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舊書局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發表於2025-01-26
中國舊書局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國舊書局》內容特色如下:
1.《上海舊書局》並非簡單地敘說書店的興衰,而是展現瞭一個時代齣版業人士在一個非常時代的齣版熱情和智慧。
2.關於書話的書籍很多,但是關於上世紀的齣版業的相關著述極為鮮見,此書梳理上海書林的舊書局齣版事業,對於目前的齣版行業亦有藉鑒影響作用。
3.本書中亦涉及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的名傢如魯迅、瀋從文、老捨、丁玲等的作品齣版之事,從側麵為讀者瞭解這些名傢提供瞭新的角度。
《中國舊書局》以清末之1949年間上海書林的舊書局為關注點,曆數上海書林曾輝煌一時的五十多傢舊書局的興衰史,為讀者展現瞭在那個激烈動蕩的變革年代,作為文化載體的舊書局的命運,從側麵展現那個時代的齣版人、文藝界人士、讀者對於文化的渴望,以及齣版人對於齣版事業的熱愛。同時,文中也穿插瞭大量著名文化人士如魯迅、周作人、老捨、冰心、徐誌摩等與書局之間的軼事,為讀者瞭解這些人士提供瞭新的角度。
姚一鳴,於《藏書報》、《博覽群書》、《上海灘》、《閑話》等報刊,已齣版《文學背後的故事》。對近現代知識分子及齣版史料方麵有所興趣,居於滬地,能集海上文人之雅趣,是為幸。
001 引
008 掃葉山房
013 大同譯書局
017 土山灣慈母堂印書局
021 申昌書局
026 廣學會書店
030 格緻書室
034 文瑞樓
038 藝苑真賞社
041 會文堂書局
044 廣益書局
047 古書流通處
053 修文堂
058 來青閣
063 中國書店
068 富晉書社
072 抱經堂
077 忠厚書莊
081 傳薪書店
086 博古齋書肆
090 來薰閣
095 萃古齋
099 受古書店
103 文明書局
108 商務印書館
113 附文:《我與商務》(周越然)
118 中華書局
123 大東書局
127 開明書店
133 世界書局
139 現代書局
143 附文:《從一張照片喚起的
記憶》(紀弦)
146 亞東圖書館
151 北新書局
155 附文:《在北新書局作練習
生》(蕭乾)
158 上海良友圖書公司
163 神州國光社
166 內山書店
171 新月書店
175 光華書局
180 上海雜誌公司
184 附文:《小小計劃初步成功》
(張靜廬)
187 正中書局
190 兒童書局
195 群眾圖書公司
199 水沫書店
203 大江書鋪
206 小說林社
211 真美善書店
214 時代書店
218 美的書店
222 中央書店
225 天馬書店
228 亞光與地學社
232 生活書店
238 跋
內山書店1917年開設於虹口區,地址在虹口北四川路餘慶坊弄口旁的魏盛裏(現四川北路1881弄),1929年遷至北四川路斯高塔路(現山陰路)十一號,是一傢專售日文書籍的書店。
內山書店的店主人為內山完造、內山美喜子。1913年3月,一位名叫內山完造的日本人,被日本大阪眼藥會社參天堂派到上海推銷藥品,從此在上海生活居住瞭三十五年,並在此創辦瞭內山書店。內山完造生於1885年,日本崗山人,十二歲起就在大阪和京都的商店當學徒。來到上海後,內山完造最初推銷藥品。1916年,內山完造在日本結婚後,偕夫人內山美喜子同赴上海,並於1917年以美喜子的名義創設瞭內山書店。書店最初通過牧師從日本購進一些覺醒社齣版的《逆境之恩寵》等基督教福音書齣售。後在讀者的建議下,增加瞭岩波書店的哲學叢書等一般性讀物,營業額也迅速上升,主要的讀者大多是旅居中國的僑民等。
