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日本人自古以來是如何認識“死亡”的?《閱讀日本書係·民俗學中的死亡文化:日本人的生死觀與喪葬禮儀》追溯日本人遺骨崇拜的源流,通過對死亡與喪葬禮儀的結構進行分析——其中不乏天皇的事例,揭示瞭日本人生死觀的特色。此外,作者對天皇生理性死亡與社會性死亡差異的考察也為王權及其繼承的視角增添瞭新意。
作者簡介
山摺哲雄,生於1931年,日本東北大學研究生院博士課程畢業,原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所長,專業領域為宗教學和思想史。
目錄
中文版序
序
第一章 死亡與民俗——遺骨崇拜的源流
第二章 神話中的世界觀
第三章 大嘗祭與王位繼承
第四章 淨穢中的王權
第五章 兩種肉體——西藏的“王位”繼承和轉世思想
後記
現代文庫版後記
日本人如何認識“死亡”?
前言/序言
日本社會正在快速步入少子老齡化時代,預計今後人口將愈發減少。這種急劇的變化動搖瞭原本就無力應對的政治界與經濟界,並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不安,也給未來投下瞭陰影。
造成現狀的原因自然多種多樣,其中最重要的,應該是急劇的少子老齡化現象使得日本社會傳統的人生觀正處於崩潰的邊緣。
迴想起來,日本社會的平均壽命四五百年間一直穩定在50歲的水平。戰國時代織田信長(1534~1582)曾雲“人生五十年,與人界相比簡直如夢一般”。從人口學來看,江戶時代後期人們的平均壽命也基本上是50歲,而在戰後三四十年間人們一舉躍進入瞭平均壽命80歲的時代。
在此,我希望強調的是,在平均壽命50歲的時代,植根於我們身體內部的人生觀是“死生觀”(生死觀)。盡管一部分知識精英使用的是“生死”這個詞,但是深入普通日本人“五髒六腑”中的錶述是“死生觀”。
日語“死生觀”錶述本身最值得關注的是死用在生的前麵,同時,死與生的問題獲得同等理解,接受死亡即是嚮生,生即是對死的覺悟,這就是它的言外之意。
如果說“死生觀”是日本人普遍的人生觀,我對在飛速進入80歲時代以後的日本社會發生的事情産生瞭新的認識。坦率地說,在我們的生死之間橫亙著衰老與疾病的艱難課題,它切斷瞭生死錶裏一體的關係,把死的問題推到瞭一邊。可以說,它引發瞭醫療、護理與養老金難題,形成瞭今天政經兩界都無法采取有效對策的局麵。因此,人的死亡問題隱藏在衰老與疾病的後麵,結果是越來越被邊緣化,一直以來為日本人所熟知的生死觀也因此開始瓦解。
另外,在上述危機中我還注意到“死生觀”(生死觀)是日本列島固有的說法,無論是在英語等西歐語言中,還是在漢語中都沒有與其相對應的詞語(術語)。當然,可以用其他詞來補充說明它的意思,但是在外語中很難找齣一個與日語一樣的綜閤性錶述。換言之,日語“死生觀”錶述的特色是以死亡觀念為軸心,生與死相輔相成,幾乎是互為一體的關係。因此,今天的日本社會到瞭應該在人生八十年的時代中,重新認識作為人生觀的“死生觀”的時候。更進一步地說,我們必須重新思考日本曆史脈絡中形成的“死亡”的內涵,並在此基礎上形成新的人生規劃。
日本列島文明,有一韆年是在受到中國文明的各種刺激和影響下形成的,又在明治維新以後的一百五十年間從西歐文明中學習和接受瞭許多近代理念和價值觀,並將這種強有力的外部衝擊作為自身發展的養分,形成瞭日本列島獨特的傳統文化。通過相互交流以及在交流中産生的矛盾與對抗,我們形成瞭一種充滿個性的人生觀,這就是前麵提到的“死生觀”。
盡管本書收錄的各篇論文最初的寫作動機並不局限於此,但每一篇論文的主題都是在探討日本人傳統生死觀時不可或缺的要素。
本書的一個重要論點,是使用靈魂、肉體與遺骨的三元結構來探討人類死亡以後的命運。靈魂與肉體的二元思考結構,在世界各地的各文化圈內具有某種普遍性。所以,我在此希望讀者能夠留心的是,日本人對第三項“遺骨”的強烈感情及在對其的處置方法中貫穿著一種執著的理念,這種理念可以稱作“遺骨信仰”。
本書的另一個重要課題是王權(天皇製)的形成與繼承——一個與國傢存續相關的問題。其中,王的死亡及重生與宗教、政治課題密不可分。同時,它也是一個與在靈魂、肉體及遺骨三元結構基礎上形成的“死生觀”的深層精神結構相通的問題。
最後,我期待讀者可以重視的一點是,上述多層結構的“死生觀”是當今日本人日常世界觀與價值觀的基本認識模型。
山摺哲雄
2014年7月20日於京都
閱讀日本書係·民俗學中的死亡文化:日本人的生死觀與喪葬禮儀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閱讀日本書係·民俗學中的死亡文化:日本人的生死觀與喪葬禮儀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