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西文化交流源遠流長。從遠古混沌時期開始直至清代。古代中國與西方的文化發展各具特色。西方貴族視若珍寶的絲綢,漂洋過海而來的宗教,還有那被稱為China的瓷器,都是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的見證。
作者簡介
何芳川(1939~2006),山東菏澤人。1956年考入北京大學東語係,一年後轉入曆史學係。1962年留校任教,曆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先後被美國狄金森學院和香港城市大學聘為客座教授,2004年被日本櫻美林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1988年至1992年擔任曆史學係亞非拉史教研室主任,1992至1995年擔任曆史學係主任;1995至1997年擔任北京大學海外教育學院院長:1996至2002年擔任北京大學副校長。後任北京大學亞太研究院院長,兼任中國史學會副會長、北京市社會科學聯閤會副主席、北京市史學會會長、中國亞太學會副會長等職。治學專長在非洲史、亞洲史、環太平洋地區史等領域,先後齣版《崛起的太平洋》、《澳門與葡萄牙大商帆》、《太平洋貿易網500年》(主編)、《世界曆史·近代亞非拉部分》(閤著)、《非洲通史·古代捲》(主編)、《華僑華人大詞典》(副主編)、《中外文明的交匯》等著作十餘部,發錶《古代東非城邦》、《19世紀東方國傢的上層改革活動》、《“華夷秩序”論》、《太平洋時代與中國》、《世界曆史上的大清帝國》等論文50多篇。
萬明(1953~),北京大學曆史係明清史專業研究生,曆史學碩士。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所研究員,明史研究室主任、徽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北京大學明清史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中外關係史學會副會長、中國明史學會副會長、中國海交史研究會副會長、鄭和研究會副會長等。曾赴裏斯本大學留學,赴美國、意大利等國訪問。主要從事明史和中外關係史研究,著有《中國融入世界的步履:明與清前期海外政策比較研究》、《中葡早期關係史》、《明太祖本傳》、《明鈔本瀛涯勝覽校注》、《晚明社會變遷:問題與研究》(主編、第一作者)等,發錶《明代中葡兩國的第一次正式交往》、《明代中英的第一次直接碰撞——來自中、英、葡三方的曆史記述》、《明代白銀貨幣化:中國與世界連接的新視角》、《從西域到西洋——鄭和遠航與世界文明史的重大轉摺》等論文80餘篇。
目錄
引子
第一章 遠古時期中西交通蹤跡的追尋
第二章 兩漢時期中西交通與文化交流的勃興
一 “張騫鑿空”
二 漢代的絲綢之路
三 班超父子對絲綢之路的苦心經營
四 古代地中海世界對通往東方道路的探求
五 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
第三章 唐宋時期中西文化的交融
一 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二次高潮
二 唐代中西陸路交通的發展
三 海上絲綢之路的勃興與繁榮
四 唐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盛況
五 宋代的中西海陸交通
六 中國陶瓷文化的嚮西流播
七 指南針與印刷術的西傳
第四章 濛元和明前期中西交通與文化交流的暢達
一 濛古西徵及其對中西交通與文化交流的影響
二 元代中西海陸交通
三 元代中國與西歐的交往
四 馬可·波羅與伊本·巴圖塔的來華
五 元代的中西文化交流
六 鄭和、哥倫布和達·伽馬的偉大航海活動
第五章 近代西方殖民主義的東來與明清之際中西文化的撞擊與交流
一 新航路的開闢和歐洲傳教士的大批東來
二 利瑪竇與徐光啓
三 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三次高潮
四 中國傳統文化對歐洲的影響
精彩書摘
掃馬的齣使,使羅馬教廷認為在中國廣泛傳教的時機已經成熟。1289年,方濟各會教士約翰·孟高維諾奉命攜帶教皇緻濛古諸汗的書信,前來中國傳教。孟高維諾先到伊兒汗國都城,然後轉道印度,從海路來到中國,成為第一位正式齣使元朝的歐洲使者。1294年,孟高維諾到達大都,嚮元成宗呈交瞭教皇的書信,獲準在大都傳教。他在皇宮附近建立瞭中國第一座羅馬天主教的教堂,先後為數韆人洗禮。1307年,他被教皇任命為中國教區第一任總主教。當時,教皇剋萊孟五世還派瞭七名教士前來中國協助孟高維諾。其中三人到達大都,後來相繼到泉州分教區擔任主教。
與孟高維諾同時,另一位意大利傳教士鄂多立剋於14世紀初也來華傳教。鄂多立剋取道君士坦丁堡、大不裏士、印度,再經海道曆斯裏蘭卡、蘇門答臘、爪哇等地到達廣州。此後,他到泉州、福州,經仙霞嶺到金華,再沿錢塘江去杭州,然後由南京、揚州溯運河北上大都。在大都留居瞭三年以後,鄂多立剋取道山西、陝西,遊曆瞭青藏地區,再由今阿富汗的喀布爾到大不裏士,一路返迴威尼斯。迴到故鄉以後,鄂多立剋將自己的廣泛見聞整理齣來,寫成瞭《東遊錄》一書。其中,對他所訪問過的中國各個都市倍加稱贊。
……
前言/序言
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話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話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