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與超越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自卑與超越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自卑與超越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奧地利]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著,曹曉紅,魏雪萍 譯

下載链接在页面底部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1-22

商品介绍



齣版社: 中國友誼齣版公司
ISBN:9787505731646
版次:2
商品編碼:11301643
品牌:創美工廠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6-07-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72
字數:152000
正文語種:中文

自卑與超越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类似图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相关書籍





書籍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青少年必備的心理學讀本,傢長與教師瞭解孩子內心世界的工具書,青少年瞭解自我、解疑釋惑、健康成長的必讀書。

暢銷80餘年的心靈成長讀本,自第一版發行已逾八十年,版本無數,本書是譯者嘔心瀝血的版本,譯文簡潔流暢,十分契閤當下的讀者受眾。

本書的作者阿德勒是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他是弗洛伊德的學生之一,同時也是精神分析學派內部一個反對弗洛伊德的心理學體係的心理學傢。


內容簡介

本書是人類心理學先驅阿弗雷德.阿德勒的代錶著作,作者從探尋人生的意義齣發,啓迪我們去理解真實的生命意義。全書立足於個體心理學觀點,從教育、傢庭、婚姻、倫理、社交等多個領域,以大量的實例為論述基礎,闡明瞭人生道路的方嚮和人生意義的真諦。幫助人們正確麵對缺陷,正確對待職業,正確理解社會,理解生活,理解性,具有極深的哲理性和巨大的學術價值。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1870—1937),奧地利精神病學傢。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弗洛伊德的學生之一,但也是精神分析學派內部一個反對弗洛伊德的心理學體係的心理學傢。

阿德勒有《神經病的形成》《自卑感》等著作,他將精神分析由生物學定嚮的本我轉嚮社會文化定嚮的自我心理學,對後來西方心理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譯者簡介:

曹晚紅,1995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新聞係,獲法學士學位。2001年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電視學院,獲文學碩士學位。2001年7月-8月,赴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進修。2006-2007,獲國傢留學基金委全額資助,作為訪問學者赴德國美因茨大學進修。2008年獲中國傳媒大學法學博士學位。曾任職多傢報刊編輯、記者,在《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北京青年報》、《北京市場報》等媒體發錶新聞作品十萬餘字。


精彩書評

一個人在五歲之前,其生活經驗已經決定瞭他(她)成年後解釋自身遭遇和迴應的方式,對於“對這個世界和自己應該期待些什麼”有瞭基本的答案。”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目錄

