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宝宝你在想什么》以宝宝的口吻列举了64种比较突出的婴幼儿心理现象。每种现象都以具体、形象的案例导入,从多种角度分析了宝宝的心理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引导年轻父母走出育儿盲区、误区,读懂自己的宝宝。本书融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和亲和性为一体,不仅包含着姜聚省和刘儒德多年来从事儿童发展、教育心理学研究所积累的丰富经验,而且包含着他们自己在养育宝宝过程中收获的点滴心得。
内容简介
《宝宝你在想什么》中提到的“孩子为什么老爱哭?” 、 “孩子为什么老爱粘着妈妈?” 、 “孩子为什么越大越不听话了?” 、 “孩子害怕声音怎么办?”……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会对这些问题感到困惑。作者在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亲身记录、观察和实践,按照0—1、1—2岁、2—3岁三个阶段,在书中列举了几十种比较突出、常见的婴幼儿心理现象,而且每种现象都是以一二则具体、形象的案例来描述的。对广大父母具有切实可行的指导作用。
作者简介
姜聚省毕业于北京幼儿师范学校,曾在北京教育学院进修专科、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进修本科。从事幼儿教学工作十二载,做全职妈妈四年,做过《学前教育》(家教版)编辑,现为自由撰稿人。至今撰写育儿日记50多万字,曾在《学前教育》上连载《选选成长日记》12期,共发表育儿文章60多篇。
精彩书评
姜聚省毕业于北京幼儿师范学校,曾在北京教育学院进修专科、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进修本科。从事幼儿教学工作十二载,做全职妈妈四年,做过《学前教育》(家教版)编辑,现为自由撰稿人。至今撰写育儿日记50多万字,曾在《学前教育》上连载《选选成长日记》12期,共发表育儿文章60多篇。
目录
一本用“爱”和“智”编织成的育儿书(序一) 8
理解宝宝是成功家教的首要前提(序二) 11
读懂孩子(序三) 14
【0-1岁】
宝宝怀着渴望的心情开始了生命之旅。他吮吸着妈妈的乳汁,对周围的事物特别感兴趣,渴望去抚摸它、认识它。对于够不着的东西,他就试着通过翻身、坐、爬行去接近它、得到它。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会用小手去抓。高兴时会自然地露出微笑,不高兴时就毫无顾忌地哭闹。10个月后,宝宝就会有意识地发出简单的咿呀之语,走出说话的第一步。
01. 我最爱吃妈妈的奶 002
02. 妈妈,我喜欢看 005
03. 妈妈,抱抱我 008
04. 妈妈,我用哭声告诉你 013
05. 让我好好睡吧 018
06. 我想吃蛋黄了 022
07. 妈妈逗我玩 025
08. 我喜欢咬着玩 029
09. 我喜欢和妈妈“聊天” 032
10. 让我到处爬吧 036
11. 妈妈,我爱听你说话 040
12. 扔玩具真好玩 044
13. 给我读书吧 048
14. 妈妈,我不想断奶 051
15. 我站起来了,鼓鼓掌吧 055
16. 妈妈,你笑我就笑 059
【1-2岁】
宝宝摆脱了对母乳的依赖,开始以吃饭为主。宝宝站了起来,迈出人生的第一步。他可以“自由地”认识自己感兴趣的新奇事物。能够完成拾物、盖瓶等动作。会在不经意中开口说出爸爸妈妈说过的话,词汇量不断丰富。能够辨别一些颜色,对色彩鲜明的图画有着浓厚的兴趣,渴望认识自己,特别爱听爸爸妈妈讲故事。
