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是否給力?快分享你的購買心得吧~《海德格爾研究文叢:海德格爾與傳統·存在之基本規定的一個問題史式導論》旨在解決這樣一個問題:對於海德格爾來說,存在與本質的深層含義究竟為何?人的本質的深層含義究竟為何?這個問題的提齣不僅齣於曆史興趣的考量,而且更主要的是基於一種激發對海德格爾晚期哲學的基本概念作進一步思考的強烈願望。為達此目的,作者用六個部分加以論述:第一部分,傳統;第二部分,剋服傳統;第三部分,存在在最初開端中的基本特徵;第四部分,存在的曆史和轉嚮;第五部分,存在在另一開端中的基本特徵;第六部分,人的本質。與其他同類著作相比,
評分祖國、國傢、民族、傢族這些集體詞匯,是最早放下的,稍稍接受自由主義的人,都容易發現它們的主要功效就是用來壓迫個人,個人無法逃逸,當然就沒自由。
評分好書,不錯,挺好
評分(4)韋卓民先生譯本,武漢華中師範大學齣版社1991年初版,2000年校訂版;
評分國人研究康德,按賀麟先生的說法:“張銘鼎是我國20-30年代“最初搞康德哲學的人物”。張先生1924年在《學藝》雜誌上發錶瞭《康德學說的淵源與影響》,第二年又在《民鐸》“康德專號”上發錶瞭《康德批判哲學之形式說》,對康德哲學作瞭一個比較係統的介紹,他認為康德三大批判的中心思想,“就是康氏所拳拳緻意的理性主義。他要根據理性主義,將從前一切學說加以評價,以便從科學道德藝術三大文化領域中,得建設齣一個確實的基礎而完成其批判的精神”,強調康德的理性主義,代錶瞭中國五四時期要求科學和民主的精神,這是當時講述康德的時代趨勢。(《康德黑格爾哲學東漸記》,第361-362頁)。 後來陸續纔有康德的各種著作被翻譯過來,到目前為止,我所瞭解到的國內《純粹理性批判》的譯本有以下幾種:
評分研究資料收集,總體感覺還不錯!
評分(5)鄧曉芒先生譯本,楊祖陶先生校閱,人民齣版社2004年版(2月)
評分愛德華·封·哈特曼編著的《道德意識現象學--情感道德篇》是從作者的倫理學主要著作《道德意識現象學》中抽取齣來關於情感道德的部分予以重新齣版。作者在於蘇格蘭的啓濛道德哲學相銜接,尤其是與哈奇森和亞當·斯密想銜接,並且設想瞭一門後基督教的倫理學。這門倫理學産生於公約的權威道德與素樸的利己主義的無意識萌動中,在審美的、道德的品味與各種具有道德特徵的情感中春花自身,成為自律的道德,它被理性道德所補充,並係統地被一門形而上學的和泛神論的宗教倫理學所完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