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动物疾病诊断图鉴(第2版)

水生动物疾病诊断图鉴(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江育林,陈爱平 著
图书标签:
  • 水产养殖
  • 动物疾病
  • 诊断
  • 图鉴
  • 水生动物
  • 疾病防治
  • 水产技术
  • 兽医
  • 生物学
  • 水质监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ISBN:9787109162327
版次:2
商品编码:10996869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66
字数:422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水生动物疾病诊断图鉴(第2版)》是我国第一部以病原为主线的水生动物疾病诊断专著。图鉴第二版是在第一版的基础上,根据近十年来水生动物病害研究的发展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水生动物疾病名录的变动,做了较大篇幅的增减,收录了780多幅照片。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鱼类、甲壳类、贝类和两栖爬行类百余种疾病的临床症状、病原、诊断方法,涵盖了国内外的重大疫病。为广大从事水生动物疾病研究、检疫、病害的防治人员提供了科学的疾病诊断参考。
   本书学术严谨,图片丰富,内容系统,编排新颖,可读性强,是一本教学、科研、检疫和病害防治必备的工具书。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一、鱼病
(一)病毒病
1.鲤春病毒血症
2.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
3.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
4.牙鲆弹状病毒病
5.锦鲤疱疹病毒病
6.马苏大麻哈鱼病毒病
7.鲤痘疮病
8.斑点叉尾鲴病毒病
9.草鱼出血病
10.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
11.真鲷虹彩病毒病和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
12.石斑鱼昏睡病
13.淋巴囊肿病
14.病毒性脑病和视网膜病
15.传染性胰脏坏死病
16.传染性鲑贫血病
(二)细菌和真菌病
1.流行性溃疡综合征
2.细菌性肾病
3.鲴爱德华菌感染
4.迟缓爱德华菌感染
5.嗜水气单胞菌感染
6.杀鲑气单胞菌感染
7.链球菌感染
8.弧菌感染
9.假单胞菌感染
10.分支杆菌感染
11.其他细菌感染引起的鱼病
12.其他真菌感染引起的鱼病
13.上皮囊肿病
(三)寄生虫病
1.刺激隐核虫病
2.小瓜虫病
3.指环虫病
4.三代虫病
5.黏孢子虫病
6.斜管虫病
7.本尼登虫病
(四)其他尚未确定病原的鱼病
1.鳗鲡开口病
2.鳗鲡肾胚胎瘤
3.石斑鱼鳔炎症
4.鳗狂游病
5.其他不明病因的鱼病
二、虾病
(一)瞒毒病
1.白斑综合征
2.黄头病
3.桃拉综合征
4.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
5.肝胰腺细小病毒病
6.白尾病
7.传染性肌肉坏死
8.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
9.对虾杆状病毒病
10.产卵死亡病毒病
11.中肠腺坏死杆状病毒病
12.莫里连病毒病
(二)细菌种真菌病
1.螯虾瘟
2.肝胰腺坏死
3.其他对虾细菌病
三、贝病
(一)病毒病
1.鲍疱疹样病毒感染
2.其他贝类病毒感染
(二)细菌和真菌螨
1.加州立克次体感染
2.真菌感染
(三)寄生虫病
1.包拉米虫感染
2.单孢子虫感染
3.马尔太虫感染
4.闭合孢子虫(小囊虫)感染
5.派琴虫感染
四、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病害
1.蛙病毒感染
2.箭毒蛙壶菌感染
3.蛙红腿病(细菌感染)
4.鳖病
五、检疫技术
(一)病毒检测技术
1.各种不同的细胞形态
2.细胞的培养
3.各种不同的细胞病变(CPE)形态
4.鉴定病毒的各种检测技术
(二)细菌检测技术
1.选择性培养基的应用
2.各种细菌鉴定技术
附录 词意与检索

