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技术问答:原料·工艺·配方篇

橡胶技术问答:原料·工艺·配方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翁国文,杨慧 著
图书标签:
  • 橡胶
  • 橡胶技术
  • 橡胶原料
  • 橡胶工艺
  • 橡胶配方
  • 高分子材料
  • 材料科学
  • 工业工程
  • 技术问答
  • 橡胶制品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083098
版次:1
商品编码:10279775
包装:平装
开本:大32开
出版时间:2010-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43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橡胶技术问答:原料·工艺·配方篇》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介绍了橡胶基础概念、橡胶加工工艺、橡胶配方和橡胶制品。橡胶原料·工艺·配方篇介绍了橡胶基础概念、橡胶原材料(包括生胶和配合剂)、橡胶配方(包括配方设计原则和步骤、橡胶性能的调整、特种性能胶料配方)、橡胶通用生产工艺(包括塑炼、混炼、压延、压出、硫化等)。制品篇主要从基础知识、选材、配方、生产工艺、常见问题等角度对橡胶模型制品生产技术、胶鞋生产技术、胶管生产技术、胶带生产技术、轮胎生产技术等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橡胶技术问答:原料·工艺·配方篇》采用问答的形式编写,简单易懂,一目了然,可供橡胶专业大中专学生、橡胶行业科技人员学习,也可作为技术人员和职工培训的参考资料。

目录

第1章 橡胶的基本定义
1 什么是橡胶?
2 什么是弹性?什么是高弹性?
3 什么是橡胶硫化?
4 什么是硫化历程?分为哪几个阶段?
5 什么是硫化曲线?有哪几种?
6 理想的硫化曲线应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7 什么是交联密度?交联密度对胶料性能有什么影响?
8 如何分析门尼焦烧曲线?
9 如何分析硫化曲线?
10 什么是橡胶老化?
11 橡胶老化的原因是什么?
12 橡胶在热氧老化过程中的结构变化有几种?
13 老化的种类有哪些?
14 橡胶老化的防护方法有哪些?
15 什么是老化系数、性能变化率、性能保持率?
16 防老剂的并用效应有哪些?
17 防老剂并用的协同效应可分哪几种?
18 什么是疲劳老化、臭氧老化?臭氧老化特点是什么?
19 什么是橡胶补强?补强机理是什么?
20 炭黑的基本性质有哪些?
21 什么是结合橡胶、吸留橡胶?
22 炭黑代号如何表示?
23 什么是橡胶填充?
24 什么是橡胶软化?
25 什么是橡胶增塑?
26 软化增塑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27 什么是橡胶制品?

第2章 橡胶原材料
1 什么是生胶?生胶的种类有哪些?
2 天然橡胶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对胶料性能影响如何?
3 天然橡胶的分子结构如何?
4 天然橡胶有哪些种类与型号?
5 天然橡胶的性能特点是什么?主要用途是什么?
6 异戊橡胶的结构如何?与天然橡胶相比有何特点?
7 丁苯橡胶的分子结构如何?
8 丁苯橡胶有哪些种类与型号?
9 丁苯橡胶的性能特征是什么?主要用途是什么?
10 丁二烯橡胶的分子结构如何?
11 丁二烯橡胶种类与型号有哪些?
12 顺丁橡胶的性能特征是什么?主要用途是什么?
13 丁腈橡胶的分子结构如何?
14 丁腈橡胶种类与型号有哪些?
15 丁腈橡胶的性能特征是什么?主要用途是什么?
16 氯丁橡胶的分子结构如何?
17 氯丁橡胶种类与型号有哪些?
18 氯丁橡胶的性能特征是什么?主要用途是什么?
19 丁基橡胶的分子结构如何?
20 丁基橡胶的性能特征是什么?主要用途是什么?
21 乙丙橡胶的分子结构如何?有哪些种类?
22 乙丙橡胶的性能特征是什么?主要用途是什么?
23 硅橡胶分子结构特征如何?主要用途是什么?
24 氟橡胶分子结构特征如何?主要用途是什么?
25 什么是再生胶?应用特点是什么?
26 什么是热塑性弹性体?主要品种有哪些?
27 什么是硫化剂?
28 硫黄硫化剂有哪几种状态?有多少种类?
29 硫黄与橡胶的反应过程是什么?
30 过氧化物硫化剂的种类有哪些?硫化原理是什么?
31 金属氧化物硫化剂的种类有哪些?硫化原理是什么?
32 什么是促进剂?
33 噻唑类促进剂特性是什么?
34 次磺酰胺类促进剂特性是什么?
35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促进剂特性是什么?
36 秋兰姆类促进剂特性是什么?
37 黄原酸盐类促进剂特性是什么?
38 醛胺类促进剂特性是什么?
39 胍类促进剂特性是什么?
40 硫脲类促进剂特性是什么?
41 什么是活性剂?
42 什么是防焦剂?
43 什么是防老剂?
44 什么是抗氧剂?
45 苯基萘胺类防老剂的基本特性是什么?
46 醛胺类防老剂的基本特性是什么?
47 酮胺类防老剂的基本特性是什么?
48 对苯二胺类防老剂的基本特性是什么?
49 酚类防老剂的基本特性是什么?
50 其他防老剂的基本特性是什么?
51 什么是填料、补强剂、填充剂?
52 炭黑有哪几种?
53 白炭黑有哪几种?与炭黑相比特性如何?
54 什么是软化增塑剂?
55 什么是着色剂?
56 什么是发泡剂、发泡助剂?
57 什么是阻燃剂?