譯者序/1


一、 生活的意義/1

1.生活對於我們的意義/2

2.人生的三大事實/4

3.社會情感/7

4.童年對人生的影響/11

5.童年記憶的重要價值/16

6.閤作的重要性/19


二、心靈與肉體/21

1.心靈與肉體的交互作用/22

2.情感影響發展/25

3.身形、性格與心智/37


三、自卑感和優越感/41

1.自卑情結/42

2.追求優越感/49

3.設立有意義目標/53


四、早期的記憶/61

1.理解記憶/62

2.關於早期記憶的六個案例/65

3.行為的根源——早期記憶/74


五、夢/81

1.關於夢/82

2.弗洛伊德學派與夢/84

3.個體心理學派與夢/86

4.夢的構成/90

5.常見的夢/94


六、傢庭的影響/105

1.母親的影響/106

2.父親的角色與責任/116

3.為人父母/121


七、學校的影響/135

1.教育的變革/136

2.教師的角色/137

3.課堂裏的閤作與競爭/141

4.天賦與習得/145

5.區分孩子的個性/148

6.顧問會議的工作/154


八、青春期/157

1.什麼是青春期/158

2.心理特徵/158

3.生理特徵/159

4.青春期的掙紮/160

5.青春期的性意識萌芽/165

6.正視青春期/169


九、犯罪及其預防/171

1.犯罪心理/172

2.罪犯的類型/181

3.閤作的重要性/189

4.如何矯治犯罪行為/198


十、職 業/207

1.平衡生活的三條係帶/208

2.職業的早期訓練/210

3.影響職業選擇的其他因素/212

4.對待職業的態度/216


十一、人及其同伴/219

1.人類需要團結/220

2.利己主義/222

3.過失犯罪/227

4.社會興趣和社會平等/228


十二、愛情與婚姻/231

1.愛情、閤作與社會興趣的重要性/232

2.夫妻是平等的夥伴關係/235

3.不適閤結婚的人/242

4.婚姻觀與人生觀/247


阿德勒年譜/251


精彩書摘

1.生活對於我們的意義



人類生活在“意義”之中。我們一生中所經曆的事物並不僅僅是單純的事物,更為重要的是這些事物對我們人類的意義。即使是我們生存的環境中最簡單的事物,人類在接觸它們的時候也是從自己的角度作為齣發點來看待它們的。“木頭”指的是“與人類自身有關係的木頭”,“石頭”也是“作為人類生活因素之一的石頭”。如果有人想脫離意義的範疇,而使自己僅僅生活在單純的環境之中,那麼他一定非常不幸:他將與自己周圍的人喪失溝通的基礎,他的行為無論是對他自己,或是對其他人都毫不起作用,都沒有任何意義。我們一直是以自己賦予現實的意義來感受現實,我們所感受的不是現實本身,而是現實被我們所賦予的意義,或者說是我們的感受是我們自己對現實的解釋。因此,我們可以順理成章地說:每個人感受到的意義多多少少總是不完全的,甚至是不正確的,因為“意義”是一個充滿瞭謬誤的領域。

假如我們問一個人:“生活的意義是什麼?”他很可能迴答不齣來。通常,人們不願讓這個看似沒有意義的問題來睏擾自己,所以總是用一些陳詞濫調的迴答來搪塞;或者,人們乾脆認為這個問題是沒有意義的。然而,我們無法否認,自從人類有自己的曆史開始,這個問題便已經存在瞭。在我們這個時代,不僅是青年,連一些上瞭年紀的人們也會經常為之睏惑:“我們為什麼而活著?生活的意義又是什麼?”自然,無數的事實讓我們可以斷言:通常人們隻有在遭遇失敗挫摺的時候,纔會發齣這種疑問;假如一個人的一生中沒有任何的波瀾和起伏,也沒有遇到過任何的睏難和險阻,那麼這個問題便不成其為問題,也不會被訴之於言詞。

在一般情況下,人類通過自己的行為來詮釋生活的意義,幾乎每個人都隻把這個問題和它的答案通過自己的行為錶現齣來。如果我們觀察一個人的行為,而完全不管他的言論,我們將會發現:他的姿勢、態度、動作、錶情、禮貌、野心、習慣、特徵等等,無不體現齣他個人對於“生活意義”的理解。他的行為讓我們相信,他似乎對某種關於生活的解釋深信不疑,他的一舉一動都蘊含著他對這個世界和他自己的看法。他似乎是在用自己的行為嚮世人宣告:“我就是這個樣子,而世界就是那種形態”,這便是他賦予自己以及生活的意義。

生活的意義因人而異,也正因為如此,生活的意義多得不可勝數。而且,我們會發現,每一種個體自認為正確的生活的意義可能多少都含有錯誤的成分在裏頭,沒有人擁有絕對正確的生活意義;但同時我們也會發現,無論是哪一種生活的意義,隻要有人持這種態度,它也絕不會是完全錯誤的。所有的生活意義都在這兩個極端之間變化。然而,這些變化——或者說,不同的人賦予生活不同的意義卻有高下之分:它們中有些很美妙,有些則很糟糕;有些錯得多,有些則錯得少。我們還可以發現:較好的生活意義具有一些共同特徵,而較差的生活意義則都缺乏這些特徵。這樣,我們通過對經驗的歸納總結,就可以得到一種相對“科學”的生活意義,它是真正意義的共同尺度,也是能使我們應付與人類有關的現實的“意義”。在此,我們必須牢牢記住:“真實”指的是對人類的真實,對人類目標和計劃的真實。除此之外,沒有彆的所謂“真實”。如果還有其他的“真實”存在,它也和我們沒有關係,我們無法知道這種“真實”,這種“真實”也因此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2.人生的三大事實



每個人都不得不麵對三條重要的事實,這些事實是他必須隨時牽掛於懷的。一個人的現實生活不得不受這三條事實的製約,他所麵臨的問題也都是這些事實所造成的。由於這些事實無所不在地纏繞著人類,所以我們必須不斷地迴答因此而産生的問題,一個人對這些問題的迴答能夠體現齣他對生活意義的個人理解。

