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合作商务管理与金融管理证书考试系列教材
【书名】:市场与市场营销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课程代码】:11741
【主编】:University of Cambridge,International Examinations
【组织编译】:教育部考试中心
【编译】:陶晓波
【版次】:2010年7月第1版
【开本】:16.5
【字数】:269 000
【页数】:255
【定价】:26元
【ISBN】:9787509523070
从内容深度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无疑是下了苦功夫的,它试图构建一个全面的“市场营销与商业管理”知识矩阵。它不仅仅停留在宏观的市场环境分析,而是深入到了微观的消费者行为决策过程。关于消费者决策模型的部分,作者似乎花了大量的篇幅来阐述各种心理学效应是如何影响购买行为的,比如从需求层次理论到认知失调理论的应用。这种对“人”的内在驱动力的挖掘,是其亮点之一。然而,这种深度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对于本科自考的定位来说,内容的广度似乎被牺牲了一部分。在金融管理这一块的涉及,更多的是停留在基础的财务报表分析和一些基本的投资决策原则上,和市场营销的深度相比,显得有些“点到为止”。我感觉它更像是一个市场营销的专业教材,而“金融管理”更像是一个为了满足中英合作项目要求的附加模块。如果我更侧重于财务杠杆或资本结构优化,这本书提供的帮助就比较有限了。它更像是“市场营销为主,基础金融为辅”的结构,需要读者自行在金融领域进行大量的补充学习,才能真正达到“商务管理金融”这个名字所暗示的全面性。
评分在内容的时效性方面,这本书暴露出了一定的时代局限性。虽然它对经典理论的阐述无可指摘,但在谈及现代数字化营销工具和策略时,总感觉像是隔了一层厚厚的玻璃在观察。例如,关于社交媒体营销的讨论,更多的是停留在平台功能的介绍层面,而非当下热门的KOL合作模式、短视频内容的病毒式传播机制,或者AI驱动的个性化推荐算法在精准营销中的应用。这些“前沿”的东西,书中只有寥寥数语的提及,或者用非常宏观的语言带过。这让我有一种感觉,这本书的编写可能是在几年前完成的,对于变化飞快的数字经济时代来说,信息更新的速度有点跟不上。我理解自考教材的编写周期较长,难以做到实时更新,但对于市场营销这样日新月异的领域,如果内容太过滞后,那么它能教授给读者的,可能只是应对过去市场的方法,而不是赢得未来竞争的利器。因此,购买者在利用这本书打下坚实理论基础的同时,必须同步投入大量精力去关注最新的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评分这本书的自学友好度,说实话,是一个挑战。它的结构是高度逻辑化的,章节之间的衔接非常紧密,要求读者必须按照顺序逐步深入。如果你跳过任何一个基础概念,直接去看后面的高级应用,那么理解起来会非常吃力。对于一个忙碌的在职学习者来说,这要求极高的自律性和时间投入。书中提供的习题部分,更偏向于对概念的记忆和复述,真正考验你分析和解决复杂商业问题的题目相对较少。我个人更喜欢那种开放式的案例分析题,可以让我尝试运用不同的工具和理论去模拟商业决策的过程,但这本书的测试环节更像是在检验你是否牢记了书本上的定义和公式。此外,由于是指定用书,它完全是“单向输出”的知识传递,缺乏互动性和及时的反馈机制。当你对某个知识点产生疑问时,你唯一的途径就是反复阅读,或者去论坛上寻找其他考生的讨论,而不是像在正规课堂上那样,能随时得到讲师的解答和引导。这种孤独的探索过程,对学习者的自我驱动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说实话,有点让人提不起精神。那种标准的红蓝配色,加上密密麻麻的标题,一看就是典型的“官方指定用书”的风格,一股浓浓的学院派气息扑面而来,让我这个想在职场上摸爬滚打的“野路子”选手,心里咯噔一下。翻开内页,排版也是中规中矩,黑白打印,间或夹杂着一些图表,看得出是为了考试和知识点的梳理而服务的,实用性是有的,但美感上就别奢求了。我原本是抱着一种期待,希望能从中窥见一些颠覆性的市场营销新思路,毕竟现在市场变化得太快了,可这书的内容,更像是对经典理论的详尽梳理和归纳。比如,关于4P理论的展开,几乎是教科书式的阐述,每一个要素都被拆解得非常细致,从产品定位到渠道选择,再到促销策略的组合,都遵循着一套严谨的逻辑框架。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无疑是打基础的绝佳材料,它能帮你建立起一个稳固的知识体系,让你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但对于我这种已经有几年工作经验的人来说,总觉得它在“实战”的应用上略显保守,缺少一些当下互联网营销中那种快速迭代和试错的灵活性。不过,话说回来,如果考试要考基础理论的深度和广度,那这书的覆盖面绝对是够了。只是,我还是忍不住想,如果能在案例分析上多下点功夫,引入一些近两年的行业爆款分析,那该多好。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怎么说呢,是那种非常“克制”的学术表达。每一个论断都小心翼翼地加上了各种限定词和前提条件,生怕说得太满引起争议。这对于严谨的学科知识传递是好事,但对于一个渴望快速获取“干货”的读者来说,阅读过程不免有些冗长和晦涩。很多概念的解释,都需要反复咀嚼才能真正领悟其内在的精髓。比如,讲到“市场细分”时,它会详细列举出地理、人口统计、心理和行为四大维度的分类,然后对每个维度下的指标进行详尽的描述,这本身无可厚非,但那种长篇大论的论证过程,很容易让人在看到关键结论前就感到疲劳。我常常需要借助外部的在线资源,去搜索一些更直观的图解或者实际公司的应用案例,才能把书本上那些抽象的理论模型给“具象化”。特别是涉及到一些金融管理方面的术语时,中英对照的版式虽然方便了对照,但那种频繁在两种语言间切换的感觉,也确实打断了阅读的流畅性。它更像是一部工具书,需要你带着明确的目的去查阅和学习,而不是一本可以让你沉浸其中、享受阅读乐趣的商业读物。如果你期望读完就能像读小说一样轻松愉悦,那这本书可能会让你大失所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