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装共2册 总价格:101元
9787550272149 9787121210273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 | 把时间当作朋友(第3版) 自我实现/励志 | 开本: | 32开 |
| 作者: | 李笑来|校注:沈璜|绘画:胖兔子粥粥 | 页数: | 334 |
| 定价: | 59 | 出版时间: | 2013-10-01 |
| ISBN号: | 9787121210273 | 印刷时间: | 2013-10-01 |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 | 版次: | 1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印次: | 1 |
内容提要: 为什么你总是觉得“没有时间了”?*节省时间的方式是学习,为什么你“砍柴”而不肯“磨刀”?
基于过程的记录,为什么迥异于基于结果的记录?一个人对时间的精确感知能力真的能训练得像特异功能
?都是平凡的人,为什么若干年后已有天壤之别?时间这条船,为什么只送心智成熟的人去往梦想的彼岸
?绝大多数的成功与智商没有任何关系,所有的失败都与且只与时间有关。当你把时间花在一个人身上的
时候,相当于在他的身上倾注了你生命的一段,不管最终结果如何,反正,那个人、那件事都成了你生命
的一部分——不管最后你是喜欢还是不喜欢。
这本《把时间当作朋友(第3版)》从心智成长的角度来谈自我积累。作者通过自己职业生涯中遇到的
事例,告诉我们:如何打开心智,如何运用心智来和时间做朋友,从而开启人生的成功旅程。
《把时间当作朋友(第3版)》由李笑来所著。
作者简介: 李笑来,原新东方老师,现艾德睿智国际教育咨询合伙人。
他,经历丰富,与众小有不同。东北人,就读普通高校,本科学财会,毕业干销售,惯于洞察他人心理,一不留神,成了新东方教写作的名师,授业解惑,乐此不疲。
他写书,且畅销。著有畅销书《TOEFL和新词汇21天突破》、《TOEFL高分作文》——常年位于同类图书销售排行榜首。授课风格以朴实、有效见长,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观察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他也在探寻自己的心智成长,写作之路由此延伸。他的个人独立博客中,“把时间当作朋友”、“想明白”和“我要问笑来”等系列文章深受读者欢迎。 目录: 第0章 困境
1. 问题
2. 慌乱
3. 解决
第1章 醒悟
1. 孰主孰仆
2. 何谓心智
3. 我的案例
第2章 现实
1. 速成绝无可能
2. 交换才是硬道理
3. 完美永不存在
4. 未知永远存在
5. 现状无法马上摆脱
6. 与时间做朋友
第3章 管理
1. 估算时间
2. 及时行动
3. 直面困难
4. 关注步骤
5. 并行串行
6. 感知时间
7. 记录开销
8. 制订预算
9. 计划
10. 列表
11. 流程
12. 预演
13. 验收
第4章 学习
1. 效率本质
2. 基本途径
3. 主要手段
4. 经验局限
5. 自学能力
第5章 思考
1. 勤于思考
2. 思维陷阱
3. 因果关系
4. 相关命题
5. 举证责任
6. 案例局限
7. 对立论证
8. 张冠李戴
9. 辨析感悟
10. 克服恐惧
11. 辅助工具
第6章 交流
1. 学会倾听
2. 说与不说
3. 交流守则
4. 正确复述
5. 勤于反思
第7章 应用
1. 兴趣
2. 方法
3. 痛苦
4. 比较
5. 运气
6. 人脉
7. 自卑
8. 灵感
9. 鼓励
10. 效率
11. 节奏
12. 物极必反
13. 自我证明
第8章 积累
附录
第1版推荐序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致谢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 | 奇特的一生(柳比歇夫坚持56年的时间统计法精装珍藏版) | 开本: | 2 |
| 作者: | (俄)格拉宁|译者:侯焕闳//唐其慈 | 页数: | |
| 定价: | 42 | 出版时间: | 2016-06-01 |
| ISBN号: | 9787550272149 | 印刷时间: | 2016-06-01 |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 | 版次: | 1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印次: | 1 |
目录: 编者的话
**章 怎么生活得*好:柳比歇夫一生的秘密
第二章 崇拜者眼中的柳比歇夫
第三章 令人惊叹的一生
柳比歇夫的遗产
他的工作方法是一个创举
第四章 时间开销日记中的“时间统计法”
令人叹为观止的编号文档
时间开销日记
时间的账簿
第五章 时间统计法:生活的方式(生活的方法)
