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基督教教义的发展》是一部基督教教义发展观的专著。在一、,纽曼提出了交易发展的观念;在二、,纽曼对教义真正的发展与教义的蜕变或腐化作出了区分,他提出教义真正发展的七个标准,并应用这些标准来考察从使徒时代到19世纪天主教会教义的发展。本书旨在处理英国国教与罗马天主教之间的教义分歧,体现了纽曼自己思想变化的历程,书中的诠释与观点极富争议性。
约翰·亨利·纽曼(John Henry Newman,1801-1890),英国神学家、哲学家、诗人,曾任英国国教牧师,是牛津运动领袖之一,企图在新教与天主教之间寻找一条中间道路,1845年加入罗马天主教,1879年被祝圣为红衣主教。其他著作包括《为吾生辩》、《信仰的逻辑》、《大学的理念》等。
五、彼得大帝改革的先决条件
评分5、 文学是指作家用独特的语言艺术表现其独特的心灵世界的作品,离开了这样两个极具个性特点的独特性就没有真正的文学作品。因此,一个杰出的文学家就是一个民族心灵世界的英雄。这样的英雄越多,这个民族的文学艺术就越丰富多彩,对世界文学[1] 的影响也就越大。
评分约翰·亨利·纽曼(John Henry Newman,1801-1890),英国神学家、哲学家、诗人,曾任英国国教牧师,是牛津运动领袖之一,企图在新教与天主教之间寻找一条中间道路,1845年加入罗马天主教,1879年被祝圣为红衣主教。其他著作包括《为吾生辩》、《信仰的逻辑》、《大学的理念》等。
评分还不错~~~~~~~~~~~~
评分一六、波尔塔瓦战役之后
评分八、大使团
评分在作判断的过程中,有些判断成了事物留给我们的印象,有些仅仅是转瞬即逝的观点。不论当时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影响,一旦有新的事件发生,这些印象就哨然逝去。另一些判断则在我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不论出于何种原因,这些判断对我们有相当的控制力。这些判断或者是关于某个事实,或者是关于行事的原则,或者是人生观和世界观,或者是偏见、幻想或者信念。这些论断中有许多与同一个客体有关,但是,不但不同的主体可以针对相同的客体作不同的论断,就连同一个主体在不同的情况下作出的判断也不尽相同。这些判断有时候紧密相连,甚至可以互相隐含;有些判断彼此贯通一致,因它们出自同一来源;有些观点互不相容,原因是其中的某个观点在我们的脑海中与客体发生了错误的关联。无论如何,所有的判断仅仅是观念,而我们常常错把观念当成事物本身。
评分邢炳疏:“若文章博学,则有子游、子夏二人也。”亦指教贵族子弟的学科。《宋书·雷次宗传》:“上留心艺术,使丹阳尹何尚之立玄学,太子率更令何承天立史学,司徒参军谢元立文学。”
评分这样看来,犹太教曾经是一个客观的观念,而诺斯替主义则从来不是。这两者都包含着不同的方面:比如犹太教是一神教,涉及一个特定的伦理体系,一个针对神祗复仇的宗教仪式体系,它是对基督教的准备。诺斯替主义的教义则包含两个原则:“流溢”(emanation)的教义和物质本身是罪恶的教义。至于不同版本的诺斯替主义所宣扬的另外两个教义——感官放纵并非罪恶的教义以及任何感官上的享乐,都是罪恶的教义。显然,其中的一个必定是错误的、主观的信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