不拳拳敦勉者:臨時約法七章五十六條,倫比憲法,其守之維謹!勿逆輿情,勿鄰專斷,勿狎非德,勿登非纔”!
權鬥使人邋遢。袁氏倉促上任,身穿元帥服,但領口鬆開,肥碩的脖子坐落在領口上,帽子偏大,神態緊張,既不蓄須,亦不修麵,殊欠整潔,一副兵變後的邋遢相,顯然衊視這就任典禮。《泰晤士報》駐北京記者莫裏循這樣寫道:世凱入場,像鴨子一樣,搖搖晃晃地走嚮主席颱……
事後,袁氏對其親信說:“生五十三年,今日為妄舉。”說罷,狂笑不已。
在北京宣誓就職尚且如此,若南下,該當如何?打死他也不會去吧!
沒有遺産不行
袁氏宣誓就任的第二天,就緻電荷蘭海牙萬國和平會,錶示:
所有前清政府與各國締結各項國際條約,均由中華民國擔任實行上之效力。
可袁氏一說,就值得信賴,況且,他也不能不說,這是他的“話分”,他若不說,便是無賴。何也?因為各國都把他當做前朝的閤法繼承人,前朝遺産和債權債務當然由他來承擔。
對於各國來說,革命後,最擔心的,莫過於賠款和還債,這方麵,誰能讓他們放心,他們就支持誰。孫以“驅逐韃虜”喚醒瞭漢傢天下的曆史記憶,卻難以博得各國政府的同情,因為政權的本質是利益,而非情誼,各國政府同前朝的利益之水太深,以至於民主共和的價值觀,反倒退而其次瞭。以價值觀論,各國政府,尤其歐美,理應支持孫,可從利益方麵來考量,各國還是選擇瞭袁世凱。
即以貸款為例,革命後,孫、袁都在謀求貸款,然孫以光棍上任臨時大總統,乃“身無分文”而“心憂天下”者,中國傳統文化尚能提倡這種理想主義,但這理想,恰與資本主義原則相悖,以之號召國人還可以,用來同各國政府打交道,尤其同那些代錶各國政府的銀行團打交道,就不行瞭。貸款可以,銀行就是乾這個的,可抵押呢?還有擔保呢?英雄進當鋪,用頭顱作抵押,那一套江湖法門,對洪門有用,對銀行不管用,跟銀行打交道,得亮真傢夥,錶態沒用。
民國肇始,孫中山就發錶《對外宣言書》,宣布其對外政策:凡革命以前,所有清政府與各國締結之條約,民國均認為有效;凡革命以前,所有清政府所藉之外債及所承認之賠款,民國亦承認償還之責,不變更其條件;凡革命以前,清政府所讓與各國國傢或各國個人種種之權利,民國政府亦照舊尊重之;凡各國人民之生命財産,在共和政府法權所及之域內,民國當一律尊重而保護之。
話都說到這份上瞭,可結果如何呢?紐約《太陽報》的說法,便反映瞭各國共識:“孫中山和他的朋友們非常缺乏管理國傢的經驗,他們沒有維持中國領土完整和恢復和平的能力。”而袁氏就不同瞭,擁有瞭前朝的遺産,他跟銀行打交道,要抵押有抵押,要擔保有擔保,有的是真傢夥,所以,銀行都追著他要貸,他還能選擇,不僅有能力跟四國銀行團討個價,還將四國銀行團變成六國銀行團瞭。
那四國銀行團,由英匯豐、美花旗、德德華、法東方匯理四銀行組成,原是為瞭清末鐵路大躍進籌款而設的,本想搞個史無前例的大傢夥,沒想到保路運動興起,繼而武昌起義,終於清室退位,四國銀行團壯誌未酬,鐵路貸款泡湯,可“禍兮福之所伏”,新政權更需要錢,袁氏成瞭大買傢。清室退位,他要買單,南京讓權,他也要贖買。
袁氏派親信度支周自齊往四國銀行團說項,說南京政府善後需銀七百萬兩,其中二百萬兩為急需,應緊急放貸。善後首款,就是為瞭贖買南京政府,由匯豐銀行經手,很快付銀二百萬兩,作南京政府軍政維持費用。此乃四國銀行團為民國政府所作的第一筆墊款,為“善後大藉款”之緣起。其時,孫中山主持南京臨時政府,可謂朝不保夕,時時麵臨破産,革命軍來催餉,催得黃興吐血。所以,孫也嚮外,主要是嚮日本,一而再,再而三地謀求貸款。孫曾放言,若能貸款,必不和談,告貸無門,纔不得不談。此時,孫、袁交戰,非兵戰,乃銀戰,袁氏因有四國銀行團作後盾,故能“不戰而屈人之兵”。
……
中國近代的財與兵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國近代的財與兵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