第3章 橡胶加工工艺
1 什么是塑炼、塑炼胶?
2 开炼机有哪几种?由哪些部件组成?
3 密炼机有哪几种?由哪些部件组成?
4 生胶塑炼的准备工序有哪些?
5 生胶塑炼方法有哪些?
6 开炼机塑炼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7 密炼机塑炼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8 螺杆塑炼机塑炼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9 塑炼后的补充加工有哪些?
10 常用的几种橡胶的塑炼特性是什么?
11 什么是混炼?工艺上对混炼有哪些要求?
12 什么是混炼胶、母胶?
13 混炼前的准备工序有哪些?
14 开炼机混炼工艺特点和过程是什么?
15 开炼机混炼影响因素是什么?
16 密炼机混炼的特点、密炼机混炼的方法是什么?
17 密炼机混炼的过程是什么?
18 密炼机混炼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19 胶料混炼后工序有哪些?
20 常用橡胶的混炼特性是什么?
21 什么是返炼?
22 什么是热炼?
23 什么是压延?
24 压延机有哪几种?由哪些部件组成?
25 什么是压延效应?影响因素是什么?
26 挂胶和压片、压型工艺流程是什么?
27 什么是压片?有哪些方法?
28 什么是压型?有哪些方法?
29 什么是贴合?有哪些方法?
30 什么是纺织物挂胶?有哪些方法?
31 什么是贴胶?有哪些方法?
32 什么是擦胶?有哪些方法?
33 压延的工艺条件是什么?
34 钢丝帘布的压延工艺流程是什么?
35 什么是挤出?有何特点?
36 挤出机有哪几种?由哪些部件组成?
37 螺杆工作部分可分几段?
38 胶料在压出段中的流动有哪几种?
39 挤出方法有哪些?
40 什么是压出膨胀率?影响因素是什么?
41 影响挤出变形的因素有哪些?
42 口型设计基本原则是什么?
43 口型设计步骤是什么?
44 挤出工艺条件是什么?
45 什么是正硫化、理论正硫化时间、工艺正硫化时间、工程正硫化时间?
46 硫化工艺条件是什么?
47 如何选择硫化温度?
48 为什么不能无限提高硫化温度?
49 如何选择硫化压力?
50 硫化时间如何确定?
51 一般制品硫化条件如何确定?
52 如何缩短硫化时间?
53 什么是等效硫化时间?如何计算等效硫化时间?
54 什么是硫化效应?如何用硫化效应进行计算?
55 厚制品硫化条件如何确定?
56 什么是硫化介质?有哪几种?
57 各种硫化介质特性是什么?
58 橡胶的硫化方法有哪些?
59 橡胶制品有哪些连续硫化方法?

