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左圖右史:百孝圖記》描繪瞭近百個膾炙人口、令人敬佩的行孝故事,書中所收的人物,上自五帝之一的舜,下至清代光緒年間的王蘿惺,這些孝子,不論是苦孝、節孝、死孝,還是奉養、承歡、哀祭,都有值得令人稱道的地方,對教育人們尊敬老人、孝敬父母,都是很有幫助的。
內容簡介
在中國曆史發展的舞颱上,湧現瞭許多形形色色、風采各異的人物,他們或叱吒疆場、智謀超群,或孝以事親、情真意懇,或美麗善良、聰慧絕倫……幾韆年來,這些人物閃耀在曆史的星空,他們凸顯瞭中華傳統文化的部分特質:忠勇、孝敬與賢惠。
《百將圖傳》、《百孝圖說》、《百美新詠圖傳》自齣版以來,自清至今,受到眾人的喜愛,也受到政界、軍界、教育界、企業界、學術界人士的普遍重視。
“左圖右史”保留原典風貌,有著較高的文獻價值。原典翻譯,使文字活潑生動,便於閱讀。評說部分,聯係當下,新意迭現。叢書運作過程中,受到社內許多人的好評。
傳各一人,圖各一事,一人一傳,一事一圖,意為“左圖右史”,因內容變化,書名也改為今名。
目錄
帝孝
虞舜終身孺子慕
漢文帝侍疾嘗藥
魏主宏孝感璽文
王孝
周文王喜憂因親
賢孝
閔損痛單感後母
曾參心痛感嚙指
仲由養親遠負米
高柴執喪三年哀
樂正子傷足念親
溫靖
黃香九齡扇枕簟
貧養
郭巨埋兒天賜金
茅容供雞賓起拜
劉悛織草鞋養母
浣紗女殉母全貞
李女斷發誓養親
乞養
楊乙行乞養雙親
祿養
毛義捧檄喜慰親
潘嶽灌園養慈母
嗜養
薑詩孝感泉湧鯉
王祥臥冰求鯽魚
杜孝筒魚遠奉親
先饋
陸績念母懷丹橘
愛親
魏木蘭代父戍邊
吳猛代親供蟻噬
趙至泣耕傷父劬
黃庭堅滌母溺器
硃百年痛母斷綿
狄仁傑心隨雲飛
曹工皋魚笏慰母
敬親
顧愷拜跪讀父書
崔孝芬奉嬸如塒
趙毓孝烈萃一門
悅親
老萊子舞彩娛親
韓伯俞泣■傷老
鮑永齣婦因叱狗
戴良娛母學驢嗚
遵教
陶侃廬墓感鶴仙
劉安世直諫慰親
承誌
何叔度推愛姨母
感親
尹伯奇采婷撫琴
薛包灑掃迴親心
祈壽
呂良子姊妹禱天
禱疾
蕭睿明孝感丹書
康孝女乳弟延嗣
侍疾
瀋起棄官侍父疾
庾黔婁嘗糞心苦
食醫
郯子扮鹿求鹿乳
孟宗哭竹鼕生筍
湯霖泣水夏結冰
藥醫
解叔謙藤酒療親割股
唐儼夫婦篤孝思
黃傢瑞割股醫母
救罪
吉■叩闕免父罪
拯難
緹縈救父書陳情
楊香救父手縛虎
盧氏護姑冒白刃
感暴
蔡順桑甚感強盜
江革負母孝感盜
殉難
元氏女投水砌父
曹峨投瓜得父
饒娥痛父哭水濱
尋親
硃壽昌棄官訪母
劉謹尋父萬裏行
護棺
廉範扶櫬蕩危舟
古初捍火全父樞
■子■孝感退水
哀毀
王修哭母裏罷社
匡號叫返母魂
營葬
顔烏孝感烏築墓
董永賣身孝感天
孫鍾孝行鶴點穴
何子平葺屋興悲
熊袞孝感天雨錢
廬基
歐寶廬墓虎助祭
夏侯祥異禽吊孝
像事
丁蘭思親刻木像
趙仁行傭奉母像
哀祭
歐陽觀悲深風木
哀思
金日■甘泉泣畫
竺彌雷震伏墓哭
王哀痛父廢《蓼莪》
甄恬思父感來格
徐積避石尊父誨
梁詔孝行感甘露
楊敬痛父泣戰書
報仇
姚兕刻器誌父仇
謝小娥手刃父仇
瀋雲英孝烈兼全
孝祖
李密辭官養祖母
劉殷哭芹孝感天
程通上書代祖役
孝友
姬公旦剋盡子道
徐亨為母代兄死
锡類
穎考叔藉母悟君
節孝
竇娥含冤三年旱
陳孝婦順夫養姑
趙孝婦鬻兒買棺
曾氏守節奉■姑
貞孝
鮑蘇妻一心事姑
乳孝
崔氏婦乳姑盡孝
精彩書摘
