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运动心理学》按照高职教育“必须、够用”的理论教学原则,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能力需求.设计了由选材心理、训练心理和比赛心理三大模块构成的运动心理学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并编排了运动心理学实验和运动心理学量表的实践教学内容。
《运动心理学》内容体系清晰,富有创新,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符合高职体育类专业教学特点。全书分五编,共12章。第一编绪论共l章,简要介绍了运动心理学学科的概貌。第二编选材心理共2章,探讨了运动员的智力特点和人格征。第三编训练心理共4章,介绍了运动动机的有关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分析了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详细论述了放松训练、系统脱敏训练、生物反馈训练、模拟训练、表象训练、合理情绪训练和暗示训练等心理技能训练的方法,概述了运动中的团体凝聚力和领导行为。第四编比赛心理共4章,介绍了注意、唤醒、焦虑和运动表现的关系,重点论及了注意技能的训练方法和应激控制技术,阐述了比赛的心理准备和比赛理想状态的调节方法,并对竞赛中的观众效应、主场效应、攻击性行为等社会心理问题作了论述。第五编实验(实训)共1章,重点介绍了l0个常见的运动心理学实验和8个常用的运动心理学量表,这一编内容可以结合前面四编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实验教学.也可以结合相关的主题进行问卷调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运用能力。
目录
第一编 绪论
第一章 运动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什么是运动心理学
一、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运动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第二节 运动心理学的发展
一、国际运动心理学发展简史
二、中国运动心理学发展简史
三、运动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第二编 选材心理
第二章 运动员的智力
第一节 智力概述
一、什么是智力
二、智力的理论
三、智力测验
第二节 运动员的智力特征
一、运动员的一般智力研究
二、运动员具有专门的特殊智力
第三节 运动员的思维能力
一、操作思维
二、运动预测
三、运动直觉
四、创造性思维
第三章 运动员的人格
第一节 人格概述
一、什么是人格
二、人格的理论
三、人格的形成
第二节 运动员的人格特征
一、运动员人格的差异研究
二、优秀运动员的心理图象
第三编 训练心理
第四章 运动动机
第一节 动机概述
一、什么是动机
二、动机的种类
三、动机强度与行为效率
第二节 动机的强化理论和应用
一、动机的强化理论
二、合理运用强化手段
第三节 需要层次理论和应用
一、需要层次理论
二、满足运动员的需要
第四节 目标定向理论和应用
一、目标定向理论
二、目标设置
第五节 自我效能理论和应用
一、自我效能理论
二、自信心训练
第五章 运动技能学习
第一节 运动技能概述
一、什么是运动技能
二、运动技能的分类
第二节 运动技能学习的过程
一、运动技能学习的阶段
二、运动技能学习过程的变化特征
三、运动技能学习的理论
第三节 运动技能学习的途径
一、练习和练习曲线
二、练习过程的一般趋势
三、有效练习的条件
第四节 运动技能的迁移
一、什么是技能迁移
二、技能迁移的测量
三、技能迁移的原因
四、技能迁移的原则
第六章 心理技能训练
第一节 心理技能训练概述
一、什么是心理技能训练
二、心理技能训练的原则
三、心理技能训练的实施阶段
四、心理技能训练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基于行为理论的心理技能训练方法
一、放松训练
二、系统脱敏训练
三、生物反馈训练
四、模拟训练
第三节 基于认知理论的心理技能训练方法
一、表象训练
二、合理情绪训练
三、暗示训练
第七章 运动中的团体凝聚力和领导行为
第一节 运动中的团体凝聚力
一、团体凝聚力概述
二、影响团体凝聚力的因素
三、团体凝聚力与运动成绩的关系
第二节 运动中的领导行为
一、领导概述
二、影响教练员领导行为的因素
三、教练员的影响力
第四编 比赛心理
第八章 运动中的注意
第一节 注意概述
一、什么是注意
二、注意的功能
三、注意的品质
第二节 注意与运动表现
一、注意方式和运动表现
二、选择性注意和运动表现
三、分配性注意和运动表现
四、警觉警戒和运动表现
第三节 注意技能训练
一、注意选择的训练
二、注意集中的训练
三、注意转移的训练
四、注意分配的训练
第九章 运动中的应激、唤醒与焦虑
第一节 应激
一、什么是应激
二、应对方式
三、应激控制技术
第二节 唤醒水平与运动表现
一、什么是唤醒
二、唤醒的测量
三、唤醒水平与运动表现的关系
第三节 焦虑与运动表现
一、焦虑和竞赛焦虑
二、焦虑的分类
三、焦虑的测量
四、焦虑和运动表现的关系
第十章 比赛的心理准备和比赛状态调节
第一节 比赛的心理准备
一、制订比赛方案
二、合理的参赛角色定位
三、良好的比赛心理定向
第二节 比赛状态的调节方法
一、呼吸调节
二、活动调节
三、表情调节
四、宣泄调节
五、表象调节
六、暗示调节
七、转移调节
八、音乐调节
九、颜色调节
第十一章 比赛中的社会心理
第一节 观众效应
一、观众效应和社会促进
二、社会促进作用的机制
三、影响观众效应的因素
第二节 主场优势
一、什么是主场优势
二、影响主场优势的因素
第三节 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
一、什么是攻击性行为
二、攻击性行为的分类
