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國學概論》共分三編:緒論一編,先將國學定義、範圍、分類等敘明,次述研究國學應抱之態度及其效用;第二編詳列研究國學方法;第三編匯集研究國學應具之各種學科;喚起讀者自動研究之興趣。《國學概論》原為高中文科講義,故可為高中各級學生教本。一般喜研究國學者,也可為自修或參考之用。
目錄
第一編 緒論
1 自 序
1 例 言
2 第一章 國學定義
2 第一節 國學名稱之由來
3 第二節 國學之定義及其解釋
7 第二章 國學範圍及其分類
7 第一節莊子之分類
8 第二節荀子之分類
8 第三節 司馬談之分類
9 第四節淮南子之分類
10 第五節 劉歆班固之分類
11 第六節 隋書經籍誌之以下分類
12 第七節 近人章太炎梁啓超鬍適李笠之分類
13 第八節本書之分類
15 第三章 今人對於國學之態度
15 第一節迷信的態度
16 第二節鄙棄的態度
17 第三節運動的態度
17 第四節 盲從的態度
19 第四章 吾人研究國學之原因
20 第一節 錶現民族精神
20 第二節 整理先民遺産
21 第三節 破除新舊界限
22 第四節 溝通東西文化
第二編 研究方法
26 第一章 觀 察
27 第一節 選 擇
28 第二節 瀏 覽
28 第三節 圈點及鈎識
28 第四節精讀
29 第五節鈔錄
31 第二章會通
32 第一節 治經學應知傢數
33 第二節 治哲學應知流派
35 第三節 治史學應辨真妄
36 第四節 治文學當知變遷
40 第三章懷疑
40 第一節 疑 古
42 第二節 疑 今
44 第四章辨僞
45 第一節 作僞之原因
46 第二節 辨僞之巨著
48 第三節辨僞之方法
54 第四節 前人已考定著名僞書錶
56 第五章 明誣
56 第一節 寓 言
56 第二節 支 詞
57 第三節誣妄
57 第四節傳訛
57 第五節虛構
57 第六節疏忽
59 第六章勘誤
59 第一節校勘之證據
64 第二節 錯誤之由來
72 第七章 歸 納
73 第一節 錢大昕考古音
75 第二節 王引之考古詞
76 第三節 俞樾考詞品
77 第四節 鬍適考詞格
82 第八章 比較
83 第一節 思想疏密之比較
88 第二節 理論長短之比較
91 第三節 學說異同之比較
93 第四節 傳注得失之比較
94 第五節 文辭優劣之比較
96 第六節 事跡真僞之比較
98 第九章分類
98 第一節 演繹的分類
99 第二節 歸納的分類
102 第十章整理
102 第一節 索引式之整理
104 第二節 圖錶式之整理
104 第三節 總帳式之整理
106 第四節 專史式之整理
109 第十一章輯補
109 第一節輯佚
111 第二節 補 作
114 第十二章統計
115 第一節前人已作之統計
117 第二節吾人可作之統計
121 第十三章調查
121 第一節方言
第三編 研究工具
精彩書摘
第十二章 統計
何謂統計?即搜集同類之人物事實,以時代、籍貫、等次、學派、經曆、發見等分彆之,綜閤為種種數目,而觀其大較,俾知興衰變化之績也。簡言之,即觀察各種事物之平均狀況而已。晚近此種方法應用最廣,無論何種學術,何種事實,莫不列為種種統計錶,吾人欲研究此種學術,或欲考察此種事實,隻須觀其統計錶,則其本來之麵目,無不瞭然於心目中。如欲考察現代社會之狀況.則一檢統計年鑒,即可知之矣。此統計方法,所以為學術界所重視也。
研究國學,應用統計方法者,最早當推漢之班固。班氏於《漢書》中列有《古今人錶》,自太吳宓羲氏起,至嬴秦滅亡止,凡見於典籍中之人物.分列九等.比較而觀察之。雖其分彆等次,全用主觀,本不足為憑;又上上以至下下,其界限本難區彆,聖仁智愚之標準.亦隨時代環境而轉移,毫不足依據。然吾人觀察此錶,可以見儒傢品評人物之一般;至少亦可窺見孟堅一人之學識。
數年前提倡平民教育之時,教育傢如陶知行、晏陽初等,皆主張平民課本中所用之字,應有一定之限度。於是搜集小學教本、通俗小說、報章、尺牘等最習見之字,統計各字發見之次數,最後選得發見次數多者韆餘字,編成課本。此亦應用統計方法之一也。厥後餘編纂《平民字典》之時,亦應用此方法,而選得習見者四韆餘字,列入《平民字典》之中。後餘閱讀各種淺近書籍之時,又時時檢查書中之宇,曾否收入字典之中,則已收入者實在百分之九十以上,於是益信統計之方法,對於吾人研究學術,為至有功效也。
第一節前人已作之統計