如何与时间相处
“我对时间统计法已经习惯了,没有它就没法工作”
第六章 缘起:一生的奋斗目标
一生的奋斗目标:创立生物自然分类法
*好不是去震惊世界,而是生活在世界上
第七章 人生的容量:如何做时间统计
随时随地利用“时间下脚料”
时间统计法的本质:针对过程的“事件·时间日志”
总结的价值和意义
第八章 时间之镜
第九章 时间统计法的胜利
第十章 光亮的背面
其他的事实
柳比歇夫的自我评价
生活的内容并不是苦难,而是成果
向自己提问题
第十一章 井井有条的生活
分门别类的爱好
整理和组织材料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热爱自己的事业
第十二章 一切皆有代价
说真话的人
平反
第十三章 了解一个人,就要看到他的矛盾
年度总结:向时间做自我剖析
不时走入岔道
无休止的内心争执
自我批评的能力
第十四章 比时间*宝贵的
计划没有全部完成
如何评价自己的一生
柳比歇夫的时间守则
一个一生都不断成长的人
第十五章 自我认识的道路
简朴生活:超过*低生活必需品限度的东西,他都不要
保持独立的考验
时间统计法的标尺
如果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能干些什么
第十六章 **自己的可能
他为什么有那么多时间
对待时间的态度
过得很好的一生
附录:与时间统计法无关——谈《奇特的一生》的创作
......
《时间管理与自我提升的智慧:洞悉人生,掌握未来》 在这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常常感到时间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无限的价值,如何摆脱“碌碌无为”的焦虑,如何真正掌控自己的人生轨迹,成为许多人心中的困惑。本书系精选了两部影响深远的著作,它们以独特的视角和实践性的方法,为我们揭示了时间管理的奥秘,指引了自我成长的方向,帮助我们重新认识时间,并最终成为时间的朋友,而非被时间奴役的囚徒。 第一卷:《深度时间:以科学方法丈量生命,以极致效率成就非凡》(参考《奇特的一生》核心理念,侧重时间记录与分析的科学性与实践性) 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体会:一天下来,忙忙碌碌,却不知道到底做了些什么?是否对自己的效率感到不满,总觉得时间被无谓的琐事占据?《深度时间》将带你进入一种前所未有的时间认知模式。它并非提供一套程式化的时间管理技巧,而是倡导一种科学、严谨、系统地认识和利用时间的生活态度与方法论。 本书的核心在于“时间统计”。这是一种基于客观记录和深度分析的时间管理体系。它要求我们像科学家研究课题一样,对自己每天、每周、每月的时间花费进行精确的记录。这种记录不仅仅是简单的时间戳,更包含对每项活动性质、投入程度、以及产出效果的细致划分。通过长期、持续的记录,我们能够清晰地勾勒出自己时间的“时间地图”,识别出时间的“黑洞”——那些消耗了大量时间却收效甚微的活动。 《深度时间》强调的并非是“挤压”时间,而是“洞察”时间。通过时间统计,我们得以窥见自己时间利用的真实面貌,发现那些潜藏在日常琐碎中的低效环节。是无休止的社交媒体刷新?是漫无目的的网络浏览?抑或是缺乏清晰目标导致的工作低效?统计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反思工具,它迫使我们直面自己的时间黑洞,并为改进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更进一步,《深度时间》教授我们如何将时间统计转化为行动的指南。记录只是第一步,关键在于分析和应用。本书将引导读者学习如何从海量的时间数据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例如,识别出在什么时间段效率最高,适合处理复杂任务;哪些类型的活动最能带来成就感和满足感;哪些时间被浪费在无效的沟通或低价值的娱乐上。基于这些分析,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日程,优化工作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将更多宝贵的时间投入到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本书倡导的是一种“量化人生”的理念,但并非追求数字的堆砌,而是通过对时间的精确丈量,来理解生命的本质,提升生命质量。它鼓励我们像一位严谨的学者,对自己的生命进行一场长期的、细致的观察和研究。这种研究的结果,将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从而做出更明智的时间分配决策。 《深度时间》所推崇的,是一种“一生受用”的技能。一旦掌握了这种时间统计与分析的方法,它将成为伴随我们一生的习惯,无论身处何种环境,从事何种职业,都能从中受益。它帮助我们从“被时间推着走”的被动状态,转变为“主动设计人生”的主动者。