漢文帝侍疾嘗藥漢文帝侍疾嘗藥丙戌孟鼕於鄭州漢文帝侍疾嘗藥現異徵蒼龍入夢遵母命絳侯超生漢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母薄後,夢蒼龍而生帝。帝幼篤於孝道。當高祖徵陳稀返洛陽,以代地居常山之北,近匈奴,屢被寇,乃稍分山西太原地以益之,命群臣擇諸王可立者。皆日子恒賢孝溫良。遂立為代王,都晉陽,後徙中部。高祖崩,諸呂擅權,陳平、周勃定策,迎王為帝。尊薄後為皇太後。帝事後甚謹,奉食不怠。後嘗臥病三年,帝朝夕侍側,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湯藥非親口嘗弗進。當時天下成稱頌帝之仁孝。史載,絳侯周勃被人誣訐圖謀不軌,下獄論死。廷臣莫敢營救。太後聞之,責帝曰:“降侯抬誅諸呂,綰皇帝璽,居北軍,不以此時反。今一小縣,乃謀反耶”帝改容謝罪,乃赦勃,復爵邑。由此觀之,文帝之小心事親,聞過即改,可謂貴而能孝者也。
【譯文】漢文帝名恒,是漢高祖劉邦的第三個兒子,母親薄後夢見蒼龍,遂生下文帝。文帝自幼忠實地奉行孝道。高祖徵伐代王陳稀返迴洛陽之後,認為代地在常山以北,接近匈奴,經常受到侵犯,就把山兩太原的屬地劃分一些給代郡,以擴大代郡的地盤,命令群臣從誅王中選擇一個可以勝任的人,立為代王。群臣都說劉恒賢明孝順、性情溫良,可立為代王。於是,劉恒就被立為代王,建鬱晉陽(今山兩太原),後來又遷都中都(今山西平遙縣)。漢高祖死後,皇後呂雉及呂氏兄弟專擅朝政,承相陳平和太尉周勃定計,除去呂,迎立代工劉恒為帝。文帝尊母親薄氏為皇太後,侍奉太後十分恭謹,贍養之事不敢懈怠。後米,薄太後生病,臥床三年。漢文帝早早晚晚在身邊侍候,眼睛不曾眨一下,也不曾解衣休息,煎的湯藥必須親口嘗一嘗冷熱是否閤適,然後纔端上去。當時,天下人都稱贊文帝仁愛孝順。據史書記載,絳候周勃被人誣陷圖謀造反,被捕入獄,處以死罪。朝中大臣雖知周勃冤屈,卻沒有人敢營救。薄太後聽說後,責備文帝說:“絳侯當初誅殺誅呂姓亂臣時,身上係著阜帝玉璽,手中握有重兵,那個時候尚且不反。如今僅享一個小縣的俸祿,卻要謀反嗎?”漢文帝意思到自己的過錯,嚮太後謝罪,赦免瞭周勃,恢復瞭他的爵位和原來享受的俸邑。從這件事來看,漢文帝小心侍奉母親,聞過能改,可以說是身居*之位而能夠盡孝的人瞭。
【評說】俗話說“人一闊臉就變”、如果貴為帝王,身居兆民之上,川劇的變臉術恐怕也不及他變得性。翻翻二十五史,看看那些一夜之間變泰發跡的人,不變臉者有幾?身份變瞭,地位變瞭,所處環境變瞭,麵對的人群變瞭,臉變一變似乎也無可指責。但是,在變臉的同時切記下可失卻真情和誠心。如果臉隨環境變,心隨臉變,那就不是變臉的問題瞭,而是變德性瞭。赤子之心、純樸之情、恭敬之意、仁義之德如果一變,那就完全失去瞭本真。漢文帝身居*之位而能小心事親、聞過即改,說明他貴為帝王卻沒有喪失做人的本真。
魏主宏孝感璽文吮癰起沉痼一片天真臨喪至毀形滿腔孺慕北魏主宏,姓拓跋氏,幼有至性。當四歲時,父弘病癰,醫藥不效。宏親吮之,立愈。弘喜黃老浮屠之學,心厭塵俗,集百官傳位於宏,時方五歲也,悲泣不止、父怪問之,答曰:“代親之感,悲從中來。”父嘆曰:“我兒真孝子,必能治國矣。”宏即繼位,建號太和。當修築宗廟時,掘地得一玉璽,方一寸九分,其文略曰“孝思慈親”。百官為之竦動,宏亦改容。據《北史》載,太和十四年鞦,母馮氏死,宏水粒不入口者五日,哀毀過禮。
群臣力諫,始進一粥。及錶請下葬地,宏曰:“奉侍梓宮,猶思仿佛見之。
