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心路沧桑:从国民党六十军到共产党五十军》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大剧,沉淀60年后重新拉开了它的大幕;众多剧中人物的沧桑心路,被作者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内容简介
解放战争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共接收改造国民党部队188万人,而国民党第六十军是一支起义后被整军改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军的部队。
《心路沧桑:从国民党六十军到共产党五十军》以纪实的笔法,通过大量鲜为人知的文献记载和历史档案,以及对近200位亲历者的采访,详细记述了国民党第六十军长春起义的前缘后果、起义后的思想改造和组织整编过程,如安东整训、兴隆整训、“泪血大控诉”和“思想还家”运动等,以及改造后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军在解放大西南和抗美援朝战役中的英勇战绩等重要节点。通过部分起义官兵和改造起义军干部的自述,详细记述了部分起义官兵的人生经历和他们起义后弃旧履新、命运多舛的心路历程,如由于当年接受思想改造的深度不同,以及种种个人(如受旧制度和旧军队的影响程度)或历史(如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政治运动)等原因,有的人起义后被历史的大潮无情地吞没,有的人起义后虽历经了个人命运的多舛却对当年的起义始终无悔。
《心路沧桑:从国民党六十军到共产党五十军》毫不隐讳地揭示了中国革命在实现新旧交替过程中思想改造的艰难与曲折。
作者简介
高戈里,是一位退伍军人,现就职于政府某机关。作者曾在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主办的第五十二次“国史讲座”上,作了有关国民党军改造史的专题讲座。本书中“少将的死刑与撤判”一节以同名形式曾在《文学界?中国报告文学》2010年12期上刊载,影响颇大。
目录
引子 反思,从落实政策回溯
第一章 中共争取滇军的努力
1.共产党与滇军的早期离合
2.地下党安然度过两次险情
3.第一八四师海城起义
4.毛泽东、朱德、刘少奇亲派策反要员
5.中共地下党结束潜伏翻江倒海
第二章 将军为啥犹豫
1.幕僚提醒卢汉: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2.卢汉密授家将:今后打仗要多个心眼儿
3.师长怒责女儿:老子绝不许你骂卢汉
4.刘浩转告陇耀:朱总司令希望你弃暗投明
5.军长告诫官佐:六十军是跌下石岩的小狮子
第三章 长春起义
1.第六十军退守孤城吃尽苦头
2.解放军释俘耐心策反
3.三将军七次密谋倒戈
4.毛泽东急电为曾军长解围
5.“义举”同力不同心
第四章 探索改造起义部队的新路
1.安东整训
2.石人车站叛变事件
3.兴隆整训
第五章 组织调整为思想改造开道
1.萧劲光拍板:暂编五十二师不能缴械
2.滇军地下党会师九台
3.不是冤家不聚头
4.环环相扣的组织调整
5.叛变事件与清洗工作
第六章 泪血大控诉
1.抵触情绪在控诉中荡然无存
2.控诉:地主盘剥血泪多
3.控诉:榨干油水抓壮丁
4.控诉:扇耳光、打军棍
5.控诉:棒杀、活剐逃兵
6.控诉:喝兵血
7.控诉:旧军队太黑暗了
8.残杀逃兵的团长40年后如是说
第七章 洗心革面的改造,脱胎换骨的变化
1.士兵:当初我们认主子啊
2.少校:我是被改造过来的
3.思想还家运动
4.孕妇不敢吃豆腐
5.“你指导员还打人?”
