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书名:UG NX 10.0模具设计教程
作者:北京兆迪科技有限公司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11
版次:6
印刷时间:2016-1
印次:1
开本:16开
装帧:平装
ISBN:9787111516781
定价:59.8
适读人群 :UG工程技术人员 机械类学生
《UG NX 10.0模具设计教程》一书系统地介绍了使用UG NX 10.0进行模具设计的过程、方法和技巧,且各章都配有大量的综合实例供读者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演练。另外,附带1张多媒体DVD学习光盘,制作了158个UG模具设计技巧和具有针对性的范例教学视频并进行了详细的语音讲解,时间长达11小时。读者购买本丛书,可以通过作者网站和电话获得技术支持。此外,还可获赠各类软件培训的优惠卡或试听卡
本书介绍了使用UGNX10.0进行模具设计的过程、方法和技巧,内容包括UG模具设计概述,模具设计流程,UGNX10.0模具设计入门,工件和型腔布局,模具工具,分型工具,模具分析,模具设计应用举例,模架和标准件,浇注系统和冷却系统的设计,镶件、滑块和斜销机构设计,UGNX10.0模具设计的其他功能,在建模环境下进行模具设计和模具设计综合范例等。在内容安排上,本书主要通过大量的范例对UG模具设计的核心技术、方法与技巧进行讲解和说明,这样的安排可增加本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写作方式上,本书紧贴UGNX10.0中文版的实际操作界面,采用软件中真实的对话框、按钮和图标进行讲解,使读者能够直观、准确地操作软件进行学习。本书内容全面,实例丰富,讲解详细,图文并茂,可作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学习UG模具设计的自学教程和参考书,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学生和各类培训学校学员CAD/CAM课程上课或上机练习教材。本书附视频学习光盘一张,制作了近7个小时的与本书全程同步的视频录像文件,另外还包含了本书所有的素材文件、练习文件和范例文件。
北京兆迪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CAD/CAM/CAE技术的研究、开发、咨询及产品设计与制造服务,并提供SolidWorks、Ansys、Adams等软件的专业培训及技术咨询服务的公司
丛书介绍与选读
前言
本书导读
dy 章 UG NX 10.0模具设计概述 1
1.1 注塑模具的结构组成 1
1.2 UG NX 10.0/Mold Wizard简介 4
1.3 UG NX 10.0/Mold Wizard模具设计工作界面 4
1.4 UG NX 10.0/Mold Wizard参数设置 9
第2章 UG NX 10.0模具设计入门 13
2.1 UG NX 10.0模具设计流程 13
2.2 初始化项目 14
2.2.1 加载产品模型 14
2.2.2 模具坐标系 17
2.2.3 设置收缩率 18
2.2.4 创建模具工件 20
2.3 模型修补 21
2.4 模具分型 22
2.4.1 设计区域 22
2.4.2 创建区域和分型线 25
2.4.3 创建分型面 25
2.4.4 创建型腔和型芯 26
2.4.5 创建模具分解视图 28
第3章 工件和型腔布局 30
3.1 工件 30
3.1.1 工件类型 30
3.1.2 工件方法 31
3.1.3 工件库 32
3.1.4 工件尺寸的定义方式 35
3.2 型腔布局 36
3.2.1 矩形布局 37
3.2.2 圆形布局 39
3.2.3 编辑布局 40
第4章 注塑模工具 45
4.1 概述 45
4.2 实体修补工具 46
4.2.1 创建方块 46
4.2.2 分割实体 47
4.2.3 实体补片 49
4.2.4 参考圆角 49
4.3 片体修补工具 50
4.3.1 边修补 51
4.3.2 修剪区域补片 54
4.3.3 编辑分型面和曲面补片 55
4.4 编辑片体工具 55
4.4.1 扩大曲面补片 56
4.4.2 拆分面 57
4.5 替换实体 60
4.6 延伸实体 62
第5章 分型工具 64
5.1 分型面介绍 64
5.2 分型工具概述 64
5.3 设计区域 65
5.4 创建区域和分型线 70
5.5 创建曲面补片 70
5.6 创建/编辑分型面 72
5.6.1 编辑分型线 72
5.6.2 引导线设计 73
5.6.3 创建分型面 75
5.7 创建型腔和型芯 76
5.8 交换模型 78
第6章 模具分析 80
6.1 拔模分析 80
6.2 厚度分析 82
6.3 计算投影面积 85
第7章 模具设计应用举例 88
7.1 带滑块的模具设计(一) 88
7.2 带滑块的模具设计(二) 104
7.3 含有复杂破孔的模具设计 113
7.4 一模多穴的模具设计 120
7.5 内外侧同时抽芯的模具设计 126
第8章 模架和标准件 137
8.1 模架的作用和结构 137
8.2 模架的设计 141
8.2.1 模架的加载和编辑 142
8.2.2 添加模架的一般过程 145
8.2.3 动模板与定模板的修改 145
8.3 标准件 147
8.3.1 标准件的加载和编辑 149
