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医预测疾病100法》以中医司外揣内,以常达变的理论,详细介绍了中医预测疾病的基础知识和诊断方法,包括头、面、口、鼻、眼、耳、唇、齿、舌、咽、颈胸项背、手足肢节、腹脐经穴、食味声色、二阴、尿便等变化预测出患者可能存在的疾病。其内容科学易懂,图文并茂,读可按图索骥,可供中医师、中医爱好者和大众阅读。
作者简介
刘强,主任中医师,天津市冶金医院院长。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5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基础,擅长中医内、妇科诊疗技术及针灸。发表医学论文120余篇。编著《名老中医医话》、《常见病简易针灸疗法》、《中医诊断十四法》、《乡村医生针灸指南》、《常见病拔罐疗法》、《家庭拔罐疗法》等著作。被列人《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中国中青年名中医列传》、《中国名医列传》(当代卷)、《中国特色名医大辞典》等书中。
目录
一、中医诊法预测疾病概述
(一)中医如何预测疾病
(二)中医预测法的基本原理
1.司外揣内
2.以常达变
3.见微知著
(三)中医诊法与黑箱法论
1.黑箱的概念与方法
2.中医诊法原理与黑箱法
3.中医诊法形成基础与黑箱优势
(四)中医诊法原理与生物全息论
1.全息论与生物全息论
2.中医诊法的生物全息律
3.全息理论是中医预测原理的科学依据
二、头发预测疾病法
(一)头发预测疾病的理论依据
(二)头发色泽与疾病预测
1.正常的发色
2.发色异常测病
(三)头发的形态、粗细与疾病预测
1.头发形状变化测病
2.头发粗细变化测病
2.额头纹理测病
(四)印堂色泽与疾病预测
1.印堂色泽测病
2.印堂皱纹测病
六、面部预测疾病法
(一)面部预测疾病的理论依据
(二)面部与脏腑对应分布
1.古代面部分属
2.现代面部脏腑分属
(三)面部色泽与疾病预测
1.望色十法
2.面部五色主病
(四)现代面诊与疾病预测
1.全息面诊法
2.面部蟹爪纹测病法
3.面部色诊与危重病
4.胃胆疾病与色诊
5.小儿疾病与色诊
(五)面部形态、面容与疾病预测
1.面部形态测病
2.面容测病
3.面部皮肤测病
七、鼻部预测疾病法
(一)鼻部预测疾病的理论依据
(二)鼻部与脏腑对应分布
(三)鼻部色泽与疾病预测
1.鼻头色赤测病
2.鼻部色黄测病
3.鼻部色白测病
4.鼻头色青测病
5.鼻头色黑测病
6.鼻尖色蓝测病
(四)鼻部形态、鼻功能异常与疾病预测
1.鼻部形态测病
2.鼻功能及感觉异常与测病
八、人中预测疾病法
(一)人中预测疾病的理论依据
(二)人中的诊察方法与标准
1.人中沟长度的测量标准
2.人中沟道深浅的观察方法与标准
3.人中沟形态观察方法与异常特征
(三)人中形态与疾病预测
1.人中短浅型测病
2.人中浅坦型测病
3.人中狭长型测病
4.人中倒梨型测病
5.双人中型测病
6.人中隆起型测病
7.人中起疹型测病
8.人中瘀斑型测病
9.人中偏斜型测病
10.人中凹陷型测病
11.人中八字型测病
12.人中交叉型测病
(四)人中色泽与疾病预测
1.人中色白测病
九、口唇预测疾病法
十、舌诊预测疾病法
十一、舌下胳脉预测疾病法
十二、咽喉预测预测疾病法
十三、眼诊预测疾病法
十四、耳部预测疾病法
十五、颈部预测疾病法
十六、胸胁预测疾病法
十七、腹部预测疾病法
十八、腰背预测疾病法
十九、四肢预测疾病法
二十、指络纹预测疾病法
二十一、手部预测疾病法
二十二、指甲预测疾病法
二十三、足部预测疾病法
二十四、前阴预测疾病法
二十五、肛门预测疾病法
二十六、腧穴预测疾病法
二十七、体质预测疾病法
二十八、先兆症状预测疾病法
二十九、排泄物预测疾病法
精彩书摘
中医学及足诊法传人瑞士,受到了法国吴若士神父的重视,他经过不断的研究并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使足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并编著出版《吴神父病理按摩》一书,并授徒曾良时先生等人。经数万人的临床治疗验证,其诊断符合率和有效率都在90% 以上。曾良时在他的《吴神父病理按摩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说:“人体各部的器官,都能在脚底找到一个固定的反射区(在左右脚底把各反射区的器官画出来,恰巧是一个缩小的人形,连眼睛、耳朵都不缺少)。按摩反射区,刺激该器官,促进血液循环,再将体内的杂质及尿液排出体外,自然有助于疾病的恢复。”这与中医的经脉、穴道可帮助人体运气、行血的原理不谋而合,并指出足底按摩反射区的关键是“神经集结点”。并可通过按压反射区的部位,来诊断人体疾病。在诊断疾病上它有独特的敏感性和超前诊断的倾向,有时疾病还没有显现出来,在脚底中就可以有所预示,常使病人感到惊奇。
古老的中医与世界风行的足底按摩殊途同归,为人体的信息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足反射定位 人体的各脏腑器官在足部都有其相对应的反射区,这些反射区位置的确定是人们长期实践观察的总结,有一定规律性,它可帮助我们掌握和理解每个反射区的相对位置。
(1)骨骼系统反射分布:从足底来看,双足并拢在一起,可以看成一个坐着的人体。两大拇趾为头盖骨,从拇趾以下,两足内侧缘依次为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尾骨;两足底上半部为左右胸腔、肋骨;其上半部外侧有肩胛骨,下有肘关节;两足跟部为骨盆(图23-2)。
此图将人体的躯干骨骼部位在足部一一对应起来,主骨骼方面的疾病。
前言/序言