第八章 南下参加解放战争
1.轻取蒋介石御林军
2.整编蒋介石嫡系陈克非兵团
3.溶编袍哥舵把子范哈儿“挺进军”
第九章 抗美援朝,壮怀激烈五十军
1.曾军长负气要当炊事员
2.血肉之躯拼坦克
3.第四四二团最先攻占汉城
4.战场记过处分
5.十八勇士夜袭水原城
6.十八忠骨白雪埋
7.战士,让怯战者无地自容
8.血战白云山
9.中美战史聚焦“血岭”
10.汉江50昼夜阻击战感动统帅
第十章 心路缘何苍茫
1.准尉未了情
2.团参谋长末了路
3.军长终生憾
4.团长半个世纪的人生梦
第十一章 人生何以沧桑
1.少将的死刑与撤判
2.副师长苦拉板车
3.副军长代诉疑案
4.保护小丰满电站的历史功臣
5.军政委“文革”蒙难
跋 创作感言:历史的曲折应该历史地反思
1.反思的前提:正视两个基本的历史事实
2.反思的关键:掌握三个基本的思想方法
3.反思的价值:发掘三个领域的思想资源
4.反思的感喟:心路沧桑,奠定辉煌
精彩书摘
《心路沧桑:从国民党六十军到共产党五十军》:
担任第二路军特务营营长的张士明,在军部机关和直属队的营、团级军官中拜了一个“大把子”。其中赵国璋于解放战争初期秘密入党,朱光云于1948年5月初被确定为党员发展对象,与地下党两次策划了所属第五四五团单独起义。
地下党员黄致平在张士明营当上士军需,职务较低,只能拜个“小把子”。他周围团结的主要是下级军官、军士和士兵,其中龙于湘等离开滇军后,参加了边纵游击队,郑南信、田自然等于解放战争中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担任师政治部干事的方文彬是招考进来的外省籍知识分子,交友面不可能宽,便在笔头上做文章。当时师政治部负责人杨钧是个贪图名利地位的官僚,他见方文彬是个大学生,能埋头苦干“唯命是从”,逐渐器重起方文彬,除了日常公文,一些秘密文件也让方文彬看。
一次闲聊,方文彬趁机试探:“我们一八四师有没有异党分子?”
杨钧见四下无人,便十分神秘地告诉眼前这个中共地下党支部书记:“有!他们都是些异乎寻常的人,不仅思想激进,而且很有本事。前些日子走掉的张子斋是一个,再一个就是师部军械处处长常绍群。”地下党员只被杨钧猜中了一位。常绍群为人耿直,钦佩共产党,仅仅是党员的交友对象。
赏识方文彬的还有几位团长。第五五二团团长余建勋甚至当众提出:“我看你还聪明能干,又有文化,我送你上陆军大学吧?”
这本是他人求之不得的大好事,方文彬却吓了一大跳,因为一旦真上了陆军大学,就得编造国民党党员身份,相当危险。方文彬开了个玩笑,把话岔开了。
由于在中共中央提出“十六字方针”前半年就顺利完成了党的工作方针的转变,六十军中的地下党组织在“皖南事变”后的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中,安然渡过了“林和顺”事件造成的又一次险情。
1941年初,撤出第六十军留在湖北抗日游击区的地下党员林和顺被熊式辉部抓住,严刑拷打后,招出了张子斋、杨华等已撤离第一八四师的地下党员以及似是而非的一串名字。国民党第九战区司令官薛岳据此电告云南省主席龙云,要其查明严惩。龙云随即给万保邦师长转去薛岳的追查电:“据俘供,一八四师有异党分子段明、李蒸二人,另有姓张、姓杨各一人,名不详,希查处!”
万保邦虽然是个一心想捞钱的主儿,但不糊涂,接到电报就嘟囔开了:“段明生活浪漫,哪像共产党?李蒸满脑子都是儿子、银子,更不像共产党了。”于是,喊来师部副官段明和参谋李蒸,先骂一顿,再让段明找来其当县长的父亲,让李蒸找来其在第二路军当军需处长的堂兄出面担保,具结完案。
接下来就是查处“张某”和“杨某”。最初的怀疑对象包括中共地下党员张士明、杨重、杨永新以及不是中共党员的师部参谋处上尉参谋张维孝。
由于段明的父亲当过龙云的秘书,段明又是地下党的交友对象,所有地下党员都及时得到了通报。
一天,杨钧突然来问杨永新:“你说,张某是张士明还是张维孝?”
早有准备的杨永新镇定回答:“张士明一天到晚嘻嘻哈哈,如果是,那共产党就太多了!张维孝嘛,我看也不像。”
这帮人查来查去,最后,将张维孝定为“异党分子”,由国民党桂林行营将刚进入桂林参谋训练班的张维孝抓了起来。
剩下一个“杨某”,万保邦让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曾泽生查办。曾泽生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亲自布置刀进德、吕文亮二人分别监视考察杨永新和杨重。刀进德是师政治部工作科科长杨永新手下的科员,是杨永新的交友对象,他不但向杨永新透露了会议内容,还告之:“吕文亮明天视察工兵营。他说,只要抓住证据,不论是同学还是亲戚,都要报告曾副师长,格杀勿论!”