1924年,內山完造買下瞭魏盛裏臨街的一所房子作為獨立的書店經營場所。1928年,又將與其相鄰的房子買下閤並,內部用白灰粉刷一遍後,設瞭兩個齣入口,書店裏邊全部改造為可放書架的格局。1929年,內山書店遷至施高塔路十一號營業,書店的規模也逐漸增大瞭。內山書店經營中以誠信為本,內山完造信仰上帝,對中國人、日本人一視同仁,他把這種信仰帶到書店經營中,就體現齣一種大胸襟,內山書店的書籍全部敞開陳列,讀者可隨手翻閱;店堂裏擺著可供讀者休息和看書的長椅和桌子;在書店外的人行道上設有茶缸,免費為過往行人供應茶水。任何人在書店都可以賒賬,店方從來不催賬。很多年後,郭沫若、葉靈鳳等在迴憶與內山書店的關係時,都坦承自己還有一筆無法還清的債。
1927年,日本國內齣現瞭“一元書”熱。內山書店把握住瞭這次機會,迅速把“一元書”嚮在上海的日本人推銷,這些人包括教會中的友人,銀行、商社、公司中的讀書人,上海東亞同文學院的學生等。內山書店除瞭嚮讀者銷售圖書以外,還以其日本經營者的特殊身份,成為一處進步文化的避難所,在內山書店不僅有銷售大量的馬列著作等書籍,而且齣售當局查禁的進步書籍,代售《鐵流》等進步文學讀物。從1932年起,成為瞭魯迅著作代理發行店。
內山書店銷售的圖書主要有:日文版的《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發展》《漱石全集》《福樓拜全集》《美術百科全書》《靜靜的頓河》《現代日本文學全集》《經濟學全集》《馬剋思恩格斯全集》《世界文學全集》《大眾文學全集》等;中文版的圖書有當時被禁售的魯迅著作《僞自由書》《南腔北調集》《準風月談》《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集》《且介亭雜文末編》等,還有《士敏土之圖》(木刻)、《鐵流》(曹靖華譯)、《木刻紀程》《北平箋譜》《十竹齋箋譜》《海上述林》《引玉集》等。還有內山完造所著述的《上海漫語》《上海夜語》《上海風語》《上海霖語》《上海汗語》、中譯本《一個日本人的中國觀》等。
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上海就齣現瞭在中國的書店買不到,而在內山書店則可以買到的書;中國的書店不敢經售的書,內山書店也能經售。內山書店不僅是一處圖書銷售的場所,更是一個文化交流的場所。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四川北路是文化界人士居住最集中的地方,他們常常在內山書店聚會。內山完造在書店創立瞭“文藝漫談會”,漫談會在中日文化界人士之間進行,中國方麵的參加者有鬱達夫、田漢、歐陽予倩等留日迴國的“海歸派”青年文學藝術傢,日本方麵的參加者則大多是生活在上海或來滬訪問的著名文化人士。其時,參加漫談會的中日文化界人士就政治、文藝等問題自由交流,形成一種良性的文化互動。
1927年10月魯迅從廣州抵達上海。魯迅到上海的第三天,就往位於四川北路魏盛裏的內山書店買書,從此成瞭書店的常客,也結識瞭內山完造,並成為瞭摯友。內山完造曾在迴憶錄中寫道:
沒過多久,我們的視野裏開始經常齣現一個穿著藍色長衫,個子不高,走路很特彆,鼻子底下留著黑色鬍須,眼神清亮,雖然身形單薄卻讓人無法忽視的人。這個人每次都帶幾個朋友一塊兒到書店來。有一天,這位先生自己過來瞭,從書架上取瞭很多書後在長椅上坐瞭下來。他一邊喝著我夫人沏的茶,一麵點燃瞭煙,然後用清晰的日語對我說道:“麻煩你把這本書送到寶樂安路景雲裏某某路。”我問他:“這位先生,怎麼稱呼您?”他迴答說:“噢,叫我周樹人就好。”我驚呼起來:“啊,您就是魯迅先生嗎?我知道您,我還知道您剛從廣東迴到上海,不過從沒見過,失禮失禮。”我和先生的交往就是從這時開始的。(內山完造《我的朋友魯迅》)
魯迅第一次到內山書店是1927年10月3日,據《魯迅日記》上記述,這天是魯迅與許廣平一同去的,共買書四種四本,花費十元二角。自此以後,魯迅常常光顧內山書店,並購買瞭大量書刊。據《魯迅日記》披露,從1928年到1935年的八年間,魯迅纍計去過內山書店五百多次,買書一韆多冊。魯迅在內山書店買書,基本上有兩種方式:一是自己在書店挑選新書,二是通過內山書店直接從日本郵購,由店員將書送到自己傢裏。內山書店還成瞭魯迅與日本友人相會的場處,有五十多位日本左翼作傢抵滬時內山都在書店裏邀請魯迅與之會麵。內山還支持魯迅辦瞭三次版畫展覽。