第4章 橡胶配方设计
1 什么是橡胶配方?
2 什么是配方设计?
3 什么是实用配方、基础配方、性能配方、基本配方、含胶率?
4 配方之间如何转换?
5 橡胶配方的设计原则是什么?
6 橡胶配方的设计程序是什么?
7 什么是橡胶的硬度?测定橡胶硬度步骤是什么?
8 如何估算橡胶的硬度?
9 如何调整胶料的硬度?
10 什么是橡胶的拉伸强度?如何测定拉伸强度?
11 如何设计拉伸强度高的橡胶配方?
12 什么是橡胶的撕裂强度?如何测定橡胶的撕裂强度?
13 如何设计撕裂强度高的橡胶配方?
14 什么是橡胶的定伸应力?定伸应力如何测定?
15 如何设计高定伸应力的橡胶配方?
16 什么是橡胶的耐磨耗性?耐磨耗性有哪些形式?
17 如何进行高磨耗的橡胶配方设计?
18 除橡胶的配合体系外,提高橡胶的耐磨耗性的方法还有哪些?
19 什么是橡胶的疲劳破坏?
20 如何设计耐疲劳橡胶的配方?
21 如何设计高弹性橡胶的配方?
22 如何设计耐寒性橡胶的配方?
23 如何设计耐油橡胶的配方?
24 如何设计耐热橡胶的配方?
25 如何设计耐腐蚀性橡胶的配方?
26 如何设计减震橡胶的配方?
27 如何设计低透气橡胶的配方?
28 如何设计真空橡胶的配方?
29 如何设计海绵橡胶的配方?
30 如何设计透明橡胶的配方?
31 如何设计吸水膨胀橡胶的配方?
32 如何设计水声橡胶的配方?
33 如何设计水声吸声橡胶的配方?
34 如何设计水声反声橡胶的配方?
35 如何设计医用橡胶的配方?
36 如何设计阻燃橡胶的配方?
37 如何设计磁性橡胶的配方?
38 如何设计电绝缘橡胶的配方?
39 如何设计导电橡胶的配方?
40 如何调整胶料的黏度?
41 如何调整配方使胶料便于压延作业?
42 压出工艺中产生弹性记忆效应的原因是什么?
43 如何从配方上减少胶料的压出膨胀率?
44 什么是焦烧?如何调整胶料焦烧时间?
45 如何设计包辊性良好的胶料配方?
46 如何设计抗返原性良好胶料的配方?
47 如何设计具有较高黏着性胶料配方?
48 如何设计不喷霜胶料配方?
49 如何设计耐水胶料配方?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橡胶材料在常温下最突出的特点是其他材料所不具备的高弹性。高弹性是高聚物特有的、基于链段运动的一种力学状态,是其他基于键角、键长变化的普通弹性所无法比拟的。一般铜、钢等金属材料的形变量只有约1%,橡胶材料的高弹形变至少100%,最高则可达1000%以上。
理想的高弹性完全是由卷曲的橡胶大分子构象熵变化造成的,去除外力后,能立即回复原状。然而,实际中橡胶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和内旋转阻力,会妨碍分子链段的运动,表现为橡胶的黏性,作用于橡胶分子上的力一部分用于克服分子间的黏性阻力,另一部分使分子链变形。
橡胶材料的高弹性与其分子量、卷曲分子的构象熵、硫化胶的交联密度和交联键的类型等有关。
橡胶的高弹性是由橡胶的高分子决定的,分子量越大,不能承受应力的、对弹性没有贡献的游离末端数量就越少;另外分子量大,分子链内彼此缠结而导致的“准交联”效应增加;分子量大有利于弹性的提高。分子量分布窄的高分子量级分多,则对弹性有利;分子量分布宽的高分子量级分多,则对弹性不利。
在常温下不易结晶的、由柔性分子链组成的材料,分子链的柔顺性越大,受到外力时链运动能够比较迅速地改变分子链的构象,分子链的形态数增加,因此弹性越好。

