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老廣告裏的美食滋味》作者為天津著名的民俗專傢,《老廣告裏的美食滋味》分為點心的甜蜜歲月,西餐是一種情調,美酒咖啡香茗惹人醉,金子招牌老字號、名人名流故事五個章節,圖文並茂,史料性。鑒賞性都很強。
作者簡介
由國慶,筆名點子、溫暖,民俗學者、專欄作傢、傳統廣告文化研究與收藏傢。曾為報人,曾任第39屆世界廣告大會“中國廣告曆史文化展”學術顧問。2006年創立“故紙溫暖”文化傳播品牌。現已齣版專著十餘部。
內頁插圖
目錄
序吳裕成一 點心的甜蜜歲月那些花色,那些口味京津民間的“吃情”來自江南的糕餅故事港澳的“手信”之選南味北上的稻香村金字招牌冠生園香糯湯圓各不同小餅嚼如月,中有酥與飴五光十色看招幌老印版的廣告理念點心簽兒上的生活記憶
二 西餐是一種情調“在羅威傢”品味上海皇城:拖著發辮去嘗鮮九國租界裏的流行風達官顯貴偏愛起士林大華:破天荒、純西式、最華貴貴在特色與氛圍菜單上的記憶昨天的汽水與冰淇淋西點麵包送外賣浪漫咖啡糖果往事
三 美酒香茶惹人醉紅酒一杯話光陰馳譽南洋的五加皮與玫瑰露南北茶行讓人誇從上海到廣州,泡在茶室北國茶俗茶趣清火祛濕有涼茶茶莊茶館的廣告楹聯花鐵茶罐也懷舊尺餘茶盤見證時代後記 美食滋昧,故紙溫暖
精彩書摘
京津民間的“吃情” 京式點心是以北京為中心製作糕點的流派,它吸收瞭南方的、北方的,以及漢、滿、濛、迴、藏等民族飲食文化的精粹,同時融會瞭葷、素成分以及甜、鹹等口味,形成瞭獨具風格的流派。京式點心影響與輻射範圍較廣,遍及黃河以北的北方大部分地區,這與其獨特的曆史、政治、文化、經濟地位是分不開的。 塞帝所愛與神聖使命 北京作為遼、金、元、明、清五朝國都,其糕點業的特點尤其顯著。在明代,京城的糖餅行(糕點行)分為南北兩案。南案的江浙糕點師多是隨明成祖遷都而來的,他們後來在京開辦瞭南果鋪,製售江南風味的糕點。北案則是由京城、通州、保定等地的名師組成,製售京味糕點。明代的市井雜記中錶明,當時的京味糕點大緻有糖劑餅、象棋餅、頂酥、鵝油方脯、骨牌餅、巧果,以及應時到節的月餅和花糕等。 在明代,北京有一條勾闌鬍同(勾欄鬍同),鬍同中有一傢糕點鋪,所做的點心不僅味美,價也低廉,頗得明穆宗的偏愛。明人筆記、瀋德符所撰《萬曆野獲編補遺》捲一中記載瞭相關的故事:穆宗皇帝仁儉成性,有次想吃果餅,就告知近侍。不多時間,尚膳監及甜食房就開具購買鬆仁、糧食、飴糖、糖稀等物的賬單,價值達數十金。穆宗看後笑日:此餅隻需銀五錢,便可在勾闌鬍同買一大盒,何用這多錢?內臣聽後,縮頸而退。 糕點,舊有餑餑(滿語)、茶食之謂。入清以來,北京的糕點業(京式糕點)很大程度上受到瞭清代宮廷與八旗貴族飲食風俗的影響,比如,在南北兩案的基礎上又新增瞭滿洲餑餑等風味。餑餑鋪(糕點鋪)不斷應運而生。老北京餑餑鋪從民族特色上說,有濛、滿、漢、迴四個民族的餑餑鋪。濛、滿族的餑餑閤稱韃子餑餑,迴族的稱清真餑餑,漢族的叫大教餑餑。同時,糕點在國計民生中的地位自清代以來也在不斷提升。 據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的《馬神廟糖餅行行規碑》中錶述:滿洲餑餑是國傢供享、神祈、祭祀、宗廟、內廷、殿試等場閤的重要物品,另如佛前供素等,也是旗民僧道所必需的。看來,糕點的使命關乎國傢、政局、禮俗等諸多要事,其食品的本義似乎在悄然“退化”,而成為具有特殊內涵的“聖物”。就像許多供品、祭品一樣,糕點的製作精益求精,造型花樣百齣,但是,品嘗是處於從屬位置的,在令人敬畏的儀式中,糕點的形式化意義凸顯。我們應當注意到,民間素有“上供人吃,心到神知”一說,直到現如今,人們對“供尖兒”糕點依舊是十分珍視的,於此,不能不承認糕點在一些民俗禮儀中所承載的精神內涵。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以京式糕點為中心的北方糕點從口味、花色等方麵被不斷推嚮極緻。一些糕點涉及對皇朝、對政治的態度,涉及對神佛、祖宗的誠敬,是沒有人敢動歪念頭的。所以在製作糕點的過程中,從人員、選料、工藝、器具,甚至是一塊木炭,都有著嚴格的管理和苛刻的限定。比如,一些老字號呈進宮中的點心必須要用北京西山的不灰木(樹根化石)製成炭來烤製,非它莫屬。如此恪守,世代相傳,也就確保瞭京式糕點正宗的地位,確保瞭它久盛不衰的聲譽。 ……
前言/序言
老廣告裏的美食滋味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老廣告裏的美食滋味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