01. 我会走路了 066
02. 别吓唬我,我可当真 070
03. 请不要敷衍我 074
04. 妈妈,学你扫地好好玩 078
05. 哪儿来的声音,好吓人呀 081
06. 我怕陌生人 084
07. 让我尝试,好吗 088
08. 我的玩伴“熊宝宝” 092
09. “台阶”真坏 096
10. 我要自己穿衣服 100
11. 眼前的“蚂蚁”真有趣 103
12. 我不想吃饭 106
13. 妈妈,我要你抱着走 111
14. 我就“不”嘛 114
15. 别扶我,我自己来 118
16. 我只要妈妈 121
17. 沙子真好玩 125
18. 教我规范的语言吧 128
19. 妈妈,这样的数字真有趣 131
20. 那是宝贝的 135
21. 妈妈,我要按时睡觉 140
【2-3岁】
3岁宝宝的行走和跑跳渐渐熟练自如,他能用脚踢球,用手取拿东西;对“说”和“听”表现出高度的积极性;对过去的人或事物表现出惊人的记忆力,能够基于记忆对目前的事情直接做出反应;情绪情感进一步分化和丰富:常常因为目的达不到而表现出愤怒和不满,也会因为愿望实现而高兴;喜欢与小朋友做游戏、玩耍,喜欢模仿别人,以自我为中心,与小朋友玩耍时容易发生冲突等。
01. 让我自己玩好吗 146
02. 我还想听《丑小鸭》 150
03. 妈妈,我怕黑影 153
04. 阿姨,吃吧 157
05. 妈妈,我考考你 161
06. 妈妈,你不许抱他 165
07. 你不答应我就哭闹 169
08. 天为什么会黑呀 174
09. 我就要买这个机器人 178
10. 不让他玩,我还想玩 182
11. 妈妈,别人打我怎么办 186
12. 妈妈,我不想上幼儿园 190
13. 我是淘气包吗 195
14. 我玩得正高兴呢,别打扰我 199
15. 请快乐地唤醒我吧 202
16. 我不想吃药 205
17. 我不想喊“叔叔” 209
18. 我就爱看动画片 212
19. 我就爱到处画 216
20. 我就穿昨天的那件黄衣服 220
21. 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 223
22. 爸爸不让我喝水 227
23. 我只跟楠楠玩 231
24. 妈妈,你也要“听话” 235
25. 陪我玩一会儿,好吗 239
26. 我现在就要玩滑板车 243
27. 妈妈,别催我 248
精彩书摘
【0-1岁】
05 让我好好睡吧
案例故事
玲玲快3个月了,从出生到现在,晚上还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妈妈被她弄得非常疲劳。每天晚上,玲玲都要哭闹几次,妈妈只好起来安慰、喂奶,折腾半天,玲玲才能又睡去。妈妈每晚要起床好几次,被宝宝弄得垂头丧气,白天没有一点精神。
玲玲总要在妈妈的怀里才能睡觉。睡觉的时候,她含着妈妈的奶头,妈妈还要轻轻摇着她,一直到她睡熟,才能把她放到床上,这时筋疲力尽的妈妈才能松口气。
军军的妈妈比玲玲的妈妈幸运多了。军军出生4周左右,就每晚只醒来一次,喝奶之后又立刻睡去。等到第二个月的时候,军军能够一觉睡到天亮。每天睡觉前,军军醒着的时候,妈妈就把他放到小床上,然后坐在小床边,当军军哭了,不安静的时候,妈妈就摸摸他的头,轻轻地拍着他,跟他说话或唱歌,然后军军就安静地睡去。好多妈妈都羡慕军军的妈妈,并询问她如何使宝宝养成这么好的睡眠习惯。
宝宝为什么会这样
宝宝出生后的睡眠规律造成的
宝宝出生后2~4周内,大概每隔2 ~ 4小时睡觉一次,醒着的时间也很短,其睡眠还不能与昼夜交替相适应,宝宝醒来的时间没有和白天联系在一起,睡觉的时候也不会和黑夜有关联。
睡眠时间是由宝宝的睡眠需要决定的,而每个宝宝都有各自的睡眠需要。每个宝宝每天睡觉的总量基本上是固定的,白天睡觉时间长,晚上睡眠时间就会短。
宝宝的睡眠逐渐有规律