在內山完造的筆下,魯迅已不僅僅是一個讀者,而是一個朋友,一個戰鬥者:
從此以後,每當先生寫東西纍瞭,或者看書倦瞭,都會來我店裏坐上一會兒。不久後,經先生介紹,我們又認識瞭許夫人。日子一天天過去,先生和我們的關係也越來越好,不知道什麼時候起,在我們的心裏已經不把他當客人瞭。碰上有的客人錯把先生當成店裏的老闆時,先生都會開心得哈哈大笑……我不僅讀過先生筆下如鞭子一般犀利的文章,也看到他滿眼熱淚的樣子。我非常理解他的感受。隻不過我雖然心裏理解他支持他,但也擔心這鞭子的力量實在有限。對此,我也隻好沉默不語瞭。先生曾經痛心疾首感慨中國怕是將來會變成阿拉伯那樣的沙漠,為瞭避免這樣的局麵,他必須戰鬥。在他那雙仿佛洞知一切的眼睛裏,那一望無盡的濛古沙漠似乎正在步步逼近。我的眼前不由得齣現瞭這樣一個畫麵:麵朝沙漠站立著這樣一個民族,這些人身著寸縷,飢餓難挨,骨瘦如柴的手臂上青筋暴露,他們咬著牙瞪著眼,最後的武器隻剩下赤手空拳。漫天黃沙中這一群飢餓悲慘的身影清晰可見……(內山完造《我的朋友魯迅》)
內山書店對於魯迅而言,兼具“書店”和“沙龍”這兩種文化空間的特色,並逐漸成為魯迅特有的媒介。特彆是在1930年魯迅參加自由大同盟和“左聯”之後,內山完造的國籍使得他有條件為魯迅提供一定的安全保護。在日常生活上,魯迅後來的住處由內山完造以中國店員宿捨的名義租賃,連房租、水電、煤氣都是由內山完造代辦。魯迅往外發齣的文章由書店代轉,寄過來的書信和稿費也由書店代理。在非常時期,內山完造還為魯迅提供避難場所。魯迅在其生命的最後十年,與內山書店有密切的聯係,雙方還互贈傢鄉禮物、年慶物品等,魯迅還多次通過內山書店避難,在內山書店會見瞭蕭軍、蕭紅等文學青年,通過內山書店轉交瞭紅軍將領方誌敏托交中共中央的報告和遺書等。
可以看齣,內山書店的意義不僅在於它給魯迅提供瞭各種書籍、期刊等新型文字媒介,還在於它本身便起到瞭媒介作用,魯迅通過這個空間逐漸建立自己的共同體,並與外界進行交流,成就瞭其犀利的思想。許廣平曾迴憶道:“內山書店特闢一片地方,設瞭茶座,為留客人偶敘之所,這設備為一般書店所沒有,是很便於聯絡感情,交接朋友的。以後魯迅樂於利用這一設備,幾乎時常地去,從此每去必座談。”(許廣平《魯迅迴憶錄》)魯迅對內山書店曾作如此評價:“至於內山書店,三年以來,我確是常去坐,檢書談話,比和上海的有些所謂文人相對還安心,因為我確信他做生意,是要賺錢的,卻不做偵探;他賣書,是要賺錢的,卻不賣人血。”(魯迅《僞自由書》後記)
抗戰結束後的1945年10月,國民黨當局以敵國僑民強令內山完造歸國,內山書店作為敵産被沒收,至此書店停業。1981年上海人民為紀念內山完造和他從事的書店事業,特在內山書店原址竪石,上書:“此店為日本友好人士內山完造所設,魯迅先生常來店買書、會客,並一度在此避難,特勒石留念。”
……
我是一個愛書之人,雖然淘書的時間也不算長,沉浸於其中也感受到瞭一種樂趣。平時特彆愛看書話一類的書籍,體悟著前輩們的愛書熱情,他們或從書店或從舊書攤上,總能淘到一些有意思的舊書,寫成文字和大傢分享。在閱讀的過程中,我發現除瞭一些常見的書話作品以外,在不少的老期刊中也會有一些相關的文章,其內容並不比書話差。更為重要的是這些看似有些隨性的文字,無意中留下瞭珍貴的書林史料。
在這些書話作品中,如陳乃乾的《上海書林夢憶錄》、黃裳的《上海的舊書鋪》、阿英的《城隍廟的書市》和《西門訪書記》、鄭振鐸的《求書日錄》、高震川的《上海書肆迴憶錄》等,都是有關上海書業的名篇。近年來也齣版瞭不少有關上海書林的書籍,如《百年書業》(上海書店齣版社)、《舊時書坊》(三聯書店)、《中國舊書業百年》(科學齣版社)等書,都對上海的書業有所介紹,且文章和作品中多為作者的親曆,對於瞭解上海過去的書業都是大有幫助的。另如《上海齣版史》(上海社科齣版社)、《上海通史》(上海人民齣版社)、《中國近現代齣版史料》(上海書店齣版社影印)等大型叢書中,亦會有一些有關上海書業的篇章,但所占比例不多。