前言/序言

橡胶是高弹性高分子化合物的总称。橡胶在室温上下很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优越的弹性、很好的柔软性,并且具有优异的疲劳强度、高的耐磨性、电绝缘性、不透气性、不透水性以及耐腐蚀、耐溶剂、耐高温、耐低温等特殊性能,因此成为重要的工业材料,广泛用于轮胎、胶管、胶带、胶鞋、工业制品(如减震制品、密封制品、化工防腐材料、绝缘材料、胶辊、胶布及其制品等)以及胶黏剂、胶乳制品中。要制得符合实际使用要求的橡胶制品、改善橡胶加工工艺以及降低产品成本等,还需在橡胶中加入各种橡胶配合剂。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橡胶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工艺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和发展。为了适应橡胶工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提高理论水平的需要,促进橡胶工业技术的发展,组织编写该书。
在编写过程中本着立足生产实际和现状,侧重生产实用,以保证内容深浅适度,通俗易懂,主要作为橡胶企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及有关人员自学使用,也可作为职业培训教材。
本书以问答形式,介绍了橡胶基础知识;橡胶原材料基本概念、所起的主要作用;橡胶配方基本概念、表示形式、换算、设计原则和步骤、性能调整;橡胶加工通用工艺基本知识、方法、工艺条件。
本书第一章 由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翁国文编写,第二章 至第四章 由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杨慧编写。
《现代高分子材料科学导论:基础理论与应用前沿》 图书简介 本书旨在为高分子材料领域的初学者、跨学科研究人员以及希望系统回顾基础知识的专业人士提供一本全面、深入且与时俱进的导论性教材。它超越了对单一材料体系的关注,聚焦于高分子材料科学的共性原理、核心概念以及当前的研究热点与未来发展趋势。全书内容组织逻辑严谨,从微观的分子结构、热力学与动力学基础,逐步过渡到宏观的材料性能、加工成型技术,最终探讨面向未来的先进功能高分子材料的设计与应用。 第一部分:高分子科学的基石——结构与热力学 本部分为理解所有高分子材料行为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高分子的本质与分类 深入解析高分子的定义、形成机制(逐步聚合与连锁聚合的差异),重点讨论主链结构(碳链、杂链、无机高分子)的多样性及其对宏观性质的初步影响。本章详细阐述了聚合度的概念、分子量及其分布(数均、重均分子量)的意义,并引入了对聚合物拓扑结构(线型、支化、交联)的分析方法,为后续的性能预测提供结构参考。 第二章:高分子溶液与相平衡 这是理解加工过程和材料稳定性的关键。本章系统介绍了高分子溶液的热力学理论,着重讲解Flory-Huggins理论的核心假设、相互作用参数$chi$的物理意义及其与温度和浓度的关系。详细分析了理想溶液、稀溶液、浓溶液的特性,并对比了聚合物在溶剂中溶解、溶胀和沉淀的临界条件。同时,讨论了高分子链在不同溶剂中的构象(如$ heta$溶剂)和统计力学模型。 第三章:固态高分子的热行为与转化 本章专注于描述高分子材料从液态到固态转变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和结构重排。详细阐述了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和熔点($T_m$)的物理本质,区分了第一类和第二类热转变。深入探讨了影响$T_g$的因素,包括分子链刚性、侧基大小、自由体积理论以及Fox方程的应用。此外,本章还涵盖了热重分析(TGA)、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在确定热稳定性和结晶度方面的应用。 第四章:高分子结晶学与形貌 不同于低分子晶体,高分子结晶具有独特的特征。本章详细介绍高分子结晶的机理,包括成核过程(一次成核与二次成核)和晶体生长。重点分析了球晶(Spherulite)的形成过程、大小和结构,以及不同温度下结晶形态的演变。通过偏振光显微镜(POM)和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解释如何量化结晶度并理解取向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决定性影响。 第二部分:性能与表征方法 本部分将理论基础转化为可测量的物理和机械性能,并介绍当前主流的材料表征技术。 第五章: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 系统阐述线弹性、粘弹性与粘塑性行为。详细分析了应力-应变曲线的各个阶段,包括屈服、硬化与断裂。重点深入探讨了粘弹性理论,包括Maxwell模型、Kelvin-Voigt模型以及它们的广义形式。通过蠕变、应力松弛实验,讲解如何应用时间-温度等效原理(WLF方程)来预测聚合物在不同速率和温度下的长期行为。此外,本章还涉及冲击强度、疲劳与断裂韧性的基本概念。 第六章:电学、光学与阻隔性能 本章探讨高分子材料在特定功能领域的重要参数。电学性能部分分析了电导率、介电常数和损耗因子,解释了电荷传输机制及其在绝缘材料中的应用。光学性能部分聚焦于透明度、折射率的来源,以及双折射现象在拉伸取向过程中的体现。阻隔性能则详细介绍了气体和水蒸气的渗透机理,讨论了聚合物阻隔层材料的设计原则,这对包装工业至关重要。 第七章:高分子材料的先进表征技术 本章侧重于现代分析仪器在聚合物研究中的应用,重点在于非热力学性质的解析。内容包括:凝胶渗透色谱法(GPC)的原理与校正方法;核磁共振波谱(NMR)在确定分子链构型(顺式/反式)和局部运动性方面的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拉曼光谱对官能团和氢键的识别;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在高分子形貌观察中的作用。 第三部分:加工动力学与先进功能材料 本部分关注聚合物的实际制造过程,并展望面向高附加值应用的前沿研究方向。 第八章:聚合物加工的热流变学基础 深入解析高分子熔体的流变行为,这直接决定了注塑、挤出、吹塑等工艺的可行性。本章详细介绍牛顿流体、剪切变稀流体以及本构方程(如Power-Law模型)。重点讨论了非牛顿流体行为的成因(如缠结、取向),并分析了熔体强度、表观粘度和屈服应力对加工设备选型和参数设定的影响。本章还会涉及反应性挤出和反应注射成型(RIM)中的化学反应动力学。 第九章:高分子复合材料与界面科学 复合材料是提高聚合物性能的重要途径。本章着重于界面在传递载荷、控制相分离中的作用。详细讨论了纤维增强、颗粒增强和层状增强(如纳米片层)复合材料的制备原理和性能增强机制。重点分析了界面粘结强度对整体性能的贡献,以及偶联剂和表面改性技术在改善填料分散性和界面兼容性方面的应用。 第十章:功能化高分子与智能材料前沿 本章聚焦于未来材料的发展方向,讨论如何通过分子设计赋予聚合物特殊功能。内容涵盖:导电聚合物(如聚苯胺、聚吡咯)的掺杂机理和器件应用;光响应与电活性聚合物(如液晶聚合物、压电/铁电聚合物)的驱动机制;以及自修复与形状记忆聚合物的设计理念。本章强调了材料的“智能”响应性与环境因素(如pH、温度、光照)之间的精确调控。 总结 《现代高分子材料科学导论:基础理论与应用前沿》力求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强调理论与实验的紧密结合。它避免了对特定商业化配方或具体工艺参数的罗列,而是聚焦于指导读者理解任何高分子材料体系背后的普适性科学原理,从而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中的复杂问题。本书适合作为大学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课程的教材,同时也是相关领域工程师提升理论深度的参考读物。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对于提升实际操作中的“直觉”非常有帮助。很多时候,生产现场出现问题,需要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是一种基于经验的快速判断能力。这本书在描述常见故障排查和优化方案时,展现了极强的现场指导性。比如,当硫化速度出现异常波动时,书中不仅列出了可能涉及的催化剂或促进剂问题,还细致地分析了不同温度和压力梯度下的反应敏感性差异,以及如何通过微调混合顺序来规避风险。这种“预见性”的描述,让读者在面对突发状况时,能够更胸有成竹地进行决策,减少了试错成本。它仿佛是无数次失败和成功的经验结晶被提炼成了清晰的文字,这种沉淀下来的智慧,是任何快速教程都无法比拟的深度。它真正做到了赋能一线工程师,让他们在面对复杂工艺挑战时,能拥有更强的掌控力。

