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史记》有《孟子苟卿列传》。孟稍早于荀,二子活动于七国争雄、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
孟子出身于鲁国贵族,是一位雄辩家,也是一位散文家。很自信,亦很自负。一生周游列国,晚年授徒著书;荀子生长于三晋之地的赵国。“三为祭酒”“最为老师”,以游学始,以学者终。他的出现,使“百家争鸣”达到了高潮,但亦是接近了尾声。
关于人性的问题,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存在争论的重大问题。孟子从人性善的主张出发,认为人人有求善之心,君主应当行王道;荀子批评性善之说,认为人性本恶,重视刑法政令。而苟子上承孔孟,下启汉儒,影响了秦、汉的政治进程与2000年来中国的传统文化。
目录
上篇 孟子
一 家道中落与立志成圣
1 孟母教子与一代圣贤
2 入学圣门与立志救天下
3 周游列国与游说诸侯
4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聚徒讲学著书
5 身后之殊荣
二 列国争雄,诸子百家竞起
1“兵革不休,列国争雄”
2 铁器、牛耕与经济繁荣
3 百家争鸣,诸子竞起
三 性善
——仁政:儒者治国的典范
1 孟子的“仁政”学说
2 仁政的形而上根据
——“孟子道性善”
3 孟子的天人学说
4 孟子的教育思想
四 师承孔门 后继有人
1 孟子之师
2 孟子之徒
五 “五百年必有圣人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下篇 荀子
一 旷世大儒的一生
1 战火纷飞时代的巨人
2 稷下游学与三任大学校长
3 周游列国与入秦
二 大国之崛起 文化之繁荣
1 经济之成就
2 自然科学之发展
3 兼并战争之激烈
4 百家之学竞起
三 人之性恶
——以礼治人、以法治国
1 人之性恶与为善之道
2 隆礼与重法的治国理念
3 天人关系
4 “虚一而静”的认识论
四 千年学问
“两千年之学皆荀学也”
1 宗师圣门
——受子夏“西河之学”
2 师从宋钘与淳于髡
3 得意门生
——李斯与韩非
五 荀子对百家之学的总结
精彩书摘
《华夏文库·儒学书系·直道而行:孟子和荀子》:
君权之来源:“天与之”与“人与之”
天怎样把权授予国君呢?孟子说,天子不能把天下让给别人,而只能向天推荐自己认为是适合继承天子之位的人,同时被推荐的人还必须得到民意的认可,然后这人才能继承天子之位。所以说天子的职权是“天与之,人与之”。比如尧舜之间君位的变动,就不是“尧以天下与舜”,因为“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尧把天子之位让给舜,必须符合天意,所以是“天与之”。但是,天不说话,怎么才能知道是否符合天意呢?于是孟子提出他的理论,天意是“以行与事示之”。孟子认为,天子可以推荐继承人给天,这里传说中的尧舜禅让被他引为典型。孟子说:“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所以天位的授受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方面是“天与之”,另一方面还要有“人与之”。“天与之”表现在“使之主祭而神享之”,“人与之”则表现在“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然而前一个标准多少是空洞的,这里孟子对天上的事物作出了地上的解释,他引《尚书》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赵岐注:“言天之视听,从人所欲也。”可见这两条标准之中的“天与之”,归根到底还是由“人与之”来决定的。
天命之退出与民意之凸显
孟子在强调民意的重要性时,有的地方还保留了上帝的地位,另一些地方,却完全排斥天意而只讲民意。孟子说“得乎丘民而为天子”,意即只有得到民众拥护的人才能当天子,这里已经看不见上帝的影子了。这也表现在孟子对待“齐人伐燕”得胜之后,是否吞并燕国的态度上。齐宣王认为,如果不吞并燕国就会有“天殃”(即因违反天意而受到惩罚)。孟子反对这种态度,他主张“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把是否吞并燕国的问题归之于要看燕国的老百姓是否乐意而定。这里孟子以民意否定了齐宣王所说的天意。
这种强调民意重要性的思想,是有其历史发展根源的。在原始社会,人们对大自然的现象不能正确认识,就产生了天命思想。早先天人之间的关系是由巫来沟通的。巫用跳舞来降神。《说文解字》解释“巫”说:“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天命思想就打上了阶级的烙印。地上的君主被认为是天(即上帝)的儿子,代表上帝的意志来统治地上的人民。周灭商以后,周人为了弥补天命思想的漏洞,就提出了“德”的观念。周人认为商之所以亡国,是因为不敬德,而周之所以战胜商,是因为敬德。周公提出了“敬德保民”的口号。这时产生了“天命靡常”的命题,其内容包括天有赏善罚恶的思想,善恶取决于人的行为,天的行为(赏罚)又取决于人的行为(善恶),故而“天命靡常”。人的命运和天的命令都不是前定的。这实际上是在天的面前大大提高了人的作用和地位。这一论题代表着天命思想的一大变化。在《周易》中已经有了民意可以转变天意的思想。春秋时代,隋国季梁谏隋侯勿追楚师说:“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宋司马子鱼也说过:“民,神之主也。”这里所说的民与神的关系,把旧的天人关系颠倒过来了。季梁、司马子鱼都肯定人民是主要的,天神是次要的。当时还出现了否定祸福由天定的思想,成为进步思潮。如鲁国的闵子骞说过“祸福无门,唯人所召”,强调了人为的决定性作用。
……
华夏文库·儒学书系·直道而行:孟子和荀子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华夏文库·儒学书系·直道而行:孟子和荀子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