它不仅仅是关于工作效率的提升,更是关于如何更深刻地理解生命,更有效地规划人生,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第二卷:《时间的朋友:如何让生命绽放,而非徒劳消逝》(参考《把时间当作朋友(第3版)》核心理念,侧重时间观的重塑与内在驱动力的培养) 在理解了如何精细地记录和分析时间之后,我们还需要一个更宏大、更深刻的时间观。《时间的朋友》将引领我们超越简单的“管理”工具,进入到对时间本质的哲学思考和精神层面的升华。它并非教你如何“挤”出更多时间,而是告诉你如何“活”好每一刻,如何让时间成为你成长的助手,而非无情的敌人。 本书的核心在于重塑我们对时间的认知。很多人认为时间是有限的、紧迫的,因此才需要“管理”。但《时间的朋友》提出,如果我们将时间视为一种资源,一种可以积累、可以增长、可以发挥复利效应的朋友,那么我们的心态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时间不是需要被“管”死的,而是需要被“养”活的。 “把时间当作朋友”,意味着我们要从内向外驱动,而非从外向内被动接受。当我们将时间视为朋友时,我们不再被动的为迎合外部的要求而匆忙赶工,而是主动地去规划、去投入,去享受这个过程。这种心态的转变,将极大地提升我们的内在驱动力,让我们更有热情和耐心去完成那些需要长期积累的任务。 《时间的朋友》强调了“延迟满足”的重要性。在信息爆炸、即时享乐唾手可得的时代,我们往往容易陷入短期的快感之中,而忽略了长远的收益。本书将教导我们如何抵制诱惑,如何坚持那些看似枯燥但却对未来至关重要的投入,例如学习新技能、深入研究一个领域、坚持体育锻炼等。这些“朋友”,虽然不能立刻带来回报,但它们会在时间的长河中,以复利的形式,悄悄地积累起巨大的价值。 本书还深刻探讨了“学习”与“成长”与时间的关系。作者认为,真正的成长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持续不断、螺旋上升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离不开时间的沉淀和积累。将时间视为朋友,就是愿意为学习和成长投入时间,并相信时间的力量会回馈给我们。这包括主动学习新知识、反思过往经验、勇于尝试新事物,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 《时间的朋友》鼓励我们拥抱不确定性,并从中找到机会。人生充满了变数,计划赶不上变化是常态。但如果我们仅仅将时间视为固定不变的量,那么任何的变故都可能让我们感到沮丧。但当我们把时间看作一个充满可能性的朋友时,我们就能更灵活地应对变化,将突发的状况转化为学习和成长的契机。 本书所倡导的,是一种“生命最大化”的理念。它关乎的不仅是工作效率,更是关于如何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充实、更有意义。通过与时间建立朋友关系,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生命节奏,找到与时间和谐共处的方式,从而让生命之花在恰当的时间节点,绽放出最绚烂的光彩。 两书合璧,构建全面的时间智慧体系 《深度时间》提供了“量化、分析、优化”的时间管理工具,它教会我们如何“看得见”自己的时间,并如何“用好”每一分每一秒。而《时间的朋友》则提供了“重塑观念、培养心态、升华境界”的时间观,它教会我们如何“爱上”时间,并如何让时间成为我们生命成长的坚实后盾。 当这两部著作的思想融会贯通时,我们便能构建一个完整而强大的时间智慧体系。我们既能以科学的态度精确地丈量和分配时间,又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拥抱时间和人生。我们不再是时间的奴隶,而是时间的朋友,是自己生命的设计师。 这套精选的书系,将帮助你: 清晰掌握自己的时间去向:通过科学的时间记录,告别“被时间偷走”的困惑。 发现并消除时间黑洞:精准识别低效活动,将时间和精力聚焦于真正有价值的事项。 提升工作和学习效率:找到最佳的节奏和方法,事半功倍地达成目标。 重塑积极的时间观:告别对时间的焦虑和恐惧,将其视为成长的伙伴。 培养延迟满足能力:抵制短期诱惑,为长远目标积累坚实的基础。 激发内在驱动力:主动规划和执行,让生命充满活力和热情。 实现生命价值的最大化:让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让生命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在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拥有一套科学有效的时间管理方法和一种积极健康的时间观,是通往成功与幸福的基石。这套书系,正是为你量身打造的智慧宝藏,它将指引你成为时间的主人,把握自己的人生航向,最终活出属于你的精彩“奇特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