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敦煌石窟造像思想研究》是目前為止對敦煌石窟造像思想進行集中研究的少數專著。全書除緒論外,共分為九章,主要內容包括:北涼三窟承襲炳靈寺的造像思想,莫高窟在為“韆佛”造像尋找主尊,北朝閤“淨土”與“韆佛”造像形成中心柱窟,初盛唐莫高窟主尊“盧捨那”性格的形成,盛唐“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變”的齣現與中唐中印密法的進入,晚唐五代華嚴主尊對胎、金兩界密法的含攝等。
作者簡介
1950年生於颱灣颱東,畢業於颱北醫學院醫科後開業行醫。在大學期間接觸佛教後即四處至各講堂聽經。濛上智下諭法師接引乃醉心於般若的義學與禪法。大學畢業後參加在颱北的東方宗教研討會,開始接觸從事佛教歷史義學與藝術的朋友。在相互融閤與激盪中,逐漸形成瞭以經典義學與禪法來研究石窟造像的研究方法與路綫。著有《絲路佛教的圖像與禪法》、《北傳佛教的般若學》等。
目錄
緒論以佛教南北兩傳的視野來研究敦煌石窟
第一章 敦煌石窟的研究須延伸至中亞石窟
一 西北印“彌勒菩薩”在中亞石窟的大小乘異化及其對莫高窟的影響
二 4世紀剋孜爾175窟“慈悲觀”與5世紀河西“淨土觀”造像間的轉變
三 5世紀以來北傳地區“法界人中像”與《十住經》“法雲地”
四 北朝中亞“盧捨那”造像的傳入中國
五 北涼吐峪溝石窟44窟已知北傳最早的密法壇場
第二章 北涼三窟承襲炳靈寺的造像思想
一 4世紀河西炳靈寺銜接西北印、阿富汗的大乘開展
二 莫高窟268窟已具早期彌勒淨土經典的內涵
三 莫高窟272窟采用炳靈寺的“韆佛”及背光“淨土”造像
四 莫高窟275窟的彌勒菩薩“兜率淨土”造像
第三章 莫高窟在為“韆佛”造像尋找主尊
一 莫高窟259窟以“並坐二佛”為主尊的“韆佛”造像
二 莫高窟北朝中心柱窟西壁的“白衣佛”
三 北魏雲岡“曇曜五窟”的“韆佛衣”主尊
第四章 北朝閤“淨土”與“韆佛”造像形成中心柱窟
一 形成莫高窟“中心柱”的因素及其消失
二 莫高窟北魏中心柱窟中心柱造像的來源及其所帶動的改變
第五章 北周隋代對“十方三世”思想的檢討與“盧捨那佛”造像的引入
一 北周428窟對莫高窟“韆佛”造像主尊的重新檢討及“佛衣畫”造像的引入
二 隋代莫高窟對“十方三世佛”造像的重新詮釋
三 隋代莫高窟以經變取代北朝的“韆佛”“淨土”造像
第六章 初盛唐莫高窟主尊“盧捨那”性格的形成
一 唐代莫高窟的多重“盧捨那”結構與“中心壇場”的形成
二 唐代敦煌以“華嚴思想”為中心的北傳“類曼陀羅”造像
三 初唐法門寺八重捨利寶函華嚴“盧捨那佛”造像
第七章 盛唐“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變”的齣現與中唐中印密法的進入
一 盛唐以後莫高窟的引入中印密教及唯識係經變
二 盛唐善無畏胎藏界“圓月觀”為中印“真常”一係禪法
三 盛唐莫高窟148窟對早期中印密法造像的組織
四 中唐莫高窟“天王堂”和“尊勝佛頂”曼陀羅
五 中唐榆林窟25窟密法“毗盧遮那”與佛頂尊勝係造像的形成
第八章 晚唐五代華嚴主尊對胎、金兩界密法的含攝
一 唐莫高窟14窟華嚴“盧捨那”對南北傳密法的含攝
二 代宋莫高窟塔堂造像華嚴思想對南傳密法的含攝
三 代榆林窟20窟為25窟“華嚴”造像的曼陀羅化
第九章 莫高窟戒壇的造像思想
一 高窟西魏285窟“比丘戒壇”的造像思想
二 高窟晚唐196窟的“比丘戒壇”造像
三 代榆林窟32窟的大乘菩薩戒壇與密法
英文目錄及提要
後記
前言/序言
敦煌石窟造像思想研究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敦煌石窟造像思想研究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國內學者對於東鬍係統中的各族,曾經分彆進行過研究,其中以馬長壽的《烏桓與鮮卑》一書,最為史學界所矚目。隨後齣版的周偉洲的《敕勒與秉然》、《吐榖渾史》、《南涼與西秦》;陳述的《契丹社會經濟史稿》、《契丹政治史稿》,孫秀仁、孫進己等的《室韋史研究》,及國傢民委民族問題五種叢書之一的《濛古族簡史》等,也都是探討東鬍各族的重要著作。但貫通東鬍各族曆史為一書的專著則尚未見,僅國外日本學者白鳥庫吉早年(本世紀初)所著的《東鬍民族考》曾被譯成中文。此書雖包羅甚廣,但內容並非敘述東鬍各族的史事,而是用比較語言學的方法以考訂東鬍各族中的族名、地名、人名、稱謂及其它術語等,實際上是一本“東鬍民族語言考”。此書雖在學術上有一定的價值,但我們今天要求的卻是一本運用曆史唯物主義觀點、詳細敘述東鬍各族的經濟基礎、政治上層建築和社會意識形態史實的係統之作。
評分
☆☆☆☆☆
五、曹操遠徵三郡烏桓
評分
☆☆☆☆☆
三、代政權的興亡及北魏王朝的建立
評分
☆☆☆☆☆
總序
評分
☆☆☆☆☆
一、東鬍早期的事跡
評分
☆☆☆☆☆
一、烏桓人的經濟生活
評分
☆☆☆☆☆
第三章 烏桓族的興衰及其與中原王朝的關係
評分
☆☆☆☆☆
三、代政權的興亡及北魏王朝的建立
評分
☆☆☆☆☆
二、拓跋鮮卑早期的經濟生活和社會組織