這三個事實之一是:我們人類居住在地球這個貧瘠星球的錶麵上,我們沒有辦法脫離地球的錶麵去討生活。換句話說,我們無處可逃,我們必須在這個事實的限製之下,依靠我們所居住的地球提供給我們的資源繁衍生息。我們必須發展我們的身體和心靈,以保證人類的未來得以延續。這是一個嚮每個人索取答案的問題,沒有人逃得過它的挑戰。無論我們做什麼事,我們的行為都是我們對人類生活情境的解答:它們顯現齣我們心目中認為哪些事情是必要的、閤適的、可能的、有價值的。這些解答又都被“我們屬於人類”以及“人類居住於這一地球之上”等事實所限製。

當我們考慮到人類肉體的脆弱性以及我們所居住環境的不安全性時,我們可以看齣:為瞭我們自己的生命,為瞭全體人類的幸福,我們必須拿齣毅力來界定我們的答案,以使它們眼光遠大而前後一緻。這就像我們麵對一個數學問題一樣,我們必須努力追求解答。我們不能單憑猜測,也不能希圖僥幸,我們必須用盡我們力所能及的各種方法,堅定地尋求答案。我們雖然不能發現絕對完美的永恒答案,然而,我們卻必須用我們的所有纔能來找齣近似的答案。我們必須不停地奮鬥,以找尋更為完美的解答,這個解答必須針對“我們被束縛於地球這個貧瘠星球的錶麵上”這件事實,以及我們居住的環境所帶給我們的種種利益和災害。

現在,我們來討論第二種事實。這個事實是:我們自己並不是人類種族的唯一成員,我們四周還有其他人,隻要我們活著,就必然要和他們發生聯係。單個的人是很脆弱的,他要受到種種限製,這使得單個的人在多數情況下無法單獨地完成自己的目標。假如一個人孤零零地活著,並且想隻憑藉自己的力量來應付一切問題,他隻能麵對失敗和滅亡。單個的人無法保全自己的生命,人類的生命也因而無法延續下去。個體必須和他人發生聯係,因為個體的人是脆弱的、無能的、受到種種限製的。個體的人為瞭自己的幸福,同時也為瞭人類的福利,所采取的最重要的步驟就是和彆人發生聯係。因此,我們對生活問題的每一種答案都必須把這種聯係考慮在內,我們必須認識到:我們生活在與他人的聯係之中,假如我們將自己孤立,我們必將自取滅亡。這是一個不容置疑的事實,因此,我們人類最大的問題和目標就在於:在我們居住的星球上,和我們的同類閤作,以延續我們的生命和人類的命脈。如果我們想要生存下去,我們的情緒、行為就必須和這個問題與目標互相協調。

人類同時還被另一種事實所束縛:人類有兩種性彆,個體和人類集體生命的存續都必須依賴於這一事實。由於這一事實的存在,人類社會纔産生瞭愛情和婚姻這兩種聯係,這是每一個男人或女人都無法迴避的。人類麵對這個事實時的所作所為,體現瞭他對生活給齣的某種答案。人們可以用許多不同的方式來解決這一事實所帶來的問題,他們的行為可以錶現齣他們認為可以為他們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佳方法。

我們在前麵所敘述的這三種事實帶來瞭三種問題:如何謀求一種職業,以使我們在地球的天然限製之下得以生存;如何在我們的同類之中獲取地位,以使我們能互助閤作並分享閤作的利益;如何調整我們自身,以適應“人類存在有兩種性彆”和“人類的延續和擴展,有賴於我們的愛情生活”等事實。事實上,這三種問題就是人類不得不麵對的職業、社會和性這三個問題。

個體心理學(Individual Psychology)的研究發現:對於個體的人來說,生活中的每一個問題幾乎都可以歸納於職業、社會和性這三個主要問題之下。每個人對這三個問題所做齣的反應,都清楚地錶現齣他對生活意義的最深層的感受。舉個例子說吧,假如有一個人,他的愛情生活很不完美,他對職業也不夠盡心盡力,他的朋友很少,因為他發現和他的同伴接觸是件痛苦的事。那麼,從他在生活中所遭遇的這些拘束和限製,我們可以斷言:他一定會感到“活下去”是件艱苦而危險的事,生活對他來講機會太少而挫摺太多。他的活動範圍一定非常狹窄,這與他對生活的意義的判斷有關:生活的意義對他來講是保護自己免受傷害,因而他傾嚮於把自己封閉起來,避免和彆人接觸。反過來說,假如有一個人,他的愛情生活非常甜蜜而融洽,他在工作上取得瞭可觀的成就,他的朋友很多,他的交際範圍廣泛而成果豐碩。我們可以據此而斷言,這樣的人必然會感到生活是一種富於創造性的過程,生活中充滿瞭機會,卻沒有不可剋服的睏難。對於他來說,生活的意義在於與同伴攜手共進,並作為社會的一分子,為人類的幸福貢獻齣自己的一分力量。



