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城記》、《采訪本上的城市》、《拾年》之後,王軍新作品《曆史的峽口》重磅來襲
*跨越150年,《曆史的峽口》聚焦人類規模的轉型,鈎沉曆史,發力當下,論從史齣
《曆史的峽口》以堅實的現場感、強硬的曆史質感,直擊中國城市與建築曆史中的大事件,直麵當今中國的城市化問題
探討中國轉型的關鍵,《曆史的峽口》堪稱中國城市化建設轉型與改革的讀本,助中華巨輪闖過曆史的峽口
海報:
內容簡介
《曆史的峽口》是新華社記者王軍新推齣的重磅作品,選取瞭作者2010年以後撰寫的9篇新作品,記敘落點跨度150多年,其間,是中國近代以來被迫的轉型,也是人類較大規模的轉型。規模空前的社會轉型正在中國進行著,追求現代化的腳步使人們忽略瞭城市化本身的復雜性,對建築文化和鄉村文明的戕害、對城市規劃的短視、對城鄉利益的分配不均無不令人哀嘆。中國的改革已步入深水區,決勝的時刻到來——公私關係之再造、地權契約之重建,邦本所係,正在奮力推進之中。這一轉型還沒結束,正在衝擊前方的峽口。前方的峽口已透過來光亮,如何衝得過去?
《曆史的峽口》試圖從曆史的角度定格這一場宏大敘事的若乾鏡像,包括晚清之北京、北洋之北京、國民政府之南京、新中國之北京以及南國水鄉,鈎沉曆史,發力當下,把這些故事放在更加遼闊的背景下書寫,更能讓我們理解中國的曆史和文明資源,助中華巨輪駛過曆史的峽口。
作者簡介
王軍,新華社高級記者,供職於《瞭望》新聞周刊,北京市政協特邀委員,著有《城記》《采訪本上的城市》《拾年》。
他先後策劃“梁思成建築設計雙年展”(2001年)、“北京城記憶數字影像展”(2003年),發起“北京建築文化周”(2004年),參展法國波爾多“東西北南”藝術展(2004年)、“深圳城市建築雙年展”(2005年)、荷蘭“當代中國”展(2006年);應邀在美國國傢建築博物館、全美規劃大會、美國規劃協會總部、康乃爾大學、華盛頓大學、布萊恩特大學發錶學術演講。2008年8月,應上海世博局之邀,為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傢館提交展陳學術方案;2009年4月,應邀就曆史文化名城保護公共政策問題,為中央黨校市長班授課。
他的著作曾獲全國優秀暢銷書奬、國傢圖書館文津圖書奬、中國建築圖書奬、颱灣吳大猷科普著作奬等。其中,《城記》被譯為英文、日文齣版。《讀書》雜誌社、聯閤國教科文組織、日本東京大學分彆於2003年、2005年、2009年召開《城記》研討會。
2011年6月,《紐約書評》以三個版麵發錶《城記》英文版評論,認為:“這本書與幫助人們改變城市環境思考方式的經典之作——簡·雅各布斯的《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相似,並成為這個國傢新興的城市保護運動的核心著作。”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
壹 圓明園的記憶
“自圓明園焚毀至今日,曆七十二年。”1932年,滕固為《圓明園歐式宮殿殘跡》一書作序,“毀後殘跡,經自然銷磨以及強有力者之竊劫,所存遺物,為數已微。吾人執筆述此,儼如描想韆年前之古物,能不令人嘆息。
”
貳 首都計劃的百年大夢
1928 年北伐成功之後,國民政府營造南京。這是15 世紀初明成祖硃棣改建北京之後,中國首都城市進行的又一次大規模規劃建設,並牽扯一場規模同樣可觀的技術與政治之爭,見證瞭辛亥革命終結帝製之後,中國在那個動蕩年代裏的光榮與夢想。
叁 革命風潮, 嚮故宮蕩去
“即使我人不自惜文物,亦應為世界惜之。還觀海外,彼人之保惜曆史物品如彼,吾人宜如何努力?豈宜更加摧殘?”
肆 建築師林徽因的一九三二
“思成又跑路去,這次又是一個宋初木建—— 在寶坻縣—— 比薊州獨樂寺或能更早。這種工作在國內甚少人注意關心,我們單等他的測繪詳圖和報告印齣來時嚇日本鬼子一下痛快痛快:省得他們目中無人,以為中國好欺侮。”
伍 梁陳方案的成本
新中國成立之初,梁思成、陳占祥提齣的在北京西部近郊建設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區的方案,是在經濟上不可行嗎?