閱讀中也漸漸發現,並沒有一本專著對上海書業情況有個全麵的描述,1993年上海學林齣版社曾齣版過一本《近現代上海齣版業印象記》,由硃聯保編寫。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曆,比較完整地介紹瞭近現代上海齣版業。但寫作此書時作者已年過花甲,全憑著記憶來描述,相關史料的運用較少,且有些篇章多有錯訛。於是我設想,能否寫一本上海書林全景式的文稿。這個寫作的計劃便在心中漸漸地滋生,我開始有目的有步驟地看一些相關的書籍資料,漸漸地文稿的雛形便在構思中有瞭眉目。
雖然平時我也寫一些淘書的劄記,及舊書賞讀的文章,且多有發錶;之前也寫過幾本文稿,但要真正地寫起來,還是有不少睏難的。首先是文稿的所涉內容範圍,以怎樣的一種方式來反映和描述上海的書業,其實從題目“中國舊書局”便可知是斷章式的描述,而非全史式的,本擬的題目是“上海書業百年”,但後一想,這樣為書業作史,不僅難度更大,且力所不能及;其次是文稿的體例,是集中寫還是分段寫,又以怎樣的一種寫作形式來錶達,因為近現代上海的書業規模不小,各種各樣的書局、書店和書莊多如繁星,選擇的標準即是在文化人和愛書人筆下留著深刻印象的,這樣就可以確定適閤寫作的進程;其三是語言風格,盡量用平實的語言來描寫和錶達,盡量寫得生動有趣,這也是寫作的目標。
在最後的寫作之中,定下來的體例即是以書局的曆史來摺射上海的書業,首先定下的年限為從晚清到1949年為止,即使如此,涉及到的書局也有幾百傢,隻能從中加以選擇,所依據的是《上海齣版史》(上海社科齣版社)上的範疇。選擇和篩選的過程,實際上也是一個寫作體例完善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學習和認知的過程,盡管以前也喜歡看書話類作品,但遠沒有到精讀的程度,這樣很長的一段時間裏,精讀瞭不少和上海書業相關的文章及書籍,慢慢地全書的構思逐步完成。
開始嘗試寫瞭大約有一萬餘字,其中即碰到瞭一個問題,那就是舊時的書局均涉及齣版,大多為前店麵後齣版,這可能也是近代齣版業的特點。而文稿所敘的主要內容是以圖書的銷售為主的,中間也可以穿插不少和淘書相關的故事。為此寫作的範圍無形中又擴大瞭。但細一想,書林的範疇其實也是包括齣版的,從另一方麵而言,上海書林的發展是和齣版息息相關的。隻是在寫作內容的比重上,應該有所側重。基於這樣的一種寫作思路,使文稿能繼續下去。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寫作的過程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怎樣使文稿寫得通俗一些,寫得有趣一些,是我在寫作的過程中所一直追求的。在具體的寫作中,我把所涉及的五十幾個大大小小的書局分為瞭古書、古舊書、新書、雜誌等幾個類彆,而其中古書、古舊書以銷售為主業,但也自己影印和齣版圖書,新書主要都是以齣版為主業,銷售為副業的,如民國時期的幾大齣版機構,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世界書局、大東書局、開明書店、良友圖書公司、北新書局等,這些民間齣版機構都擁有極豐富的齣版物,為繁榮近現代的齣版業,都做齣瞭極大的貢獻。雜誌代理公司不僅代銷各類雜誌,並且自己也編輯齣版雜誌。這種種的特點構成瞭上海書林獨特的風景綫。
其實上海書林的發展,和上海整個城市的發展,和上海文化的發展是息息相關的。從鴉片戰爭後上海的開埠,外來文化深深影響瞭上海城市發展,上海實際上也成瞭近代文化的聚集地,從紛至遝來的西洋人,到南來北往的全國各地人等,構成瞭海派文化中海納百川的地域性特點。具體錶現在上海的書林中也是如此,從最早的洋人所辦書店和齣版機構,到以商務印書館為龍頭的民間齣版業的興起,在西學東漸的浪潮之下,從中國傳統的國學典籍,到西學著述的西方先進科學文化的輸入,帶動書林嚮前發展的同時,也促進瞭中國近代文化的嚮前發展。
此書隻是在資料輯佚的基礎之上,努力地去展現在中國近代社會的發展過程之中,上海書林所透現齣的文化底蘊。通過對近百年來上海書林的斷片式描述,從一傢傢書局的沉浮及淘書者的珍貴迴憶,努力地去勾勒齣上海的書香氛圍。並且在這種書香氛圍之中,去感受近代書香文化的脈絡,從魯迅、陳乃乾、黃裳、鄭振鐸、高震川、葉聖陶、黃永年、阿英、唐弢、葉靈鳳、曹聚仁、周作人、紀果庵、硃遂翔、周越然、馬棟臣等人的迴憶文字中,著力去展現近百年書林的風風雨雨。
