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古籍修复与装帧(增补本)》是一部比较全面论述和讲解古籍修复方面知识的书籍。《古籍修复与装帧(增补本)》共十四章,包括古籍的源流和种类、古籍修复基础知识、古籍损坏的原因、古籍修复的材料和工具、古籍修复操作的基本程序、善本与珍本的修复、出土古籍的修复等。
作者简介
潘美娣,1963年进上海图书馆从事古籍修复与装帧工作至今已五十年。曾师从曹有福、张士达、肖振棠等古籍修复前辈。现任中山大学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特聘古籍修复专家。
作者在五十年的职业生涯中曾参与修复了上海图书馆藏善本、上海博物馆藏嘉定明墓出土成化年间唱本、江苏太仓明墓出土文献等珍贵古籍;多次担任文化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以及图书馆学会举办的各级培训班授课教师,并为江苏省文化厅纸浆补书技术项目鉴定委员会委员、南京莫愁职业学校专家委员会委员。
主要著述:撰写出版《古籍修复与装帧》;参与编写《中国历代装饰艺术纹样与造型》、《中国传统工艺全集》、《图书馆古籍整理工作》;发表论文《太仓明墓出土古籍修复记》、《要重视古籍修复的工作》、《中国出土古籍的修复》、《天一阁登科录的修复》等。
内页插图
目录
序言
增补版前言
第一章 古籍的源流和种类
一、中国是产生书籍最早的国家之一
二、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书籍——龟册
三、金文和石刻
四、用玉片、石片做的古籍——侯马盟书
五、用竹简、木简做的古籍——简策
六、用丝织品做的古籍——帛书
七、纸张的发明和写本书
八、印刷术的发明和印本书
第二章 古籍装帧形式的演变
一、卷轴装
二、龙鳞装
三、旋风装
四、经折装
五、梵夹装
六、蝴蝶装
七、包背装
八、毛装
第三章 古籍装订形式的重大改革——线装书
一、线装书的出现和技术特色
二、线装书中的相关术语
三、与线装书有关的一些知识
第四章 古籍修复的材料、工具和设备
一、材料
二、工具
三、设备
第五章 做好古籍修复工作的思想准备
一、有为保护祖国文化遗产而献身的思想准备
二、工作细致耐心,不厌其烦
三、不断提高古籍修复水平,技术上精益求精
第六章 古籍损坏的原因和症状
一、理化因素
二、微生物因素
三、生物因素
四、人为因素
第七章 古籍修复技术操作的基本程序
一、点收
二、制订修复方案
三、备料
四、拆书
五、书页修补
六、封面、封底的修复和重制
七、装订
八、检查和验收
九、交付
第八章 古籍书页的修复
一、清除书页的各种污染
二、选配和染制修补书页用纸
三、连接书页开裂的书口
四、破损书页的补缀
五、糟坏书页的裱补
六、黏结书页的揭补
七、补坏书页的重修
八、短小书页的镶补
九、书页的补字、补栏
十、书页的喷水压平
十一、防止书页色彩的浸润和烘散
第九章 古籍装帧的基本技术
一、折页
二、配册
三、敲书
四、衬纸
五、接书脑
六、加护页
七、齐栏
八、压实
九、草订
十、裁切
十一、打磨
十二、包角
十三、加封面、封底
十四、打眼
十五、穿线
十六、写书根
十八、加函套
第十章 善本、珍本古籍的修复
一、善本、珍本古籍修复的基本原则——“整旧如旧”
二、善本、珍本古籍封面、封底、签条、护页、扉页的修复
三、善本、珍本古籍书页的修复
四、善本、珍本古籍在装订上的特殊要求
第十一章 线装书的一种精致装帧形式——金镶玉
一、金镶玉的基本做法
二、金镶玉的其他几种做法
三、书套的制作
第十二章 特殊装帧古籍的修复
一、卷轴装古籍的修复
二、经折装古籍的修复
三、册页的装帧与修复
四、毛装古籍的修复
五、蝴蝶装古籍的修复
六、包背装古籍的装帧和修复
第十三章 出土古籍的修复
第十四章 中国古代论述装帧的五种著作
附录
一、装潢志
二、论装背褾轴
三、论装裱
四、书画褾轴
五、赏延素心录
部分参考书目
初版后记
精彩书摘
帛书的缺点是价格昂贵,用它做的书成本很高,只有皇室、贵族或富有之家才置备得起,所以帛书不能像简策那样普及。帛书除了价格昂贵的缺点外,其他方面都比简策优越。简策笨重。西汉东方朔有一次给汉武帝写一篇文章,用了三千根竹简,他自己没有办法把这么多的竹简送到皇帝那里去,只好请两个人把它们抬到皇宫。三千根竹简可以书写的文字才六万字左右,要是用轻便的丝织品来写,一束缣帛就可以写完。帛书在阅读和书写方面也比简策方便很多。简策大小很呆板,帛书可以按照篇幅长短,随意剪裁。简策要串编,收藏也不方便,帛书卷起来就可以成为一卷书,还可以随意折叠,收藏非常方便。直到今天,我们还沿用帛书的“卷”,来作为书籍的计量单位。
帛书在形式上也比简策美观。有些帛书还划有色彩鲜艳的朱丝栏和乌丝栏。朱丝栏就是用朱砂在帛书上下划横线,左右划边栏,字里行间划直线。乌丝栏就是用青绢做帛书的护首。这种红色的栏线、青色的护首,配上书法精美的毛笔字,朱红与青、黑相映成辉,阅读起来赏心悦目,令人欢愉。后来,还流行过用朱墨色丝线织成栏目界道的缣帛,它比用笔划的朱丝栏、乌丝栏更加美观、自然。
由于帛书具有这么多优越性,所以它的流行时间远比简策长久。纸张发明以后,简策逐步淘汰,但帛书仍然历行不衰。
帛书容易风化、腐烂,不易长时期地保存。出土的完整帛书不多。1971年底到1974年春,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长沙马王堆的西汉古墓中发掘出一批保存良好的帛书,才弥补了这方面的空白。这批帛书都是用平纹丝织品横摊着书写的。丝织品的纹路细密、均匀,有整幅和半幅两种,整幅的高48厘米,半幅的高24厘米。出土时有的卷在竹木条上,有的折叠放在漆盒里。
这批帛书共有二十几种,字数多达十二万余,内有《老子》、《战国纵横家书》、《周易》、《经法》、《五星占》、《五十二病方》等,其中有一部分是久已失传的重要典籍,有些连司马迁、班固、刘向也没有见过。从这些情况可以看出,帛书的出现,在中国古代图书发展史上实为一大进步。
七、纸张的发明和写本书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用植物纤维造纸的国家。它和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同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
纸张的发明是文化史上一件大事,它使书籍找到了最适宜的书写和印行材料。无论竹简、木简或各种丝帛都无法与这种材料相颉颃,它的出现引起了我国古书面貌的大改观。
纸张相传是由东汉宦官蔡伦发明的。《后汉书·蔡伦传》说:“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用,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但从一些出土文物看,早在蔡伦以前,已经有了用植物纤维制作的纸张。
《汉书·外戚传》有用以包裹药丸的“赫蹏”的记载,应劭在注中说“赫蹏”就是薄纸。但那时的造纸技术还制作不出这样的薄纸。所谓“赫蹏”实际是一种丝棉纸。它是打制丝棉时留在竹席上的一层形如纸张的薄纤维,这种丝棉纸的制作方法与植物纤维纸相似,但它本身不能算是纸张。
……
前言/序言
古籍修复与装帧(增补版)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古籍修复与装帧(增补版)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