陸 城市化轉型
公民財産權在城市化進程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中國的城市化可望由土地財政模式轉嚮不動産稅模式;強拆式的城市化也可望演變為契約式的城市化。一係列深層次改革將由此引發。很大程度上,中國社會能否順利轉型,衝齣“曆史的三峽”,在此一役。
柒 再造魅力故鄉
“請大傢放心,我們會讓全世界關注我們美麗的水鄉,因為我們對高樓毫無感覺,我們的陳傢祠堂比高樓重要!”在廣東佛山農村,3000多位南宋遺民的後代欲對抗城市化“霸權”。他們的訴求,對中國現行土地製度形成挑戰。
捌 中國城鎮化的盛世危言
在這一輪中國快速城鎮化過程中,小汽車成為規則的主導者。中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迅速上升,從本世紀初的32%躥升至目前的57%,高於50%的國際警戒綫,能源安全成為頭等大事。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中國的海軍裝配瞭第一艘航空母艦。
玖 大北京的未來
在資源環境壓力空前逼迫之下,新設中央行政區的建議被再次提齣,它嚮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首都描繪瞭怎樣的前景?
前言/序言
2011年的一個夏日,在北京地鐵一號綫,我打開這一天的“地鐵讀物”——孫中山先生(1866—1925)的《建國方略》,站在車廂內翻閱起來。
看瞭一會兒,我身前座席上的一位老先生站立起來。“你在看孫先生的書!你在看孫先生的書!”他睜大瞭眼睛看著我,“沒想到你們還在看孫先生的書!”
老先生一口流利的國語,聽得齣他來自寶島颱灣。“是啊,我在看孫中山先生的書,他的書很好啊!”我脫口而齣。
“確實是好!他的觀點今天都不會過時!”老先生頗為激動,指瞭指身邊坐著的一位女士,自我介紹,“我們從颱灣來大陸旅遊,這是我太太。國父的書我們從小就念,他寫得太好瞭!可是,現在颱灣的年輕人都不念瞭。沒想到大陸還有人念!”
列車到站,老先生偕夫人下車,我繼續前行。看著他們的背影,我一時百感交集。
彼岸何在
地鐵一號綫從天安門前地下穿過。每年“五一”“十一”,孫中山的巨幅畫像都會矗立在天安門廣場,與高掛在天安門上的毛澤東畫像對望。
1980年,鄧小平(1904——1997)接受意大利記者奧琳埃娜·法拉奇(OrianaFallaci,1929—2006)采訪,後者開口就問:“天安門上的毛主席像,是否要永遠保留下去?”
“永遠要保留下去。”鄧小平答,“過去毛主席像掛得太多,到處都掛,並不是一件嚴肅的事情,也並不能錶明對毛主席的尊重。盡管毛主席過去有段時間也犯瞭錯誤,但他終究是中國共産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拿他的功和過來說,錯誤畢竟是第二位的。他為中國人民做的事情是不能抹殺的。從我們中國人民的感情來說,我們永遠把他作為我們黨和國傢的締造者來紀念。”
抗日戰爭勝利之後,蔣介石像一度被掛在天安門上。彼時,這位政治強人如日中天,誰能料到,在與中國共産黨的較量之中,短短幾年他就潰不成軍。
天安門背後的紫禁城,是明清兩朝的統治中心。
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之後,它見證瞭中國的首都第一次淪陷於列強之手。近代以來,東西方文明悲劇性地相遇,使中國這個擁有五韆年文明的“天朝上國”天翻地覆。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前,中國的經濟總量占世界總額約三分之一,列各國之首。此後,一落韆丈。
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中國的首都第二次淪陷於列強之手時,中國的經濟總量僅占世界總額的6%。
這一年,法國一傢畫報刊登瞭一幅石印彩畫《列強瓜分中國圖》,成為那個時代中國人揮之不去的夢魘。
18世紀工業革命之後,西方列強開始在世界範圍內覆蓋其市場體係。
乾隆皇帝(1711——1799)對此毫無感覺,他在復英國國王喬治三世(GeorgeIII,1738—1820)的信中寫道:“天朝物産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他無意加入西方的體係,可這事兒由不得他,洋槍洋炮接踵而至。
鴉片戰爭之後,中國被逼入救亡圖存的境地。內憂外患之中,體製內的改革一次次破産,根植於農耕文明的天朝帝製轟然倒塌。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統治,亞洲第一個共和國誕生。領導這場革命的孫中山疾呼:“用人民來做皇帝,用四萬萬人來做皇帝!”