8.3.2 添加标准件的一般过程 154
第9章 浇注系统和冷却系统的设计 161
9.1 浇注系统的设计 161
9.1.1 概述 161
9.1.2 流道设计 162
9.1.3 浇口设计 165
9.2 冷却系统的设计 169
9.2.1 概述 169
9.2.2 冷却通道设计 169
9.2.3 冷却系统标准件 170
dy 0章 镶件、滑块和斜销机构设计 183
10.1 镶件设计 183
10.1.1 创建型芯上的镶件零件 183
10.1.2 创建型腔上的镶件零件 196
10.2 滑块机构设计 202
10.2.1 滑块的加载 202
10.2.2 滑块的链接 204
10.2.3 滑块的后处理 205
10.3 斜销机构设计 206
10.3.1 斜销的加载 206
10.3.2 斜销的链接 210
10.3.3 斜销的后处理 212
dy 1章 UG NX 10.0模具设计的其他功能 213
11.1 电极设计 213
11.2 物料清单(BOM) 216
11.3 模具图 217
11.3.1 装配图纸(样) 217
11.3.2 组件图纸(样) 220
11.3.3 孔表 221
dy 2章 在建模环境下进行模具设计 223
12.1 概述 223
12.2 模具坐标 223
12.3 设置收缩率 224
12.4 创建模具工件 225
12.5 模型修补 226
12.6 创建模具分型线和分型面 229
12.7 创建模具型芯/型腔 235
12.8 创建模具分解视图 237
dy 3章 模具设计综合范例 239
13.1 综合范例1—— 滑块和斜顶机构的模具设计 239
13.2 综合范例2—— Mold Wizard标准模架设计 262
13.3 综合范例3—— 一模两件模具设计 283
13.4 综合范例4—— 建模环境下的一模多穴模具设计 317
老实说,一开始我对这本书的期待并不高,觉得市面上关于青春期教育的书籍已经很多了,大多是大同小异,充斥着一些空泛的道理。然而,《10-16岁叛逆期5:父母引导男孩的100个细节》却给了我惊喜。它没有那些冗长的理论铺垫,而是直接切入“细节”,每一个细节都像是为父母量身定做的“小贴士”,简单易懂,操作性极强。我特别喜欢书中那种“润物细无声”的引导方式,不是强制性的改变,而是通过日常的点滴互动,慢慢影响孩子。比如,书中提到如何利用共同的兴趣爱好来拉近亲子关系,如何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爱意,这些细节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却能有效地化解孩子心中的隔阂。我儿子现在正是对一切都充满怀疑和抵触的年纪,稍微说他两句,他就能顶嘴半天。读了这本书,我才明白,原来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沟通”,在孩子看来却是一种“压力”。它教我如何去“听”比“说”更重要,如何去观察孩子隐藏在叛逆行为背后的真实需求。我尝试着书中一些关于“非暴力沟通”的小技巧,发现效果比我想象的要好。以前我总是急于纠正他的错误,现在我学会了先去理解他的动机,再循循善诱。虽然过程依然有挑战,但至少我不再感到那么的沮丧和无助了。这本书真的就像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指引我如何与我的男孩建立更深层次的连接。
评分这本《10-16岁叛逆期5:父母引导男孩的100个细节》简直就是我最近几年育儿生涯中的“救命稻草”。我儿子现在正好处于那个令人头疼的年纪,整天一副“我什么都懂,你什么都不懂”的样子,沟通起来简直比跟外星人交流还难。之前也看过不少育儿书,但很多都太理论化,读起来像是上课,根本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这本书就完全不一样,它就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朋友,手把手地教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通过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一点点地打开男孩的心门。我最喜欢的是它那种“见招拆招”的实用性,不是给你一堆大道理,而是告诉你,当孩子出现XX表现时,你可以尝试YY方法,而且这些方法都非常具体,比如如何在他不愿意说话时,找一个共同话题开启对话,如何在他犯错时,不直接指责而是引导他思考后果,甚至是如何在他沉迷游戏时,找到一个平衡点而不是一味禁止。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经常会对照着自己和儿子的互动,猛然惊醒,原来我之前的很多做法都是在“火上浇油”!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原来引导男孩的叛逆期,并不需要多么高深的心理学知识,更关键的是耐心、理解和一些恰到好处的“小技巧”。我已经在尝试书里的一些方法,虽然效果不是立竿见影,但感觉他和我之间的那种剑拔弩张的氛围确实在慢慢缓解,他愿意和我分享一些学校里的事情了,这对我来说已经是非常大的进步了。