山陵遷厝,誠不忍聞。”固請,乃葬方山,以母生前樂此山風景,每日“必葬我此山”,故從其願。馮氏性悍,每忌宏英明,恐不利於己,曾於嚴寒閉之空室,絕食三日,繼之又杖之,幾死。宏無怨言,亦無恨意。十五年春,宏謁母陵,上奉祭品,追思哀哭,終日不食。侍中馮誕哭勸,至夜分,乃允。飯罷,朝夕哭。值祥期,於事前帥百官夜宿太和廟,哭極衰禮畢,易服,縞冠草帶黑履,復哭至曉。次日易祭服,縞冠白布深衣繩履。既祭齣廟,立哭良久,始還宮。已而祭陵,慟哭聲嘶,絕而復蘇者數次。拜陵既畢,乃奉神主遷於太和廟。如魏主宏者,可謂大孝終身慕父母矣。
【譯文】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自幼性情純真。他四歲的時候,父親拓跋弘背上生瘡,治療不見效果。拓跋宏親口吸齣濃血,背瘡很快就痊愈瞭。父親拓跋弘喜愛道傢和佛傢學說,厭棄塵世,召集文武百官,傳位給拓跋宏。這時拓跋宏纔五歲,得到皇位不僅不喜,反而悲泣不止。父親很奇怪,問為何而哭。
拓跋宏迴答說:“因為要代替父親做皇帝,所以禁不住心中悲戚。”父親感嘆道:“我兒真是孝子,一定能夠治理好國傢!”拓跋宏繼位後,改年號為太和。修建宗廟時,從地下挖齣一塊玉璽,一寸九分見方,上麵刻有“孝思慈親”。百官見瞭悚然動容,拓跋宏也為之感動。據《北史》記載,太和十四年(490)鞦,母親馮氏死瞭,拓跋宏一連五天滴水未進,粒米未嘗,因過分悲哀而損傷瞭身體,超過瞭禮儀的規定。在群臣的極力勸說下,他纔喝瞭一小碗粥。群臣上錶請求選擇安葬之地,他說:“奉侍母親的靈柩,就好像見到瞭母親一樣。把靈柩運到陵墓埋葬,我實在不忍心。”文武百官堅持請求,拓跋宏這纔把馮氏安葬在方山。因為馮氏生前喜歡這裏的風景,經常說:“我死後一定要把我埋葬在這裏。”所以,拓跋宏就順從瞭母親的心願。
……
前言/序言
“孝”是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盡管人們習慣上認為“孝”屬於儒傢倫理文化範疇,但實際上儒、釋、道都推重孝道,有所謂“三教之發源,皆孝德所自始;三教之歸極,皆孝德所演成。是孝德又足以統乎三教”之說(清?李時品《百孝昏序》)。三教推重孝道,錶現卻各有不同,儒傢主張對尊親養生奉死,道教主張福及親族,佛教則主張惠及眾生。但是,孝道之深入人心,主要的還應歸功於儒傢文化的大力張揚。儒傢視“孝”為仁義之本,認為:“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木與!”(《論語?學而》)傳說孔子作《孝經》(《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以為屬於“七十子之徒之遺言”),明確指齣:“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受儒傢文化的影響,百行孝為先、孝為仁之本、孝乃立身之本等思想觀念,逐漸成瞭人們的自覺意識,成瞭檢驗或約束人們的社會文化行為的重要標準之一。篤行孝道受到瞭儒傢文化乃至整個社會的贊揚。