杨永新闻讯大吃一惊,因为杨重被派到河口做生意去了,此时工兵营尚有不少革命标语,“中山室”还摆放着进步书刊。急中生智的杨永新决定以攻为守,他记得杨钧在桌上摆放过进步书刊,于是,来到杨钧宿舍,随手翻出艾思奇的《哲学大纲》:“这《心路沧桑:从国民党六十军到共产党五十军》借我看看。”
果然,杨钧狡黠地一笑:“你不是也有一本吗?”
“咱们是老同学了,如果有人暗害我,我得找个陪杀的啊!”杨永新一句玩笑话吓得杨钧面如土色。镇住杨钧后,杨永新回到家里,趁四下无人,把家里的进步书刊全部烧了。饭后,又谎称肚子痛要解大便,甩掉监视自己的人,跑到工兵营,将情况告诉了工兵连连长王立中。
第二天,已于途中得到通报的杨重,一回来就直奔万保邦家交账。看到花花绿绿的钞票,万保邦喜上眉梢:“我不管他哪党哪派,只要给我好好干就行!”
……
前言/序言
反思,从落实起义人员政策回溯
20世纪已经逝去,对20世纪中国革命的历史反思,却跨越时空延续着。
俯视者审视:那是炎黄子孙血浸泪泡无以复加的苦难。
仰视者凝视:那是华夏儿女天翻地覆无与伦比的辉煌。
辉煌也好,苦难也罢,古人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自帝国主义的舰炮轰开我们闭锁的国门,苦难的祖国每前行一步,无一不以一批又一批先驱者的腥血酸泪做艰难步履的铺垫,无一不为历史演进准备着一轮又一轮沥血淌泪的人生代价。
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第六十军的争取与改造,是一段浓缩了的阶级斗争史。当我们启开亲历者记忆的闸门,翻开尘封的历史案卷,沿着四维时空的运行轨迹溯源而上,置身当年的泪血环境和荣辱氛围,跌跌撞撞地寻觅前辈坎坎坷坷的心路历程时,所感受的心灵震撼是难以言喻的!
1948年10月16日夜,国民党第六十军中将军长曾泽生于辽沈战役关键时刻,动员并率领所部在长春市举行了战场起义。
两天前,曾泽生将解放军释放回来做策反工作的团长张秉昌、副团长李峥先派出长春城,向解放军围城兵团接洽起义。这一天,正是东北解放军实施战略决战之初、对锦州城发起总攻之日,由于围城兵团多数将领不相信曾泽生的诚意,起义请求最初被拒绝了。
当时长春的战场态势对敌我双方都异常严峻。早在辽沈战役开始时,东北解放军根据毛泽东“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的电报指示,将主力集中到辽西,执行围困长春任务的一线部队只剩下第十二纵队和独立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师,守城和围城的兵力都是十万人。半个多月前,为确保顺利攻克锦州,第十二纵队被调至开原、通江口一线担负机动作战任务。一周前,发现长春守军有突围动向,东北解放军总部急令第十二纵队一个师北返四平,加入准备堵截长春突围之敌的战斗序列。鉴于兵力不足,围城兵团首长决定将主力后撤至烟筒山、四平一线,准备以运动防御层层侧击、堵截突围之敌。
曾泽生的起义请求,后来经兵团政治部联络部部长、中共东北局滇军工委副书记刘浩和兵团副参谋长、起义将领潘朔端当面力陈原委,引起兵团司令员萧劲光的重视。萧劲光说服众将领,接受了曾泽生的请求。
第六十军战场起义大大缓解了东北解放军的战场压力,犹如一把尖刀,直刺东北蒋军后背!