3.社會情感



從上述的例子中,我們可以歸納齣各種錯誤的“生活意義”的共同特徵,和各種正確的“生活意義”的共同特徵。所有失敗者——神經病患者、精神病患者、罪犯、酗酒者、問題少年、自殺者、墮落者、娼妓——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他們缺乏歸屬感和社會興趣。他們在麵對職業、友誼和性等問題時,都不相信可以通過閤作的方法來加以解決。他們賦予生活的意義,是一種屬於他們個人的意義:他們認為,沒有哪個人能從實現目標中獲得利益,他們的興趣因而也隻停留於自己身上。他們爭取的目標是一種虛假的個人優越感,他們的成功也隻對他們自身纔有意義。謀殺者在手中握有一瓶毒藥時,可能會體會到一種權力之感,但是,很明顯地,他隻能使自己相信自己的重要性,對彆人而言,擁有一瓶毒藥並不能抬高他的身價。事實上,屬於私人的意義是完全沒有意義的,意義隻有在和他人交往時纔有存在的可能。隻對某個人意味著某些事情的東西實在是毫無意義的。我們的目標和動作也是一樣,它們唯一的意義,就是它們對彆人的意義。每個人都努力地想使自己變得重要,但是如果他不能認識到人類的重要性是依賴他們對彆人的生活所做齣的貢獻而定的,那麼他必定會踏上錯誤的道路。

我曾經聽說過一則關於一個小宗教團體領袖的故事。有一天,她召集瞭她的教友,告訴他們:世界末日在下星期三就要來臨瞭。教友們在震驚之下,變賣瞭自己所有的財産,放棄瞭俗世的雜念,緊張地等待著世界末日的到來。結果,星期三沒有發生任何事情。第二天,這些教友匯集在一起,嚮這位領袖興師問罪:“瞧瞧我們處境的睏難吧!”他們說:“我們放棄瞭所有的保障,我們告訴我們所遇到的每一個人世界末日即將來臨。他們譏笑我們的時候,我們還充滿信心地說,我們的消息是從最絕對的權威處聽來的。現在星期三已經過去瞭,世界為什麼仍然安然無恙呢?”“可是,”這位女先知說道,“我的星期三並不是你們的星期三呀!”顯然,這位女先知在用屬於她私人的意義來逃避彆人的攻擊。屬於私人的意義實在是經不起考驗的。

所有真正的“生活意義”的標準是:它們都是共同的意義,也就是說,它們是彆人能夠分享的意義,也是能被彆人認定為有效的意義。能夠解決一個人所麵臨的生活問題的好方法,必然也能為彆人解決類似的問題,這些成功的方法對人類來說具有共同的意義,也是可以分享的。即使是天纔,也隻能用其至高無上的效用來定義,因為一個人的生命隻有被彆人認定為對他們很重要時,他們纔會稱他為天纔。由此,我們可以總結齣生活的意義在於為團體貢獻力量。在這裏,我們談的不是職業動機。我們不管職業,而隻注意成就。能夠成功地應付人類生活中所存在的問題的人,他的行為方式明顯地告訴我們:生活的意義在於對彆人發生興趣以及互助閤作。他所做的每件事情似乎都被其同類的喜好所指引,當他遭遇睏難時,他會選擇用不和彆人利益發生衝突的方法來加以剋服。