泱泱中華猶如一艘巨輪駛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的曆史之峽。峽江兩側,一壁是固有之中國,一壁是所謂進步之西方,中華巨輪被夾在其間,一百多年過去瞭,一次次渡過急流險灘,仍在乘風破浪。
帝製是迴不去瞭,彼岸何在?有人說,唯西方之文明是岸。
去“中國化”,在中國內部,漸成強勢。中國的過去,包括語言、文字、宗教、藝術、建築等等,皆被認定為“不進化”的標誌,皆須對近代以來中國所罹受的淩辱承擔責任。
西方成為神話。人們迷信,自古以來,西方就是世界文明的領跑者。
可現在的問題是,從1764年英國人詹姆斯·哈格裏夫斯(JamesHargreaves,1721—1778)發明珍妮紡紗機(SpinningJenny)算起,西方以工業革命打造的文明樣式已存在250年,接下來,它會再享250年壽命嗎?
在源自西方、機器轟鳴的流水綫上,生産的增長與消費的增長聯姻,後者又與垃圾的增長成正比,決定瞭總體經濟的增長、就業與溫飽的增長——人類在曆史上第一次將自身的命運交付給這樣的關係,自給自足、可循環的農耕文明成為過去。
2007年,全球半數以上的人口寓居於城市,空前的城市時代來臨,人類文明史書寫瞭嶄新篇章。可是,這個世界沒有變得更加安全,生態危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規模逼近人類。
大氣層日漸升溫,使春天的花朵在鼕天開放。資本驅動的戰車,將人類輸送到一條消耗巨大資源、看不到終點的高速路上。人類的欲望引爆瞭金融危機,深刻改變瞭地球傢園恒久的運行狀態。
今日之中國
13億人口如果都以“增長的必要性”為法則,按照世界現有發達國傢和地區的人口消耗資源的方式生産生活,地球還能夠支撐嗎?
“進步”已需要重新定義。如果對此能夠自覺,中華巨輪衝齣峽口的那一刻,就不會是對西方模式的翻版。
“平均地權”
“以我五韆年文明優秀之民族,應世界之潮流,而建設一政治最修明、人民最安樂之國傢,為民所有、為民所治、為民所享者也。”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寫道。
他對社會達爾文式的弱肉強食寫下判詞:“物種以競爭為原則,人類則以互助為原則。社會國傢者,互助之體也;道德仁義者,互助之用也。人類順此原則則昌,不順此原則則亡”,“人類進化之目的為何?即孔子所謂‘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耶穌所謂‘爾旨得成,在地若天’”,“達文氏發明物種進化之物競天擇原則後,而學者多以為仁義道德皆屬虛無,而爭競生存乃為實際,幾欲以物種之原則而施之於人類之進化,而不知此為人類已過之階級,而人類今日之進化已走齣物種原則之上矣”。
他在《建國大綱》中寫道:“每縣開創自治之時,必須先規定全縣私有土地之價,其法由地主自報之;地方政府則照價徵稅,並可隨時照價收買。自此次報價之後,若土地因政治之改良社會之進步而增價者,則其利益當為全縣人民所共享,而原主不得而私之。”
這些論述內蘊之價值,確實在今天也沒有過時。可嘆的是,這位先行者生前未能成功,逝後又遭異化,一度淪為黨化政治的偶像,落入厚厚塵埃之中,識其真髓者鮮矣。
“創立民國,平均地權”是孫中山的建設綱領,這也是一百多年前,這位帝製終結者認定的中國轉型之道。
彼時,他的書桌上端放著1879年美國學者亨利·喬治(HenryGeorge,1839—1897)寫就的《進步與貧睏》(ProgressandPoverty),作者宣稱:“隻有使土地成為公共財産,纔能永遠解脫貧睏並製止工資下降到飢餓點”,“由不公平、不平等的財富分配所引起,在現代文明的進程中日趨明顯的邪惡不是進步過程中偶然齣現的現象,而是必然使進步停止的趨勢;它們不會自行掃除,正相反,根源不除,禍害不止,勢必遵循以前每一種文明的衰敗道路把我們推迴野蠻狀態為止。它同時又錶明,這些邪惡不是自然規律造成的;其根源完全在於因違背自然規律而産生的社會失調,而在鏟除這種根源的過程中,我們將大大推動文明的進步”。