前言/序言


《水生动物疾病诊断图鉴(第2版)》 权威参考,精益求精,助力水产健康养殖 《水生动物疾病诊断图鉴(第2版)》是一部集科学性、实用性、图文并茂于一体的权威性专著,旨在为广大水产养殖生产者、兽医、技术推广人员及相关科研工作者提供全面、准确、易懂的水生动物疾病诊断指导。本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经过潜心修订与内容更新,汇聚了国内顶尖的水生动物病害专家团队,吸纳了近年来水产养殖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力求成为读者案头必备的诊断利器。 内容前沿,覆盖广泛,精准掌握病害动态 本书紧密围绕当前水产养殖业面临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对常见水生动物的各类疾病进行了深入剖析。内容涵盖了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真菌性疾病、寄生虫性疾病以及非传染性疾病等多个方面。针对不同养殖品种,如鱼类(包括淡水鱼和海水鱼)、虾蟹类、贝类、蛙类、海参、海蜇等,均进行了详尽的疾病阐述。 在疾病的描述上,本书遵循“病因、传播途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防治措施”的逻辑脉络,层层递进,条理清晰。每一个疾病条目都力求做到信息全面,既有宏观的整体认识,也有微观的细节刻画。例如,在病毒性疾病部分,本书不仅介绍了主要的病毒种类、感染机制,更通过大量的实例,详细描述了不同病毒侵染下的特异性临床表现,如鱼类的烂鳃、出血、腹水,虾蟹类的红体、软壳、附肢坏死等。 在细菌性疾病部分,本书重点关注了弧菌病、链球菌病、爱德华氏菌病、诺卡氏菌病等对水产养殖影响重大的细菌性疫病。针对每一种细菌,都详细介绍了其生物学特性、感染后的致病机理、不同宿主上的典型病症,以及如何通过细菌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等方法进行实验室确诊。 真菌性疾病如水霉病、鳃霉病等,在本书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作者们结合实际生产经验,详细描述了真菌感染的早期迹象,以及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典型真菌菌丝和孢子形态,为准确区分真菌感染与其他病害提供了有力依据。 寄生虫性疾病是水产养殖中常见且难以根治的一类病害。本书系统梳理了各种体表寄生虫(如车轮虫、斜管虫、指环虫)、鳃部寄生虫、肠道寄生虫以及肝肠吸虫等。通过精美的显微照片和图谱,清晰展示了各种寄生虫的形态特征和侵染部位,并指导读者如何通过显微镜检查来诊断。 此外,本书还对营养代谢性疾病、中毒性疾病、环境应激性疾病等非传染性疾病进行了深入探讨。这些疾病往往与养殖管理不当、饲料质量问题、水质恶化等因素密切相关。本书通过分析具体的病因,结合临床表现,帮助读者识别并解决这些“隐形”的健康威胁。 图文并茂,直观易懂,诊断过程一目了然 本书最大的亮点之一在于其精良的插图。书中收录了近千幅高清病理照片、显微镜照片、病变组织切片照片以及活体症状照片,每一幅图片都经过精心挑选和标注,力求真实、清晰地反映疾病的各个方面。这些图片不仅直观地展示了病症的外观,更能够帮助读者快速识别肉眼难以察觉的病变。 例如,在描述鱼类病毒性出血病时,书中会配以大量不同阶段、不同部位的出血照片,从体表的红斑、鳞片脱落,到内脏器官的肝脏坏死、脾脏肿大,再到肌肉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读者可以通过比对这些图片,与实际观察到的病鱼进行对照,从而初步判断疾病的可能性。 在诊断方法部分,本书详细介绍了各种常用的诊断技术,并配以相应的操作图解。无论是简单的体表刮片镜检,还是复杂的病原分离培养、分子生物学检测,本书都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步骤和结果判读指南。对于非专业人士,本书通过图示化的方式,极大地降低了技术门槛,使其能够轻松掌握基本的诊断技能。 案例丰富,实操性强,贴近生产实践 《水生动物疾病诊断图鉴(第2版)》的编写团队由一线科研人员和经验丰富的基层技术推广人员组成,因此本书的内容高度贴合实际生产需求。书中穿插了大量生动的案例分析,这些案例均来源于真实的养殖生产场景,涵盖了从育苗到成鱼养殖的各个环节。 每一个案例都详细描述了发病过程、作者是如何进行诊断的,最终是如何确定病害并进行有效防治的。这些案例的分享,不仅为读者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更重要的是,让读者能够学习到一套完整的疾病诊断和处理流程。通过学习这些案例,读者可以举一反三,在面对类似问题时,能够更加从容应对。 本书的设计理念始终围绕着“实用”二字。在每一个疾病条目之后,都会给出具体的防治建议,这些建议不仅包括药物治疗,更强调了非药物防治的重要性,如改善养殖环境、调整饲料营养、加强免疫力等。这些综合性的防治措施,能够帮助养殖户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减少损失。 结构优化,检索便捷,信息获取高效 为了方便读者快速检索和利用信息,本书在结构设计上进行了优化。全书按照养殖品种和疾病类型进行了系统分类,每个章节都设置了目录,方便读者根据自己的需求查找相关内容。 此外,本书还提供了详细的索引,读者可以通过关键词快速定位到特定的疾病或诊断方法。这种便捷的检索方式,极大地提高了信息获取的效率,尤其在紧急情况下,能够为读者节省宝贵的时间。 总结 《水生动物疾病诊断图鉴(第2版)》不仅是一本疾病诊断的工具书,更是一部水产健康养殖的百科全书。它凝聚了作者们多年的心血和智慧,是每一位从事水产养殖工作者不可或缺的助手。通过阅读和运用本书,相信广大读者定能更准确地诊断水生动物疾病,更科学地制定防治方案,从而提高养殖效益,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为中国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本书的出版,必将对提升我国水生动物疫病防控水平产生深远的影响。