评分作为一位过来人,不得不说,这本《10-16岁叛逆期5:父母引导男孩的100个细节》简直就是为无数在男孩青春期泥沼中挣扎的父母们量身定做的一份“行动指南”。我深知这个阶段的挑战,曾经我也是焦头烂额,不知道如何是好。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并没有给你灌输一套宏大的人生哲学,而是将目光聚焦在那些日常生活中最容易被我们忽视的“细节”上。它以一种非常温和而又极具力量的方式,教会你如何在不激化矛盾的前提下,与男孩建立有效的沟通。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理解”的强调,它让你明白,男孩的叛逆不仅仅是“不听话”,背后往往隐藏着他们渴望被尊重、渴望独立、渴望被理解的信号。书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像是一把钥匙,能够打开男孩内心紧闭的门。无论是关于如何处理孩子的情绪爆发,如何引导他们面对挫折,还是如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本书都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我记得书中有一个关于“共同的沉默”的建议,让我豁然开朗,原来有时候,不说话,也是一种沟通。这本书让我学会了如何用更柔和、更巧妙的方式去影响孩子,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去对抗。它让我从一个“控制者”转变为一个“陪伴者”,让我和儿子之间的关系,从剑拔弩张变得更加融洽。读完这本书,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希望。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仿佛是为我量身打造的。我有一个13岁的儿子,正处于叛逆期最严重的阶段,每天都像个小火山,随时可能爆发。我尝试了各种方法,但收效甚微,反而让我们的关系越来越僵。读了《10-16岁叛逆期5:父母引导男孩的100个细节》,我仿佛找到了“解药”。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具体”,每一个“细节”都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理有据,并且非常具有可操作性。它没有用高深的心理学理论吓唬你,而是告诉你,在特定的情境下,父母应该如何去做,如何去说,甚至如何去“不说”。我最欣赏的是它那种“同理心”的视角,教会我如何去理解男孩在这个阶段特有的心理需求,以及如何通过非对抗性的方式来引导他们。书中关于如何处理孩子顶嘴、如何引导他们承担责任、如何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等方面的建议,都非常实用。我尝试了书中关于“积极倾听”的部分,当我不再急于反驳,而是认真地听他把话说完,我发现他愿意表达的更多了。还有关于如何设定清晰但灵活的界限,也让我受益匪浅。我以前总是采取“一刀切”的方式,现在学会了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策略。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到,引导叛逆期的孩子,更需要的是智慧和耐心,而不是一味的控制和指责。它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孤军奋战”的家长,而是多了一个经验丰富的朋友在身边指导。
评分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平时接触的孩子不少,也算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些了解。但是,当自己的孩子也步入这个“叛逆期”,我才深刻体会到,理论终究是理论,实践起来的挑战是天壤之别。这本《10-16岁叛逆期5:父母引导男孩的100个细节》恰好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困惑。它的结构非常清晰,每一条“细节”都配有详细的解释和案例,让我能够具体地理解为什么这样做会有效果,以及在什么情境下适用。我尤其赞赏书中提到的“蹲下来沟通”的理念,不再是居高临下的命令,而是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书里有很多关于如何倾听、如何回应、如何设定界限的建议,都非常接地气。比如,书中提到在孩子情绪激动时,不要试图立刻讲道理,而是先要安抚情绪,等他冷静下来再说。这对于我这个平时习惯于“以理服人”的家长来说,简直是颠覆性的认知。还有关于如何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部分,也让我受益匪浅。不再是简单地告诉他“这样做是对的”,而是引导他自己去分析,去探索,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引导孩子度过叛逆期,不是一场“战争”,而是一次“合作”,父母需要扮演的是一个支持者、一个引导者,而不是一个发号施令者。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在面对儿子时,更有信心,也更有耐心了,不再像以前那样手足无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