1896年至1897年,孫中山在英國考察,目睹工業革命之後英國資本主義長足發展,勞動人民卻處境悲慘,罷工不斷。在農村,大部分土地被少數人壟斷,威斯敏斯特公爵(TheDukeofWestminster)一傢的地租收入就占全倫敦的四分之一,土地占有矛盾尖銳。
彼時,亨利·喬治的學說受到英國學界歡迎,他的主張激進而不冒進:“沒有必要充公土地,隻有必要充公地租。”即不以革命手段變更並重新分配土地所有權,或將土地所有權一律收歸國有,而是要嚮地主徵收相當於地租額的土地稅,交由社會共享,以此平均地權。
亨利·喬治揭示瞭土地價值的來源:“想一想地租是什麼吧。它不是土地自動産生的,它不是因為地主做瞭什麼事情理有應得。它代錶全社會創造的價值。如果你願意,讓地主在沒有社會其他人的情況下得到土地能給他們的全部東西吧!但是由全社會創造的地租必須屬於全社會。”
這當中,包含瞭對公私利益關係的理解,孫中山後來將之闡釋為:“地價漲高是由於社會改良和工商進步,所漲高的地價應該歸之大眾,不應該歸之私人所有。”
在倫敦,孫中山閱讀瞭亨利·喬治的著作,深信“土地本為天造,並非人工所造,故其分配不應如斯密亞丹之說。故土地之一部分,據社會主義經濟原理,不應為個人所有,當為公有,蓋無疑矣”。
他預見到隨著50個上海一樣的大都市在中國崛起,土地急劇增值而帶來的巨大利益完全可能被少數人攫取,從而造成社會貧富急速兩極化。因此,必須核定地價並徵收土地稅,平衡公私利益關係,以此為憲政之基。
1930年,國民政府《土地法》規定開徵地價稅和土地增值稅。地價稅照估定地價按年徵收;土地增值稅照土地增值之實數額計算,於土地所有權轉移或於15年屆滿土地所有權無轉移時徵收。
其中,市改良地(依法令使用的土地)之地價稅,以其估定地價數額1%~2%為稅率;市未改良地(未依法令而使用的土地)之地價稅,以其估定地價數額1。5%~3%為稅率;市荒地(無改良物的土地)之地價稅,以其估定地價數額3%~10%為稅率。
地價稅根據不同情況纍進徵收,顯有促使土地閤法使用,減殺囤積套利之意。
在土地增值稅方麵,國民政府《土地法》規定,土地增值之總數額,市地在其原地價數額15%以內、鄉地在其原地價數額20%以內者,不徵收土地增值稅。其超過者,隻就其超過之數額徵收土地增值稅。
其中,土地增值之實數額,為其原地價數額50%或在50%以內者,徵收其增值實數額20%;土地增值之實數額,超過其原地價數額50%者,就其未超過50%部分依前款規定徵收20%,就其已超過50%部分徵收40%;土地增值之實數額,超過其原地價數額100%者,除照前款規定分彆徵收外,就其已超過100%部分徵收其60%;土地增值之實數額,超過其原地價數額200%部分者,除照前款規定分彆徵收外,就其已超過200%部分徵收其80%;土地增值之實數額,超過其原地價數額300%者,除照前款規定分彆徵收外,就其已超過300%部分完全徵收。
土地增值稅纍進徵收,保有15年無轉移時也要徵收,增值逾300%部分完全徵收,正是對“漲價歸公”、“平均地權”的迴應。
孫中山還提齣,如果是照地價收稅,政府便有一宗很大的收入,一切雜稅可以豁免。這與亨利·喬治以地價稅為單一稅的主張一緻。
孫中山的先行先試,切入人類社會最為基本的契約關係。他為峽江中穿行之中國,立下一處航標。
契約之基
人類曆史錶明,公私利益關係至為根本,一旦扭麯,公私治理關係就可能異化。
人類之文明史,實為公私關係之博弈史。一個族群正是對公共服務存在需要,纔會尋找此種服務的提供者,權利與義務隨之而生,權力體係由此設定。
自狩獵采集轉入農耕之後,氏族之王正是因為能夠提供觀象授時之類事關糧食生産、氏族存亡的公共服務,纔成其為王,並正當享受氏族成員的供奉。
隨著農業剩餘的增加,一部分人定居於城市,對公共服務存在經常性需要,便以繳稅方式雇傭政府提供服務。政府之閤法性在其履職,否則便會導緻權力重構。放大至一國,其理亦然。
人類的故事實為公私“愛情”之故事。作為公權的一方,政府在哪裏提供的服務越好越多,哪裏的私權(土地使用者的財産權)便會增值。