出生后的几个月内,宝宝晚上睡眠不好是因为他们的睡眠周期还没有形成,以及晚上还需要补充营养。一系列的刺激使宝宝在出生后开始逐渐适应昼夜交替,例如,白天光线明亮和夜里光线昏暗,白天的喧闹和晚上的宁静,温度的变化以及换穿不同的衣服、尿裤,与爸爸妈妈在不同时间段的接触等,因而宝宝的睡眠越来越趋向规律。
宝宝开始在晚上的固定时间睡觉,在深夜的固定时间醒来,这时,宝宝醒来的持续时间还比较长。10周左右,宝宝第一次能够一觉到天亮了。接下来的几周,宝宝上午醒着的时间较长,开始形成两个睡觉的时间段。15周左右,宝宝的睡醒周期就比较规律了。
宝宝的睡眠行为因人而异
宝宝的睡眠行为也因人而异。宝宝的睡醒周期主要取决于大脑的发育情况,而每个宝宝的发育情况是不同的。有的宝宝能很快形成有规律的睡眠,在3个月前就能“连续睡觉”,而有的宝宝3个月之后才能“连续睡觉”。
父母应该怎样对待
帮宝宝建立睡眠模式
让宝宝慢慢形成一个固定的睡眠模式。每晚睡觉前的模式应该基本相同,这样宝宝就会知道什么时候该睡觉了。例如,固定时间给宝宝喂奶,给宝宝洗澡,然后和宝宝玩一会儿,把宝宝放到床上去,抚摸宝宝,把灯光调暗,给宝宝唱摇篮曲或让宝宝听安静的音乐……
创造轻松、安全的氛围
宝宝不仅白天需要安全感,晚上同样需要安全感。如给宝宝洗澡,体贴入微地照料,给宝宝轻轻按摩等,都会让宝宝全身心地放松,令宝宝愉快。睡觉前,不要突然心血来潮地逗弄宝宝,让宝宝情绪激动,或抱着宝宝一同观看父母喜欢看的电视节目并哈哈大笑等,这样非常不利于宝宝安静入睡。
采用合适的安抚方式
玲玲的入睡是和妈妈的奶头、搂抱以及摇晃联系在一起的,这已经成了她睡觉前必不可少的程序,只有和妈妈在身体上紧密接触,她才能入睡。而军军则独立一些,他入睡前不需要跟妈妈有紧密的身体接触。这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如果妈妈想轻松一些,不妨跟军军的妈妈学习一下,慈爱地看着宝宝,跟宝宝轻声说话、唱歌,轻拍宝宝,让宝宝安静下来。
持之以恒,改变宝宝的睡眠习惯
日常生活有节奏,宝宝也会感觉舒服,不规律的生活既给父母带来麻烦,也会使宝宝烦躁。父母要给宝宝时间慢慢地适应白天黑夜的变化,合理地调整宝宝吃饭、睡觉和玩耍的时间,努力使宝宝养成良好的、有规律的睡眠习惯。值得注意的是,改变宝宝的睡眠习惯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一到两周才能达到目的,这虽然费力但非常值得。
共同协商,照看宝宝
对待夜里总是哭闹的宝宝,如果父母双方都夜夜起来照顾宝宝,两个人都会非常疲惫;如果总是一方去照看宝宝,另一方则蒙头大睡,也容易使劳累的一方无法忍受,从而影响夫妻间的感情。所以父母要共同协商解决问题,考虑如何“夜间值班”。如父亲可在周末晚上照顾宝宝,既让疲惫的母亲身心得以调节,又不会影响父亲第二天的工作。总之,对待刚刚出生不久的宝宝,父母千万不要着急,遇事共同商量,精心抚育宝宝,使宝宝健康成长。
……
前言/序言
一本用“爱”和“智”编织成的育儿书(序一)
张梅玲(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由姜聚省、刘儒德合著的有关0~3岁宝宝心理发展的科普读物——《宝宝你在想什么》,是一本融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和亲和性为一体,能让年轻父母读懂自己的孩子的好书。
一、科学性应该是任何一本科普读物的基本要求