评分

这本书的知识更新速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它显然不是一本陈旧的资料汇编,而是紧跟当前行业前沿动态的产物。在探讨弹性体改性技术的部分,我惊喜地发现了关于新型纳米填料应用的前沿探讨,这部分内容在市面上很多同类书籍中尚未被系统性收录。这说明编著者显然投入了大量精力去追踪最新的科研进展和市场上的技术革新。在细节处理上,作者展现出一种近乎偏执的严谨性,比如在引用某一特定材料的性能数据时,都会清晰地标注出测试标准和环境条件,避免了因条件差异导致的数据误读,这种对客观事实的尊重,对于需要进行严格质量控制的生产环节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提供的不只是知识,更是一种可靠的、可追溯的技术参照系。阅读后,我感觉自己对未来几年橡胶技术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预判能力。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极其巧妙,仿佛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学习路径图,引导读者从宏观概念逐步深入到微观机制,再回归到宏观的工艺控制。对于初学者而言,它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的入门阶梯,让你不会在海量的专业术语中迷失方向。它不是简单地罗列知识点,而是将各个技术环节有机地串联起来,比如,原料的选择如何决定最终的配方设计,而配方设计又如何反过来约束加工工艺的参数范围。这种系统性的思维框架的建立,远比死记硬背单个知识点更有价值。我尤其欣赏它在总结部分的处理,往往会用一个简练的表格或流程图来提炼本章核心,这对于需要快速回顾和知识内化的读者来说,是极大的便利。它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让人在合上书本后,脑海中留下的不是零散的片段,而是一个完整的技术脉络。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不仅仅是内容的丰富,更是阅读体验上的巨大提升。封面设计采用了深沉的墨绿色调,配上金色的书名烫印,显得既专业又沉稳,很有工业技术书籍的质感。内页纸张的选择也相当考究,那种略带哑光的质感,在灯光下阅读时不会产生刺眼的反射,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更值得称赞的是它的章节划分和图表呈现方式。技术书籍最怕的就是结构混乱,但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极其出色,每一章的标题都清晰明了,内容逻辑衔接得非常顺畅,仿佛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在旁边手把手地为你讲解。特别是那些关键的工艺流程图,制图精细,标注准确无误,即便是初学者也能通过这些图示快速理解复杂的操作步骤。装帧工艺也很扎实,书脊连接紧密,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会担心散页。这无疑是一本从内到外都体现出匠心精神的优秀作品,让人忍不住想多翻阅几遍,仔细品味其中的每一个细节。

