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1900-1949期刊医案类编精华:妇科医案》内容选自民国1900一1949年期间60余种中医期刊,所收妇科常见疾病医案400余例。大体分为七部分:一、月经病;二、带下病;三、妊娠病;四、生产诸病;五、产后病;六、种子与不孕症;七、妇科杂病。基本上依据经、带、胎、产为顺序。希望这些医案能为现代中医妇科临床有所启迪与借鉴。
内容简介
《1900-1949期刊医案类编精华:妇科医案》分类基本上就是依据经、带、胎、产的顺序,基本概括了临床各类妇科病症。
以月经病为例,除述及经期、经量、闭经、痛经、崩漏外,也包括经行伴随症状十数例医案。在月经病的综述部分,除各类疾病的病案外,也讲到一些生理状况:“ 如室女经水三月一至为居经;一生经不下行,反而鼻中出血为逆经;妇人口无吐衄,而绝无经者,……此偏经也;大便时常见血,亦似经水之状,而前窍竟无者,治宜开郁导气,健脾益胃,凉血升提,使大肠无血而经水自通,此乃药力可挽,不可自甘沉涸。”并寡妇尼姑经闭、娼妇经闭、年近二十无经而成痨者等一些特别群体的妇科经病原因,为读者了解相关知识打开了一扇门,且又和后面的病案内容紧密相连。
带下病虽有五色带的黄、青、白等分别,但其病因、病理及传变规律有许多相似之处,故而就不再硬行分类,而是将二十余病案依症状的相似顺序排列,使读者从对比阅读中看到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的演变与区别。
近代名医谢利恒曾于三十年代发表文章,其中的 “经带之关系”一文不只对妇科常见病进行了中医的辨证叙述,而且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指出“妇女带下之病,几无不染有淋浊性,更无分于阶级,以常法治之,又安能合于病机? 并须男女双方同时服药”。所有这些,都体现了当时中医对传统中医的继承发展。再有“白带之病理和疗法”一类文章,也是从深一层次剖析了此类疾病的病证治疗,使读者对白带病证有一个相对清楚的认识。
就妊娠病而言,除恶阻、胎漏、胎产外,仅妊娠杂病也有30余病案,虽不能说已很全面,但还是反映了妊娠常见疾病的基本状况。
产后病近20类,有百例病案之多,其中也包括产后保健,对当时提出的“倚坐、避风、择食、养神、调理 ”的十字纲领做了细致演绎,时至今日也具有很强的临床指导意义。
在“产后用药要法”一文中又介绍了近二十余产后常见病证、辨证分析及选方用药,包括后面收集的“说产后用药”、“产后指迷”等。取之于经典,总结于临床,有理有据,实在是起到了对妇科产后病提纲挈领的作用。
生产、种子与不孕及妇科杂病部分病案不多。这些出自 50年前不同作者、不同背景下的妇科病案在中医妇科治疗上也可窥见一斑。
书中部分中医妇科病名、中医名词,书后均有简释,以帮助读者阅读。
《妇科医案》分学科对病案进行收集,更便于了解中医专科的发展,吸取那个时代中医名家对一些常见病、疑难病的临床实践经验这是一本有特色的医案专著,希望读者从中有所收获。
目录
一、月经病
1.月经病治疗总论
论月经超前落后之治法
避年
妇科百辨(调经)
2.经期无定期
经不及期
月经后期
经迟
调经-
经事前期
月事不调
月经先后无定期
月经时或不准
经乱先后无常
经来错杂愆期
经期延长
3.经量的过多与过少
月经过多
月经过少
月经量少
经量过多
经事妄行
经行不调
4.闭经
闭经(附:经阻)
经闭
论室女月闭血枯治法
月闭
经闭年余
经闭
血分
经闭胞寒喘吼
气滞经闭
经闭腹痛
停经
经闭
5.痛经
痛经(附:子宫内膜异位症)
痛经
痛经血疝案
腹痛治验
痛经治验
痛经
6.崩漏
崩漏(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月事时淋漓不净
……
二、带下病
三、妊娠病
四、生产诸病
五、产后病
六、种子与不孕症
七、妇科杂病
1900-1949期刊医案类编精华:妇科医案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1900-1949期刊医案类编精华:妇科医案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
评分
☆☆☆☆☆
很好很好很好谢谢京东方便快捷谢谢
评分
☆☆☆☆☆
一直非常喜欢中医,可是总觉得中医高大精深。不知道从何入手
评分
☆☆☆☆☆
《1900-1949期刊医案类编精华:妇科医案》内容选自民国1900一1949年期间60余种中医期刊,所收妇科常见疾病医案400余例。大体分为七部分:一、月经病;二、带下病;三、妊娠病;四、生产诸病;五、产后病;六、种子与不孕症;七、妇科杂病。基本上依据经、带、胎、产为顺序。希望这些医案能为现代中医妇科临床有所启迪与借鉴。
评分
☆☆☆☆☆
好,不错,以后还会买,推荐给大家
评分
☆☆☆☆☆
一直非常喜欢中医,可是总觉得中医高大精深。不知道从何入手
评分
☆☆☆☆☆
hhhhhhhhhhhhhhhhh
评分
☆☆☆☆☆
好,不错,以后还会买,推荐给大家
评分
☆☆☆☆☆
一直非常喜欢中医,可是总觉得中医高大精深。不知道从何入手
评分
☆☆☆☆☆
一直非常喜欢中医,可是总觉得中医高大精深。不知道从何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