本书以宝宝的口吻列举了64种比较突出的婴幼儿心理现象和问题。作者对宝宝的每一种行为表现不仅在行为层面上作了生动、如实的描述,而且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根据婴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分析了行为背后的原因,如“扔玩具真好玩”(第44页)这一内容——10个月大的宝宝总爱把自己面前的玩具扔掉,而且扔得特别高兴。作者把宝宝扔东西这一行为视为宝宝手眼协调发展和宝宝探究事物的需要,看作宝宝由被动探究世界发展到主动探究周围世界的一种体现,并从这一层面上加以分析,认为这是宝宝认知能力的一大飞跃。这种科学的分析确保该书满足科学性这一基本要求。
二、实用性是科普读物的重要价值取向
这本书对宝宝的每一种行为表现,都是按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的完全知识的框架来建构的。在“怎么办”这一内容中,作者对父母提出了非常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读者可以从中受到启发,进而把它们应用于自己的宝宝身上,促使宝宝更健康地发展。如宝宝扔玩具,作者就对父母提出三条具体的建议:一是精心挑选适当的物件(如玩具,一要不易损坏,二要安全,三要比较大);二是父母参与宝宝自己发明的游戏(扔玩具),在参与中可以有目的地引导宝宝看看玩具滚到哪里去了,听一听发出了什么声音等,这样不仅能锻炼宝宝的认知能力,促进宝宝的动作发展,还可以促进亲子关系的健康发展;三是父母可以引导宝宝自己捡玩具。
三、可读性是科普读物的主要特点
本书所描述的64种0~3岁宝宝的典型行为表现和心理需求,都是来自宝宝成长中所发生的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如实地表述出来,因此读起来不仅易懂,而且富有亲切感。对宝宝行为的分析和对父母的建议,作者都立足于事实,作深入浅出的科学分析,在建议部分还给父母指出在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如上面提到的宝宝扔玩具的行为,在给父母的建议中提到精心挑选适当的物件。作者还提醒父母,当宝宝吃完饭后,就要把餐桌上的饭碗、食物拿走,以免宝宝养成扔食物的习惯,父母还要注意将家中的贵重物品收好,等等——这些都是在现实中可能发生的事,因此读者很容易接受,能读懂,这就引发了往下读的愿望和行为,让父母在阅读中读懂宝宝,而读懂宝宝是对宝宝优育的前提。
四、亲和性是指读者对读物的喜爱,以及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情感交流
本书的内容建构和层次安排,符合读者的心理需求。作者在书中首先描写“案例故事”,接着说明宝宝为什么会这样,最后说明父母应该怎样对待。我认为这样的框架结构非常符合读者的心理需求过程,因此本书具有很强的亲和性和吸引力。这种策划,非常好,也增强了本书的亲和性。
《宝宝你在想什么》之所以能融科学性、实用性和亲和性为一体,我认为,是因为本书作者不仅对宝宝怀有深深的爱和浓浓的情,而且还把他们的智慧和精力倾注在其中。姜聚省毕业于北京幼儿师范学校,从事幼儿教学工作十二载之多,刘儒德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心理学博士。他俩有了自己的宝宝,就把深厚的爱倾注在宝宝身上,详细记录了宝宝的成长历程。他俩站在儿童心理发展的科学角度来审视宝宝的成长,所以我认为这是一本用“爱”和“智”编织成的育儿好书,值得年轻父母一读。我更希望广大年轻父母都用“爱”和“智”来培育自己的宝宝,为每一个宝宝健康、快乐、成功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宝宝你在想什么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宝宝你在想什么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