齣於宣揚孝道的目的,史傢在各種官修正史中特闢《孝友傳》,勾那些孝順尊親、友愛兄弟的人物卡對碑立傳。同樣是齣於宣揚孝道的目的,各種各樣的《孝子傳》先後問世。《隋書?經籍誌》著錄有王昭之《孝子傳贊》三捲,晉?蕭廣濟《孝子傳》十五捲,南朝?宋?鄭緝之《孝子傳》十捲,師覺授《孝子傳》八捲,宋躬《孝子傳》二十捲,以及佚名《孝子傳略》二捲。由於戰火兵燹,這些書籍早已亡佚。清代道光年問,高郵茆泮林搜集遺佚,輯得劉嚮、蕭廣濟、王歆、王昭之、周景式、師覺授、宋躬、虞盤和佚名等所作《孝子傳》九種,收入“十種古逸書”叢書中。近代以來,據“十種古逸書”叢書所收《孝子傳》和史書《孝友傳》編撰各種孝子故事的書籍逐漸多瞭起來。其中有清成豐年間黃小坪編著的《百孝圖說詩傳》,光緒初年陳鳳屏依據黃著又加增訂、李時品述說的《百孝圖說》,清末政治傢、文學傢張之洞的《百孝圖說》,1937年陝中郭蓮青據黃著改編的《百孝圖說》,等等。就其內容來看,皆是題目下有兩句詩對孝行人物進行評介,然後用文言介紹孝行人物的主要事跡,因此可以肯定基本上都是從黃小坪的《百孝圖說詩傳》這一係統演化而來。
《百孝圖說》所收的人物,上自五帝之一的舜,下至清代光緒年間的王蘿惺。作者把這些人物分為帝孝、王孝、賢孝、溫清、貧養、乞養、祿養、嗜養、先饋、愛親、敬親、悅親、遵教、承誌、感親、祈壽、禱疾、侍疾、食醫、藥醫、割股、救罪、拯難、感暴、殉難、尋親、護棺、哀毀、營葬、廬墓、像事、哀祭、哀思、報仇、孝祖、孝友、锡類、節孝、貞孝、乳孝等40類,其中許多人物的孝行頗為感人,一般人是很難做得到的。收入書中的這些孝子,不論是苦孝、節孝、死孝,還是奉養、承歡、哀祭,都有值得令人稱道的地方,對教育人們尊敬老人、孝敬父母,都是很有幫助的。盡管作者劃分較細,試圖有所區彆,但孝道歸結到一點,不外是養生奉死,因此不少孝子故事都給人似曾相識之感。但是也應該指齣,書中一些受到作者稱贊的孝行,其實未必符閤天理人倫。如“唐儼夫婦篤孝思”、“黃傢瑞割股醫母”、“郭巨埋兒天賜金”等所宣揚的孝道,既違背天理,又不近人情,實際上是一種“愚孝”。再如“浣紗女殉母全貞”、“元氏女投水殉父”、“曹娥投瓜得父屍”、“饒娥痛父哭水濱”等以死殉難之“孝”。都是以極端的行為來全“孝”。類似這樣的“孝”,其父母如果九泉有知,肯定不會贊許。這些所謂的孝行,錶麵看來似乎符閤儒傢的孝道觀念,實際上反映齣的卻是宋明理學傢的孝道思想,對人們的精神和肉體都是一種極大的摧殘。對這類所謂的“孝行”,必須予以嚴厲的批判。至於作者在書中宣揚的“孝感”,封建迷信成分居多,應該加以甄彆,不能偏聽偏信。另外,書中述及古代孝子的時候,敘其時代依據原有文獻,而人物的籍貫居裏則多采用清朝的行政區劃,齣現瞭人物時代與籍貫居裏不一緻的情況。這也是讀者閱讀時應該加以注意的。
《百孝圖說》所收孝行人物,正傳一百人,另有附傳二十三人。正傳是鹹豐年間黃小坪《百孝圖說詩傳》的原文,附傳則攙入瞭清成豐以後的人物故事,因而可以推定附傳是黃小坪《百孝圖說詩傳》流行之後後人附贅進去的。譬如光緒年間陳鳳屏增補、李時品述說的《百孝圈說》,據捲前李時品序.此書當成書於光緒二年丁醜(1876),可是,“夏侯祥異禽吊孝”一文中的附傳卻齣現瞭“前清光緒年間”這樣的詞句。很顯然,這樣的詞句不可能齣自陳鳳屏之手,也不可能齣自張之洞之手,而應是民國初年的刊印本加進去的。此次整理,以陳鳳屏增補、李時品述說的《百孝圖說》為底本,以民國年間的刊印本為參校本,刪除瞭李時品的述說,校改瞭其中的訛誤。為方便讀者閱讀理解,對原文作瞭翻譯,並對每一個孝行故事進行瞭簡要的評說。不當之處,敬祈教正。
左圖右史:百孝圖記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左圖右史:百孝圖記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