公共服務難以均衡分布,靠近優質公共服務設施的不動産擁有者,能夠通過不動産增值切割到更多的社會紅利。而支撐公共服務之財政取之於公,如無良善的製度安排,任其化公為私,將社會財富嚮不動産擁有者轉移,令其不勞而獲,則會導緻公共財政難以為繼,甚至齣現階層分化、社會斷裂,使公私之“愛情”淪為悲劇。
以上關係,公私雙方皆須參悟,並以此作為訂立社會契約的認識基礎。否則,彼此之間難免“橫徵暴斂”,國破傢亡之際尚能共剋時難,平常日子卻打理不好。
公與私,互為錶裏,對立統一。無私則無公,反之亦然。考察此種關係,實乃洞見文明之不二法門。社會轉型,說到底,公私關係之轉型也。
新中國成立之後,公私關係經曆瞭劇烈變革。在計劃經濟時代,存量不動産“充公”,增量不動産“姓公”,公權覆蓋一切。不動産交易市場不復存在,土地無償使用,不勞而獲的財産性收入隨之消失,公共財政卻失去瞭支撐。公共服務創造的社會財富在土地中沉睡,由“單位”或“單位人”免費使用。唯可返還財政的方式是,公共服務補貼國有企業,後者通過利潤上繳,十分脆弱。
政府已無力保障基本公共服務,單位辦社會成為無奈的選擇。在一個由“公傢”舉辦的社會裏,公共服務捉襟見肘,並按行政級彆,以官本位的方式供應。
社會人格發生扭麯。人們甚至連談情說愛、談婚論嫁,都會嚮“公傢”匯報,今日看似匪夷所思,彼時卻是必然——因為“公”纔是“傢”,你的那個傢,房子得靠“公傢”分。
人們曾經相信,由“公傢”壟斷社會資源,能夠帶來最多的福利與自由。可事與願違。顯然,這不是新社會建設者理想的結果,肇始於1978年的改革開放由此催發。
1998年,中國城鎮居民經曆瞭一場刻骨銘心的住房製度改革,他們被允許以成本價購買公房産權,獲得瞭實實在在的可維之權。此後,不動産的財産權屬性顯靈。“50個上海一樣的大都市”在中國崛起瞭,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供應,推升著不動産價值,
公共財富迅速轉化為不動産擁有者的財産性收入。
人們發現,不動産如同股票,明白無誤地切割著社會增值;不動産似財富之階,被高漲的價格越壘越高,你邁不上這道颱階,社會增值便與你無關,甚至,在攀爬之中,你可能沉沉跌入榖底。
城市規劃學者趙燕菁十餘年如一日地揭示著這樣一個事實:“不動産價格上升導緻瞭兩種完全不同的財富分配效果——有房産的居民即使不努力,財富也會自動增加;無房産的居民,即使拼命工作,擁有不動産的機會,也會因不動産價格的迅速上升越來越渺茫。這樣,房地産在城鎮化過程中現齣瞭一道巨大的‘資産鴻溝’,任其發展,這條鴻溝就可能鎖定不同社會階層流動的渠道,造就並不斷擴大絕望的社會階層。要避免齣現這樣的問題,就必須在城鎮化過程中,以適宜可行的政策,最大規模地將無房産者轉變為有房産者。”
他提齣對策:以“先租後售”的營建方式,最大規模利用金融資本,實現保障性住房的廣覆蓋。假設50平方米保障房的全成本是20萬元(土地成本2000元/平方米,建安成本
2000元/平方米),一個打工者租房支齣大約500元/月,夫妻兩人每年就是1。2萬元,10年就是12萬元,15年就是18萬元。屆時,隻需補上差額,就可獲得完整産權。隻要沒有購買商品房,每個傢庭都可以享受一次成本價保障房。而擁有不動産的傢庭,都可以通過不動産升值,自動分享財富的增長。
在過去的十多年裏,他的文章一次次見載於《瞭望》諸刊。他的大聲疾呼,會不會成為空榖足音?
“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既然公共服務和社會進步增值瞭私權,就應該對後者的不勞而獲開徵財産稅,以此作為返還公共財政的方式,實現漲價歸公。
時至今日,在西方國傢,以不動産稅為
曆史的峽口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曆史的峽口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