用户评价

评分

从收藏价值和资料的完整性来看,这本书的价值也远超出了普通工具书的范畴。我发现它在介绍完主要的细菌性疾病后,紧接着对相应的细菌培养基选择、菌落特征描述,乃至关键的生化反应测试步骤都有详尽的图文说明,这在很多诊断手册中是割裂开来的。这种系统性的、从宏观到微观的知识构建,使得读者可以非常连贯地完成从现场采样到实验室确诊的全过程。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对一些相对罕见但一旦爆发就可能造成毁灭性打击的寄生虫病(比如某些吸虫或线虫感染)的形态学特征描述和处理方案,也做了相当详尽的收录,这种对“小概率事件”的重视,体现了编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对行业风险的全面考量。对于我们这些负责技术支持和质量控制的岗位来说,手边常备这样一本信息全面、图文并茂的参考书,是确保工作质量的定海神针。

评分

这套工具书的实用性,简直可以用“如虎添翼”来形容。我一直觉得很多专业书籍读起来晦涩难懂,很多图示都是老旧的黑白插图,关键时刻根本看不出问题所在。但这本《水生动物疾病诊断图鉴(第2版)》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它的排版设计非常人性化,很多关键诊断步骤都用流程图的形式展示出来,即便是初入行的技术员也能快速上手操作。我最近在处理一例不明原因的肝胰腺坏死问题时,书中关于非感染性因素导致器官病理变化的讨论,直接给了我一个全新的思路——不再一味地怀疑是细菌或病毒作祟,而是考虑了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和重金属污染的可能性。书中对显微镜下不同病理损伤的图解对比,非常直观,让我能迅速在实验台前将观察到的现象与书中的标准图进行对照,大大缩短了诊断周期。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是那些纯文字教材无法比拟的。对于需要在紧张的工作环境中快速做出决策的我们来说,这本书的价值是无可估量的。

评分

这本新版的《水生动物疾病诊断图鉴》真是太给力了!我作为一名长期在水产养殖一线摸爬滚打的专业人士,手头的旧版早就翻得起了毛边,很多新出现的病原和诊断技术在上面根本找不到影子。翻开这第二版,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令人惊艳的图谱质量。色彩的还原度简直可以媲美高清医学影像,很多过去只能靠经验模糊判断的病灶细节,现在通过书中的特写照片,一眼就能锁定问题所在。尤其是那些细菌、病毒感染的组织病理切片图,清晰到能分辨出细胞核的形态变化,这对我们进行更精准的病原学确认,比单纯依靠临床症状判断要靠谱太多了。而且,它不仅仅停留在“是什么病”的层面,对于“为什么会得病”的生态和环境诱因分析也做了深入的探讨,这才是现代水产病害防治的核心。例如,关于某些新发病毒对不同养殖模式(如内陆集约化养殖与海水网箱养殖)的特异性影响分析,内容非常细致入微,完全符合当前行业对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这本书的编排逻辑也极其清晰,不再是零散的知识点堆砌,而是按照“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识别—实验室诊断技术—防控策略”的完整链条进行布局,极大地提高了实际操作中的参考效率。

评分

说实话,我最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有点被它“图鉴”的定位给误导了,以为它可能只是简单地罗列图片和病名,深度上会比较欠缺。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忧完全是多余的。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完全可以作为一本进阶的专业教材使用。特别是它对一些新兴的、对抗生素耐药性有显著关联的病原体进行了详尽的介绍,比如一些耐药菌株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描述,这对于我们制定科学的药物替代和抗性管理方案至关重要。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亚临床感染”的章节,过去很多养殖户都忽略了那些看似健康的个体中潜藏的巨大风险,这本书通过详细的血清学检测和分子诊断指标的变化趋势,清晰地揭示了亚临床状态对群体免疫力和生产性能的隐性影响,这无疑是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引导我们从“治已病”向“防未病”转变。此外,书中对特定物种(如罗非鱼、对虾、鲑鱼等)的常见病集合进行了专门的分类梳理,避免了不同物种间病原交叉感染和诊断方法的混淆,体现了编者对水产行业多样性的充分理解和尊重。

评分

我个人对这本书的“与时俱进”这一点给予高度评价。水生动物的养殖环境和饲养密度在过去十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之而来的病原变异和新病种的爆发频率也显著增加。这本书明显吸收了近几年全球水产病害研究的前沿成果。例如,它对近年来在亚洲地区爆发频率较高的传染性神经坏死病(INNV)的临床表现、病原学鉴定技术(特别是RT-PCR和巢式PCR的应用细节)做了非常细致的更新。更重要的是,书中没有回避一些敏感或棘手的问题,比如在特定病害暴发时,如何进行环境消毒和生物安全措施的升级建议,这些都是教科书上往往一带而过,但在实际操作中却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不仅仅是一本诊断手册,更像是一份包含了最新行业标准的“操作规范指引”。如果你想了解当前水生病害防治领域的最前沿实践,这本书绝对是绕不开的基石。

评分

还可以,参考

评分

还可以,参考

评分

非常不错的书籍,推荐大家购买

评分

书的质量很好

评分

书的质量很好

评分

等了好久的书

评分

书的质量很好

评分

还可以,参考

评分

书的质量很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