中医学有几千年的历史,历代医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诊断和预测疾病的经验,其独特的望、闻、问、切诊断方法是中医学诊断和预测疾病的精髓,它是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学科之间的桥梁,是中医各科临床诊断的基础。它能准确的预测疾病的发生、发展,为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中医学的预测方法,是通过人体外在的体表征象而得知内在脏腑的各种病理变化情况,故古人云:“有诸内,必形诸外。”这也是中医学“脏象”学说的具体体现,通过望、闻、问、切,察颜观色,作出判断。医者可在患者无须叙述病情,就能准确预判健康或疾病的情况,这就是中医学独特的预测方法。因此,掌握中医学诊断方法对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断水平,提高广大民众的自我保健能力,以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预防疾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医预测疾病方法的科学性已经通过现代“生物全息论”、“黑箱理论”的研究得到证实。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各部位、各组织器官,通过经脉的联系,与人体内的五脏六腑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医预测疾病100法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医预测疾病100法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
评分
☆☆☆☆☆
本书对学习中医有帮助,会让人喜欢学习,不认为中医太难。
评分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
可以说好的一本书,有些价值
评分
☆☆☆☆☆
一直关注这本书呢 到手时马上学习了 健康第一 呵呵
评分
☆☆☆☆☆
一直关注这本书呢 到手时马上学习了 健康第一 呵呵
评分
☆☆☆☆☆
不错,挺专业不错,挺专业
评分
☆☆☆☆☆
弘扬中医文化,发展中国精神
评分
☆☆☆☆☆
童心的形象贯穿本书始终。书中所有其他看起来并不相关的话题旨在告诉我们何为童心,并让我们认识到在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或是促进了童心的发芽,或是阻碍了其发展。童心并不等同于小孩子的心,因为可悲的现实是,许多婴儿、满地爬的小家伙,还有初学走路的孩子,都被剥夺了这一无价宝。相反,我倒是知道许多伟人在他们的黄金时期极富童心。 脑神经研究者告诉我们,自然无虑的乐趣有益于脑部发育,并且有助于开发我们无限的潜力。但是自然的乐趣离不开一颗不受约束的童心。玩耍、学习、创造、人际交流及反省之际,乐趣自然发生。而一颗担惊受怕、孤立的心,在这些生活场景中则会面临重重困难。 21世纪里发生的事情早已证明,培养连贯的、有联系的童心,事关世界的福祉。充满怨恨又彼此分离的心灵让我们几近麻木。我们这世上的奥萨玛·本·拉登们(Osama Bin Ladens),仅仅为了一个个人的意念,便屠杀数千生命,这让我们不得不相信人类的心灵和思想中确实存在很严重的问题。 对许多人来讲,探究童心既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科学研究,也是一次深层的个人化的旅程。这一双重性质的探究,对我而言尤其真切,因为我既是一名科学工作者,又是一位母亲(我有一个聪颖的女儿,名叫如风[Breeze])。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我惊叹于一众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心脏病学家、认知研究专家、社会学家、脑神经学家及许多其他的专家和学者,竟越来越多地倾向于四千年来探求智慧的先辈们的神秘主义心得。作为母亲,我时而因不了解如何教养孩子而懊悔得发抖,时而因如风以及其他可爱的小生命,奇迹般地在父母的好心做坏事下仍得以生存下来而发出喜悦的赞叹。 因此,本书对童心的探究,在其开展的每个时期,都从两个方面人手。已有的科学研究证据让我们对是什么使儿童在身体、情绪、智力、心灵上可以茁壮成长这个问题的认识有了根本性的转变。然而单单举出相关资料只会显得说服力有余而趣味不足;况且如若只从科学这一角度探讨童心的话,总感觉别扭而又逻辑不通。我幸得全家的同意,可以公开我们共同或者个别的奋斗,来说明对童心的贫乏认知以及滋养童心之经历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命。我还从意识科学的研究学者大卫·查尔莫斯(DavidChalmers)那里获得进一步的支持,在本书中把科学资料和个人经历结合起来。他认为当今科学面对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第三身”信息与“第一身”经历的重新整合。我相信我这次对童心的探讨,会在促使当今全球范围的心—脑分离症的痊愈方面稍尽绵薄之力,并激发我们共同依赖的地球的一点儿连贯性。 激发连贯性 连贯性(Coherence)这个术语贯穿本书始终。字典中连贯性的解释为:“逻辑上的联系、一致性、共同性、结合在一起的行为或者事实(类似于黏合)、论述中不同部分的和谐连接。” 广义上讲,“连贯性”是任何系统内的一种有序、一致、共同、和谐的机能,例如人体的物质和生化系统,它们每时每刻都影响着我们的精神、情绪、生理和心灵状态。就本书的立论点而言,“连贯性”还意味着一种有意识又愉快的存在状态,这种状况和我们的生存目的、快乐、喜悦、与别人联系等相配合。 我第一次对“连贯性”这个观点感兴趣,是在1994:年4月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Tucson)召开的国际意识会议上,当时在谈及心电磁场读数—心率变化(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时被提起。当人充满感激,或是身处欢乐和谐的环境中,或是沉浸于愉悦的工作、学习或冥想中时,研究者会观察到一种连贯的心率变化。这些发现进一步表明,一个连贯的心跳模式(heart pattern)决定了脑部接收来自环境的感官信息的最佳能力。这种连贯的模式加强了人脑吸收信息,并从而建构出可理解的模式,然后把它们记住,从中学习,并且按照模式做出合适、有效并有创造力的事情的能力。
评分
☆☆☆☆☆
物美价廉!内容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