三、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
四、与攻击性行为有关的因素
五、减少运动员攻击性行为的策略
第五编 实验(实训)
第十二章 运动心理实验和心理量表
第一节 运动心理学实验指导
实验1 简单反应时实验
实验2 选择反应时实验
实验3 辨别反应时实验
实验4 操作思维测验
实验5 棒框仪测验
实验6 脚踏频率实验
实验7 运动技能学习实验
实验8 运动技能交叉迁移实验
实验9 注意分配实验
实验10 动作稳定性实验
第二节 运动心理学常用量表
量表1 气质类型测验
量表2 内外向人格测验
量表3 竞技动机量表
量表4 运动表象问卷
量表5 运动竞赛焦虑测验(SCAT)
量表6 竞赛状态焦虑问卷-2(CSAI-2)
量表7 比赛失误应对方式问卷
量表8 运动员疲劳问卷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绪论
绪论编共l章。本章简要介绍了运动心理学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以及国际运动心理学和中国运动心理学的发展简史,分析了运动心理学的发展趋势,以期帮助读者了解运动心理学学科的概貌。
第一章 运动心理学概述
体育意味着冒险,为自己抑或为他人:
体育是挑战,是拼搏,但也有休闲:
体育属于全世界,无论是参与者还是观众,谁也无法抵挡它的诱惑与魅力。
——布拉升(Brasch,1970)
运动心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其研究动力主要来自社社会需要,母科学心理科学、体育科学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将能够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运动心理学?
2.运动心理学涵盖哪三大领域的研究?
3.国际运动心理学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有哪些?
4.中国运动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5.运动心理学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关键词:
运动心理学;竞技运动;体育教育;大众健身;国际运动心理学会;特里普利特;格里菲斯;国际运动心理学杂志;中国运动心理学会
第一节 什么是运动心理学
一、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什么是运动心理学?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摩根(Morgan,1972)是早期尝试给运动心理学下定义的学者之一,他认为运动心理学是研究体育活动的心理学基础的学科。马腾斯 Martens,1980)认为,运动心理学的发展不太成熟,因而无需过多地为自己的定义问题而费心,所以他建议将运动心理学简单地定义为运动心理学家所从事的工作。
前言/序言
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即,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感到备战大赛的心理准备是如此重要。它的重要性,不仅来自教练员运动员的迫切需求和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还来自媒体的宣传和公众的期待。可以预见,越是接近大赛,心理准备就愈加重要,而我们则常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运动心理学工作者的数量不多,无法完全满足每支参赛队的需要;运动心理学工作者的经验不够,无法完全满足教练员和运动员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方法是,通过长期的、系统的教育,帮助运动员系统掌握运动心理学的知识体系,进而衍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机制。胡桂英等老师编写的《运动心理学》教材及相应的课程体系,就是向这一方向努力的积极尝试。
《运动心理学》一书是为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及其他同类学生编写的一本高职教材。统观这本教材,觉得它有如下优点:
第一,该教材呈现的资料比较新,是在综合最新教材和最新研究的基础上编纂而成的。
第二,该教材的结构安排紧密贴近运动训练过程,贴近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实践。运动训练过程可分为选材、训练和比赛三大环节,该教材的体系安排也分为这三大部分,使教师和学生双方都能结合运动实践进行教和学。
第三,该教材内容安排较为紧凑、实例比较丰富、形式比较生动。各章开始部分的引导性问题和关键词,有利于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各章中间部分安排了拓展阅读资料,有利于学生开放性地思考相关内容;各章结束部分安排的小结和思考题,有利于学生的课后自学。
总之,该教材特别注意了竞技体育、运动训练、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等专业高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较为清晰地表述了运动心理学理论和实践的核心内容。有充分理由相信,教练员、运动员及体育管理工作者将会从这本教材中受益。
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运动心理学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运动心理学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