對許多人而言,這很可能是一種新的觀點,他們也許會懷疑,我們賦予生活的意義是否真的應該是:奉獻、對彆人發生興趣和互助閤作。他們或許會問:“對於自己,我們又該做些什麼呢?如果一個人老是考慮彆人,老是為彆人的利益奉獻自己,他難道不會感到痛苦嗎?如果一個人想要使自己得到適當的發展,他無論如何也應該為自己設想一下吧?我們難道不應該學習怎樣保護我們自身的利益,或加強我們自身的人格嗎?”這種觀點看似正確,但事實上卻大謬不然,因為它提齣的問題都是虛假的問題。假如一個人在他賦予生活的意義裏,希望對彆人能有所貢獻,而且他的情感也都指嚮瞭這個目標,他自然會把自己的人格塑造到理想形態——一種對他人、對社會都有貢獻的狀態。他會根據自己的目標調整自己,他會根據自己的社會感覺來訓練自己,他也會從練習中獲得種種能力和技巧。隻要他認清瞭目標,學習達成目標的能力和技巧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他會不斷地充實自己,以解決生活中的三種問題,他自己的能力也將不斷地擴展。讓我們以愛情與婚姻為例。如果我們深愛著我們的伴侶,如果我們緻力於豐富我們伴侶的生活,我們自然會竭盡所能地錶現齣自己的能力和纔華。假如我們沒有奉獻的目標,而隻想憑空發展自己的人格,那就隻是在裝腔作勢,隻會使自己更不愉快而已。

另外,還有一點足以證實奉獻是生活的真正意義。我們可以審視一下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的遺物,你看到瞭什麼?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的,都是他們對人類生活的貢獻。我們可以看到祖先們開發過的土地,也可以看到前人建造的公路和建築物。我們的傳統,我們的哲學,我們的科學和藝術,以及我們處理人類問題的技能,無不體現瞭我們的祖先將生活經驗互相交流的成果。這些成果都是對人類幸福有所貢獻的人們留下來的,其他的人們又怎麼樣呢?那些不懂得閤作和奉獻的人,那些賦予生活另一種意義的人,那些隻會問“我該怎樣逃避生活”的人,都怎麼樣瞭呢?他們在身後沒有留下一點痕跡。他們已經徹底死亡,他們的整個生命是如此的蒼白無力。我們的地球似乎在對他們說:“我們不需要你,你根本不配活下去。你的目標,你的奮鬥,你所抱持的價值觀念都沒有未來可言。滾開吧!一無可取的人!快點死亡,快點消失吧!”對於不是以閤作和奉獻作為生活意義的人,我們所下的最後結論是:“你是沒有用的。沒有人需要你,請你走開!”當然,在我們現代的文化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不完美之處;一旦我們發現瞭各種弊病,我們就應該緻力於改變它,當然,這種改變必須以為人類謀取更多福利為前提。

瞭解這種事實、抱持這種觀念的人在這個世界上到處都有。他們深深地知道:生活的意義在於對人類全體發生興趣並與之閤作為我們的世界做齣貢獻,他們也正在努力地培養著愛情和對社會的興趣。在各種宗教思想中,我們都能看到這種救世濟人的胸襟。世界上所有偉大的運動,都是人們想要增加社會利益的結果,宗教即是朝此方嚮努力的最大力量之一。然而,宗教的真實內涵卻經常被麯解;除非它們能更直接地緻力於這項工作,它們現有的錶現很難讓我們再看齣宗教在增加社會利益方麵還能做多少工作。由於科學使人類對其同類的興趣大為增加,所以它或許比政治和宗教等其他運動更能接近這一目標,也更能讓人類瞭解生活的意義。我們從各種不同的角度探討這一個問題,但我們的目標卻始終如一——增加對彆人及社會的興趣,促進閤作,為我們人類做齣貢獻。

我們所賦予生活的意義,就好像是我們事業的守護神一樣,而我們賦予生活的錯誤的意義卻像附在我們身上的惡魔。因此,我們必須瞭解這些意義是如何形成的,它們彼此之間有哪些不同,如果它們犯瞭重大的錯誤又應如何糾正等問題,這是非常重要的。這些問題都屬於心理學的研究範疇。心理學之所以有彆於生理學或生物學,就是它能利用對“意義”以及“意義”對人類行為及人類未來的影響等事情的瞭解,來增進人類的幸福。


前言/序言

譯者序

A.阿德勒(Alfr

自卑與超越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自卑與超越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

自卑與超越 pdf 下載 mobi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自卑與超越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自卑與超越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讀者評價

評分

發貨速度快,物超所值,值得購買

評分

老師推薦的書值得一看

評分

紅紅火火恍恍惚惚好好好

評分

據說是經典,想來應該不錯,看完再追加評論吧。

評分

很好。。。。。

評分

因為集中買瞭好多書,看瞭簡介很希望能靜心看的。

評分

贊一個,物流快,包裝OK,很喜歡。

評分

不錯

評分

經典必讀。。。。。。

自卑與超越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类似图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自卑與超越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关書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思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