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临床医疗护理常规:儿科诊疗常规(2012年版)》是根据卫生部《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的要求,由北京医师协会组织全市儿科专家、学科带头人及中青年业务骨干共同编写而成。体例清晰、明确,内容具有基础性、专业性、指导性及可操作等特点。既是专科医师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指导用书,也还是北京市儿科领域执业医师“定期考核”业务水平的指定用书。
《临床医疗护理常规:儿科诊疗常规(2012年版)》适合广大执业医师、在校师生参考学习。
内页插图
目录
上篇 儿内科疾病诊疗常规
第一章 新生儿疾病
第一节 新生儿黄疸
第二节 新生儿感染
第三节 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
第四节 新生儿消化系统疾病
第五节 新生儿心血管系统疾病
第六节 新生儿血液系统疾病
第七节 新生儿泌尿系统疾病
第八节 新生儿神经系统疾病
第九节 营养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
第二章 消化道疾病
第一节 胃食管反流病
第二节 胃炎
第三节 消化性溃疡
第四节 幽门螺杆菌感染
第五节 消化道出血
第六节 腹泻病
第七节 炎症性肠病
第八节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
第九节 婴儿肝炎综合征
第十节 门静脉高压症
第十一节 肝性脑病
第十二节 胰腺疾病
第十三节 功能性消化不良
第十四节 贲门失弛缓症
第十五节 慢性便秘
第十六节 慢性假性肠梗阻
第十七节 肠易激综合征
第三章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第二节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第三节 毛细支气管炎
第四节 肺炎
第五节 肺不张
第六节 支气管哮喘
第七节 支气管扩张
第八节 先天性肺囊肿
第九节 咯血
第十节 反复呼吸道感染
第十一节 胸膜炎
第十二节 气胸
第四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第一节 心律失常
第二节 病毒性心肌炎
第三节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
第四节 心肌病
第五节 心包炎
第六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七节 心力衰竭
第八节 心源性休克
第九节 风湿热
第十节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第十一节 多发性大动脉炎
第十二节 血栓和栓塞
第十三节 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速
第十四节 Q—T间期延长综合征
第十五节 Bmgada综合征
第五章 血液系统疾病
第一节 红细胞疾病
第二节 白细胞疾病
第三节 神经母细胞瘤
第四节 出血性疾病
第五节 造血干细胞移植
……
下篇 儿外科疾病诊疗常规
精彩书摘
假性肠梗阻是指临床上有反复出现的肠梗阻症状而没有机械性肠道梗阻的客观证据,从病程上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慢性假性肠梗阻(CIP)相对少见。
【诊断标准】
本病可累及全胃肠道,也可单独累及食管、胃、小肠或结肠,从而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以小肠受累最为常见。贲门失弛缓症、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病)是由于下食管括约肌、直肠或者结肠远段抑制性神经节缺失而引起的去抑制性神经元病,以往曾归入慢性假性肠梗阻(CIP)范畴,目前倾向于将其作为独立疾病从CIP中区分出来。25%的先天性儿童CIP患者合并肠旋转不良,部分患儿膀胱受累而导致巨膀胱和泌尿系动力障碍。继发性CIP尚有原发病的相关表现。
1.临床表现
(1)症状因受累部位而异,腹胀最为常见,多呈慢性持续性,间歇加重,很少完全缓解。
①食管受累常表现为吞咽困难。
②胃部受累腹胀、腹痛、厌食、恶心和呕吐等胃排空障碍症状。
③小肠受累最为常见,表现为腹胀、腹痛、腹泻、吸收不良、营养障碍甚至生长迟缓,为小肠动力紊乱引起小肠细菌过长和吸收。
(2)体征主要体征为腹部膨隆,小肠受累时可出现肠鸣音活跃。
2.辅助检查
(1)影像学检查腹平片、小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结肠造影或全消化道造影可见小肠和结肠扩张、积气、液平面以及蠕动障碍,并可排除机械性肠梗阻。对于此类患者进行钡剂消化道造影应慎重,注意检查后及时清理肠腔钡剂,防止形成结石梗阻加重病情。
(2)消化道压力测定可以明确食管、胃、肠动力异常的部位、程度和类型。神经病变患儿表现为幅度正常但不协调的紊乱收缩波,肌病患儿则表现为低幅的协调性收缩波。本检查对指导治疗、手术(如小肠移植)和判断预后有很大意义,有条件者应尽量进行。
(3)胃肠动力试验胃排空试验、胃肠通过时间测定(GITT)检查可显示胃排空、口一盲肠、全结肠通过时间的延长。
(4)胃肠电图可以间接了解胃动力,并可鉴别神经病变与肌肉病变。
(5)小肠吸收功能试验D-木糖试验等可判断小肠消化、吸收功能。
(6)乳果糖氢呼气试验用以评价口一盲肠通过时间以及有无小肠细菌过长。
……
前言/序言
临床医疗护理常规:儿科诊疗常规(2012年版)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临床医疗护理常规:儿科诊疗常规(2012年版)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