統計方法雖可應用於國學全部,然究以應用於史學方麵為最有效.且有無窮之意味。清初顧棟高應用此法,撰《春鞦大事錶》五十捲,以全部《左傳》之事跡,分類歸納而統計之,為時令、朔閏、長曆拾遺、疆域爵姓存滅、列國地理犬牙相錯、都邑、山川、險要、官製、姓氏、世係、刑賞、田賦、吉禮、凶禮、賓禮、軍禮、嘉禮、王跡拾遺、魯政下逮、晉中軍、楚令尹、宋執政、鄭執政、爭盟交兵、城築、四裔、天文、五行、三傳異同、闕文、吞滅、亂賊、兵謀、引據、杜注正僞、人物、列女四十錶。旁行斜上,經緯成文,使參伍錯綜者盡歸於條貫,學者一檢其錶,而春鞦時之現狀,燦若列眉,瞭如指掌矣。
近時丁文江、梁啓超應用此法而統計曆史上人物之籍貫及古世探求佛學之人物,頗有趣味。今介紹丁氏之說於下,以為學者統計方法之參考:
丁氏將《漢書》、《後漢書》、《新唐書》、《宋史》、《明史》中有傳之人物,調查其籍貫,分配之於現今之各省;再將列傳之總數、按照各省之人數,列成百分率。便如兩《漢書》共傳六百六十五篇,計河南人二百零九.得百分之三一點四三。山東人一百十八,得百分之一七點七五。湖南僅二人,得百分之零點三。福建僅一人,得百分之零點一五。廣東、雲南、貴州等則並一人而無之。全錶皆用此方法推算。於此錶中.可得數條最後之原則:
(1)凡帝都所在之地,人物往往特多。例如後漢之河南,得百分之三十七而強,唐之陝西,得百分之二十一而強。北宋之河南,得百分之二十三而強。南宋之浙江,得百分之二十二而強。但其中有兩例外,即前漢之陝西,僅得百分之十,居第四位。明之直隸,僅得百分之七,居第五位。此蓋開國之初,功臣卿相,大抵豐、沛故人,非異地人所得而擬也。
(2)南北升降之跡甚為顯著。如山東、陝西、直隸、山西等省,漢、唐時平均比例,皆在百分之十以上,多者至百分之二三十以上。宋、明以後,皆降至百分之十以下,平均不過百分之五六。中唯河南尚得保持平度,然亦有降下之趨勢;反之,如江蘇、安徽、江西、浙江等省,漢、唐時百分比例甚少,以次漸升,至明則皆升至百分之十以上。此種現象,蓋與宋南渡後南方之人工開發,及濛古侵入後北方之鐵蹄蹂躪皆有關係也。然人民之自身猛進及退萎之精神.要亦不容忽視。
(3)原則上升降之數,皆由漸變,然其間亦有突進者。例如四川在前漢不及百分之二,後漢忽升至百分之六。浙江在唐以前不過百分之二三,北宋忽升至百分之八,南宋忽升至三百分之二十三。江西在唐以前不滿百分之一,北宋忽升分之五以上,南宋忽升至百分之十三以上。福建情形,與江西略同。此種現象,蓋因上列諸省,其初本離文化中心點遼遠,不易被及。然經數韆年之醞釀,已有勃發之勢;故一經文化接觸,遂突然而前進也。
前言/序言
自歐西學術流入我國,老師宿儒慮舊有學術曰就荒落,立中學幟,與西學抗衡。或美其名曰國粹,或核其實曰國故。及新學製課程頒行,設國學概論科目,遂為定名矣。十五年春,忝主寜波效實中學國文講席,時初設是科,倉卒不得書,乃采集典籍,勉自編之。因憶十二三歲時,誦《五經》、《四子書》甫畢,先君授以張文襄《猶軒語》、《書目答問》,曰:“由是求學,猶庫藏之得管鑰也。”復指插架《說文》、《經典釋文》、《康熙字典》、《經籍纂詁》、《禮書通故》諸書,曰:“此治卯之爐錘也。”稍長,入學校,守此弗敢失。夫學至廣博,經哲文史而外,何莫非學,豈一帙所能盡?唯授以管鑰,付以爐錘,俾自啓庫治,多若寡,任其量取攜,斯可已。孟子謂大匠能予人以規矩,不能予人巧孔子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規矩者,方法也利器者,工具也。竊本斯意,掇拾成編。初不過為學子濟一時飢渴計也。今年夏,大華書局硃君睹講稿,謂可餉初學,促付梓人。越六月,梓成,索序,書此畀之。
民國二十三年一月
馬瀛作於甬江寓廬
國學概論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國學概論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商品返迴方式 客戶期望方式為“圓通取貨”,該方式已由京東售後客服變更為“審核不通過”
評分
☆☆☆☆☆
商品名稱 國學問答
評分
☆☆☆☆☆
商品價格及優惠 商品價格:¥14.70
評分
☆☆☆☆☆
商品價格及優惠 商品價格:¥14.70
評分
☆☆☆☆☆
處理時間 處理信息 操作人
評分
☆☆☆☆☆
處理時間 處理信息 操作人
評分
☆☆☆☆☆
商品返迴方式 客戶期望方式為“圓通取貨”,該方式已由京東售後客服變更為“審核不通過”
評分
☆☆☆☆☆
商品名稱 國學問答
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