或許,這也是寫作此書的目的所在。
是為序。
2013年中鞦前於燈下
本書稿最初的起意是在和朋友的閑聊中,即寫一些有關書林的相關史料筆記,結閤一些自己的淘書經曆。但在搜集相關資料,閱看一些書林的文章時,遂起意寫作上海書林的舊事。一個不經意的起念,則開始有瞭寫作的框架。但在如何寫,運用怎樣的一種體例上,還是頗費瞭一些周摺的。
因為愛書,所以此書的寫作是一個愉快的過程,對於上海書林、上海書業的描寫,這個過程有些艱辛,但也充滿著寫作中學習的快樂。對於書林中的人和事,對於近代上海書林濃濃的書捲氣,則身受感染。有時在想,近代上海書業之繁榮,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事,從晚清到民國,中國的社會始終都處於變革和動蕩之中,文化的命運也是跌宕起伏,但作為傳統書業的命脈沒有斷裂,從晚清上海受外來文化的影響,帶動瞭新聞齣版和古舊書行業的榮興。特彆是商務印書館和中華書局等為代錶的新興書業的齣現,為上海書林帶來瞭一個全新的局麵。
在寫作此書的過程之中,也是有些偏差的,按當初最早的設想,是以書林的史料和趣聞為主,主要材料來源即是前人的一些有關書林的敘述,這樣抄書的部分也就多瞭一些。但是寫著寫著,又落入瞭一種固定的介紹模式中,時間上也限製在晚清至1949年這樣一個時間段。所寫的這些近代上海五十傢大大小小書局、書店,大緻可分為古書業、舊書業、新書大書局、小書店等,而所占的比例也是盡量的能均衡,偶會有附錄一些特殊的史料。可能在具體的寫作中,並不會局限於名聲的大小,而是從整個滬地書林的實際齣發。除非特殊的情況,一般不加入寫作者的評判,而是把書業的一些基本情況寫清楚。
由於時間的倉促及筆者的水平所限,寫作之中必有所疏漏,可能也有論述不當之處,希望大傢批評指正。
中國舊書局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國舊書局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中國舊書局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國舊書局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不錯。
評分特彆長知識,好好學習天天嚮上。
評分對上海的舊書局介紹詳實
評分很喜歡的內容。設計很古樸,非常喜歡。
評分一直喜歡三聯書店齣的書,無奈價格一直高居不下,這次京東促銷活動很給力,買來收藏,慢慢讀。
評分其實讀這本書,更多也許在讀人。舊書局的經營者們,他們怎樣開瞭這樣一個書局,他們或者藉錢湊錢開瞭一個書店,為瞭自己的一個愛書的夢而齣版印刷,他們在經營中的用心之緻,更讓人欷歔。
評分不知為何,我突然想到吳念真的《這些人,那些事》,或許這本《中國舊書局》裏,沒有說齣來的,是那些舊書局背後的人吧。
評分河南路上的會文堂書局齣版一套蔡東藩的《曆朝通俗演義》,是以演義小說筆法寫曆史。初為綫裝本,後改齣平裝本,以橘黃色書麵紙(一種較厚的紙)做封麵。會文堂一九二六年改組後以齣版法律書籍為主,但這套曆史演義仍繼續重印,還由許厘父增寫瞭《民國通俗演義》,使該書從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以至民國,成為一套完整的中國曆史演義。
評分本書不僅搜集眾多近代以來書局故事,順便涉及近現代知識分子及齣版史料。印刷一般,字體偏小。權且一看吧。本書不僅搜集眾多近代以來書局故事,順便涉及近現代知識分子及齣版史料。印刷一般,字體偏小。權且一看吧。本書不僅搜集眾多近代以來書局故事,順便涉及近現代知識分子及齣版史料。印刷一般,字體偏小。權且一看吧。
中國舊書局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