评分

作为一名在行业里摸爬滚打多年的技术人员,我深知一本好的参考书对于日常工作效率的重要性。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可以说是非常“接地气”,没有过度使用晦涩难懂的学术术语,即便涉及到高深的化学原理或复杂的物理模型,作者也总能找到最贴近实际操作层面的表达方式进行解释。举个例子,书中论述不同助剂对硫化体系影响的部分,它没有仅仅停留在理论公式的堆砌,而是结合了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实际案例,详细分析了为什么在A产品中应该选择B助剂,以及更换后可能出现的潜在问题和解决方案。这种实用主义的叙事方式,极大地缩短了理论知识向实际生产力转化的距离。读起来不像是在啃一本教科书,倒像是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同行进行深度交流,那种心领神会的共鸣感,是很多理论性著作难以给予的宝贵财富。它真正做到了技术普及与专业深度的完美平衡。

评分

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

评分

正版书,送货快,还不错

评分

学习中

评分

橡胶企业学习用的,内容还不错。

评分

质的要求,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对教学艺术的领悟,对教学特色的追求。

评分

很有用,质量很好!

评分

帮朋友买的,还不错。。。。。

评分

在京东上购买商品已经很多次了,图书这是第一次购买,非常棒的购物体验,首先是发货很快,刚下的订单,很快就显示正在配货了,对于网上购物来说,速度很重 要,京东的发货速度令人非常满意。快递的服务态度也非常好,不像有些快递根本不打电话联系你,直接往传达室里一扔就完事了。拿到书后真的是让人出乎意料, 外面是用纸箱包装,然后里面还用塑料泡膜包裹,非常严实,收货那天是下雨天,拆开看后,书籍完全没有收到下雨的影响,完好无损。书绝对是正版这个不用说 了,在京东买东西,你完全不用担心质量问题。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开卷者古来就有,有“五柳先生”那“不求甚解”读法的;也有朱光潜倡 导的“字字推敲,咬文嚼字”读法的;更有王国维所谓的三种读书境界……但终归来看,开卷是有益的,因为开卷既是知识之源,又是古人之鉴,更是修养之法。其 实读书有很多好处,就等有心人去慢慢发现.最大的好处你有属于自己的本领靠自己生存。让你生活活过得更充实,学习到不同的东西。感受世界的不同。 古代的那些文人墨客,都有一个相同的爱好-------读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每个人都做过的事情,有许多人爱书如宝,手不释卷,因为一本好书 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那么,读书有哪些好处呢?1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量.多读一些好书,能让我们了解许多科学知识.2读书可以让我们拥有"千里 眼".俗话说的好"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多读一些书,能通古今,通四方,很多事都可以未卜先知.3读书可以让我们励志.读 一些有关历史的书籍,可以激起我们的爱国热情.4读书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读一些有关写作方面的书籍,能使我们改正作文中的一些不足,从而提高了我们的 习作水平.读书的好处还有一点,就是为我们以后的生活做准备.读书的好处很多。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 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 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 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有一技之长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 得之。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 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 馏,味同嚼蜡矣。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 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 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算 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 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由此可见读书的好处了 读书养性,读书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使自己温文尔雅,具有书卷气;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写文章就才思敏捷;旧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只要熟读深思,你就可以知道其中的道理了;读书可以使自己的知识得到积累,君子学以聚之。总之,爱好读书是好事。 让我们都来读书吧.

评分

《聚氨酯原料及助剂手册》自2005年出版以来,受到业界的欢迎,是聚氨酯行业的热销书之一。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