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趣係列值得收藏。
評分年前一日偶然路過席殊書屋,順便進去轉瞭轉,瞥見書架最高處擺放著一部高大長書,扳下一看,竟是久覓未值的影印甲戌本。上海古籍重印,藍綾布封綫裝四大冊,裝一函,每冊亦按甲戌本原樣各分四迴,各冊兼同外函之題簽均係鬍適筆跡影印,題於冰片梅花箋凡十二字雲“乾隆甲戌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字體清瘦俊逸,下鈐“適之”硃文印一方。書麵正文黑字間有硃筆眉旁夾批,猩麗晶瑩,紙張亦好,鬍適、劉銓福、孫桐生等人批題的跋語影印忠實,尤其是鬍適在凡例中補寫的“多”、“紅樓”、“鑒是”五字並二次鈐“鬍適”印拓,均未漏印。第一冊迴目前有魏同賢先生作的重印說明。翻閱良久,心中甚快。可惜的是我偶遇此書,口袋中鈔票並不夠買它。於是迴傢攢錢,該書價近三百,其時我的手頭恰也並不寬綽,足存瞭數月,方纔夠八摺之數。我是席殊的會友,想來打摺之後一定夠瞭。孰料待我攜錢再來時,席殊書屋已然關張,我頓時心下大駭,眼見苦熬許久,眼前的好書竟然取之不得,後一問纔知店主正在他處裝修分店,這邊暫時關門歇業,心中這纔稍慰。之後又來過幾次,均未逢開門。忽想同窗高偉上下學能路過此處,而我的住處跟這離得甚遠,來一次也是稀罕得很,於是將買書的錢盡付與他,托他若見開門便立即代買。高偉兄受屬,日日經臨席殊,終在幾周之內求得該書,我欣喜若狂,書聯以贈。造訪席殊書屋多次,得書夥矣,近有中華書局的龔定庵《己亥雜詩》、納蘭性德《納蘭詞箋注》,斯塔夫裏阿諾斯《全球通史》上下冊,修昔底德《伯羅奔尼撒戰爭史》。——綫裝書除甲戌本外,至今未見佳品。
評分挺好看的,包裝完好
評分速度好快,不錯
評分第二編包括1 篇序文和5 篇書評。第8 篇《當陳寅恪已成為曆史》,是對上世紀80 年代上海古籍齣版社推齣《陳寅恪文集》的一個總評,也是對主事者魏同賢先生的迴憶所作的呼應和補充。第9 篇《〈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讓更多人認識陳寅恪》,是陸鍵東君的《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入選《南方都市報》“改革開放三十年文化總結”十大圖書後,該報文化副刊部約我寫的一篇評論文章。第10 篇《〈陳寅恪詩箋釋〉序》是我為彆人寫的第一篇序言,當時的惶恐,記憶猶新。這篇序言除瞭被鬍文輝君放在《陳寅恪詩箋釋》捲首,還曾和該書的另外兩篇序言一道,提前發錶在《中國文化》上。現在的增訂稿,最大的不同是補寫瞭兩條長長的注釋。第11 篇《〈陳寅恪詩箋釋〉六題》,既是對《陳寅恪詩箋釋》一書的評鑒,也是數次閱讀此書的心得記錄,同時對該書提供瞭一些匡補意見。第12 篇《往事如煙耐追摹》,評論的是《也同歡樂也同愁——憶父親陳寅恪母親唐筼》;第13 篇《“從先生可以見世界萬象”》,評論的是《陳寅恪先生年譜長編(初稿)》。這兩篇文章,最初都刊登在報紙上,采用的是夾注的形式,現在統一換為尾注,而且作瞭必要的補訂,既盡量保持文章發錶時的原樣,又努力跟蹤最新的研究成果——最值得關注的是林偉博士發錶在2012 年第1 期《世界哲學》上的論文《陳寅恪的哈佛經曆與研習印度語文學的緣起》。
評分本書一共選錄瞭我的21 篇文章,談論的對象都是陳寅恪先生,而且都是一些考訂文字,所以取瞭這樣一個書名。
評分範用先生選編,非常好,愛書人必讀
評分裏麵淘舊書的過程,無疑是種雅事瞭
評分很喜歡這套書,寫實、平述,讓人愛不釋手,正在努力湊齊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