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修订本,套装全十册,名家盖章本)》内容特色如下:
1,内容丰富,质量上乘
与通行五十年的绿皮点校本《史记》相比,扩大校勘范围,统一体例;增加三千四百余条校勘记;改正标点千余处;
采用繁体竖排全式标点,版式清晰大方;
增加十幅珍贵版本书影;
附录《三皇本纪》、《主要参考文献》等;
每一版每一印次都及时吸收合理建议,持续完善图书品质。
2,细节设计合理,提升阅读体验
正文中的校码均加上灰色底纹,方便查找;
目录增加分册信息,便于检索;
每一册均加上版次记录,解决多印次配书不易的难题。
3,装帧典雅,印制精良
平装本采用与精装本同样的大32开本,阅读舒适;
同样的封面设计,大气庄重;
正文用纸为70克高品质白胶,不易污损,保证每印次无色差;
装订采用锁线胶订,不易散线脱页。
4,平价销售,回馈读者。
平装本同样分为十册,4000余面。由于修订本增加了三千余条校勘记,相应地比通行本多出了近一册的内容,定价为380元,比精装本590元的定价,大大减轻读者购买压力。
《史记》是我国首部通史,是“二十四史”中极早的一部,也是极重要的一部史书。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史记》叙事,始自黄帝,下迄西汉太初,采用了综合性的叙事模式,囊括记言、纪事、编年、国别等形式,开创纪传体史书“纪、传、表、志”的体例。就内容而言,《史记》是对前代史学的一次总结;就体例而言,《史记》也是集大成之作。
1959年,在毛主席、周总理的指示下,顾颉刚先生等知名学者以金陵局本作为底本,对《史记》进行分段标点,并以方圆括弧来表明字句的删补,形成新中国以来有影响力的《史记》点校本。
2007年,中华书局组织点校本“二十四史”的修订工程,将《史记》作为重中之重,在原点校本的基础上,不仅对底本、通校本、参校本作了复核和补充,还改变了方圆括弧的校勘形式,增加了上千条校勘记;对原标点一一复核,进行修改和统一,以期达到新时代古籍整理的高水准。
2013年10月,《史记》(修订精装本)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和学术界的热烈关注,掀起新的一轮“《史记》热”。2014年8月,在吸纳读者意见和自我完善的基础上,推出《史记》(修订平装本),以飨读者。
赵生群,博士、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史记研究会副会长。著有《太史公书研究》、《史记文献学丛稿》、《春秋经传研究》、《史记编纂学导论》等。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评分活動後111買入,便宜得不像話,印刷不錯,比舊版好多了!
评分与通行近四十年的点校本《旧五代史》相比,本次修订,增校了当年限于客观条件未能利用的台北“国家图书馆”藏孔荭谷旧藏钞本,日本静嘉堂文库藏邵晋涵旧藏钞本;较全面网罗了宋元明文献存录五代实录或《旧五代史》的遗文,以资参校,尤其是系统而彻底地梳理比对了《册府元龟》近万则五代文献,收获颇丰;对出土墓志也有充分掌握和适当利用。与原点校本相比,修订本无论是对资料占有的广度还是对文献认识的深度,都大幅进步。修订本校勘记的数量约是原点校本的三倍,标点调整约2000馀处。此外新增6幅彩色书影,新增5篇序跋,并新撰前言、凡例和主要参考文献。
评分中国古代,史学是包含在经学范围之内没有自己的独立地位的。所以史部之书在刘歆的《七略》和班固的《艺文志》里,都是附在《春秋》的后面。自从司马迁修成《史记》以后,作者继起,专门的史学著作越来越多。于是,晋朝的荀勖适应新的要求,才把历代的典籍分为四部:甲部记六艺小学,乙部记诸子兵术,丙部记史记皇览,丁部记
评分心情很好,拥有如此美物!!!
评分新修订本,大爱之!
评分《史记(修订本,套装全十册,名家盖章本)》内容特色如下:
评分还不错。。。。。。。。。
评分书已收到,纸质很好,竖排版,还不习惯阅读,京东物流一如既往的好,赞一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