已被解放军围困五个月之久的长春守军,为国民党新七军、第六十军以及吉林保安旅、骑兵保安第一旅和第二旅、长春警备司令部编成的第一兵团,兵团司令官由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官郑洞国兼任。全城以中山马路为界,东守备区由第六十军防守,西守备区由新七军防守,游杂部队多部署在外围据点。
10月16日,蒋介石第三次严令郑洞国速率部突围并告之:已派青年军第二○七师进至清原接应,蒋本人亦在沈阳等候。
郑洞国随即部署长春守军:16日午夜开始行动,17日晨四面出击,18日兵分两路绕过中长铁路,转进东南,向沈阳方向突围。
17日凌晨2时,新七军第一线团正向南郊突围出发阵地展开兵力,郑洞国突然得到第六十军战场起义的密报,于是,急令部队中止突围行动,撤回原防并迅速向第六十军方向派出警戒。17日午夜,第六十军向解放军交防。新七军官兵一觉醒来,发现半个长春城已被解放军占领,军心彻底崩溃。由此,相继放下武器,向解放军集体投诚。19日上午,长春宣告和平解放。
长春解放前夕,鉴于东北解放军正集中兵力会战辽西,毛泽东“最担心的是沈敌从营口撤退,向华中增援”,致使“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的战略意图落空,因为此时这一带无解放军的主力部队。长春解放当日,毛泽东急电东北解放军首长:
沈敌似已决心撤退,退营口的可能性很大。你们目前第一要紧的部署是:立即令萧劲光、萧华率长春各独立师大部(留两个至多三个独立师在长春一带即够)及十二纵,兼程从抚顺以东进至营口及其以西以北地区,堵塞敌人退路。
遵此电示,长春围城兵团主力迅即南下。11月2日,解放军攻占沈阳、营口,辽沈战役胜利结束,歼敌47。2万人,东北全境解放。14日,毛泽东为新华社撰写《中国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一文,修正了两个月前中共中央对战争进程的预测,郑重宣告:
原来预计,从一九四六年七月起,大约需要五年左右时间,便可能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政府。现在看来,只需从现时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
11月18日,中央军委命令东北解放军立即结束休整,提前入关,参加平津战役。解放战争进入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加速度进程。
长春起义,避免了对垒两军二十万将士的厮杀,保护了一座东北名城,推进了解放东北及全中国的战争进程。
在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当我们回首早已载人史册的往事,进入视野的,不仅有时代的辉煌,还有印在岁月中的斑斑血迹、点点泪痕。
国民党军第六十军起义不久,即成建制地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军。政治整训期间,中国共产党发动了轰轰烈烈的控诉运动,启开了士兵们泪腺上的闸门。面对串串泪珠、涟涟泪水汇成的泪河,少数军官竞日惶惶,终日戚戚,狼狈不堪。
两年后,其中一部分人在新中国的镇压反革命运动中被追究了既往的“历史罪恶”,付出了血泪浇铸的人生代价。
又过了二三十年,中国共产党依据当年“既往不咎”的政治承诺,相继给被判刑、管制的起义人员落实了政策。
于是,有人批评当年对国民党起义部队的改造工作“左”了。
接着就是一些“知识精英”对中国共产党“左祸横行”的抨击。
然后,就是这帮书斋秀才借“文化反思”,指责20世纪中国选择了革命而没有选择改良是“百年的疯狂与幼稚”,并且使这种思潮向整个社会扩散。
再后,就是被颠覆了的史实以及由此生成的否定中国革命的思潮统统被收入西方意识形态武库,进而为其实施“颜色革命”的战略出击服务。
然而,让许多人难以想象、难以理解的是,那些饱经沧桑的国民党起义人员虽然在共产党的铁窗里,在无产阶级专政的管制下,备尝苦楚,但有怨无悔,至死不改当年追随曾泽生将军的人生抉择!
反思历史,不能孤立地看一人一事,不能静止地看一时一刻,也不能机械地评判功过得失。改造国民党起义部队的历史曲折,应该放到当时国民党起义部队改造史的长背景中,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的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去反思。
历史,是一条漫长而曲折的大河,有深谷、激流、回湾,有礁石、沙渚、险滩,每一段河道的水势和流向,都是其依山顺势的自然选择。
作为大禹的后代,我们没有理由不去认认真真地解读,在历史的长河中,是什么,层层叠叠地阻挡了奔涌不息的江水一泻千里的东行流向?是什么,将桀骜不驯汹涌澎湃的激流导人险象环生百折九曲的回湾?又是什么,让千万支涓涓溪流汇聚成烟波浩渺的大江,裹沙挟石,撞山荡谷,绕过重重峰峦,越过座座礁岛,穿过莽莽原野,历尽曲折,最终投入大海的怀抱?
还是让一幕幕已经逝去并为晚辈陌生的历史画面来展示: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起义部队的改造,何以既有万众同归的历史必然,又有落实政策的历史曲折。
心路沧桑:从国民党六十军到共产党五十军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心路沧桑:从国民党六十军到共产党五十军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